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绥芬河镇

绥芬河镇

绥芬河镇,隶属于中国牡丹江市绥芬河市,位于绥芬河市东南部,为绥芬河市人民政府驻地,东与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接壤,南、西、北皆与阜宁镇毗邻。镇政府驻同福街20号。  区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 

2018年,绥芬河镇户籍人口为51047人。  截至2019年10月,绥芬河镇下辖11个社区和2个行政村。 

2018年,绥芬河镇有工业企业4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7个。 

2015年2月28日,绥芬河镇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

历史沿革

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形成屯落。

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设绥芬河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绥芬河镇下辖友谊、重庆市、永安、新华、象山、三合林、前进、北海、新兴、绥兴、光华、铁西12个社区和绥东、前进2个行政村,下设48个居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绥芬河镇下辖友谊社区、新华社区、永安社区、山城社区、前进社区、北海社区、光华社区、三合林社区、新兴社区、绥兴社区铁西社区11个社区和前进村、绥东村2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同福街20号。

基本介绍

全镇现有常住人口40661人,流动人口13966人,其中城镇人口54627人,农业人口447人。绥芬河镇辖12个社区、2个村委会:友谊社区、新华社区、永安社区、山城社区、前进社区、北海社区、象山社区、光华社区、三合林社区、新兴社区、铁西社区、绥兴社区、前进村、绥东村。现有耕地396亩,林地5000亩。全镇现有常住人口12896户,53521人。其中城镇人口36870人,农业人口800人,流动人口15851人,有汉、满、朝、回、蒙五个民族。绥芬河镇辖有前进、绥东两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近几年来,绥芬河镇招商引资、乡镇和区街企业建设、对外贸易、特色农业等特色经济发展较快。工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建筑材料、服装、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主要有商、饮、服等产业。农业规模较小,主要以农村特色经济为主,种植业主要以南方蔬菜、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鱼、养猪、养狐、养貉为主。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9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320元,农民生活比较富裕,户均存款10万元,居全市最高水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绥芬河镇位于绥芬河市东南部、长白山老爷岭支脉太平岭东坡,东与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接壤,南、西、北皆与阜宁镇毗邻。  区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绥芬河镇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坡地、平川,其中川地较多;主要山脉有天长山、地久山、大友山。境内最高点天长山位于绥芬河市市区东北,海拔719米;最低点水曲柳沟位于绥芬河市市区东5千米处,紧邻国境线,海拔320米。

气候特征

绥芬河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较温热多雨,春秋季风交替,秋季多见早霜。 

水文

绥芬河镇境内河道属绥芬河水系,主要河流为小绥芬河寒葱河,河流总长度125.7千米,河网密度0.273千米每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4674万立方米。其中,小绥芬河是绥芬河左岸支流,古称鄂勒欢绥芬河,又称夹板河,发源于长白山太平岭,东西走向,东高西低,长12千米,流域面积159平方千米,由14条沟谷汇入主河道。 

自然灾害

绥芬河镇地处丘陵地带,区域性地区小气候变化显著,泥石流、冰雹平均10年一遇。洪水灾害年均发生0.3次,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0年7月25日黑瞎子峙河地区,大水冲垮几户居民的房屋,人员和财产没有受到极大的影响。

地域优势

绥芬河镇是中俄国际陆海联运内蒙古省际大通道上的第一镇,全镇总人口10万余人,流动人口4万余人。绥芬河镇东南两面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接壤,距俄罗斯边境城市波格拉尼奇内仅有21公里,有两条公路和一条铁路与俄罗斯相连;有绥芬河牡丹江市电气化双线铁路和绥芬河—牡丹江高速公路与国内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进入新阶段,边境贸易合作得到两国高层高度重视,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绥芬河市成为黑龙江省首批“省直管”市,绥芬河镇也迎来扩权强镇的良好机遇。在绥芬河市委提出实施“5851”战略,依托哈牡东,连接俄日韩,建设东北亚国际商旅名城,使绥芬河成为对外开放和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示范区。绥芬河镇在做强做大商贸旅游,提升壮大各项产业基地,构建东北亚金融文化重镇的过程中,必将成为全国闻名、国际知名的国际乡镇。

自然资源

绥芬河镇境内地下矿藏主要有沸石、铬铁、朱砂,沸石中,赋存浊沸石分布较广,储量可观;主要树种有松、桦、、柞、榆、杨、柳、槭、胡桃、水曲柳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主要有玫瑰、山葡萄、草莓、蕨菜、黄花菜薇菜、黄芪、五味子龙胆刺五加芍药、贝母、百合、北柴胡桔梗苍术益母草知母、木耳、蘑菇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绥芬河镇有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鄂伦春族6个民族,总人口为5.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7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2.8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61万人,女性2.56万人。 

2018年,绥芬河镇户籍人口为51047人。

经济

作为绥芬河市的城关镇,有多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为企业壮大发展提供利好叠加效应。绥芬河镇在扩权强镇之机,全力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给绥芬河镇所辖的400家企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利用绥芬河搭建的中俄贸易平台和国际陆海联运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共同开发俄罗斯广袤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矿藏资源,共享国家赋予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和中俄绥芬河跨境经贸合作区等优惠政策,大展宏图。绥芬河镇已形成亲商、富商和尊商的社会氛围,推出了一系列对外来企业的奖励优惠政策,在此,绥芬河镇又出台了一批招商项目,希望有识之士到绥芬河镇发展,与绥芬河镇人一起打造富庶、文明、和谐、幸福的口岸明星乡镇。去年绥芬河镇实现财政收入4969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3.1亿元。绥芬河镇依托绥芬河市所取得的“全国文明城”“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市”等称号,营造了优越的商企发展环境;绥芬河镇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十佳魅力乡镇”和“黑龙江省文明乡镇”等40多项殊荣。

2011年,绥芬河镇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全镇蔬菜种植面积210亩,产量12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阳芋、黄瓜、萝卜等;生猪年末存栏1830头,牛年末存栏30头,羊年末存栏500只,家禽年末存栏1501羽;工业企业285家,职工1200人。全年农业总产值4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元;工业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9%;财政总收入4969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28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年末,各类存款余额51亿元,比上年增长9%;储蓄额70.2亿元;人均储蓄46666元。 

2018年,绥芬河镇有工业企业4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7个。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绥芬河镇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76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6所,在校生5500人,专任教师3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2所,在校生3450人,专任教师2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303人,专任教师136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2所。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绥芬河镇有文化站1个,社区活动中心12个;图书室12个,藏书5万余册;书法、美术、业余创作队伍成员1000余人。同时,有体育场地1个,所有社区和村都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绥芬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病床600张,固定资产总值2.65亿元;专业卫生人员390人,其中执业医师115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117人。医疗机构全年完成诊疗12687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广播电视

1952年,开通绥芬河镇有线广播站,镇到村150杆千米,村以下10杆千米。

2011年末,绥芬河镇有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9万户,入户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绥芬河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611户、1606人,支出397.77万元,比上年增长48.03%;月人均206.4元,比上年增长48.0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人,支出1.04万元,比上年增长5%;社区服务设施1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14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绥芬河镇有邮局1个,代办所5个;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2.7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7%;移动电话用户12.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0%;宽带接入用户12465户。

交通

2011年,绥芬河镇有镇、村公路1条,长5千米;绥芬河公路客运站为二等站,日均发送131辆班次客车;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1386辆、31600吨位;客运汽车63辆、2268个座位;客运量164.1万人次,货运量311万吨。同时,哈绥铁路过境,境内长8千米,为双轨双线铁路,设绥芬河站、绥芬河新站2个车站,通往牡丹江市哈尔滨市沈阳市大连市;绥芬河站为终点站,日均有4列客车停靠,其中快车有K7024次、直快2728次,日客运量216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200万吨;绥芬河-满洲里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境内长6.5千米,双向4车道,有绥芬河1个出口。

参考资料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