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川东

川东

四川盆地主分4向: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川东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简称,或指川东道

明代分巡道:四川上东道(驻重庆市)、下东道(驻达州市)。分守道:上下川东道(驻涪州)。

川东(四川盆地)大体上在如今重庆直辖市、达州市、广安市

老川东(老四川省)大体指重庆市、达县地区、万县地区、涪陵专区

历史变迁

川东道

明朝川东

备注:在行政这一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六部(中央);承宣布政使司(省);承宣布政使司委派的道、府、州、县(地方)。明代分巡道:四川上东道(驻重庆)、下东道(驻达州)。分守道:上下川东道(驻涪州)。

四川东部地区的简称。清代置川东道,包括重庆府、夔州府(今奉节县)、绥定府(今达州市)、忠州、酉阳州、石厅。上、下川东

上川东:地区名。指四川盆地东部偏南部分。范围包括今重庆主城都市区大部,涪陵区、黔江二区和四川省达州、大竹县广安市武胜县邻水县等市县。境内有成渝铁路、襄渝、川黔铁路

下川东:地区名。指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地区。范围包括今万州区及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开江县二县。襄渝铁路经此。长江航运

川东南:地区名。指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边缘地区。包括重庆市区及涪陵、黔江区二区。境内长江、乌江通航运。高雄—成都公路纵贯。川东行署

川东行署是1950年至1952年期间存在的一个行政区划。自行署撤销以后不再沿用,但该区划对四川省后来的区域划分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四川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为便利行政管理,将四川划分为川东(驻北碚区)、川南(驻泸州市)、川西(驻成都市)、川北(驻南充市)四大行署,均由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

直到1952年四大行署区撤销。

1950年巴南区驻地由重庆市市区迁至巴县渔洞镇。1952年9月,川北、川南、川东、川西四行署区合并为四川、西康省二省,1954年撤销西南大区与重庆直辖市并入四川省。1968年行政区域重庆市辖3县

1巴县.2江县.3长寿县

江津地区辖8县驻永川县

1江津区、2璧山区、3永川县、4合川县、5潼南区、6铜梁区、7荣昌区、8大足区

达县地区辖11县1工农区.驻通川区

1达县.2宣汉县3万源市4开江县5大竹县6邻水县7渠县.8平昌县9巴州区10南江县11通江县12白沙工农区

万县地区辖9县.驻万县市

1万县.2开县.3城口县4巫溪县5巫山县6奉节县7云阳县8忠县.9梁平县

涪陵专区辖10县.驻涪陵县

1涪陵县.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垫江县4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丰都县6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7石柱土家族自治县8武隆区9黔江区10南川区1997年大部分行政区域与原重庆市组建成97年后的重庆市直辖市行政区域。如今解释

现因四川省行政划分称川东北。川东现主指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或指代老川东地区。

四川东部地区的简称。清代川东道,包括重庆府、州府、绥定府、忠州、酉阳州、石砫厅。范围大致包括今重庆市及四川省达州、广安市二市地。

广义上的川东是指重庆、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广安、达州市;狭义上的川东是指下述四川省东部地区(广安区、前锋区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华蓥市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渠县开江县大竹县万源市高坪区营山县蓬安县平昌县)。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82年).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