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
钦州市,别称“安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西南沿海,北部湾重要节点城市,是有名的“海豚之乡”。钦州市介于东经108°37′~109°56′,北纬21°35′~22°41′之间,北部与南宁毗邻,南临钦州湾,西靠防城港市,东部和北海市及玉林市交接,陆地海岸线总长562.64千米,岛屿海岸线长230公里左右,陆地总面积10897平方千米。
钦州市形状略为长方形,以丘陵为主,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中部为低地台和盆地。早在先秦时期,钦州市尚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象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安州更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后一直沿用至今。2021年末,钦州市常住人口有331.08万人,辖2个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地地址为钦州市钦北区永福东大街11号。
钦州市是“中国坭兴陶之都”,灵山荔枝,奶水牛,浦北香蕉,钦南大蚝,钦北果园鸡和黑叶荔都属自治区级名特农产品。2024年,钦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8.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名称来历
第一,隋开皇十八年(598),因安州刺史宁猛力有心归顺朝廷,改安州为钦州,取“钦顺”之意。第二,因钦江得名。
历史沿革
汉(前206—前111年),属南越国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宋寿县为钦江县,并改安州为钦州。大业三年(607)改钦州为宁越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宁越郡为钦州;天宝(742)再改钦州为宁越郡;乾元元年(758)又改宁越郡为钦州。
北宋天圣元年(1023)州治移今灵山县旧州。南宋时又移治今钦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钦州改为钦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升路为府,七年又降府为州,九年废州改县,属廉州府。清代置钦州(为散州),光绪十四年(1888)为直隶州,增置防城区。
1912年为直隶广东钦廉绥靖处。
1914年称钦廉道。
1930年为南区绥靖公署。
1936年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为南路专区。1950年称钦廉专员公署,驻钦县。
1951年改钦州专区。
1959年撤合浦专区,辖地属湛江专区。
1965年复设立钦州专区,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1年改为钦州地区。
1994年撤县级钦州市,设钦南区、钦北区2区,改钦州地区为钦州市。
行政区划
截止2022年11月,钦州市辖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和浦北县,2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54个镇、12个街道,121个社区居委会,917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地地址为钦州市钦北区永福东大街11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钦州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北岸,位于东经107°27′—109°56′、北纬21°35′—22°41′。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南临钦州湾,西与防城港市毗邻,北与南宁市接壤。辖区面积10897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562.64公里。
地质运动
钦州市地壳演变分为“地槽”和“地台”两个阶段。4亿年前,钦州市全域均沉没海水之下,3.8亿年前,百越运动造就西南,东南区域褶皱隆起。至二迭世末,东吴运动再次严重破坏市域地壳平衡,造成西北地区垂直隆起,中部地区地槽带褶皱断裂,形成防城褶断带。接着至晚三迭世末期(距今2.04亿年),印支运动导致全市隆起成为陆地。最后在晚侏罗世至中生代末,中生代沉积结束,进入新生代时期,基本奠定钦州市当今的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钦州市形状略为长方形,以丘陵为主。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地形复杂。东北部有六万山、罗阳山,西北部以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250米左右。中部包括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东部属低丘陵区,南部属低丘滨海岗地、平原区,有钦州最大的冲积平原一钦江三角洲。
气候
钦州全市处北回归线以南,在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内,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南临北部湾,西北靠十万大山,既受海洋气候影响,也受大陆气团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气候以湿热多雨为主。全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一般在21.8~22.3℃之间,气温年变化特征一般为1月最低,2月至7月温度升至最高,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至次年1月最低。从统计资料得知,钦州年平均降雨量在2104.2毫米,每年5-9月为雨季。太阳年辐射量104.6~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33.6~1801.4小时。
水文
钦州市区域内河流众多,大小独流入海河流有32条,河流总长度2794公里,流域面积超过1800平方公里的主要河流有:钦江、大风江和茅岭江。茅岭江又名西江,为钦州市内最大河流,其发源自龙门村,终注入茅尾海,干流长112公里,流域面积2959平方公里,其一级支流有板城江,那蒙江,大寺江和大直江4条,二级支流有贵台江,滩营江2条,三级支流有那湾河、平旺水2条。钦江为钦州市内第二大河流,源自灵山县白牛岭,终注入钦州湾,全长179公里,流域面积2457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包括青塘河、沙埠江和大水沟等。大风江又名平银江,发源自灵山县淡屋村,过市区最终汇入钦州湾,全长158公里,流域面积1927平方公里,其一级支流有白鹤江、丹竹江和关塘河三条。
钦州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8.80亿立方米,按照水质来源可分为孔隙水,变质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
钦州市海岸线长562.64公里,海域面积1649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294个,其中有居民海岛6个。海洋生物多种多样,近岸10米等深线内可供养殖面积866.7平方公里,浅海鱼类资源估量年4200吨。20米等深线内有虾类35种,蟹类191种,腹足纲143种,贝类178种,头足纲17种,鱼类326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20余种。此外,钦州茅尾海,面积135平方公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天然蚝苗采苗和人工养殖基地,盛产大蚝、锯缘青蟹、对虾属、石斑鱼四大名产及水鸭、普通海鸥等野生水禽。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钦州市土地利用面积为耕地169420.02公顷,园地101430.50公顷,林地639294.9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59%,湿地22289.98公顷,草地12749.8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3917.7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915.4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9784.41公顷。
生物资源
钦州市有陆地野生植物150科476属765种。其中,被子植物门128科441属723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1种,蕨类植物16科25属31种。主要以山茶科、壳斗科、松科、桃金娘科、木兰科和禾本科为优势。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木沙、马蹄森、格木、狭叶坡垒、福建柏、观光木、华南椎、蝴蝶果、假山龙眼、香樟木、红锥等。
钦州市登记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76科271种。其中,两栖纲7种,主要有青蛙、山蛙、沼水蛙、蟾蜍等;爬行纲21种,主要有眼镜蛇属、金环蛇、银环蛇、尖吻蝮、三素锦蛇、滑鼠蛇、大壁虎、龟等;鸟类186种,主要有画眉、鹧鸪、鹩哥、鹦鹉、山雀科、白鹭、大白鹭、牛背鹭等;哺乳类62种,主要有野猪、豪猪、白面狸、猪獾、豹猫、松鼠、竹鼠等。
矿产资源
钦州市已发现矿产46种,矿床及矿点共176处,达小型规模以上有46处,其中大型石膏矿床一处(钦灵石膏矿),中型铅锌矿床和稀土矿床各1处,煤、陶瓷土、油母页岩、锰、铁、钛、磷、高岭土、水泥用大理石、水泥配料用页岩、建筑材料用灰岩、建筑材料用花岗石等矿床130处。已经开发利用的主要矿种有铅锌矿、煤矿、锰矿石(氧化锰)、陶瓷土、石膏矿、钛铁砂矿、石灰岩、花岗岩及建筑用砂等。
自然灾害
钦州市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台风、雷暴、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由于地处北部湾腹地,台风正面登陆几率不大,但是台风次生灾害如雷暴引发的山洪、城市内涝及泥石流等相对较多。2014年6月11日凌晨,380.5毫米的日降水量打破了钦州气象站建站62年来的历史最高值,钦州市人民政府紧急转移安置人民群众2000余人。2015年8月4日,受连日强降雨影响,钦州市钦州港沿海海域的341户钝鼻半鲹养殖户累计6851个网箱受灾,损失3426吨金鲳鱼,直接经济损失7544.26万元。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钦州市常住人口331.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77万人,乡村人口189.31万人。各县(区)人口分布情况:钦南区68.26万人,城镇人口42.44万人,乡村人口25.82万人;钦北区72.23万人,城镇人口36.15万人,乡村人口36.08万人;灵山县122.08万人,城镇人口40.15万人,乡村人口81.93万人;浦北县68.51万人,城镇人口23.03万人,乡村人口45.48万人。
民族构成
截止2021年底,钦州市有壮、汉2个世居民族。常住人口中,除世居民族外,还有瑶、苗、京、侗等21个民族。全市有壮族聚居自然村943个,分布在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16个镇116个行政村(社区)。壮族人口占50%以上的有钦北区大直、贵台镇、大寺镇、那蒙、新棠和钦南区黄屋屯镇6个镇。
政治
经济
综述
钦州市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不同市辖区域之间产业优势互补。其中,钦北区以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和制药为核心产业;钦南区则以电子信息和精密五金机械制造为核心产业;浦北县核心产业为制鞋、绿色家具和新型材料;灵山县以机电、纺织、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为优势发展产业。2021年10月,钦州市获评“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2024年,钦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8.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8.5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49.6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830.78亿元,增长6.3%。
2024年,钦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6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76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5元,增长6.7%。
第一产业
钦州市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和构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截止2022年6月底,钦州市获得认定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146个,其中自治区级16个、县级32个、镇级示范园130个、村级示范点968个,基本实现全市镇级行政区全覆盖和产业类型全覆盖。“钦州大蚝”“钦州黄瓜皮”“灵山荔枝”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钦州市灵山县也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全县种植荔枝面积2.75万公顷,年产量达到12.8万吨。2021年钦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三家,分别为: 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灵山三科现代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和广西五祥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24年,钦州市粮食总产量95.75万吨,比上年增长0.9%。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实现“三增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2%;园林水果产量增长3.2%。肉类总产量37.42万吨,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15.26万吨,增长5.6%。年末生猪存栏144.41万头,增长8.3%。其中,能繁殖母猪12.32万头,增长2.3%。水产品产量65.37万吨,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0.7万吨,增长3.1%。
第二产业
钦州市以石化作为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被视为新兴产业。产业布局方面,3个工业园区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轻工园”,3家企业入选广西民营企业100强,6家企业列入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钦北区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区)。中国-东盟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电子商务经济方兴未艾,建成智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暨人民优品基地,形成“1+14+N”直播经济体系。灵山县成功打造广西首个荔枝数字化产地仓运营中心,获评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
2024年,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1.7%,制造业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从重点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7%,食品制造业增长2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6%。从主要产品产量看,丙烯产量增长309.9%,初级形态塑料增长77.1%,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增长73.9%,乳制品增长32.0%,商品混凝土增长25.6%,氢氧化钠增长24.8%,饲料增长18.0%,成品糖增长14.4%。绿色智能产品快速增长,液晶显示屏增长22.9%,锂离子电池增长17.2%,电子元件增长14.5%。
第三产业
钦州市享有“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市”等诸多荣誉称号,同时钦州市也非常注重市民及游客的夜生活体验,注重“夜经济”消费圈的打造,比较有名的有钦州老街星光夜市、钦州八大场馆美食广场和吾悦粤港风情街。
2024年,钦州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达到2.08亿吨,增长7.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2.1%。1至11月,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0.3%。金融信贷稳健运行,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965.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7%;本外币贷款余额1919.20亿元,增长10.9%。
交通
综述
钦州市是中国西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2018年被成功列入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目前钦州至北海方向有兰州-海口高速公路、贵合高速及南宁市至北海二级公路等公路连接;钦州至防城港市方向有钦州至防城港高速和钦州至东兴高速、钦州至防城二级公路等公路连接。同时,根据《钦州市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谋划,到2022年底,钦州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00公里,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2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通二级公路目标。
公路
截止2021年底,钦州市公路总里程9624公里,比2020年末新增21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3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形成“二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络。国省干线公路达14条,里程1182公里(其中二级以上945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8011公里(已硬化7136公里),全市建制村完成100%通水泥路目标。
铁路
客运
钦北高铁属于广西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接在建钦州北站,经钦州市的钦南区,北海市的合浦县、银海区、海城区,止于北海站,正线长度99.474公里,于2013年12月开通运营。随后,在2021年4月10日,钦州至钦州东既有铁路通道开通运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沿海三市之间正式结束不通动车的历史。
货运
2021年,钦州市在建及完工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铁路建设项目有8个:其中已按时完成4个,分别是钦州东至大榄坪专线联络线、南防线南宁市至钦州段电气化改造、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工程(钦州港东站货场二、三期)。
2019年6月30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并正式投入运营,铁路集装箱年装卸能力将由过去15万标箱一跃升至105万标箱,装卸车能力由原来每天4列提升至20列以上。
港口
钦州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40.7万标箱,同比增长16.9%,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钦州港国际班轮航线不断加密,钦州港开通运营的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42条(外贸航线23条、内贸航线19条),覆盖国内外50多个港口。钦州港货物吞吐量占广西北部湾港的比重达38%、集装箱吞吐量比重达75%。
平陆运河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起点为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陆及我国西南、西北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既可有效解决西江航运畅行问题,大幅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同时也可为长江减负,有利于长江大保护,同时将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现状,并使首府南宁市成为滨海城市。
平陆运河项目已经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中。
公共交通
截止2021年,钦州市已开通钦州至钦州港、钦州港至三娘湾等10条公交线路。2020年3月,开通钦州东站至八寨沟旅游风景区公交线路,满足游客到八寨沟景区游玩及沿线居民出行需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钦州市2021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60人,在校研究生293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25万人,在校生3.47万人,毕业生0.8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1.56万人(含非全日制),在校生4.03万人(含非全日制),毕业生1.2万人(含非全日制)。普通高中招生2.61万人,在校生7.48万人,毕业生2.19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25万人,在校生17.94万人,毕业生5.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90万人,在校生42.82万人,毕业生6.1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6万人,在校生0.35万人,毕业生0.05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4.9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27%。
科学技术
2021年,钦州市共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32项,资助经费375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16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46项,软科学研究成果11项,基础理论成果12项。2021年钦州市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6项,其中,技术发明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授权专利1647件,同比增长69.44%,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2件,同比增长97.0%。2021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22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5%。
文化事业
截止2022年11月,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图书总藏量43.36万册。有广播电视台3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7.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7.5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4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9%。
体育事业
钦州市在钦南区、钦北区分别建设有望海岭滑翔伞基地项目和中国-东盟(钦州)风筝竞技场项目。2017年,承办举办钦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国-东盟(钦州)狮王争霸赛暨南北狮王邀请赛,全国风筝精英赛总决赛暨首届中国-东盟风筝邀请赛、全国跳绳王赛、全国青年U21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男篮青年预选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钦州公开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钦州赛段)等8项国家国际级赛事。
2022年11月,在广西贵港市体育中心综合馆举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上,钦州市代表团共获奖牌101枚,其中金牌37枚。
医疗卫生
截止2021年末,钦州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91个,其中医院37个,乡镇卫生院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6个,村卫生室163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305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09人,注册护士11061人,药师(士)1629人,卫生监督员187人,其他183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487张,其中医院12955张,乡镇卫生院6638张。目前钦州市共有三级甲等医院4家,分别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钦州市妇幼保健院、钦州市中医院和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社会保障
截止2021年末,钦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2.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8.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28万人人。2021年末钦州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359.31万人,实施医疗救助19.27万人次。2021年末钦州市共有养老机构(含养老设施)1196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含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80个,床位5069张。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7个,床位395张,年末收养188人。社区服务中心66个,社区服务站153个。
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3640.33公顷,建成绿化覆盖率40.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7.92平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0万立方米/日,全社会供水总量7326.37万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4%,地表水水质达标率85.7%。钦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6天,优良率(达标率)为92.6%,钦州市主要河流如白坟江、青年水闸、横丰、高塘、茅岭江口等5个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大风江、茅岭江水质保持良好水平,钦江水质为轻度污染;地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与河流入海断面年均水质达标率均为75%。
目前钦州市申报成功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处,分别为广西王岗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另外,钦州其他类型的生态保护项目包括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广西钦州林湖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浦北县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广西钦州那雾山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文化
概述
钦州市本地文化为岭南广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桂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钦州市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珍贵,囊括了刘永福、冯子材、黄明堂、焦生炳等古今众多英雄人物在此为国为民驱除外敌侵略的英勇奋斗历史痕迹,拥有牛圩坡革命烈士纪念碑、解放钦城巷战遗址、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小董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历史遗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1月,钦州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项,传承人3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5项,传承人23名,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民间信俗(钦州跳岭头)。
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取钦江两岸红土泥,经淘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形成所谓“白器红花”或“红器白花”,甚为雅致。2008年6月7日,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跳岭头是钦州市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习俗活动。由舞蹈和音乐两部分组成,舞师根据舞段的角色穿戴相应的服饰和面具,表演带有角色个性的程式舞蹈,以打击乐器蜂鼓和铜锣伴奏。傍晚时分班首主持“开坛”仪式后,舞师连续表演“扯大红、跳三师、跳师郎、跳忠相、 操兵、跳四帅、抛云梯、跳仙姑”等舞段。经过通宵达旦的表演,最后跳“收精、赶龙船”舞段象征性地把代表邪魔、瘟疫的精头收尽在纸糊的龙船里,送到河边烧掉,表示从此灾害随水流逝,昭示吉祥安康。2014年11月11日,钦州跳岭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文物
截止2022年11月,钦州市共有1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建筑群、越州故城和大芦村古建筑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含钦南区、钦北区)共45处。
地方象征
市花和市树
钦州市市花为“紫薇花”。2019年钦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紫薇花为钦州市“市花”,市树目前暂未确定。
城市形象及旅游形象标识
钦州市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2021年,钦州市围绕中华白海豚特点设计了钦州白海豚城市IP,即一灰一粉的白海豚设计形象。2022年6月,还推出了钦州城市IP中华白海豚系列表情包,立体形象地展示了钦州的滨海特色。与此同时,各县(区)也积极组织设计本县(区)吉祥物和形象宣传口号,如浦北县推出“世界长寿之乡”吉祥物、LOGO设计和形象宣传口号,灵山县推出灵山旅游形象LOGO,用荔枝公仔做视觉形象铺垫等,提高了本地区文化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美食特产
钦州市作为一个滨海旅游城市,鲜美可口的海鲜自然不会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号称“钦州四大名海产”,它们分别是大蚝、对虾属、石斑鱼和青蟹,其他如钦南海鸭蛋、钦蜜九号百香果、钦南那丽瓜皮(与荔枝、龙眼一起被誉为“岭南三宝”)等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钦州大蚝”、“钦州青蟹”、“钦州鲈鱼”、“钦州石斑鱼”等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钦南区荣获“中国大蚝之乡”称号。
宗教
钦州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种宗教和传统民间信仰。经政府批准的宗教合法场所有32处,教职人员29人,信教群众约23万人,分布在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和钦州港、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全市现有宗教团体8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5个,县级宗教团体3个。
方言
从民族结构看,钦州市世居民族有汉族和壮族,语言主要是汉语和壮语。汉族聚居的农村多使用汉语的粤语方言和客家方言,少量使用汉语北方方言的“钦州正”和闽南语的福建话。壮族聚居的农村主要使用壮语,多数人还掌握粤语和客家方言。城镇一般使用粤语(白话)交流,近些年来,得益于普通话推广和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学生在学校使用普通话,青少年在公共场所使用也以普通话为主。
风景名胜
综述
钦州市因濒临北部湾,东北部有六万山、罗阳山,西北部有十万大山,因而有海水、沙滩、岛屿和山川等丰富景观资源,在本地岭南广府文化影响下,形成了滨海风光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历史名胜古迹类旅游资源三大类。截止2021年底,钦州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34家,其中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20家,2A级景区2家。
主要景区
三娘湾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东面约5公里处海湾边,距离钦州市区约38公里,南临北部湾,背倚乌雷山,主要旅游看点有三娘石、乌雷伏波庙、母猪石(海母石)、天涯石(海霞石)和三娘湾海滨浴场等。
刘永福旧居(三宣堂),坐落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是民族英雄刘永福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钦州营建的公馆,因其在越南获得官衔“三宣提督”而取名,于1996年被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刘永福旧居占地面积2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有大小房间119间,中间是主座,为三进式结构,最高达14米,三侧有厢房围绕,各厢房互通,周围还有书房、伙房、马房、佣人房、谷仓等,围墙四角有四个炮楼,与主座的枪眼遥相呼应,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八寨沟旅游风景区,位于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村境内,距离钦州市53公里,从钦州市区出发仅需50分钟车程,主要景点有八寨门楼、仙女池、新月潭、将军潭、红石广场、好运树、瑶池等。在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景区。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这里是钦州!.钦州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8
2024年钦州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钦州市人民政府.2025-02-10
概览钦州.钦州市人民政府官网.2023-02-20
钦州市.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2-20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钦州市-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2-19
灵山县人民政府官网.联系我们-灵山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9
浦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政务地图-浦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2-12-19
钦南区人民政府网.行政区划-钦南区人民政府网.2022-12-19
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政府官网.联系我们-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政府官网.2022-12-19
广西概况-广西地情网.广西地情网.2022-12-19
钦州市志.广西数字方志馆.2022-12-19
钦州市地理/气候概况.天气网.2023-02-20
自然资源.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0
自然资源-钦州市人民政府网.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0
钦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0
中国气象报:危急时刻全城救援.气象资讯-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2022-12-20
广西钦州暴雨致数千吨鱼暴毙 经济损失达7000万.手机央广网.2023-02-20
中国共产党钦州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0
王雄昌到灵山县调研.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0
钦州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政协钦州市委员会网.2023-02-20
覃天卫.钦州人大网.2023-04-13
钦州、贵港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环球网-今日头条.2023-05-10
李玉成任钦州市代理市长.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4-11
李玉成任钦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今日头条.2025-04-28
2022年钦州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网易网.2023-02-20
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招商网络.2022-12-21
自治区验收监测组到钦州市开展2022年上半年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验收监测认定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网.2023-02-20
广西日报: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故事(钦州篇)——钦州大蚝美名扬 .搜狐网.2023-02-20
“灵山荔枝”获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0
钦州黄瓜皮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钦州市农业农村局.2023-02-20
关于公布2021年钦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钦市农业发〔2022〕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3-02-20
工业发展.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1
钦州“夜经济”,越夜越美丽!.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2-12-22
钦州老街入选!广西8处拟授予“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称号.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2-12-22
对政协第五届钦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钦州市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解读.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2021年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0
“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 壮美钦州”特别报道·交通篇.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1
钦州至钦州东既有铁路通道开通运营 北钦防一体化驶入快车道.钦州市交通运输局.2022-12-25
关于政协第五届钦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破“亿”.央广网.2023-02-21
钦州港迈入“500万标箱时代”.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02-21
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钦州灵山马道枢纽举行 平陆运河建设正式开始 百年夙愿从梦想照进现实.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6
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百天 全线持续建设逐步展开.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6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12-24
钦州市创新举措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2-12-24
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圆满闭幕 钦州代表团37枚金牌刷新纪录.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4
我市部署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4
周末来打卡!钦州8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带你重温红色记忆.腾讯网.2023-02-21
2021年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一览表.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政府.2022-12-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2-22
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2-12-23
钦州跳岭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2-12-2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2-12-24
钦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表.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2-12-24
对钦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钦州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烟火钦州 | 看这里!钦南特产美食图鉴来啦.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2-12-23
钦州地理标志产品.博雅特产网.2022-12-23
钦州.广西新闻网.2022-12-26
广西2021年A级旅游景区名录表(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2-12-26
广西钦州三娘湾简介.欣欣旅游网.2022-12-26
八寨沟的故事.钦州市八寨沟旅游风景区.2022-12-27
钦州名人.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7
国民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9
钦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广西新闻网.2022-12-27
钦州喜获第七轮“自治区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7
钦州喜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称号.钦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7
全国爱卫会关于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镇复审结果的通报.卫健委网站.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