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Confucius Museum),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由两院院士吴良镛规划设计,园区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2013年初动工兴建,2019年9月6日正式开馆。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于孔府旧藏,是“三孔”(孔府、孔子庙孔林文化遗产的延伸,馆藏丰富,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曲阜市孔子博物馆的展陈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展览为《大哉孔子》和《孔府旧藏文物珍品展》。《大哉孔子》集中展示了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等五个部分。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为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为省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20年12月,曲阜市孔子博物院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历史沿革

2013年初,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动工建设。2017年10月1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官方网站开通试运行,网站以传承弘扬孔子文化为本根,以多层次、多视角展示孔府历代馆藏文物为依托。2018年11月26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在此期间,相关部门领导及业务单位、部分学校师生共万余人次相继来馆参观体验,基本达到了试运行阶段的前期目标。2019年5月10日起,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带观众试运行。9月6日,201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馆仪式在曲阜市孔子博物馆举行,孔子博物馆正式开馆。

2024年4月2日,2024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启动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

建筑特征

场馆设计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曲阜城中轴线南端,北距孔子庙4公里,与“三孔”(孔府、孔庙、孔林)世界文化遗产遥相呼应。该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园区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该馆由两院院士吴良先生规划设计,馆舍造型别致,以“北斗七星”形状布局,主馆以仿汉式建筑为基调,是一座省级专门性现代化博物馆。

馆内设计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展陈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博物馆常设展陈分为两个部分,上行展厅为大哉孔子基本陈列,由序厅和五个部分构成,序厅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短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对孔子进行了总括性介绍,5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为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下行展厅为诗礼传家基本陈列展,展示孔府诗礼传家的历史及孔府历代珍藏,体现曲阜市孔子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丰富性、独特性;分余荫百世、孔府档案和阙里遗风三个单元。另外设有临展专题展厅。

展览陈列

基本陈列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于孔府旧藏,是“三孔”(孔府、孔子庙孔林)文化遗产的延伸,馆藏丰富,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商周十供”、战国黄玉马、三圣像以及明代以来的30万件孔子世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古籍图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等。

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立志向学,青年游周适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订六经,垂范后世。由少及壮,由壮至老,孔子以仁者爱人的情怀,以天下万民福祉为己任,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为理想毕生奋斗。展出地点:二层第一展厅。

第一单元  君子好礼

孔子虽为商朝后裔,但父母早亡,家世贫寒。他年轻时担任过一些小的官职,曾入鲁国太庙访求礼乐,赴洛邑问道老子,适齐劝谏景公勤政治国。孔子好学敏求,为后来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单元  诲人不倦

自齐返鲁,孔子退修诗书,开办私学。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形成了一整套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孔子的思想体系在不惑之年渐趋成熟。

第三单元  知命弘道

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在知命之年开始出仕。他化行中都,辅相定公,赴夹谷之会,定堕三都之策,尊崇公室,捍卫国家的利益。尽管仕途短暂,孔子仍展现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才能和魄力。

第四单元  周游列国

齐国施压,季氏轻慢,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挫折。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愤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此后的十四年间,他历尽艰辛,到过卫、曹、宋、郑、陈、蔡等国,但其政治抱负均未得以施展。

第五单元  圣集大成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应季康子邀召,孔子自卫返鲁。年近古稀的孔子专注于教育和文化传承,他广收弟子,不遗余力地整理古代典籍,成为中国早期文化知识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光芒超越了有限的生命。

孔子的时代

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初年,周公获封与洙泗之滨的商奄故地,建立鲁国。即使在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的思想是早期中华文明的结晶。展出地点:二层第一展厅。

第一单元  万古长河

孔子认为,天为万物之始,地乃万物资生之本。孔子追慕传说时代的圣王先贤,推崇丰富完备的周礼,此前数千年的历史遗产是其思想的重要根基。日益丰富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理解孔子心目中的中国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第二单元  时代困局

周代东迁后,天子威望骤降,诸侯争霸,干戈不息。在孔子的时代,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这场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动,也激发了思想者们积极的思考。面对时代的困局,孔子的学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单元  周礼在鲁

鲁国是拱卫王室的东方强藩,势力强大,文化昌盛。春秋时期,鲁国局势动荡,但不乏好古知礼、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孔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战国末年,楚国吞灭鲁国,然而尊崇礼乐的传统却存续在鲁人的生活习俗之中。鲁国故城见证了鲁国的风雨兴衰,是今人追念孔子及其时代的物质遗存。

孔子的智慧

从治学弘道到教书育人,从人生哲学到治国理政,从反思历史到认识万物,孔子的智慧钩深致远,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方法,引导人们建设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轴。展出地点:二层第二展厅。

第一单元  大同理想

面对礼崩乐坏的乱象,孔子志在匡时救世,建立一个德治仁爱的社会,后世儒家将其阐发为“大同”理想。大同理想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响深远。

第二单元  圣者仁心

孔子将建设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于人,而非神明,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他所说的仁。仁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敬爱、亲善,代表了人的良好品质和德性,是对人的本质的发现与认识。孔子还提出了寻求仁的途径,即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履行对亲人的责任,进而推及对于国家与天下的担当。

第三单元  明于礼乐

儒家贵仁崇礼,认为仁是礼乐的灵魂,礼乐是仁的外在表达。礼,以习俗、规则、制度的形式示人;乐,则用节奏、旋律调和人心,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孔子重视礼的教化作用,他将礼视作修身、齐家、治国的基础,倡导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

第四单元  中庸之道

“中”即中正、中和,“庸”与“用”相通,中庸之道即用中之道,意思是按照合适的方式做事。孔子的中庸思想将早期政治道德中“执中”的理念提升为道,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他主张“执两用中”,即抓住事物的两端,在矛盾之中探求最恰当的解决途径。“和而不同”和“时中”是孔子对中庸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前者强调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后者针对复杂的时势讲究权变,以求恰如其分。

孔子与中华文明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植根于中华大地,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对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是中华民族创造性前进的重要精神基础,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展出地点:三层第三展厅。

第一单元  儒学行世

儒家学派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砥砺、焚书坑儒的磨难、独尊儒术的转型、魏晋玄学的改造、儒道释的交融、宋明理学的发展和近代的沉浮变迁,在与各种学说的交融、共存和碰撞中,既一以贯之,又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铸就出强大的生命力,泽惠至今。

第二单元  开物成务

孔子的学说即是中国人修身养性、向上向善的箴言,也是历朝历代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圭。在古代,大批仁人志士深受儒学思想的熏陶,以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为己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留下了众多令人感佩的故事。

孔子与世界文明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学说跨山越洋,由近及远向四方传播,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儒学成为多个国家共有的文化基调。通过经典译介等方式,儒学被带到西方世界,为西方近代思想启蒙注入了精神动力。今天,继承了儒家文化优秀传统的中国,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独特的作用。展出地点:三层第四展厅。

第一单元光被亚洲

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首先成为周边邻国竞相效法的对象,朝鲜半岛日本及东南亚更是深受儒学的影响。儒学极大地推进了各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其政治、教育、法律、道德,以至于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在古代东方形成一个“儒学文化圈”。

第二单元四海一家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由来已久,儒学从16世纪开始传入西方世界,17、18世纪,曾受到启蒙思想家的重视。今天,西方社会也充分肯定孔子与儒家文化的价值,儒家的许多理念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认同。

诗礼传家

展出地点:三层第五展厅。

第一单元  余荫百世

西汉初年,儒学渐趋复兴,孔子后裔的地位得到提升。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朝廷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嗣君,是为孔子嫡裔受封之始。赵祯至和二年(1055年)封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此后该封号虽有短暂变更,但世代沿袭,直至1935年改封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府的兴起与发展,是历代帝王尊孔崇儒的历史缩影。

第二单元  孔府档案

孔府档案是明代至中华民国衍圣公府相关活动的文书资料集成,主要包括有关衍圣公袭封、选官、朝觐、祭祀、摄族、修谱等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族等领域,从官方公文到寻常书信,形式不一而足。孔府档案共三十余万件,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大、内容最为广博的家族文献,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第三单元  阙里遗风

历经千年的孔府保存着丰厚的文化遗产,从烹饮食,到服饰衣冠,再到历代衍圣公的诗文书画,无不彰显出这一文化世家的高贵风范。孔府的饮食品类丰富,烹任考究,其宴席沿袭古风旧制,仪式庄重,规格严谨。孔府珍藏的元明清三代衣冠对于研究古代纺织技术、服饰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孔门子孙据德游艺,诗礼传家,其文章书画,是学养与家风的呈现。

临时展览

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

2023年8月10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在曲阜市孔子博物馆临展3厅开展。关于孔子的画像,现存最早的是汉墓出土的屏风与画像石,而且画像多为单幅,所绘人物以孔子与弟子为主。宋元时期,多幅的绘画作品开始出现,明代则产生了数十乃至百余幅的大型绘画作品。清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师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诉诸笔墨丹青,纷纷投身于圣迹图创作,留下了版本众多、数量可观的圣迹图作品。

时逢“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曲阜市孔子博物馆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曲阜市孔子博物馆特推出“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本次展览以《圣迹图》版本源流为主线,以时代先后为序,对明代至中华民国的不同版本进行图文展示,包括绘本、刻本、拓本、石印本、铅印本、珂罗版印本等,此外还有石刻《圣迹图》、木刻《圣迹图》和日本、朝鲜等国外版本,共计60余种。多数版本系首次展出,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有较高的文献、文物和艺术价值。

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

2023年8月5日,“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在孔子博物孔府档案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系首次向观众展示孔府旧藏的婚书喜启,共展出清代和民国文书档案32件/套。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婚姻作为人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仪和规范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古代婚礼仪节包含了从议婚到完婚的六个主要仪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些仪程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并延续两千多年,影响至今。

孔府旧藏的“六礼”婚书喜启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历时之长,自康熙至民国,长达260年;二是仪程齐全,尽管宋代以后“问名”并于“纳采”,“请期”并于“纳征”,但孔府旧藏的婚书喜启仍然保存有完整的六礼仪程;三是纹饰精美,采用雕版印制,多使用金银色,纹饰种类繁多,充满吉祥寓意;四是文辞华丽,文启类喜帖采用骈体文,引用典故丰富,文辞考究华丽。

清代衍圣公服饰展

为更好地发挥馆藏服饰文物资源优势,挖掘古代社会生活内容及礼仪秩序,以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现中华文明风采。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曲阜市孔子博物馆推出《清代衍圣公服饰展》。以衍圣公为代表的孔氏后裔受历代王朝优礼,绵延千年长盛不衰。清廷对衍圣公的优礼较之前朝更加隆盛,顺治元年题准封爵一如前朝,阶正一品,班列尚书上。迭代增荣的孔府,造就了孔府旧藏服饰的传承有序又多彩斑斓。本次展览在数量众多、品类丰富的馆藏清代服饰中,精心挑选出文物七十余件,将展览分为“衍圣公服饰”“夫人服饰”“儿童服饰”三部分。展品类别丰富、数量众多、色彩绚丽、纹样华美、制作精良,共同见证着衍圣公府在清代的辉煌与荣光。

孔府旧藏锡餐具展

2023年8月10日“孔府旧藏锡餐具展”在曲阜市孔子博物馆诗礼传家展厅正式开展。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形、声、感”,体现了以“和”为核心的美学内涵。孔府菜作为官府菜的代表菜品除了注重选材、制作精细之外,所用器具也十分考究。孔府旧藏餐具有锡器、铜器、瓷器、银器、玉器等,其中以锡餐具最具代表性。孔府旧藏锡餐具从门类上有水囤、盘、碟、火锅等,器型别致多样,有仿礼乐器、像生以及各类花式器等,器身、钮、耳等处又多以玉、翡翠玛瑙、琉璃等装饰,华丽不失庄重,极具观赏性。同时,透过这些孔府旧藏的锡质餐具,也可感受我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

诗书继世——孔府刻书展

孔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为悠久的家族,以衍圣公为代表的孔氏族人秉承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致力于刻书和家学的传承。在2023年晒书活动来临之际,曲阜市孔子博物馆特推出“诗书继世——孔府刻书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30余件/套。类别上,有古籍、雕版、档案文书;内容上,既有家族管理方面的家谱、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文、生活类医书等,也有记录家族历史与荣誉的光昭盛典书籍,以及孔氏族人创作类及为保存友人著作所刊作品等,对全面了解孔府的刻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根与魂——曲阜汉魏碑刻展

2023年6月10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根与魂——曲阜汉魏碑刻展”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式开展。巍巍华夏,煌煌文明。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中,文字正是维系其文脉的强大纽带。作为承载汉字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的碑刻发展已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期间产生了不胜枚举的精品,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此展览按时间顺序,遴选汉魏时期曲阜市本地石刻,分西汉碑刻、东汉碑刻和曹魏碑刻三部分,共展出碑刻拓片50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和高清的原碑照片,旨在寻根溯源,诠释汉字的演变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联合展览

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

2024年3月8日至5月26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袂打造的“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共分为“斯文在兹”“明于礼乐”“服以旌礼”三个单元,展出山东孔府旧藏历代祭孔礼乐器、明清民国衍圣公府传世衣冠近百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5件,此外还有明成化龙纹大方鼎,明赤罗衣、皂罗衣等首次在浙江展出。

部分重点藏品

周“伯彝”款兽面纹铜簋

周代文物,青铜质,侈口,圆腹,圜底,圈足。腹有二兽首象鼻耳,垂珥。器腹纹饰以带纹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饰四组变形兽面纹,下部饰两组变形兽面纹。圈足饰四组变形兽面纹。器内底铸有四行铭文,可辨者六字,文曰:“伯作尊彝用(缺字不详)永(缺字不详)。”玉钮檀木盖,为清代所配。

西周 “侯母”铭象纹铜壶

口径10.2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9.3厘米,通高39厘米,曲阜鲁国故城遗址48号墓出土。呈卵形。平口短颈,腹下鼓,圈足,盘龙带耳钮盖,两侧有四系,上两系作兽首衔环形,壶身纹饰分四区,最上为夔纹,次为三角纹,再次为象鼻纹,下饰三角纹,圈足饰垂鳞纹,盖作蟠龙形,盖沿两侧各一系,盖沿和壶领对铭各一圈十五字:“侯母乍候父戎壶,用征行,用求福无疆。”

战国红玛瑙环

外径6.6厘米,内径3厘米,红色,环形。内厚外薄,外缘磨边。纹理如流云缭绕,有白色瑕斑。玛瑙也作染色玛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矿物的一种。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多姿而被当做宝石或作工艺制品。红玛瑙,古称“赤玉”。是玛瑙中最珍贵的一种。此玛瑙环形制规整,色泽红艳,纹理优美,磨制光润。

战国圆雕黄玉马摆件

黄玉质,圆雕立马。玉马昂首挺胸,四肢着地,端立于方座之上。简练的外形下,制作者以阴线刻和浅浮雕的技法刻画出马的双眼、口、鼻、双耳以及鬃尾等细部,面部是温润的青黄色,棕褐色的沁斑被借用在胸、臀、尾等部位,以“俏色”工艺将皮毛的色泽和纹理呈现了出来。

宋版《皇朝仕学规范四十卷》

框高21.5厘米、广15.1厘米,(宋)张镃辑。现存二十九卷。此书于二零零八年四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0775)。此书内容多为举古人嘉言懿行作为鉴戒和唐宋以来人物遗事。分为学、行己、莅官、阴德、作文、作诗六类,统载宋名臣事状并征引原文名著出典。其为宋代纪传类书籍,同时通过对历史的记载反映了宋代的历史状况。此宋本字体优雅,印制极为精美,用纸精良,讹误较少,海内外极为稀见,堪称珍宝,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存价值。

明·鎏金千佛塔

通高202厘米,塔呈八角形鎏金,共十三层。塔身层层飞檐,檐上脊挑角外伸,上饰龙头走兽,檐下饰以斗拱,最下层的前面开有门洞,底层八角柱上饰行龙各一。塔身共铸有形态各异的座、立佛七百零五尊,故称千佛塔。

明·蓝纱织暗花妆花蟒衣

身长135厘米,通袖长234厘米,袖宽66.6厘米,腰宽55厘米。交领、右、长阔袖、左右出摆式袍。亮地纱织四合如意云暗花纹。妆彩织柿蒂形蟒,两蟒穿前胸后背,腰栏上织七行蟒,袖栏侧面升蟒各一。

清奉天诰命盒

长44.7厘米,宽20.8厘米,高41.5厘米。木雕鎏金,中为竖方蓝匾,上书满汉双语“奉天命”,周围镂雕盘旋云龙,下衬起伏的波涛。此件器物专为保存皇帝圣旨之用,是孔府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的佐证。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每周一为闭馆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不对外开放。

2019年8月17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始试行周六夜场开放。10月8日,取消夜场开放。

门票机制

孔子博物馆实行线上预约,参观前通过“孔子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实名预约,凭预约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验证入馆。

地理位置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

交通路线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CONFUCIUS.孔子博物馆.2023-12-27

文话|传承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 孔子博物馆生动打造共有精神家园.大众报业.2023-12-27

孔子博物馆基本情况.孔子博物馆.2023-12-27

领导简介.孔子博物馆.2023-12-27

最新520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仪陇两馆入列.网易.2023-12-27

孔子博物馆官方网站开通试运行.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子博物馆关于带观众试运行公告.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子博物馆隆重开馆.孔子博物馆.2023-12-27

2024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山东曲阜举行.新华网-今日头条.2024-04-04

馆藏文物70万件!孔子博物馆6日开馆,9项活动个个高端大气.大众网.2023-12-27

望岳谈|曲阜“老三孔+新三孔”:文化“两创”体现孔子智慧.上观.2023-12-27

访“圣人”故地 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 青岛二中分校研学团开启传统文化之旅.百家号-大众网.2023-12-27

孔子的一生.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基本陈列.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子的时代.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子的智慧.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子与世界文明.孔子博物馆.2023-12-27

诗礼传家.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展讯速递 | “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 在孔子博物馆开展.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展讯速递|“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 在孔子博物馆开展.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展讯速递 | 清代衍圣公服饰展开展.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展览预告 | 孔府旧藏锡餐具展.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展览预告 | 诗书继世——孔府刻书展.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展讯速递 | 石上文脉 字里春秋:“根与魂——曲阜汉魏碑刻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展.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孔府旧藏来杭,国丝馆今年首个大型特展来了.浙江日报-今日头条.2024-03-08

周“伯彝”款兽面纹铜簋.孔子博物馆.2024-01-04

西周 “侯母”铭象纹铜壶.孔子博物馆.2023-12-27

战国红玛瑙环.孔子博物馆.2023-12-27

战国圆雕黄玉马摆件.孔子博物馆.2023-12-27

宋版《皇朝仕学规范四十卷》.孔子博物馆.2023-12-27

明·鎏金千佛塔.孔子博物馆.2024-01-04

明·蓝纱织暗花妆花蟒衣.孔子博物馆.2024-03-08

清奉天诰命盒.孔子博物馆.2024-03-08

参观须知.孔子博物馆.2024-03-08

孔子博物馆试行夜场开放公告.孔子博物馆.2024-03-08

孔子博物馆关于取消夜场及调整参观流程的公告.孔子博物馆.2024-03-08

交通指南.孔子博物馆.2024-03-08

孔子博物馆工程荣获济宁市建设工程质量“运河杯”奖.孔子博物馆.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