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登国

登国

登国是拓跋珪拓跋的年号,也是北魏的第一个年号。该年号使用时间为386年正月至396年十二月,与东晋皇帝司马曜司马曜的年号太元重叠。

简介

登国(386年正月-396年六月)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号,历时10年余。

相关人物

拓跋(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北魏开国皇帝,云中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人。拓跋珪是北魏军事家、政治家。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jiān]的嫡孙子,献明帝拓跋寔[shí]的儿子,母亲是献明皇后贺兰氏。

拓跋珪六岁时,前秦苻[fú]坚发兵征伐代国,代国灭亡。苻坚欲将拓跋珪带到长安,经燕凤劝说才作罢。拓跋珪寄居于独孤部,依附于刘库仁等人。登国元年(386年)春天正月初六,道武帝拓跋珪在牛川即位,称代王。同年四月拓跋珪又改称魏王。登国十年(395年)七月,拓跋珪攻打后燕,在参合陂之战打败了后燕慕容宝天兴元年(398年)六月,拓跋珪定国号“魏”,定都于平城区(今大同市),即皇帝位。天兴五年(402年),在柴壁打败了姚兴的军队,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拓跋珪对内推行了许多汉化措施,推动北魏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征服了库莫奚、铁勒、窟咄等许多部落,有许多部落前来投靠拓跋珪。执政晚期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

天赐六年(409年)冬十月,发生了清河王拓跋绍政变,拓跋珪被杀死,享年三十九岁。永兴二年(410年)九月,上谥号为宣武皇帝,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又称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号为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西魏大统二年(536年)十一月,将庙号改回烈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