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昭陵镇

昭陵镇

昭陵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礼泉县北部,总面积为128.33平方公里。镇内因有李世民的陵寝昭陵而得名,昭陵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镇下辖30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地东店头村。

历史沿革

因辖区内有唐太宗(李世民)陵寝昭陵而得名。

1949年5月18日,礼泉解放,全县共设6个区,建陵属第5区,辖8乡。

1956年1月,撤销5区(建陵)。

1958年12月,成立建陵乡。

1961年,变更名为建陵公社。

1984年底,改公社为乡、镇,更名为建陵人民政府。

1997年7月1日,更名建陵镇

2011年4月,建陵镇与昭陵乡合并为昭陵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辖山西头、孙家、西洼、凉马、东店头、冯马、联二、联三、米家、南豆芦、围墙、坡北、明桥、陈家、叶家村、庄河市、刘东、魏陵、肖山、任池、高家、前山、尧召、李瓦、牧鹿、高菜尧、峪南、皇城、赵家、坡杨、坡李、汤房、肖东、索山、南阳、北师、石马、菜园38个行政村;下设12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昭陵镇下辖30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地东店头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昭陵镇地处礼泉县北部,南接昭陵社区,西邻石潭镇,北接叱干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75千米,总面积128.3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昭陵镇地处北部山区,沟壑遍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九峻山顶,海拔1188米;最低点位于刘东村东,海拔504米。

气候特征

昭陵镇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春、夏季多于旱,秋季多阴雨。年平均气温11.2℃,1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低气温-22℃(2003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6.8℃,极端最高气温41.6℃(2011年7月15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3℃,生长期年平均186天,无霜期年平均215天,最长255天,最短18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5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

水系水文

昭陵镇境内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地下水资源短缺。境内为泾河水系。主要河流小河发源于昭陵、南坊交界的石泉沟黑牛鼻峰泉,至磨张出境,流入甘河,境内长度10.4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辖区常住人口38019人。总人口中,男性19686人,占51.78%;女性18333人,占48.22%:14岁以下6075人,占15.98%;15—64岁27615人,占73.63%;65岁以上4329人,占11.39%。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达38002人,占99.9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1.4人。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4716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昭陵镇财政总收入381万元,比上年增长8.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3万元,比上年增长7.9%。

2018年,昭陵镇有工业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4个。

农业

2011年,昭陵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19亿元,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2011年,昭陵镇粮食生产2400吨,人均85.7千克。经济作物以水果和油菜为主。2011年,昭陵镇苹果种植面积2.71万亩,葡萄种植面积2万亩,石榴种植面积1.74万亩,油菜种植面积1.6万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生猪存栏10900头、出栏15714头;羊存栏5200只、出栏8800只;家禽存栏18250羽、出栏18700羽。2011年,昭陵镇生产肉类1830吨;畜牧业总产值0.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84%。

工业

工业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昭陵镇工业总产值达到0.9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6%。工业企业185家,职工96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31亿元,比上年增长8%。

商业

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商业网点154个,职工371人。2011年,昭陵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6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2011年,昭陵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各项贷款余额0.76亿元,比上年增长8.3%。

交通运输

昭陵镇境内有礼相路、旅游路,15个行政村已通水泥路和柏油路,通村路向自然村延伸。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秦腔剧团1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1个,体育娱乐活动广场12个,图书室8个,藏书31043余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昭陵和唐建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宁家遗址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幼儿园4所,在校幼儿376人,专任教师19名;小学16所,在校生2007人,专任教师254名;初中3所,在校生1496人,专任教师183名。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2011年,昭陵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59万元,比上年增长7%。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45.11%,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昭陵镇乡镇卫生院2个,病床125张,每干人拥有医疗床位3.2张,固定资产总值4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6名,其中执业医师30名,执业助理医师8名,注册护士18名。2011年,昭陵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5%。

历史文化

昭陵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礼泉县烟霞镇九山的主峰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昭陵距西安市70千米,咸阳市30千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5千米。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关中十八唐帝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朝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1961年3月4日,昭陵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2020年5月26日,昭陵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