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决战朝鲜

决战朝鲜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峰所著的关于朝鲜战争的经典军事战争纪实作品,已畅销近30万册!

乔良、王湘穗联袂推荐!戴旭、萨苏、方军倾情作序!

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

被广大军迷追捧,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隐秘历史的必读书.

入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全国重点中学推荐书目!

内容简介

白金珍藏插图版,附百余幅朝鲜战争珍贵历史照片!

《决战朝鲜》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战前国际国内形势、重要战役战况、双方将帅决策过程及这场战争中涌现的堪称“军神”级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时,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最高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国军队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

本书曾被广大军迷誉为朝鲜战争题材国内品质扛鼎的作品,已畅销近30万册,本版在原有精彩内容基础上,新增了百余幅朝鲜战争历史照片,给读者以极强的代入感。

推荐

这是一场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历史记忆的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得此后半个世纪,中美之间不再兵戎相见。为什么?

《决战朝鲜》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角度,给了世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所以,《决战朝鲜》可以成为回顾和认识这段历史的必读书。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乔良

《决战朝鲜》是一曲英雄之歌,它穿越60年时间隧道,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退役空军大校王湘穗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尊严在勇者的剑锋之上。一个真正的剑客,可以倒在对方的剑下,但决不能跪在对方的剑下。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必须敢于亮剑,在这个丛林法则盛行的世界上赢得起码的尊严和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大校戴旭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这部《决战朝鲜》,我以为,就是为这些牺牲在朝鲜的中国军人,在我们心底树立起这样一座纪念碑。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著名军事评论家、作家萨苏

原来,我对抗美援朝是有误解的。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我完全改变了看法。李峰写的《决战朝鲜》一书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

——著名抗战口述历史研究者方军

或许,在我们中的某些人嘲笑那些历史硝烟里的伟岸身影时,他们也在云端冷冷鄙视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浅薄和低劣。正因为我深深理解那些云空中的英灵,所以我能写好他们,这也就是《决战朝鲜》得到广大读者认可的根本原因吧。

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要想被人看得起,总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真的,不是我写得好,是先辈们打得好!

——本书作者 李峰

作者简介

李峰:祖籍红安县。作家,湖北省作协会员,居住武汉。出版有《决战朝鲜》、《中国海魂》、《空中骑兵营》、《出巢狐狸》、《决战长空》等书。

目录

序一 尊严在勇者的剑锋之上

序二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序三 《决战朝鲜》是一本好书

自序 不是我写得好,是先辈们打得好

序幕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冷笑,他看透了约瑟夫·斯大林的虚弱。

战胜国中国的合法利益竟被美苏盟国做了交易,中国对此却毫不知情。

美苏会议的内容还涉及朝鲜问题。是时,朝鲜已沦亡于日本三十年了。

第一章 风云之初

鱼雷快艇充作登陆艇,查遍世界海军史也仅此一例。斯大林疯了吗?必要的时候,斯大林会毫不犹豫地命令部下即使是坐澡盆也得划到朝鲜海岸的!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恶狠狠地瞪着苏联海军中将:“假如有一名苏联红军士兵未经我同意开进日本,我就把包括你在内的整个苏联代表团投进监狱!”

“不行,如果受伤或被打死了怎么办?全部烧了!”毛泽东还一直看着他与约瑟夫·斯大林的往来电报全部被师哲烧成灰烬才肯离开。

斯大林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即将屹立在俄罗斯南面而忧虑不已……他知道自己的手里又欠了中国不少新债……

麦克阿瑟要消灭日本人最多的中国将领、抗日名将孙立人当汉奸:“请孙将军负起保卫台湾的重任,而由美国全力支持……”

粟裕突然昏倒不起。

蒋经国高喊着疯跑进来:“爸爸!朝鲜战争爆发了!”“天父伟大!”蒋介石罕有地失态,站起来脱口高呼。

第二章 势如破竹

周恩来毫不犹豫地告诉驻朝武官柴成文:“苏军驻朝顾问团如何对待你们,你们就如何对待他们!”

南朝鲜军一败涂地,开战三天就把首都汉城给丢了。

一次有同志告诉毛泽东:“佩服主席涵养好,从不发脾气。”毛泽东则回答:“我不是不生气,有时几乎气炸肺,但我知道该尽量克制容忍,切勿现于辞色。”

人民军错失了在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次取得战争全胜的机会。

听着广播中金日成洪亮自信、充满喜悦的声音,苏联人在狂喜,中国人忧心忡忡,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则站在东京司令部窗边俯视着日本皇宫边听边笑。这只老狐狸笑得开心极了。

第三章 硝烟滚滚

强中更有强中手,世界级的名将麦克阿瑟到死都不知道,就在他决策登陆仁川的同一天,比他还高明的中国军人已经算定他要在仁川登陆,而且登陆时间竟精确到了分钟!

毛泽东:“此人(林彪)打仗谨慎有余胆略不足,身为高级将领,如此缺乏战略眼光临阵怯阵,实属不该!”林彪从此蛰伏八年,直到1959 年庐山会议复出……

毛泽东眼睛都气红了:“我们的战士也是人生爹妈养的血肉之躯!炸弹落下来照样血肉横飞尸骨无存!……约瑟夫·斯大林不出兵我也不出!叫彭德怀回来!”

第四章 清长大捷

鼓已动,统帅却失踪了,怎么得了!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充满苦涩地说:“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然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于是,战争开始了。”

彭德怀长叹一声:“唉,为什么偏偏把岸英炸死了呢?”

三十八军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世界纪录。

十万来自中国江南水乡的将士忍受着非人的痛苦,每天靠几个冻得石头一样的阳芋充饥,脚踏一层薄薄的胶底鞋,身穿一层空空的棉袄——许多人甚至是身着夏季单衣。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靠着坚强的信念和无比的意志趴在零下四十五摄氏度的雪原中……

第五章 战局转旋

彭德怀大闹北京城,毛泽东知道后只淡淡说了一句:“大将冲冠怒,惊醒梦里人,不是坏事!”

彭德怀要通过决定性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把“联合国军”主力吃光,其中美国军队达三个师。毫无疑问,彭德怀的口张得太大了,他想吃的东西超过了他的消化能力。

中国军队已经认识到,后勤是现代化战争的瓶颈,后勤部队的重要性和一线战斗部队的重要性是同等的。

一八○师的严重损失成了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痛,整整一代中国将领都为这件事遗恨不已。

苏联口口声声要中国保卫社会主义阵营,而作为这阵营的头头,约瑟夫·斯大林不但不出兵朝鲜,还要叫出兵打仗、蒙受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付军火钱。中国开始尝到跟自私的苏联结盟的苦涩之处了。

第六章 虎跃鹰扬

“克农同志,我点了你的将,要你去坐镇开城同美国人谈判。”毛泽东说。李克农,红色谍报之王,中共情报界“前三杰”中唯一的幸存者。

连刘亚楼都没想到,这支在一年前还是陆军独立第二○九师的新部队横空出世,一上场就打了个满堂红,激战八十六天竟击落击伤敌机六十四架。

没有大规模的先进战机参战,人民军空军的这些胜利只能鼓舞一下士气,但地面部队和后勤线的上空是非掩护不可的,怎么办?大批中国高射炮部队入朝了。

三个日本细菌专家奉马修·李奇微总部之命,携带进行细菌战的一切必要装备,离开东京到达朝鲜……

第七章 凯歌高奏

张桃芳有一种天生的“枪感”,据说他最讨厌使用瞄准镜,只喜欢用准星射击,他由此成为世界战史上最闻名的几个不用“枪瞄”的神射手之一。他是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头号杀手!

六十五名中国人民志愿军人员归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军官。他们还没有下车的时候,就撕碎了印有中国国民党旗帜的内衣,露出了刻满全身标记的身体。在这个大厅里,只听得见久久持续着的、渐渐变大的哭泣声。

约瑟夫·斯大林忽然灵感泉涌,对着耿直的彭德怀说出了他一生在无数外交场合所说出的最真心的话,这句话坦率得让彭德怀都惊讶不已。

三十八军败走了麦城之战,全因出了个败类。

秦基伟:“十五军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全局胜利,十五军打完了在所不惜!国内十五军这样的部队多的是,上甘岭战役只有一个!”

中美两国的空降兵第一次交手。

“我许和尚打仗素来是大胆的,可是你比我还要大胆!”

这十二名中国侦察兵竟在一个多小时内消灭了两百多敌人,内含白虎团团部几乎全部军官七十余人,而他们自己竟无一伤亡。

余绪

黄镇:“你们的装备很好,但我们的人素质比你们强,所以你们打败了。”

沃尔特斯很坦率:“在朝鲜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的志愿军是我们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碰到的最强硬的对手。”

附录一 丰碑—— 抗美援朝战争全景扫描

附录二 军魂的较量—— 彭德怀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附录三 历史没有忘记——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对华军事援助

附录四 朝鲜上空的鹰——米格-15战斗机F-86战斗机 的故事

附录五 抗美援朝逸闻录—— 炒面的故事

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