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麟
林仲麟,字景仲,北宋宁德市(今福建宁德)人,风流倜傥,胸怀大志。赵昚淳熙五年(1178)试太学第一。《宋史》称仲麟久居太学,忠耿有闻。卒后葬于宁德飞鸾出水湾,祀于乡贤祠和明经堂。
人物介绍
林仲麟少时倜傥有大志。宋绍熙五年(1194年),初试太学第一,自此久居太学,以忠耿称著。
绍熙五年,权臣韩侂胄窃权误国,遭到赵汝愚、朱熹、彭龟年等人反对,双方矛盾日益尖锐。
庆元元年(1195年),赵扩听信谗言,罢汝愚相位,并将其贬到永州市。大臣中有奏请收回汝愚者,也相继遭祸。仲麟素来仰慕汝愚懿德风范,闻其因谗遭逐,遂偕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蒋傅、徐范、张衢等冒死联名上书,力驳“汝愚图谋不轨”之说,指出李祥、杨简、祖俭等因替汝愚力辩而遭斥逐,已引发“六馆之士,拊愤怒”;并揭露李沐等奸诬陷汝愚的目的在于“欲尽覆正人,以便其私”。他们请求宁宗“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简之非党,明示好恶,旌别淑愿,窜沐以谢天下,还祥以收士心”。在奏章的末了,他们毅然表示:“为扶持正义”,“虽身膏鼎,实所不辞”。韩?胄大怒,以“罔乱上书,煽惑国是”之罪名,将6人遣送到五百里外编营。仲麟怡然就道。时人称之为“庆元六君子”。
庆元三年(1197年),赵扩设立《伪学逆党籍》,朱熹学派的人横遭迫害,坐牢流放,被贬职者不计其数;仲麟名列伪党籍,遭受更大打击,但他始终刚毅不屈。
开禧三年(1207年),胄被礼部侍郎史弥远等密杀于玉津园侧。嘉定元年(1208年),南宋朝廷为朱熹议谥,道学派重新活跃。是年,仲麟奉旨褒录,免文解一次。后以文举特奏授广东府参军。不久,卒于任上。
林仲麟墓
林仲麟墓,位于蕉城区飞鸾镇飞鸾村栖云寺山前。林仲麟系南宋“庆元六君子”之一。庆元元年(1195),赵扩罢赵汝愚相位,将其贬到永州市。林仲麟素慕汝愚懿德风范,闻其因谗遭逐,遂偕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蒋博、徐范、张等冒死联名上书,力驳“汝愚图谋不轨”之说,韩侂胄大怒,以“罔乱上书,煽惑国是”之罪名,将六人遣送到五百里外编管。仲麟怡然就道。该墓现已塌陷,形制无考。1980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取消林仲麟墓和林国渝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格的通告
位于蕉城区飞鸾镇山水湾村的宋林仲麟和飞鸾村的宋拙逸先生林国渝墓,于1980年11月由原宁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政综[1980]4号)。时经二十多年,现组织专家对上述2处古墓进行重新勘察论证,发现这2处古墓已破坏严重,不复存在。按照文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取消上述2处古墓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格。
特此通告。
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7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