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县(Horinger),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地处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区、呼包鄂“金三角”(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以及鄂尔多斯市)腹地,为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448平方公里,辖4乡4镇2个经济开发区,150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居住着蒙、汉、回、满等14个民族。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7万人,乡村人口16.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2万人,其中蒙古族1.29万人。
和林格尔县秦朝时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公元386年建都盛乐,号称草原“第一都”;唐代置单于大都护府,是北方地区最为显赫的古代历史名城,其后历代都设县置郡,是中原地区与北方草原民族地区交往的重要纽带。清代康熙31年置二十家驿站(蒙语和林格尔),县名沿用至今。1995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由乌兰察布市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和林格尔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寒冷,日光充足,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时短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天降温烈。年平均气温在6.2℃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一天内最大降水量为99.1mm。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总体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平均海拔为1016—2031米。全县耕地总面积136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8万亩;森林面积180万亩,覆盖率35%。
和林格尔县主要以乳业为经济主导,以发展信息技术、绿色生态示范区、市民休闲旅游打卡地为辅,并持续扩大绿色农畜产品等产业规模,开辟一条以生态为先导、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道路。2023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59亿元,同比增长1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4亿元,同比增长6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2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亿元,同比增长6.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437元,同比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505元,同比增长7.1%。
和林格尔县境内有南山旅游区(AAAA)、奥威蒙元马文化生态旅游区等景点。2020年7月,和林格尔县入选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3年,和林格尔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名称
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家子”或“二十间房子”,源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朝在今县城地设置驿站,当时驻地蒙古族称其为“和林格尔”。一说,有二十户到此建立驿站,故命名为“二十家子”;一说,驿站建有二十间办公房,故称其为“二十间房子”。后形成城镇,遂以“和林格尔”命名。
历史沿革
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根据秦云中郡东部地区的分割,设立了定襄郡,治所设于成乐(今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古城址)。该郡辖12个县,包括成乐县、定襄县、武进县(西部都尉驻地在今县黑老窑乡古城窑村)等,属于朔方剌史部的管辖。在东汉时期,定襄郡的治所移至善元(今山西省境内),成乐县(治所在今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和武进县(位于今县黑老窑乡古城窑村)成为云中郡(今托克托县土城乡)的一部分,隶属于并州刺史部。有史书记载,在今县新店子乡还出土了一座建于东汉时期的“护马校尉”墓。到了三国魏时,成乐隶属于新兴郡,治所设于今山西忻州市。
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鲜卑拓跋微力部迁徙至盛乐(古代成乐,今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到了晋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代公猗卢进行了盛乐城的修筑。而在代建国三年(公元340年),鲜卑拓跋什翼犍则选择在盛乐宫(今县土城子乡)建都。
东晋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今和林格尔县的地区归属于前秦(氐族苻氏)政权统辖。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二月,鲜卑拓跋珪选择将首都设在盛乐(今县土城子乡),四月改称魏王,国号魏。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魏王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盛乐成为北都(北魏王朝在盛乐建都至迁都共计12年)。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设立朔州,治所设在盛乐(今县土城子乡)。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为云州。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盛乐城划归东魏地。齐武平三年(公元572年),盛乐城归属于齐的管辖。
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设立云州总管府(治所位于今县土城子乡古城)。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隋朝封突厥族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并修筑大利城(今县土城子乡南园子村)。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云中总管府更名为定襄郡,郡治所设在大利城(今土城子乡古城)。
唐朝初年,设立紫河镇(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小红城村)。唐龙朔三年(663年),成立云中都护府,其治所设于云中古城,即北魏初都城盛乐(今县土城子乡)。唐麟德元年(664年),云中都护府更名为单于都护府,并领有金河县(都护府和金河县治所均位于今县土城子乡)。单于都护府辖区包括大漠以南的羁都督府州。自天授圣力元年(698年)至唐景龙二年(708年),安北都护府曾设于今县土城子乡的古城址。唐开元二年(714年),重新设立单于都护府,治所仍在今县土城子乡。
唐元和十五年(820年),设立振武节度和单于府,其治所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五代晋天五年(908年),现今和林格尔县境地归属晋振武节度使统治;唐清泰元年(934年),此地隶属辽朝统治区。辽代天庆元年(1111年),设立振武县,县治设在今和林格尔县城北,隶属于西京道丰州。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出现振武镇,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城北,隶属西京路丰州。元至顺元年(1330年),设立红城,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属于大同路丰州。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设立云川卫,其治所设于单于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同时设立玉林卫,治所在今和林格尔县城东南,这两个卫隶属于山西省行都司。在明嘉靖年间,蒙古族首领俺答汗率领土默特部定居于丰州滩,导致今和林格尔县境地纳入丰州滩区域。清代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编设土默特部为土默特左、右两翼旗,使今和林格尔县境地划归土默特左翼旗区域。
清康熙年间,设立驿站名为“二十家子”(今县城关镇),其蒙古语含义为和林格尔,是杀虎口至归化城通道的关键站点。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立和林格尔协理笔贴式。清乾隆元年(1736年),升格为和林格尔协理通判厅,隶属山西朔平府。清乾隆六年(1741年)八月,划归山西总理旗民蒙古事务分巡,属归绥道。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晋升为和林格尔理事通判厅,继续隶属归绥道。清光绪十年(1884年),改名为和林格尔抚民理事通判厅,依然隶属归绥道。
1912年5月,将和林格尔厅更名为和林格尔县署(知事),隶属于绥远城将军监辖。1914年1月,和林格尔县划归绥远特别区都统辖。同年8月,县辖区置于绥远特别区绥远道(道尹)的管理之下。1928年9月20日,和林格尔县被划归绥远临时区政府,隶属于其主席。1929年1月,县辖区划归绥远省政府管辖。1937年12月,和林格尔县成为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的辖区(至1938年9月,属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
1937年,设立和(林格尔)右(玉)清(水河)抗日民主政府,划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底,和(林格尔)右(玉)清(水河)抗日民主县政府并入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绥南专员公署。1941年,中共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绥南地委和绥南专员公署机关设在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今羊群沟乡境)。1942年,改建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抗日民主县政府,隶属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绥南专员公署。1944年3月,设立和林格尔抗日民主县政府,一直持续至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3月,在国民党统治区域成立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游击民主县政府,随后建立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1949年秋季,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从游击区迁至城关区,全县划分为6个区和58个行政村。这六个区分别是黑老窑、樊家窑、羊群沟、舍必崖、后公喇嘛和城关,每个区设有区人民政府(区长)。初时,和林格尔县隶属于和林专员公署(原为绥南公署)。1950年11月27日,划归萨县专员公署,之后于1952年11月27日划入集宁专员公署。1954年3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平地泉行政区。同年,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行政村改为乡。1956年8月9日,将县窑乡的13号、8号、20号、16号、17号等5个村划归清水河县。同时,废除舍必崖、后公喇嘛、樊家窑、城关四个区,全县进行区域重新划分,划分为35个乡,设立乡人民委员会(乡长)。
1957年11月14日,将托克托县的羊头营子村调整并划归和林格尔县。随后,于1958年4月2日,将和林格尔县划归乌兰察布市(今乌兰察布市)领导。在同一年,废除了羊群沟和黑老窑这两个区,将全县的43个乡重新划分为6个人民公社和6个管理区。到了1962年,进行了调整,调整为13个人民公社;1979年再次进行调整,调整为17个人民公社。最终,在1984年,在原人民公社基础上实行了“改社建乡”政策,完成了1个镇和16个乡的改建。
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的批准,将原隶属于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进行调整,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随后,于同年12月29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下,召开了将和林格尔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的交接协调会议。
1997年,和林格尔县辖1个镇、16个乡:城关镇、黑老窑乡、胜利营乡、董家营乡、樊家窑乡、新丰乡、羊群沟乡、三道营乡、新红乡、大红城乡、新店子乡、巧尔什营乡、舍必崖乡、西沟门乡、灯笼素乡、土城子乡、公喇嘛乡。
2009年,和林格尔县辖3个镇、4个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舍必崖乡、大红城乡、羊群沟乡、黑老窑乡。
2014年,和林格尔县辖四个乡、三个镇、一个经济园区,分别是羊群沟乡、黑老夭乡、大红城乡、舍必崖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盛乐经济园区,和林格尔现有145个行政村,5个农场,共计750个自然村,有居委会10个。
2016年,和林格尔县辖四个乡,四个镇、四个园区,分别是羊群沟乡、黑老夭乡、大红城乡、舍必崖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巧什营镇,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石材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2021年7月,交通运输部命名41个县(区、市)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和林格尔县入选。
2023年,和林格尔县辖四个乡,四个镇、两个园区,分别是羊群沟乡、黑老夭乡、大红城乡、舍必崖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巧什营镇,盛乐经济工业园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地理坐标北纬39°58'-40°41',东经111°26'-112°18'之间。北靠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土默特左旗,西连托克托县,南接清水河县,东南与山西省右玉县,东与凉城县、山西省左云县毗邻。面积3448平方公里。
气候
和林格尔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寒冷,日光充足,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时短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天降温烈。年平均气温在6.2℃左右。一月平均气温为-12.8℃,极端最低气温为-31.7℃,七月平均气温为22.1℃,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年日均气温在5℃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95天左右,年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的时间为233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一天内最大降水量为99.1mm。1971年-2005年期间,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78年,降水量为571.4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0.3mm。
地形地貌
和林格尔县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东南部属蛮汉山的支脉,山区面占和林格尔总面的20.4%;中部和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占和林格尔总面积的57.3%;西北属土默川平原的边缘,占和林格尔总面积的22.3%。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脉为蛮汉山系。主要山峰:东有芒牛山,海拔1864m;南有圣山,海拔1788m;北有神山(又名脑包山),海拔2005m;西有摩天岭,海拔1302m;中有黑山(东摩天岭),海拔2031m。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和林格尔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黄金、石墨、云母、、铜、铁、石油、石榴籽石、石灰石、浮石、耐火土、红粘土、盐碱、矿泉水等。
生物资源
和林格尔县有野生果树12种,主要是山丁子、海棠子、山梨、山杏、山楂、稠李、柄扁桃、山葡萄、沙枣、酸枣树、油瓶瓶、面果果等,分布在东摩天岭山区。和林格尔野生中草药有:甘草、麻黄、黄芪、党参、地椒子、知母、冬花、枸杞、远志、蒲公英、车前、苍耳、黄芩等30余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蒲草、红心藻、水葱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狍子、狼、狐、獾、兔、雕、猫头鹰、黄鼠、红原鸡、野鸽、石鸡子、半翅子、乌鸦、大雁、麻雀和黑乌蛇、菜花原矛头蝮、七寸蛇等,这些野生动物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水生动物主要有鲫鱼、草鱼、白鲢、麦穗鱼,此外还有泥鳅、螺、蚌、轮虫和挠足类、梭角类游动动物。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月,和林格尔县辖4个乡,4个镇、2个园区。
政治
领导班子
数据截止至2024年1月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林格尔县常住人口为162476人。
2022年末和林格尔县户籍人口20.19万人,同比下降0.44%。其中,城镇人口4.17万人,乡村人口16.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2万人,其中蒙古族1.29万人。
经济
综述
2016年,和林格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2.47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2.8:46.0:41.2。年末全县单位在岗职工23569人。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6223人;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455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在岗职工16891人。
2020年5月,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发布,和林格尔县排名第93位。
2021年,和林格尔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39亿元,同比增长6.5%,较2019年1-12月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5.6%,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较2019年1-12月增长27.8%,两年平均增长13.1%,增速较1-11月回落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0.3%,较2019年1-12月增长45.7%,两年平均增长20.7%,增速较1-11月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94.3%;第二产业同比增长87.7%;第三产业同比下降1.43%。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1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9年1-12月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7.2%,增速较1-11月回落2.3个百分点。
2022年,和林格尔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2.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57.53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85.76亿元,增长12.7%。三产之比:10.8:57.8:31.4。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1.3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1-11月增长2.3个百分点,较2021年1-12月回落5.4个百分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05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较1-11月回落5.9个百分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84亿元,同比增长约26.7%,增速较11月增长9.1个百分点,较2021年1-12月提升18.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2年,和林格尔县辖地面积3454平方公里。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9.75千公顷,同比增长1.6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6.41千公顷,同比增长1.25%;全年粮食产量34.29万吨,同比增长3.5%;在粮食作物中,玉蜀黍属播种面积48.93千公顷,同比增长0.27%,产量29.9万吨,同比增长9.85%;马铃薯播种面积1.71千公顷,同比下降33.46%,产量0.37万吨,同比下降21.28%;油料播种面积1.36千公顷,同比增长49.45%,产量0.15万吨,同比增长36.36%。全县年末实有森林面积81.6千公顷,同比下降18.25%;当年造林面积0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6千公顷,同比下降13.33%。
第二产业
2022年,和林格尔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34%;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5.46%;轻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76.4%。
2022年,和林格尔县主要产品产量,发电量同比增长4.4%;乳制品同比增长5.47%,其中液体乳同比增长7.45%,冷冻饮品同比增长29.73%,饮料同比下降16.66%;纸制品同比下降1.7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8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51%,较上年下降0.81个百分点。
2022年,和林格尔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3.4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2.0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2.0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84%。
第三产业
2022年,和林格尔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4亿元,同比增长26.7%。
2022年,和林格尔县公路里程1181.3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65.8公里,二级公路132.9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155.12公里。
2022年,和林格尔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753万元,同比下降1.0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75万元,同比下降21.08%;联通业务总量3734万元,同比下降22.53%;移动业务总量4300万元,同比增长34.38%;。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0.51万户,同比增长21.43%;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34万户,同比增长4.3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1.77万户,同比下降2.65%。
2022年,和林格尔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亿元,同比增长17.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亿元,同比增长18.4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4亿元,同比增长36.73%。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4494万元,同比下降5.5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0254万元,同比下降5.54%;人险保费收入4240万元,同比下降5.55%。
文化
和林格尔剪纸
和林格尔剪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北方游牧民族开创了这里的剪纸艺术。和林格尔历史上有众多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先后有土方、鬼方、猃狁、楼烦、林胡、匈奴、突厥、鲜卑族、乌桓、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满等北方民族驻牧;后又有清代的“走西口”——清朝向西北用兵,在和林格尔开辟驿站,大力开发西部,山西、陕西等地农民纷纷来此开荒,在此定居,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再一次融合。这些为和林格尔剪纸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继而逐渐形成了和林格尔剪纸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目前,和林格尔县13个乡镇,4万农户,仅有18万多人口的和林格尔县拥有业余剪纸人员超过5000人,年龄最大的近百岁,最小的仅有七八岁。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旗县剪纸协会——和林格尔剪纸协会成立,这在和林格尔剪纸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3—2010年,和林格尔县先后获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国际剪纸艺术之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入选资格等殊荣并举办过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等大型活动。
撂份子
“撂份子”是流传于和林格尔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腔,它是由民间社火的活动基础上发展而来。发展于清朝中期,基本成形于清末,分布地区主要在和林格尔县以西十五公里的下喇嘛盖村及周边的各个乡镇,和林格尔的山区也有流传。和林格尔“撂份子”是呼和浩特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撂份子”是一种不同于爬山调和二人台的一种民间文艺品种,它是人人均可参与的秧歌曲子的演唱。基本无定词、无定曲,只有鼓乐伴唱,没有丝弦或管乐配器。是以表演为主,使用一种唱腔形式,似唱似说,浅显易懂。在音乐风格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鼓点”既是套路,又是音乐曲牌,有不同音阶。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词曲朴实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的内容一般为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农村生活为主。
和林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以面粉为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艺术品,已有千年历史,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及小巧的玩赏品和陈设品。在明清时期,随着的走西口兴起,大批山西省、河南等地的老百姓的涌入,把许多中原文化和民俗习惯带入入和林格尔县,面塑就是其中之一。和林面塑实际上是馍,用面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动植物造型。先前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方面。当时农民们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馍、花果馍、礼馍、馍玩具等。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造就了一大批面塑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公喇嘛二月二
公喇嘛行政村是和林格尔县盛乐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呼和浩特市与和林格尔县城之间,地势平坦,土地富饶。该地属蒙、汉族共居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和林格尔富裕之地。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之一。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所以“二月二”被看作是龙的节日,称作“龙抬头”节、青龙节。“二月二”是当地劳动人民遵循这一古老节日风俗,形成的一套当地特有的过节习俗。此风俗历史悠久,从明末清初至今,当地人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交通
和林格尔县区位优越明显、交通便利。县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居蒙晋交界区,处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地带,是呼包银榆和沿黄沿线战略规划范围的重要节点县。境内国道、省道纵横交错,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距白塔国际机场、呼和浩特火车站仅有半小时车程,新迁建的盛乐国际机场位于县境内,距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呼和浩特入口处仅有20多公里,呼朔高速和金盛路拉近了和林格尔县与首府的时空距离,是南连中原、北接蒙古和欧亚的重要关口。
截至2022年,和林格尔县公路总里程1158公里,公路密度为33.7公路/百平方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省干线公路335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8公里,省道70公里),农村公路823公里,其中黑色路面里程1060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一级公路276公里(含高速公路),二级公路192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690公里。
社会
教育
2022年,和林格尔县共有普通中学8所,小学18所,幼儿园35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专任教师610人,同比增长7.21%;小学在校学生数9040人,同比下降5.4%;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62人,同比增长11.2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8453人,同比下降0.09%。
文体
2022年,和林格尔县共拥有文化馆1个,体育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3个,村文化室149个,社区文化室10个。
医疗
2022年,和林格尔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8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3个。医院拥有病床469张,卫生院拥有病床172张。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37人,其中医院350人,卫生院254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和林格尔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696元,同比增长3.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63元,同比增长8.24%。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4226元,同比增长0.69%;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554元,同比增长4.9%。
2022年,和林格尔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3268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43938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949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9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533人。
旅游
蒙牛乳业总部基地工业旅游区(AAAA)
2022年11月14日,蒙牛工业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占地约33万平方米。蒙牛工业旅游区(呼和浩特市)位于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县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种(种植)+养(养殖)+研(研发)+加(加工)的全产业链乳业工业旅游体验模式。其中,耗资 12 亿打造的蒙牛工业旅游区乳品生产工厂,是一家集国际化、智能化、科普化等国际先进水平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智能工厂。多年来,以智能工厂为核心,蒙牛乳业构建出了“可观(景观)、可玩(参与)、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全链智能工业旅游运营生态体系。
奥威马文化生态旅游区(AAAA)
内蒙古奥威马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和林格尔县盛乐镇七杆旗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占地1542亩,是我国首家以马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内蒙古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以马文化为核心,以马旅游、马教育、马生活为基础,以马赛事、马繁育、马交易、马衍生品为主题,以马业大数据为依托的综合性马文化运动休闲小镇,是内蒙古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马产业品牌。景区有可容纳2万观众的赛马场、豪华的宫殿式马厩、生态优良的农业养生区、马术训练多功能综合表演馆以及垂钓园、花海、马术学校、马文化博物馆、珍禽区、新马厩、看台、障碍赛场、遛马机、小型训练场、运动员宿舍、电子屏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期占地1.03平方公里,建成后占地5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
南山旅游区(AAAA)
和林格尔县南山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区域位置优越,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36公里处,交通便利,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从景区通过,并且有胜利路将旅游区与和林格尔县城相连。景区内有华夏名亭园、中华钱币坛、三面观音、东山书法艺术园等人文景观;景区内种植已逾十余年的芍药,种植面积达到500亩,100多个品种,其中有“金带围”“冰青”等30多个珍贵品种,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的“盛乐芍药旅游节”已成为和林格尔经济发展的盛宴、城市形象的窗口、生态文化的名片。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城北12公里,是汉至唐代的故城遗址。城门、瓮城、角楼以及建 筑基址保存基本完好,城内街道依稀可辨。城址平面分三区。南区现存东墙南段和南墙;北区现存东墙、西墙、北墙和西南墙;中区现存东墙和北墙,可能是辽金元时期的城址遗存。城址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1550米,南北长2250米,总面积约349万平方米。城外发现了数十座汉唐墓葬 ,获得了丰富的实物遗存,其中北魏镶嵌宝石金猪佩饰、唐三彩鹦鹉提壶以及北魏和唐代壁画墓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南天门森林公园
南天门森林公园位于和林格尔县东南部林区。距离和林县城7公里,总面积7.5万亩,海拔高达2300多米,是一处集登山、避暑、亲近自然的绝佳旅游地。景区内建有停车场,游步道和游客小憩凉亭等设施。这里是天然的植物园,有记载的约有500多种,林草繁茂,层次分明,四季有景,春季山花遍野,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似火,冬季玉树琼枝。南天门又是天然的动物园,万鸟争鸣,狍鹿栖息,野猪狂奔。已查明的野生动物50余种,包括一、二类国家保护动物十多种。贺龙元帅征战南北,夜过南天门,还留下诗句,是红色旅游圣地。
台格斗乡村旅游
台格斗村位于经济开发区东5公里处,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辖台格斗、胶泥沟、九牛沟3个自然村。有耕地6450亩,共156户、467人。该村有200多年前的古杏树2000余棵。“台格斗”是蒙古语,意为“猎狗”。清初,这里是蒙古族牧场,狼群出没,野兽横行,残害牲畜。牧民喂养凶猛的猎狗追捕猎杀野兽,为纪念猎狗的功劳,遂起地名“台格斗”。清末,有山西农民来此种地,形成村庄后沿用蒙古语地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游击战阵地,武工队政委安正福曾常居于台格斗进行游击战,当地村民成立担架队支持抗日战争。该村地处丘陵山区,农田多为坡粱旱地。
盛乐博物馆(AAA)
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成立于2007年6月16日,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展示鲜卑历史文化为主的全区十大特色博物馆。该馆座落于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东侧,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盛乐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半地下覆土式、生态环保型建筑。博物馆内着重宣传和林格尔历史文化和鲜卑民族历史文化,宣扬民族团结,是广大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培养爱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阵地。
蒙草·草博园
蒙草·草博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北接直通呼和浩特市的金盛路,南通和林格尔县,西临209国道,交通便利。是集生态旅游、草原植物科普、亲子互动教育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景区。景区是以生态建设为宗旨,集科研、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园,将蒙草研发、生产、销售及观光休闲有机结合。
和林格尔小板申汉墓
1972年在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村发现了一座东汉古墓,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顶。这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壁画最多、内容最多、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
代表人物
赫连达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是赫连勃勃的后裔。为人刚鲠有胆识,初从贺拔岳征战,历拜都将、都督,爵长广乡男。以功迁骠骑将军,加侍中,进爵蓝田县公。北周武帝保定(561—565年)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进爵乐川郡公。建德市二年(573年),进位柱国。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发现千年大型古墓群
2005年4月至11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的古墓葬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春秋、战国时期至元、明时期的古墓葬809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多件。
发现东汉中期古墓群
2021年5月,为配合引黄入岱应急补水项目,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联合对项目区域内发现的古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东汉中期古墓葬33座,位于元小红城古城与明玉林卫故城之间,古墓葬为七坑砖室墓,墓道坡形,墓深3~6米,长13~15米,出土有陶制壶、罐及部分青铜器等器物。
发现大规模战国时期围沟墓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1月23日称,近期该院联合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在该县二铺梁墓葬群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4座,首次大规模发现战国时期围沟墓。围沟墓是指在一座、两座或多座墓葬的外围挖有壕沟的墓葬形式。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赵强胜介绍,在二铺梁墓葬群中,此种围沟墓共20座,围沟13条。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陪葬器物推断,该墓葬群主体时期为战国时代晚期。
参考资料
和林格尔县概况.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初步分析.地质科学.2024-01-2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1-25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1-25
和林格尔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7-26
联系我们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蒙a是哪里的车牌号码?.中国汽车网汽车频道.2024-01-25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和林格尔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1-25
国家4A级景区--南山旅游区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奥威蒙元马文化生态旅游区(AAAA).民族文化资源库.2024-01-25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国家级名单公示!甘肃3地拟入选.今日头条.2023-08-04
历史沿革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八).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二).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三).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四).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五).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六).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七).内蒙古区情网.2024-01-25
行政区划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交通运输部命名41个县(区、市)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百家号.2024-01-25
自然地理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政府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呼和浩特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呼和浩特市统计局.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22-02-16
和林格尔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2020 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1-25
和林格尔县2021年1-12月经济运行分析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县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剪纸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撂份子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面塑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公喇嘛二月二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交通优势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蒙牛乳业总部基地工业旅游区(AAAA).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奥威马文化生态旅游区(AAAA).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国家4A级景区--南山旅游区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南天门森林公园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台格斗乡村旅游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AAA)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蒙草草博园(AAAA)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小板申汉墓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县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县:“四好农村路”铺筑乡村振兴“快车道”.百家号.2024-01-25
呼和浩特: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增至6个.百家号.2024-01-25
关于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公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2024-01-25
乌兰浩特市获批自治区2023年度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百家号.2024-01-25
和林县获批自治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_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2024-01-25
和林格尔县入选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名单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呼和浩特两项目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人民网.2024-01-25
通知 | 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德宏网.2024-01-25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获评第七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2024-01-25
和林格尔县:完善城乡公路“交通网”,打通乡村振兴“快车道”!.百家号.2024-01-25
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中国文明网.2024-01-25
齐奏“和谐曲” 共画“同心圆”.人民网.2024-01-25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01-28
上海4区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2021-01-29
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示!.百家号.2024-01-25
公示啦!台格斗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百家号.2024-01-25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基层卫生健康司.2021-05-24
关于公布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县(市、区)名单的决定.教育部网站.2024-01-25
内蒙古发现延续数千年大型古墓群.中国政府网.2024-01-25
和林格尔县一地新发现东汉中期古墓群_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内蒙古首次大规模发现战国时期围沟墓.浙江省文物局.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