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韩侂胄

韩侂胄

韩胄[zhòu](1152年—1207年),字节夫,北宋重臣韩琦曾孙,相州安阳(今属河南省)人。南宋时期重要政治人物,主战派代表人物,以外戚身份参与宫廷政变,主持北伐。

韩侂胄年轻时以恩荫进入仕途,赵昚淳熙末年官至汝州防御使、閤[hé]门知事。绍熙五年(1194年),参与宫廷政变“绍熙内禅”,拥立赵扩,拜枢密院都承旨,得以出入宫闱,居中要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以“同姓居相位,不利社稷”为由,将赵汝愚贬外地,又兴“庆元党禁”,将一批理学派的反对者驱逐出政治中心,此后韩侂胄大权独揽。庆元五年(1199年)九月,韩侂胄封平原郡王,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加正一品太师,开禧元年(1205年)拜平章军国事,立位丞相之上。

开禧二年(1206年)主持开禧北伐,北伐失利,后失势被杀。死后被史弥远开棺枭首,人头送至金朝,金国大臣感其忠贞上书请谥,完颜璟赐谥“忠缪”,并将其葬于先祖韩琦墓旁。养子韩㣉,在韩侂胄被杀后流放沙门岛。 韩侂胄崇岳(飞)贬秦(桧),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使南宋上下抗金情绪极度高涨。当时的主和派大臣几乎都是道学信徒,这种打击行动强化了君权,为集中力量北伐做好政治准备。

韩侂胄崇岳(飞)贬秦(桧),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投降、妥协势力,使南宋上下抗金情绪极度高涨。包括辛弃疾陆游在内的一批抗金主战派人士被重新启用。韩侂胄还宣布儒家的道学为“伪学”予以禁绝。当时的主和派大臣几乎都是道学信徒,这种打击行动强化了君权,为集中力量北伐做好政治准备。

人物生平

显赫出身

韩侂胄出身相州韩氏,《宋史》载,韩侂胄乃北宋名相韩琦的曾孙,祖父韩嘉彦为韩琦第六子,尚淑寿公主(赵顼第三女),拜驸马都尉,终赢海军承宣使。韩嘉彦育有子韩恕、韩诏、韩诚、韩、韩瑛、韩等,几人先后荫补为官。靖康之变后,相州韩氏家族族人大多跟随皇室南渡,南渡后的韩氏家族将绍兴市作为新的聚居地。 其父韩诚官至宝宁军承宣使,娶赵构宪圣吴氏之妹,育有韩侃胄、韩仿胄、韩侂胄。韩侂胄后聘自己舅舅吴国舅的女儿为妻,因此他既是吴皇后的外甥又是吴皇后的侄女婿。韩侂胄因为显赫的出身得以恩荫入仕,历任閤门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等,通进是宋代閤门司职掌中最为核心要切的部分,主要负责皇帝与群臣之间的信息流通,包括面对面的交流与文字信息的传递。

韩侂胄的侄孙女韩哀侯韩肖胄长子韩协的孙女,韩同卿的女儿)被赵扩聘为皇后,谥号恭淑皇后。天下皆知韩侂胄为后族。

平步青云

绍熙5年(1194年)六月,赵昚病逝,赵惇因与宋孝宗不和,以称病为由拒绝主持丧仪且“不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李后,宋孝宗皇后)”。枢密院知事赵汝愚南宋宗室,宋太宗的八世孙)欲请立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为帝。时宪圣太后居慈福宫,韩侂胄与慈福宫内侍张宗尹交好,赵汝愚请韩侂胄通过张宗尹密启太后。韩侂胄两次至慈福宫门前不得诏见,后遇冲重华宫提举关礼询问缘由,韩侂胄得以入宫面见宪圣太后,言辞恳切,宪圣后认可他的建议。七月,宪圣太后在赵昚灵前垂帘,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宣布赵惇退位,由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册立韩侂胄侄孙女韩氏为皇后。这场绍熙年间发生的宫廷政变,史称“绍熙内禅”。

宁宗既立,韩侂胄欲推定策恩,赵汝愚认为自己是宗室,韩侂胄是外戚,何以言功。韩侂胄升迁为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院都承旨,时常面见宁宗,从中窃弄权柄。赵汝愚因为身为“孝宗改革计划的执行人之一”,与理学士大夫来往密切,朱熹通告赵汝愚应当厚赏韩侂胄的功劳而逐渐疏远,赵汝愚不以为意。右正言黄度准备弹劾韩侂胄,事情败露,被贬斥。早在内禅之前韩侂胄就因多重外戚身份被理学家议论,内禅之后朱熹更是多次提醒赵昚谨防外戚专权。韩侂胄请伶人扮作宽袍大袖的儒生模样戏弄朱熹,朱熹请去。彭龟年请求贬斥韩侂胄而挽留朱熹,没多久彭龟年谪贬郡守。韩侂胄进保宁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自此韩侂胄与赵汝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宁宗朝官员开始分化成以赵汝愚和韩侂胄为首的两大集团。

排除异己

霅[zhá]川刘与韩侂胄同知閤门事,因为内禅中赵汝愚不与其谋而不平。于是向韩侂胄进言,赵相欲权柄独揽,不早做防备恐有大祸。韩侂胄遂问计于刘衟[dào],刘衟称“惟有用台谏”。绍熙五年(1194年)九月至十二月间,刘德秀为监察御史、杨大法为殿中御侍使,罢吴猎监察御史、刘三杰取而代之,台谏系统和宰辅要津几乎都被韩侂胄的党羽所占。韩侂胄要驱逐赵汝愚但没有名目,于是向京镗问计。京镗称赵汝愚是宗室,只要称宗室为相不利于社稷即可。 庆元元年(1195年),韩侂胄任用李沐为右言正,李沐曾经求于赵汝愚而不得,随即上奏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赵汝愚被罢相,将徐谊、朱熹、彭龟年、黄度、李祥、杨简、吕祖简等人一并驱逐,赵汝愚的党羽几乎都被驱逐。因发生在庆元年间,被称为“庆元党禁"。

时年韩侂胄拜保宁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又设“伪学”之名目,网罗赵汝愚、朱熹门下知名之士,任用何澹[dàn]、胡紘[hóng]为言官。何澹认为伪学应该严加管束,赵汝愚就是伪学罪首。胡紘奏赵汝愚有十不逊,且涉及徐谊。赵汝愚谪贬永州市,徐谊谪贬安南军。考虑到赵汝愚以后被启用,韩侂胄与衡守钱密谋,赵汝愚于庆元二年(1196年)死于赴贬所途中。留正当众羞辱韩侂胄,刘德秀将留正归于伪党一列,留正被罢免。吏部尚书叶翥[zhù]要侍郎倪思列伪学,倪思不从,韩侂胄提拔叶执政罢免倪思。同年韩侂胄加开府仪同三司。时台谏迎合韩侂胄的意思,以攻击伪学为主,然而忌惮清议不敢直接攻击朱熹。韩侂胄命陈贾攻击朱熹,陈贾召兵部尚书。没多久,沈继祖诬告朱熹十条罪状。三年(1197年),刘三杰上书称昔日伪党今日逆党,韩侂胄将刘三杰任命为右言正。因伪学连坐者五十九人。

庆元四年(1198年),韩侂胄拜少傅、封豫国公。五年(1199年),韩侂胄指使蔡琏[liǎn]告赵汝愚定策时有异谋,韩侂胄将彭龟年曾三聘、徐谊、沈有开下狱,范仲艺据理力争乃止。同年韩侂胄迁少师,封平原郡王。庆元六年(1200年),韩侂胄进太傅。吕祖泰(吕祖简弟)上书道学不可禁,请诛韩侂胄,让周必大为相,吕祖泰被杖一百后流放钦州市嘉泰元年(1201年),反道学党再次弹劾周必大,周必大自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降为少保。此后韩侂胄彻底控制了朝政,“威行宫省,权震宇内。”京镗死后,张孝伯认为不驰党禁,恐有报复之祸。韩侂胄追复赵汝愚朱熹职名,留正、周必大复职还政。党禁渐解。

大权独揽

嘉泰三年(1203 年),韩侂胄拜太师,监惠民局夏允中上书请韩侂胄平章国政,韩侂胄请辞。薛叔似、辛弃疾、陈谦等人皆被启用,陈自强是韩侂胄小时候的老师,不过数年位至宰相。苏师旦、周筠等人都是韩侂胄的党羽,也是地位显赫,位极人臣。时人劝韩侂胄立盖世功名以巩固地位,于是韩侂胄力主北伐。韩侂胄任用殿前都指挥使吴曦为兴州都统。有识之人向韩侂胄进言,吴曦若是领西面之军必叛,韩侂胄不以为然。安丰郡守厉仲方淮北市流民愿意归附,辛弃疾刚好入见,认为敌国必乱必亡,郑挺、冯友龙等人皆附和。开禧元年(1206年)进士毛自知奏对赵扩,认为应趁机好收复中原。同年,韩侂胄自为“平章军国事”,亲掌军国大事,专营北伐大业,心腹苏师旦为安远军节度使。韩侂胄甚至假借御笔,官员任命,事关机要,未尝奏禀,人莫敢言。

北伐失势 

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韩侂胄下令北伐,薛叔似为京湖宣谕史,邓友龙为两淮宣谕史,吴曦由四川副宣抚使升任陕西、河东诏抚使,北伐伊始,在南宋军民的密切配合下,攻克了不少县城,捷报频传。

五月,宋宁宗正式发布北伐诏书。皇甫斌兵败唐州、秦世辅城固军溃。金朝渡淮,攻庐、和、真、扬,取安丰、,又攻襄阳市,至枣阳市。韩侂胄输家财二十万以助军,开禧三年(1207年)二月,韩侂胄命丘崈[chóng]持文书、币赴敌营,言用兵乃是苏师旦、邓友龙、皇甫斌的个人的意愿,并不是朝廷的本意。金人回信甚是倨傲,且乘机勒索,认为如果韩侂胄没有出兵的意思,苏师旦等人岂敢擅自决定。金人诱降吴曦,吴曦奉命称王建,吴曦所领兴州兵力是南宋北伐的西翼主力,其叛变彻底打破了北伐的战略部署。五月,丘再次前往敌营请求议和,金朝认为韩侂胄乃是北伐的主谋,应该罢免其官职。

八月,韩侂胄再次令方信孺使北议和,以林拱辰为通谢使,金人以南宋侵略疆界为由,索取军银数千万,并且要求将韩侂胄绑至金国,于是和议终止。韩侂胄再次启用辛弃疾枢密院都承旨,辛弃疾死后,任用赵淳为江、淮制置使,准备再次出兵。

谋杀身死

兴兵以来,蜀口、汉、淮地的民众因兵戈之祸,死者不计其数。韩侂胄本人因用兵既败,须皆白。礼部侍郎资善堂善史史弥远欲取而代之,随后史弥远与荣王密谋准备诛杀韩侂胄,韩侂胄曾支持萧贵妃而反对赵扩杨贵妃为皇后,杨皇后亦从中力请,终得密旨。史弥远联合参知政事钱象祖李壁,圣旨诏曰,韩侂胄久居中枢,随意出兵,致使南北百姓遭受兵祸,可罢平章军国事。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领三百兵防护。

开禧三年(1207 年)十一月,史弥远联合杨皇后、夏震、郑发、王斌等人假传圣旨令韩侂胄至临安玉津园。韩侂胄的马车到达玉津园内的夹道时,夏震用铁鞭击杀韩侂胄,铁鞭击中韩侂胄阴部,韩侂胄身死。

函首安边

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韩侂胄身死之后,史弥远撤销各地的宣抚使并将韩侂胄首级献送金朝乞和。九月,南宋与金签订“嘉定和约”,金朝与南宋的关系由“叔侄之国”变成“伯侄之国”。韩侂胄首级到达金国之后,金国言官认为其忠义可嘉,请赐“忠缪”为谥,随葬先祖韩琦坟墓旁。养子韩㣉,在韩侂胄被杀后流放庙岛。此后数年史弥远开始长达26年的掌权生涯,南宋再无力北伐,直至北方蒙古崛起,联合蒙古灭金。

主要成就

政治

采取措施,缓和国内矛盾,团结一切力量同心北伐。 嘉泰二年(1202年) ,韩侂胄驰庆元党禁,大批启用所谓逆党。 庆元元年(1195年)两淮租税,寻诏蠲台、严、湖州市贫民身丁钱,折帛钱一年。 开禧元年 (1205年) ,诏蠲两浙身丁钱捐,自来年并除之。开禧元年六月,罢税场八十一墟,诸都商税屡与放免。

军事

韩侂胄早于 “嘉泰二年(1202年) ,诏诸路帅臣总领监司举可为将帅者与本军主帅列上之。 嘉泰三年(1203年)派亲信邓友龙使金朝,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受韩侂胄之命知绍兴府兼浙东地区安抚使,“增置襄阳骑军”“命两淮诸州以仲冬教阅地方武装弓箭手”。秋七月,造战船,出封椿库十万缗[mín]命殿前司造。 嘉泰四年(1204 年),五月,诏举将材。为鼓舞士气、加强士兵战斗力,于镇江府建韩世忠庙,追封岳飞为鄂王,刘光世为王,赠宇文虚中少保,削去秦桧的王爵,谥号改为“繆丑”,借以“风励诸将”,制造北伐舆论。并“增庐州强勇为千人”“聚财募卒, 出封椿库黄金万两”。开禧元年(1205年)正月,置澉[gǎn]浦水军,兵力达一千五百人。十二月,增刺马军司弩手,中郎将厉仲方造战车九弩。”在强烈的抗战北伐的气氛中,韩侂胄认为人心可用,于开禧二年(1206年) 五月正式下令伐金。 战初,北伐进行得十分顺利,打得金兵措手不及。

思想

庆元党禁对儒家学者在政治上的清理,滋生了仕风的腐化,《庆元党禁》中说,韩侂胄以专权为理所应当,满朝大臣皆知有韩侂胄而不知道赵扩,即便是以前因党禁被贬斥之人,向韩侂胄献殷勤的也大有人在。

现代学者何俊、范立舟认为庆元党禁在科举上对理学的封杀,受影响最严重的不是朱学与陆学,而是浙学,间接上影响了永嘉学派的产生。

法制

韩侂胄当政期间先后颁布《庆元宽恤诏令》《役法撮要》《治县十二事》《庆元条法事类》《试刑法避亲格》《开禧刑名断例》等法律条例,并续修了《吏部七司法》,对科举制度从考试内容、录取方法和防作弊措施等方面做了不少改革。

人物影响

南宋政局

韩侂胄以外戚的身份扶立赵扩上位,深得宁宗的信任,此后网罗了一批自己的心腹上台,史学界普遍上认为韩侂胄的上位对南宋的政治系统有着结构上的影响,“命一日一朝,省印亦归其第,宰相不复知印”,平章国军事为权臣大权独揽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后继者史弥远在专权的基础上甚至一度干预皇帝的废立。庆元党禁之后,一大批理学的拥护者被排除出南宋政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学的发展。韩侂胄的专权致使文官集团游离在政治中心之外,大量武选官跻身政治中心。然而这部分人“流品至杂”、整体素质低下、被视为次等官僚,任职空间受到极度限制,被排斥在高层行政权力之外。而这个群体中的侂门官员又偏偏靠近最高权力,悲剧几乎无法避免。

宋金关系

韩侂胄专权时期,南宋朝廷的对金策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期积极筹备对金的讨伐战争,然而战略上的失策使得政敌史弥远上位,此后南宋再无力北伐。开禧北伐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在一定程度上向金朝展现了宋朝的军事实力,使得完颜璟之后的金朝掌权者不敢轻易发对南宋的战争,保证了南宋与金四十年的和平,为宋朝休养生息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人物评价

南宋当朝

华岳上书朝廷 , “ 乞韩侂胄 、 苏师旦 、 周筠以谢天下 ” .。夫韩侂胄以后族之亲,位居极品,专执权柄,公取贿赂,蓄养无籍吏仆,委以腹心,卖名器,私爵赏,睨神器,窥宗社,日益炎炎不敢向迩,此外患之居吾腹心者也 。”

张端义贵耳集》:“韩函首才至虏界( 指金) ,虏中台谏交言,韩侂胄忠于其国,谬于其身,封为忠谬侯。 将其函首附葬于魏公韩琦墓下,仍报南朝( 指南宋) 。

周密齐东野语》:“金主尝令引南使观忠谬侯墓,……询之乃韩也。”同时认为加在韩侂胄身上的诸多罪状,“皆不得志报私仇撰造丑诋,所谓逆之类。悉无其实。”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谍者谓金既受韩首,谥曰忠谬侯。”

倪思: “ 士大夫寡廉鲜耻 ,列拜于势要之门,甚者匍匐门窦,称门生不足,称恩坐、恩主甚至于恩父者 , 谀文丰赂,又在所不论也?”

叶茵:寂寞相公宅 , 枯杨枕绿波。老兵犹自语 ,贵客旧曾过 。壁暗蛛生网,门空爵可罗。问他桃与李,何处得春多 。

元明清时期

乾隆称 :金朝必欲得 、 师旦之首 , 特恶其倡议用兵也,在宋人则不当以此恶韩侂胄。夫侘冑之奸罪素著,乃宋之罪人 , 非金之罪人也。恢复况非其罪,即云用兵之议 ,倡自韩侂胄,赵扩既从其谋,岂可复诿咎于下。祇[qí]翼和议之成 ,不顾事理之非 ,宜胡寅讥之也 。

钱大昕《过安阳韩平原事诗》:“匆匆函道议和亲,昭雪何心得老秦,朝局是非堪齿冷,千秋功罪在金人。”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侂胄宾客

韩侂胄任南海尉时,曾请一个士人做他的门客,此人非常贤明,但分别后就不再互通音讯。韩侂胄主持国政时,还曾经想起过这个人。有一天,这个人忽然来拜见平原,原来他已经改名考中进士数年了。韩侂胄一见到他,非常高兴,并以厚礼相待。有一次,两人在夜深喝完酒后,屏退左右,促膝长谈,在讨论过程中韩平原犹疑不决,想留下此人,给他官职。此人极力推辞离去。不久灾祸就发生了,韩侂胄被杀。

函首安边

韩侂胄意气有余,而力量不足。他虽要恢复失地而追封岳飞,但开禧二年的伐金,结果终于大败。赵扩见计不佳,又只得杀韩侂胄而函首行成了。当时人也有哀之者,至有题诗者曰:“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宗怨仇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於期未遣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胡未必然。”

提线木偶

宁宗天资愚昧,虽生性善良,无害人之心,却毫无主见,更无理政之才,这就注定他要成为别人的木偶,任人摆布,在其背后操纵的便是韩侂胄。韩伲胄是忠是奸,后人评价不一,众说纷纭。韩侂胄的来头很大,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北宋名臣韩琦是韩侂胄的曾祖父,韩琦曾经在赵祯赵曙赵顼三朝为相。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韩琦的长子韩忠彦子承父业,在赵煦时期任枢密使宋徽宗时期任宰相,权倾一时。

研究书目

《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

《不忍细读的大宋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史海钩沉:北宋为什么会亡于金?南宋为什么会亡于蒙古?.风闻社区.2024-04-17

《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ctext.org.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