黄圩镇
黄圩镇隶属于安徽省泗县,位于泗县西北部,地处苏皖两省,泗县、灵璧县、睢宁县三县交界处。
2017年,黄圩镇行政区域面积9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871人。
历史沿革
1949年设黄圩区,1958年成立公社,1980年改区。1992年撤区并乡后,为县辖黄圩镇。1996年,面积179.2平方千米,人口6万人。
人口6万,8万亩耕地,辖37个行政村,享有林、棉、禽三多的特点是远近闻名的木材加工基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圩镇地处泗县西北部,距泗县县城约22千米,东接大庄镇,南与大杨镇相接,西与灵璧县冯庙镇接壤,北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李集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93.01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91.4平方千米,占98.3%;水域1.6平方千米,占1.7%。
泗县辖镇。位于县境西北端,东邻大庄镇,南接大杨乡,西毗灵璧县,北靠江苏省睢宁县。
地形地貌
黄圩镇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1米。
气候特征
黄圩镇境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3℃,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27.5℃。年平均降水量895.6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04天。
水文
黄圩镇境内河流主要有老滩河、民利河、虹灵沟等。其中老滩河、民利河、虹灵沟境内长度分别为6.6千米、5.4千米和4.7千米,流域面积38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黄圩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风灾平均2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9年6月14日,造成10万多株杨属折断,2000多间房屋倒塌,100多人受伤,上千根电线杆被刮倒,电力中断半月之久。
自然资源
黄圩镇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6%,林木面积24.2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辖郭场、小时、岳刘、王宅、三侯、大里、季墩、大董、周杨、前周、位李、渭桥、武圩、王场、刘宅、朱场、陈宅、靖沃、林董、曹场、大马、大孙、苏武、大陈、大韩、黄寺、梁庄、大梁、岳满、三关、卢圩、杨张、巩沟、钱曹、顺河、郝张、张时37个行政村。
2011年末,黄圩镇辖黄圩、卢圩、时邵、孙苏、武圩、巩沟、东北、华新、三侯、三官、曹场、红星、王宅、刘宅14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黄圩镇辖14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 镇人民政府驻黄圩村。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55946人(2010年六普)。
2011年末,黄圩镇辖区总人口6.2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20人,城镇化率1.9%。总人口中,男性3.23万人,占51.4%;女性3.06万人,占48.6%;14岁以下8309人,占13.2%;15~64岁46219人,占73.5%;65岁以上8372人,占13.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28万人,占99.5%;有回、满、土家、布依族、傣、景颇族、彝等少数民族100人,占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6.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6人。
2017年末,黄圩镇常住人口为64871人。
截至2018年末,黄坪镇户籍人口为66340人。
截至2019年末,黄坪镇户籍人口为67645人。
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对内启动民力,全面放开搞活,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外吸引外力,积极创造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全力招商引资。以泗县兴达木业集团为的木材加工业迅猛发展。目前,全镇木材加工企业(户)已有350家,年产值1.5亿元,利税超千万元,主要产品高级细木工板畅销全国,并出口韩国、新加坡。99年以来,该镇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热情的服务、优越的环境吸引了浙江温州市、嘉兴市、江苏沐阳、睢宁县、廊坊市等地大批客商到该镇投资兴业,已有招商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2000年温州客商投资兴建的安徽泗县方圆木业有限公司和安徽泗县南方实业有限公司已投产。外商的到来,为该镇经济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达到了富政富民的目的。镇党委书记韩光锋,镇长郭金玲携全镇6万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黄圩投资兴业。
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健全了镇村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极大地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镇党委、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建成了棚菜、马铃薯、棉花生产基地。最近,又被县政府定为速生林生产基地。
泗县黄圩镇紧紧围绕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开放兴镇、项目立镇、工业强镇”的战略,坚持打好“资源牌”、“载体牌”和“服务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黄圩镇工业经济驶上了发展“快车道”。黄圩镇共有工业企业322个,拥有固定资产总额1.6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2008年1-7月份,完成销售收入近4亿元,实现利税2200万元。上缴国家和地方各种税费近500万元,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134%、135%和235.8%。利用优势打好“资源牌”。黄圩镇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眼睛向内、向外相结合,看好自己的资源优势,大力向客商们进行推荐,用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客商的眼球。当地林业资源丰富,黄圩镇涌现了数十家木业加工企业,但由于规模都较小,难以形成产业优势,黄圩镇就利用这个“金牌”项目对外招商,先后引进了顺发、万家、三鑫和方正木业、福晟木业等大中型木业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同时利用当地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将一批粮食加工企业和工业加工项目引了进来。如明源面业、申大铜业、金泰铜业和长岭汽车配件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就有15家,占据了全镇工业项目近半。
综述
2011年,黄圩镇财政总收入2729.6万元,比上年增长66.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1万元,增值税2615万元,企业所得税48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47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工业总产值达到16.8亿元。
2019年,黄坪镇有工业企业95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3个。
第一产业
黄圩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1406吨,其中小麦30262吨,玉米15878吨,黄豆615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棉花、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00亩,产量352吨;棉花种植面积300亩,产量19吨;蔬菜种植面积9900亩,产量30148吨,主要品种有地芹类、白菜类、根茎类,其中芹菜1644吨,结球白菜4385吨,白萝卜3837吨。有耕地面积8.1万亩。
黄圩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0.3万头,年末存栏65400头;羊饲养量75000只,年末存栏29000只;牛饲养量4012头,年末存栏2003头;家禽饲养量161万羽,上市家禽115万羽。2011年,肉类总产量10961吨,其中猪肉8295吨,羊肉644吨;禽蛋6吨;畜牧业总产值4.6亿元。
2011年,黄圩镇水果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9525吨,主要品种西瓜7005吨。
第二产业
黄圩镇形成以板材、面粉、机械铸造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黄圩镇有工业企业356家,职工6307人。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黄圩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各项贷款余额6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邮电业
2011年,黄圩镇邮政业务收入16.7万元,其中纯收入14.03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00万元。
社会
近年来,该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98、99两年新增集镇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集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邮、电、水等基础设施齐全,集镇整体功能日趋完善。
地方建设
建好园区打好“载体牌”。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黄圩镇已形成了黄圩、武圩两个工业集中园区,在园区内已基本上实现了水、电、路等“六通一平”,为工业项目的引进培育了较好的载体。正在编制实施新的园区建设规划,迎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转移,鼓励和引导园区开发建设,做大做强。武圩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业,力争在“三年倍增”计划完成后,将武圩木材加工业建成泗北乃至皖北的木材加工基地。
优化环境打好“服务牌”。黄圩镇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认真打好“服务牌”,让外地客商看了心服,听了口服,心甘情愿地“嫁”到黄圩来。他们在抓好服务工作中,重点清理了涉企收费项目,取消了弹性收费,根治了乱割“唐僧肉”的现象。其次是规范服务,大到从项目引进一直到发证为止,所有证照全部由镇里帮助办理,小到客商的衣食住行也都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全民教育
泗县黄圩镇在全镇开展全民素质教育,包括:学科学、奔市场、求创业、讲文明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一大批科技大户和经营能人脱颖而出,有力地促进了庄园经济调整和劳动力转移,促进了经济增效、产业增收和农村稳定。黄圩镇把现代全民教育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帮助其掌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运用新知识,拉近其与市场的距离。他们根据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水产、畜禽等主导产业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教育培训。共举办科技培训班8期,接受培训近万人,自发组建各类专业技术协会5个,全镇规模养殖大户134个,百亩大棚蔬菜大户3个,20亩以上养鱼大户23个,从身边的典型中体验到学用科技的重要性,纷纷争当科技明白人。
本着“学得了、用得上、出得去”的原则,黄圩镇还把当地传统工艺优势与外地紧缺的技能人才需求相结合,通过创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向民众传授工农科学常识,促进民众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2007年,黄圩镇劳务输出总人数达20440人,比上年增加2560人,劳务收入近亿元,人均劳务收入约680元,2011年,劳务输出总人数达31170人,人均劳务收入约980元。
教育
2011年末,黄圩镇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680人,专任教师53人;小学25所,在校生3700人,专任教师170人;初中1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1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黄圩镇教育经费达1400多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黄圩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4个,藏书20多万册。
2011年末,黄圩镇有学校体育场地2处。3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以上。
2011年末,黄圩镇有线电视用户1.23万户,入户率7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圩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门诊部(所)15个;病床1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28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8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163人次。
2011年,黄圩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黄圩镇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营业厅1家,服务网点2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8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1%;移动电话用户0.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1万户。
社会事业
2011年,黄圩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08户,人数2486人,支出246.8万元,月人均82.7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0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67人,支出74.50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5人次,支出11.6万元。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黄圩镇有深水井3眼,东北、华新、曹场等村用自来水。铺设排水管道1500米。
2011年末,黄圩镇有变电站1所,配电队1支。
2011年末,黄圩镇镇区绿化树木600棵,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交通
黄圩镇已形成由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2011年,黄圩镇境内环线西路、301省道及泗徐公路3条交通干线,其中环线西路为双车道经过红星村林董庄和岳刘庄,总长约4千米,通往大杨乡;301省道横穿黄圩北部武圩村、巩沟村、华新村、曹场村和红星村,总长约5.5千米,通往大庄镇和灵璧冯庙镇;泗徐公路为单车道,经过卢圩村、黄村,总长约3千米。南距徐州—明光高速公路20千米,北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80千米。
文化
地名由来
黄圩镇因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最初黄姓在此开店,店名黄村。后因防匪盗,筑土圩而得名黄圩。
参考资料
黄圩镇.行政区划网.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