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泰安县

泰安县

泰安县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旧县名,历史上曾为泰安府治所在地。该县在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立,后经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1958年11月,泰安县与泰山区合并改置为泰安市

历史沿革

泰安地区早在5万年前有人类生息繁衍。

6000年前产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夏商时泰安分属青州市徐州

周代时分属齐、鲁两国。

秦朝时归齐郡

西汉初,设泰山郡,隶属州刺史部。郡制始置博县(今市岱岳旧县村);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移至奉高(今市岱岳故县村)。

北魏时又移至钜平(今市岱岳大汶口镇)。

北齐时改为东平郡,郡治置博县。

隋至宋代未设单独行政区。

金初设泰安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泰安州,治于岱岳镇(今泰安市),隶属山东西路。

元时仍为州,始隶东平路,后隶中书省。

明代隶济南府。

清雍正设泰安府,隶山东省布政使司。

中华民国初期,废州、府、改省、道、县三级制,原泰安府所辖各县,分属济南市济宁市、东临三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

泰安人文地图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泰安划为第12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始置历城区,后移至泰安县陵查(今新泰市境内)。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划为第15行政督察公署,专署驻泰安市(日伪时设伪泰安道,道尹公署置泰城岱庙)。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泰安专署在莱芜县成立,始隶鲁中行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泰安境内共产党领导下的泰西专署、远东专署合并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16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两专署又分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泰山区、泰西两专署均改属鲁中南行署。

1950年5月,泰山、泰西两专署合并为泰安专署,驻泰安市

1958年11月,泰安专署撤销。

1961年5月,复置。

1967年3月,成立“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2年7月,改为泰安地区行政公署。

1985年3月27日,撤销泰安地区,泰安市升为地级市,实现市管县体制。

行政划分

区划沿革

1985年3月27日,泰安专署改建地级市,原泰安市改建泰山区、郊区两个县级行政区。原泰安地区的宁阳县肥城市东平县3县划归泰安市,新泰市、莱芜市由泰安市代管。原泰安市汶上县泗水县划归济宁市管辖。原泰安地区的平阴县划归济南市管辖。

1985年建区时,辖岱庙、财源、泰前、粥店4个办事处和小辛庄、黄山头、大津口乡徐家楼街道、上高、桑家6个乡及粥店镇。是年11月,撤销小辛庄乡、黄山头乡、粥店镇,桑家疃乡与上高乡合并。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为岱庙、财源、泰前、粥店4个街道和大津口、徐家楼、上高3个乡。

1985年12月,梁山县银山镇斑鸠店镇、豆山、昆山、司里山、大安山乡及戴庙镇的32个村庄(含乡驻地),商老庄乡的23个村庄(含乡驻地),划入东平县东平湖由东平县统一管理。

1992年8月1日,民政部批复,撤销肥城市,设立肥城市。

1999年6月,省庄镇邱家店镇由郊区划归泰山区,粥店街道办事处划归郊区。全区辖财源、岱庙、泰前3个街道,省庄、邱家店2个镇,上高、徐家楼、大津口3个乡。

2000年4月19日,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泰安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2个县。泰安市人民政府驻泰山区望岳东路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东邻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南连济宁市,西隔黄河聊城市濮阳市相望,北以泰山与济南市为界,介于东经116°20′—117°59′,北纬35°38′—36°28′之间,总面积77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泰安市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

山地

集中分布在市域北部和东部,面积14.07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3%。一般平均海拔在400—800米之间。

五岳之首的泰山雄距市域北部,横跨市岱岳区泰山区肥城市,向东延伸至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面积426平方千米,其中主峰玉皇顶,为山东省省内第一高峰,海拔1532.7米,相对高度1391米,矗立于泰城北面。

中部徂徕山横卧于市郊区和新泰市结合部,主峰太平顶,海拔1028米。东部莲花山位于新泰市境内,向北绵延至济南市。新泰市南部和宁阳县东部的低山丘陵属蒙山支肪的绵延。

丘陵

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西南部、宁阳县东部、市郊区西北部、肥城盆地边缘及东平县北部,面积31.64万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1.1%,平均海拔一般在120—400米之间。

平原

主要分布在山麓及河流沿岸,多为河谷平原和山前冲、洪积冲平原,面积27.7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1%,海拔高度在60—120米之间。

洼地

主要分布于东平县内“三湖”(东平湖、稻屯湖、州城湖)周围,面积3.4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5%,洼地地面高程在38—60米之间。

湖泊

集中在东平县境内。东平湖是市内最大、省内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

气候

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市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1.58千卡/平方厘米,年际变化在112—131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内以5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按80%保证率计算,全年辐射总量为117.9千卡/平方厘米。在3—11月份作物生产发育期间,可有102亿千卡/公顷的能量供利用。

日照

泰安市全年平均日照数2627.1小时,年际变化在2342.3—3413.5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58%左右。年内以小麦灌浆的5、6月份最多,月均268小时左右。

气温

泰安市年平均气低温为12.9℃。年内7月份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为-2.6℃。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7.5℃。在地域分布上,南部、西部较高,东部、北部偏低。全年平均≥0℃的积温4731℃,≤10℃的积温4213℃,无霜期平均195天,最长可达241天,最短为161天。受地形、地貌影响,垂直的变化,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一些局部小气候区。泰山山顶年平均气温仅有5.2℃,而年降水量达1163.8毫米;徂徕山前、柴汶河畔的高温小区,年均气温14℃以上,比全市平均高出三、四度,达到了亚热带标准。

降水

泰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7毫米。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年际降水变幅较大,年最大降水量1498毫米,年最小降水量199毫米,相差7.5倍。因受地貌影响,东部降水多于西部,山区降水多于平原,东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700—750毫米,西部平原则为600—650毫米,总趋势是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年内降水分布很不匀衡,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65.2%,冬季最少,仅占3.6%;一年之中7月份最多,占年降水的32.1%,雨热同季,对农作物和林果生长发育十分有利,1月份最少,仅占0.9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泰安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5.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开发利用水总量为13.1亿立方米,其中利用地表水4.33亿立方米,开发地下水量为6.65亿立方米。与山东省比较,泰安市水资源状况较好,人均和亩均分别为311和329立方米,与山东省平均持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泰安市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283669.14公顷(425.50万亩)

其中,水田251.09公顷(0.38万亩),占0.09%;水浇地187802.62公顷(281.70万亩),占66.20%;旱地95615.43公顷(143.42万亩),占33.71%。

位于小于2度坡度的耕地189779.14公顷(284.67万亩),占66.90%;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64118.13公顷(96.18万亩),占22.60%;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8764.60公顷(43.15万亩),占10.14%;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963.54公顷(1.44万亩),占0.3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43.73公顷(0.06万亩),占0.02%。

(二)园地69183.87公顷(103.78万亩)

其中,果园61627.66公顷(92.44万亩),占89.08%;茶园619.06公顷(0.93万亩),占0.89%;其他园地6937.15公顷(10.41万亩),占10.03%。

(三)林地184146.69公顷(276.22万亩)

其中,乔木林地80759.54公顷(121.14万亩),占43.86%;竹林地146.82公顷(0.22万亩),占0.08%;灌木林地94.91公顷(0.14万亩),占0.05%;其他林地103145.42公顷(154.72万亩),占56.01%。

(四)草地9258.33公顷(13.89万亩)

都属于其他草地地类。

(五)湿地733.4公顷(1.10万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沼泽地。泰安市只有内陆滩涂。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6026.35公顷(189.04万亩)

其中,城市用地19056.33公顷(28.59万亩),占15.12%;建制镇用地18626.15公顷(27.94万亩),占14.78%;村庄用地81729.31公顷(122.59万亩),占64.85%;采矿用地5212.19公顷(7.82万亩),占4.1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402.37公顷(2.10万亩),占1.11%。

(七)交通运输用地22224.58公顷(33.34万亩)

其中,铁路用地1462.83公顷(2.19万亩),占6.58%;公路用地9727.65公顷(14.59万亩),占43.77%;农村道路10998.27公顷(16.51万亩),占49.49%;港口码头用地34.69公顷(0.05万亩),占0.16%。机场用地0.25公顷;管道运输用地占0.89公顷。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5554.47公顷(83.33万亩)

其中,河流水面15076.38公顷(22.61万亩),占27.14%;湖泊水面14861.89公顷(22.29万亩),占26.75%;水库水面7312.38公顷(10.97万亩),占13.16%;坑塘水面10043.29公顷(15.07万亩),占18.08%;沟渠5941.28公顷(8.91万亩),占10.69%;水工建筑用地2319.25公顷(3.48万亩),占4.18%。

植物资源

泰安市维管植物239科1212种。

此外还有少量珍稀、濒危动物以及一些古树、名木、花卉等。农作物分属32科91种240个推广品种,包括粮食、经济作物和蔬菜3大类。

林果有木本植物71科471种(变种)。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板栗、核桃等30余种。

观赏性树种有40余种,主要有雪松、桧柏、银杏等。此外,还有珍稀树木11种;名古树木16种884株,主要有汉柏、唐槐、六朝松等。

天然草场主要有荒山荒坡草丛草场、山丘疏林草丛草场、平原沙滩荒漠草甸草场、湖洼沼泽草场4大类、6.33万公顷,另外还有各类附属草场15.59万公顷。

中药材分属110科488种,名贵中药材有泰山灵芝、何首乌、紫草四叶参黄精大汶河的九草香附子等。其中,何首乌、四叶参、紫草、黄精为泰山四大名药。

动物资源

泰安市有动物4纲385种,浮游生物35科136种。

畜禽品种50多个,东平县宁阳县一带的鲁西牛,体大膘肥繁殖力强,为全国四大良种牛之一,皮肉兼用,出口深受欢迎。小尾寒羊为世界稀有品种,主要产地东平县被列为山东省小尾寒羊保种基地。另外,新泰市一带的大黑山羊、东平湖麻鸭也都属于地方良种。

水生生物。全市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共290多种。

底栖动物属38科,以东平湖、稻屯湖为最多,主要有中华绒螯蟹(毛蟹)、鳖(鳖科)、虾类、蚌类等。

鱼类分属7目19科47属66种,主要有鲫、鲤、鲢、草鱼等。东平湖鲤鱼最佳,属黄河鲤鱼种系,生于泰山深涧溪中的赤鳞鱼,是泰安市特有的珍稀有鱼种,被列为省级保护的濒危动物;大汶河斑鳜肉质鲜美,属地方名优产品。

野生动物中兽类分属5目12科37种:两栖动物分属1目3科6种;爬行纲分属2目6科12种;鸟类分属17目38科190余种,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56种。

珍稀动物有属国家一类保护的黑鹳,国家二类保护的红角鹗、金雕

农作物天敌主要有胡蜂、益蝽瓢虫等。

矿产资源

泰安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金属、非金属和有贵重金属矿藏有煤矿、铁矿铜矿、钴矿、金矿铝矾土、石英石、蛇蚊石、石膏石盐钾盐、自然硫、正长石石棉、水泥石灰岩、花岗石大理石陶土耐火粘土等50个品种,占山东省固体矿产储量的38%左右。其中硫矿为山东省所独有。

铁矿控明储量5.4亿吨,分布于东平县水河村和市岱岳区角峪一带,埋藏浅、宜开采。

煤炭探明储量20.6亿吨,主要分布于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开发和利用位于山东省前列。

自然硫分布于岱岳区米家庄,探明储量3亿吨,平均品位9.91%。

石膏集中在岱岳区大汶口镇,整个矿源面积百余千米,总储量380亿吨,是国内外罕见的一个大型石膏矿床,主要有雪花石膏、结晶石膏、纤维石膏等,矿石品位高,开采价值大。

石盐分布于岱岳区大汶口西北一带,矿区面积36.44平方千米,储量74亿吨,平均含盐量86.7%,最高98.44%,千米以上矿层总厚度为40米,单层矿床厚度最高达14.98米,为全国特大盐矿之一。

花岗石主要集中于泰山南北,总储量约50亿立方米,质量坚硬,花纹绚丽,是名贵的建筑装饰材料和大型石雕用材,开采的主要有泰山青、泰山红、泰山绿、海浪花、吉祥绿、虎皮花等12个品种。

泰山玉已探明矿石量506.7万吨,玉石量207.1万吨。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常住人口54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45%。

经济

综述

2022年,泰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0.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286.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3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0.2:48.8。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9万户,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1万户,比上年增长6.4%。其中新登记企业2.6万户,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实有企业16.0万户,增长8.7%;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3万户,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实有个体工商户40.9万户,增长5.6%。

第一产业

2022年,泰安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9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增长6.0%。共有省级以上农业企业61家,其中国家级5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5个,5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全省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市级75个。

农业

2022年,泰安市粮食播种面积37.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7万公顷,增长0.4%;秋粮播种面积20.5万公顷,增长0.1%。粮食单产462.8千克/亩,增长0.4%。粮食总产258.8万吨,增长0.6%,其中小麦总产117.2万吨,增长0.6%;玉米总产126.8万吨,增长1.2%。

林业

2022年,泰安市新造林8489亩,廊道绿化154千米,新建农田林网26千米,森林抚育1.2万亩,义务植树507万株;绿化美化村庄716个,栽植各类树木162.7万株。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国家级林业企业3家、核桃示范基地2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29处,“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3个。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家、省级81家、市级126家。

畜牧业

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生猪存栏129.9万头,比上年增长21.8%;出栏160.4万头,增长6.8%。家禽存栏3489.5万只,下降6.5%;出栏11493.2万只,增长2.4%。牛存栏12.0万头,下降4.2%;出栏6.5万头,下降18.9%。主要产量中,猪肉产量13.1万吨,增长8.1%;禽肉产量16.1万吨,增长0.9%。

渔业

2021年,泰安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培树2个骨干基地。

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农机总动力5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8.2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8万亩。2022年,泰安市新建设高标准农田19.2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泰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37个工业行业大类有23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62.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5个行业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897.4亿元,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142.9亿元,下降7.2%。

建筑业

2022年,泰安市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27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省外市场持续扩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省外产值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占建筑业总产值的52.5%,其中北京、河北、山西、天津、江苏占省外产值的37.9%。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泰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9%、5.6%、2.6%、6.1%。重点企业带动力较强,营业收入过亿元服务业企业43家,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的72.8%。

国内贸易

2022年,泰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9亿元,规模与上年持平。从增长面看,22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有16类商品零售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2.7%,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2%,粮油、食品类增长13.6%,服装鞋帽类增长15.6%,烟酒类增长12.0%,通讯器材类增长11.7%。

对外经济

2022年,泰安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05.9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出口总值352.4亿元,增长82.4%;进口总值53.5亿元,下降45.3%。从对外市场看,对东盟、美国、欧盟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97.1%、102.5%和40.7%,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22.8%、18.5%和9.1%。

招商引资

2022年,泰安市实际使用外资5.6亿美元(按纳统口径),增长38.0%。

房地产业

2021年,泰安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类投资235.6亿元,增长8.9%。商品房施工面积2787.1万平方米,增长3.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238.8万平方米,增长2.9%。商品房销售面积450.0万平方米,下降2.4%,销售额339.8亿元,下降4.5%。商品房待售面积95.5万平方米,下降5.9%。

邮电通信

2022年,泰安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0.8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0.6%,其中快递业务量1.5亿件,增长1.3%。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9.1亿元,增长2.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0.9亿元,下降0.2%。电信业务总量31.4亿元,增长3.3%。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固定电话户数66.4万户,下降9.2%;移动电话593.6万户,下降0.1%;宽带网用户191.7万户,增长6.1%。

旅游业

2022年,泰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163.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79.3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5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025.8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68.5亿元,增长10.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336.1亿元,增长9.3%;短期贷款余额1326.7亿元,增长12.2%。

2022年,泰安市新巨丰成功上市,打破泰安市12年来没有A股上市公司的局面。

保险业

截至2022年末,泰安市共有保险公司59家,实现保费收入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34.2亿元,增长7.3%;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7.7亿元,增长0.2%。保险赔付45.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财险公司赔付21.6亿元,增长3.1%;人身保险公司赔付24亿元,增长8.3%。

2022年,泰安市下拨各类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89万元,救助群众11202人。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累计赔付结案304件,赔付金额1594.11万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