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平县

东平县

东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泰安市下辖县,古称“东原”。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全县境域面积为1343平方千米,下辖14个乡镇、街道。截至2022年末,东平县总人口为80万人。

东平县处于鲁西南平原北部,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东平县地表水资源丰富,河湖众多,县境内有包括黄河、大汶河汇河金线河在内等18条河流,东平湖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大运河复航重要枢纽。东平县受季风的影响,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东平县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西周时期,东平县境内置须句、鄣、宿等诸侯国;西汉先后属梁国、济东国、大河郡、东平郡晋朝,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后经历朝历代行政区划及建置多次修改、合并,1962年1月1日,东平县建置恢复,隶属于当时的泰安专署。

东平县农业、渔业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包括食品加工、特种纸、机械制造等。2022年,东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9亿元,在泰安市下辖各区县中排名第6。三次产业比为23.9:32.7:43.4。

东平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境内拥有包括济南—广州高速公路、济徐高速、青岛—兰州高速公路瓦日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众多交通线路。东平县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儒家文化、渔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相互交融,东平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戴村坝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于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东平县主要旅游景点包括白佛山、十里宋城、罗贯中纪念馆等。截至2022年末,东平县国家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7家。2020年7月29日,东平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名称

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中曾有记载 “大野即猪,东原(zhì)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东平县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西周时期,今东平县境内置须句、鄣、宿等诸侯国。春秋时期,须句属鲁国;鄣属齐国;宿属宋国战国时,鄣、宿为齐无盐邑。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在今东平县境内始设须昌县(治所位于今东平县东平湖埠子坡)、无盐县 (治所位于今东平县东平镇无盐村)、张县(治所位于今东平县新湖镇霍庄),属薛郡

西汉,增置富城、章县。与无盐县先后属梁国、济东国、大河郡、东平郡(治所位于今东平县宿城村),须昌、寿良二县当时属东郡

东汉,须昌、无盐、寿张、富城、章县同属东平国。27年(建武三年),平获将军庞萌造反,自称东平王,占据桃城(今戴村坝一带),刘秀亲自率军平叛,击破庞萌。

三国时,东平县属魏国,章县后被撤,其他四县继续归属于东平国(治所迁往寿张县治霍庄)。

晋朝时,东平国治所迁往须昌城。东晋时,改东平国为东平郡(郡治所为宿城)。晋代东平境内四县沿袭旧制。

刘宋时,富城被撤,北魏时期又复置;北齐时期,富城县建制再次被废,无盐县被并入须昌县(治所迁往宿城);北周时期,东平境内须昌、寿张二县归属于鲁州。

隋唐至宋元

隋朝,寿张县属济北郡。596年(隋开皇十六年),须昌县迁回原治所,在原无盐县境内置宿城县(治所位于宿城),须昌、宿城二县归属于郓州。

唐朝,须昌、宿城县与寿张县同属郓州。郓州先后为平卢、天平军节度使治。627年(唐贞观元年),宿城并入须昌县。707年(景龙元年),复置宿城县。788年(贞元四年),宿城县改名东平县,与须昌同附郡郭,此为东平县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东平县为天平县。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县并入须昌县

五代十国,须昌、寿张县继续归属郓州。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李存勖遣大将李嗣源将兵五千攻克郓州,以李嗣源为天平军节度使。同年.后梁派名将王彦章以招讨使名义.统率大军谋复郓州,后唐庄宗亲自率兵到达郓州,将王彦章打退。

宋代,隶属沿袭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东西路安抚使于郓州(须城)。1000年(咸平三年),河决郓州,州城浸没,遂移州、县城于五陵山前五里平原处(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东平府为东平府(治须城)。

金,1128年(金天会六年)立刘豫为“伪齐”帝,先治大名,后迁须城伪称东京汴梁。并以须城为山东西路首邑。境内须城、张县仍属东平府(治须城)。

元代,须城、寿张二县属东平路,须城为路城。

明清

明代初年,须城为东平府治,寿张镇沿属。1370年(明洪武三年),寿张县分并须城、阳谷县。1375年(洪武八年),东平府降为州,同年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属济宁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置寿张县于王陵店(今台前县),始离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东平州改属兖州府。明代东平州领辖汶上、东阿县平阴县、阳谷、寿张5县。

清代前期,东平州仍属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东平州为直隶州,领辖东阿、平阴、阳谷、寿张4县。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隶州为散州,沿治东平州城。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改东平州为东平县,治所沿袭,属济西道(驻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属山东省政府。1935年,属省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驻济宁)。

1936年,东平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在戴庙小学成立,直属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领导。

1938年8月17日,东平县城被侵华日军侵占。1939年9月27日,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先后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和泰西专员公署。1941年6月,属冀鲁豫第一专署。1942年7月,改属冀鲁豫第二专署。

1945年5月17日,冀鲁豫军区八分区组织“东平战役”,20日,解放东平县城及全境。1947年7月,属冀鲁豫第七专署。1948年5月,复属泰西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属泰安专署。1958年12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8月,改属济南市。同年10月,撤销东平县,恢复平阴县,其县境大部属平阴县。1962年1月1日,恢复东平县建制,复属泰安专署。

自然地理

境域位置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纬35°46'24”-36°10' 20”,东经116°02′52″-116°39′44″之间,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全县境域面积为1343平方千米。

气候

东平县受季风的影响,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季(3-5月),冷暖气团对峙,进退不定,骤冷骤热,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燥,回暖迅速;夏季(6-8月),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常有暴雨涝灾;秋季(9-11月)受大陆气团影响,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减少,云淡风轻,日照充足;冬季(12月-翌年2月),盛行偏北风,气压高,温度低,气候干燥。 

东平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4.3℃,其中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7.6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0.6摄氏度。东平县多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410.5小时,年日照时数以5月份 最高,为256.7小时,1月最少,157.3小时。

东平县多年平年降水量为605.6毫米,且降水量年际幅度变化大。2021年,东平县全年降水量为991.2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9992万立方米。

地质

东平县地处鲁北地台区鲁西台背斜的西部边缘,为鲁西拱断束的一部分。基地为前震旦系泰山群结晶变质岩系,盖层为古生代新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第四纪沉积物

地层

东平县地质较为古老。地层发育太古宙变质岩系,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新生代的松散堆积物。侵入岩不发育。构造分为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 东平县属鲁西地层分区泰安地层小区,发育地层有泰山岩群雁关组、山草峪组、长清群、九龙群马家沟组、月门沟群、第四系等。

构造

东平县境内主要断裂构造,按其地理位置与组合形成,分东西两组。西组位于肥东公路以西,由北东向的花篮店断裂,芦泉断裂,近乎南北向的尚庄断裂和北西向的白佛山前断裂组成;东组位于汇河两岸,由北北向的朝阳庄断裂、苍邱断裂与北东东向的鄣城断裂组成。

地形地貌

东平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大地貌,属华北平原;中地貌,属鲁西南平原东北低槽和鲁中山区的西南边缘丘陵。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海拔451米(北部歪老婆山顶),最低海拔36.7米(湖区七神堂)。大清河东西贯穿,县境北部属低山丘陵;南部为平原涝洼。

在全县主要地形中,山地分布在东平县境北部银山、斑鸠店镇水河镇、梯门、大羊、张河桥、宿城等地区的山丘中上部和部分缓坡上;丘陵主要分布区域似同山,包括山丘中下部的近山阶地切割阶地和山前倾斜平地;平原分布在大清河南的州城、沙河站、彭集和湖西戴庙、商老庄以及大清河北的部分山前平地。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东平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为古汶、济二水汇流之区。河道、湖洼、坑塘、山泉、沼泽较多。东平境内有18条河流,主要有大汶河汇河黄河等,全县河流总水面52914.7亩,折合35.28平方千米,全县总面积的2.6%。

大汶河

又名汶水,简称汶河,发源于沂源县松固山南麓的沙崖子村,长208千米。大汶河在东平县马口入东平湖,再由东平湖清河门出湖闸泄入黄河,总流域面积8536平方千米。河道从郸城村东倒沟子捻堤入境,至戴村坝长11.03千米。戴村坝以下名大清河,长29千米。大汶河河底比降3.4:10000,河槽宽400至500米。

汇河

俗称汇泉河。是大清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源出于肥城县陶山,流经肥城、平阴县、东平三县至戴村坝汇入大汶河,全长49千米,流域面积1260平方千米。

湖泊

东平县主要的湖泊为东平湖。东平湖由黄河泛滥水而成,是黄河下游主要滞洪区。湖面海拔43米,最深4.9米,面积197平方千米,总容积40亿立方米。东平湖原为古大野泽及宋代梁山泊的一部分,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自坝头乡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随着大汶河来水及黄河洪水倒灌逐渐形成了东平湖。

东平湖湖水水源主要为大清河。西有石洼、十里堡等进湖闸,可直接提闸引黄河水入湖,南有流畅河接京杭运河直通南四湖;北有陈山口等出湖闸可将湖水泄入黄河。

水利工程

截至2020年底,东平县共建成小型水库50座,塘坝100座,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

东平县最主要的水利工程为东平湖水库,东平湖水库处于黄河大汶河下游冲积平原相接的洼地上,地跨山东省泰安、济宁市两市的东平、梁山县汶上县三县。东平湖蓄滞洪区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中央直属水库,总面积627平方千米,其中一级湖(老湖)面积为209平方千米(全在东平县境内),二级湖(新湖)面积为418平方千米。常年水面124平方千米(一级湖)。

土壤

东平县土壤成土母质及成土类型主要有坡积、坡洪积、洪积、洪冲积、冲积、湖积及黄土母质等。因所处地理条件不同,水文地质差异,其分布各有不同。低山坡,形成薄层和中层砾质壤土; 丘陵坡缓,发育成中厚层褐土;山前平地,形成潮褐土;决口扇形地及缓平坡地,多发育为河潮土或褐土化潮土;在洼地形成湿潮土,褐土比潮土发育的时间早,年龄长且完整。据 1983 年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土壤可分两个土类,6 个亚类,12 个土属,36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底,东平县共有耕地60329.10公顷(90.49万亩),园地3052.34公顷(4.58万亩),林地16763.23公顷(25.14万亩),草地2279.10公顷(3.42万亩),湿地290.71公顷(0.44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449.96公顷(29.1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887.68公顷(4.3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112.59公顷(37.67万亩)。

矿产资源

东平县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至 2015 年底,全县已发现各类矿产 14 种。其中,能源矿产 3 种,金属矿产 2 种,非金属矿产 8 种,水气矿产 1 种。已发现矿产地 71 处、 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储量矿种 11 种,占已发现矿种的 78.6%。已探明储量矿产地 56 处。大型矿床 2 处,中型 12 处,小型 42 处。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铁、水泥用石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 岩、建筑用砂、砖瓦用页岩等 6 种。

煤炭

东平县煤矿主要分布于戴庙镇商老庄乡一带,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17102.8 万吨。

东平县铁矿主要分布于彭集镇-老湖-旧县一带,为汶上-东平铁矿 的主要部分。累计查明铁矿资源量 48555.94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 47531.78 万吨。该铁矿为山东省惟一的一处选矿性能尚可且储量较大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目前已局部开发利用。

石灰岩白云岩

东平县水泥用灰岩目前已查明资源储量 39138.9 万吨。 东平县白云岩目前已查明保有资源储量 653.39 万吨。

森林草地资源

截至2019年底,东平县共有林地16763.23公顷(25.1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5942.11公顷(8.91万亩),竹林地0.46公顷,灌木林地51.28公顷(0.08万亩),其他林地10769.38公顷(16.15万亩)。截至2019年底,东平县草地2279.10公顷(3.42万亩),都属于其他草地。

水资源

东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9.2毫米,降水总量为8.1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1062立方米。东平县年平均径流量1.35亿立方米(包括东平湖在内),全县地表年径流量变化幅度大,丰水年1964年的地表径流量为2.9亿立方米。

东平县多年平均境内地下水综台补给量为1.91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水量为1.84亿立方米,地下水类型主要是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和裂隙岩溶水。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东平在植物地理分布上,属落叶阔叶林区,按植被划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黄淮平原栽培植被区。东平县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县,耕种历史悠久,大片自然土壤不复存在。东平县境已无原生自然植被,多为人工栽培植被代替,残存自然植被又多是草本植物。且多为田间禾本科杂草。野外调查发现30余种,主要包括茅根刺儿菜竹节菜狗尾草马唐、草等。

动物

截至2023年5月,东平湖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达到790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4种和20种。其中包括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

自然保护区

东平县共有东平湖和腊山两处自然保护区。其中东平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592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11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

自然灾害

东平县境内自然灾害较多,主要是旱灾、洪涝、 河患、风灾、雹灾、虫灾等。

旱灾

东平县境内因余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雨分布不均,故旱灾常年发生。尤其是北部山区面积较大土地瘠薄极易受旱,常常十年九旱。早灾多半以春旱,夏旱危害最大,秋旱,冬早时有发生,但危害程度较小。

1997年是东平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旱灾最重的年份。自6月份开始,全县平均降水仅为78.3毫米,比常年少77.2%。气温较常年偏高。县内大小河道断流,塘坝干涸,北部山区乡镇地下水位下降12米,平原乡镇下降1.8米,湖区乡镇下降2..44米。受旱面积达31333.3公顷,其中重旱22200公顷,因旱减产12.2万吨。自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东平县降水量29.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1.4%,农业旱情严重。

洪涝

东平县每年7月至8月间,常因连降大到暴雨在平原涝洼地极易形成短时的内涝,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重者涝死绝产。其中,夏涝、秋涝较多较重,春涝很少,无冬涝。成灾规律往往是连续出现中等偏上的满灾后,紧接出现大涝,一年当中,先旱后涝的现象也比较多。

1990 年大汛,东平湖老湖出现了自1958 年建库以来的最高水位43.72 米,蓄水 7.2 亿立方米。汛期湖内(含大清河滩区))共淹没面积15333.3公顷。斑鸠店镇康村、王庙围堤决口,淹没庄稼122.2公顷,周围群众317户、1012人受到水灾严重威胁,浸泡房屋1585间。

风雹灾害

东平境内雹灾多出现在6月至9月,降雹持续时间一般为5分钟至25分钟,冰的直径大都在5毫米至 20毫米,境内的凤灾主要是干热风和大于或等于 8 级以上的大风。风向以偏北居多,破坏性的大风多伴有暴雨和冰雹,使害情加重。

2019年5月27日,受低槽过境的影响,东平县遭受大风和局部地区强降水袭击,造成13个乡镇(街道)的小麦大面积倒伏,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统计,受灾人口8862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121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744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55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955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3月,东平县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2个乡,各街道乡镇下辖居委会、村委会共716个。东平县政府驻东平县龙山大街019号。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11月1日,东平县常住人口为687385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2120人,占49.77%;女性人口为345265人,占50.2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9.09。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5328人,占53.1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2057人,占46.85%。

在东平县常住人口中,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7029人,占18.48%;15-59岁人口为396429人,占57.6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3927人,占23.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794人,占17.28%。

民族

东平县全县共有19个民族成份,分别是:汉族蒙古族藏族苗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黎族景颇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佤族。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总人口共计4300余人,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街道),107个村。回族在东平县居住相对集中,符合大分散小群居的特点。

方言

东平方言属山东方言鲁西次方言区。东平方言与普通话比较近似,在声韵母调值上有所不同。境内大清河南与大清河北有差别;东南乡和北部山区的部分村庄使用儿化韵,与大部地区略异。东平县南部的一些村及北部沿湖部分村庄,对声母 z、c、s和zh、ch、sh 分别不清,所以把“资”和“质”“雌”和“吃”“四”和“十”等字读成同音。

宗教信仰

东平县现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五种宗教,目前经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9处,其中,天主教7处,基督教9处,伊斯兰教1处,道教1处,佛教1处。

天主教

天主教1870年由平阴县胡庄传入东平县。1949年后信教者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后恢复。1999年12月,成立东平县天主教爱国会。

基督教

基督教于1896年传入东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基督教三自(自主、自养,自传)革新爱国委员会”,信教者渐少。“文化大革命” 期间,宗教活动停止。1980年后,恢复宗教活动。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回族人信奉的宗教。1438 年,伊斯兰教随迁入的回族传入东平。“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被禁止。1979 年后,伊斯兰教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佛教

元、明时期,东平境内佛教盛行。截至1936年, 全县共有佛教寺庙84处,僧侣106人。1949年后,多数僧侣还俗。东平县信佛教者不多,宗教活动在寺院内举行。

道教

民国初,东平县成立“道教会”,会址在罗成庙(稻屯村西)。1936年,全县较大的道教庙宇百余处。 彼时,东平县信道教者多,逢庙会时到庙内求药、 求子、许愿或还愿。新中国成立后后,庙地除留道士应得部分, 其余分给农民。东平县境内已无道教人员。20世纪90年代,腊山修复道教场所,有道教人员活动。白佛山修建了“三教寺”,佛道儒“三教合一”。

经济

综述

东平县农业、渔业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包括食品加工、特种纸、机械制造等。东平县其它传统产业还包括煤化工、生活纸、橡胶轮胎等,新兴产业包括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建材、现代物流等。

东平县主要企业包括瑞星集团、吉林九鑫集团、宏达矿业等。

2022年,东平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4.9亿元。总量在泰安市下辖各区县中排名第6。在2022年东平县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9:32.7:43.4。2022年,东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41元。

第一产业

东平县是中国农业大县,因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位于县境内,东平县同时还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东平县已初步形成了梯门、沙河站、东平街道等地瓜菜种植、斑鸠店大蒜、彭集花生、旧县小杂粮、新湖小龙虾、黄河滩区中药材、沿湖乡镇水产品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业集群。截至2023年,全县瓜菜及食用菌面积16万亩,大蒜面积6万亩,花生面积6万亩,大豆面积14万亩,中药材面积6000余亩,水产养殖面积27万亩。

东平县新湖镇水田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行业条件优越,截至2023年8月,新湖镇水产养殖面积达1.14万亩,其中9000亩藕虾套养和小龙虾精养水面,年产小龙虾1230吨、莲藕1.6万吨、淡水鱼苗1500吨。截至2023年8月,新湖镇当年已经实现生态渔业总产值达到9720万元。

2022年,东平县全年农业总产值109.3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7.6亿元,林业产值1.7亿元,牧业产值21.5亿元,渔业产值22.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2亿元。

2022年,东平县全年粮食总产量63万吨,蔬菜产量70.2万吨,肉类总产量3.7万吨,禽蛋产量2.6万吨,牛奶产量0.8万吨。水产养殖面积5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4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5.7万吨,捕捞产量1.7万吨。

第二产业

东平县铁矿探明储量7.35亿吨,位居山东省第三位,铁矿开采加工业是东平县的传统产业之一。东平县主要围绕生物医药、绿色电镀、装配式建筑、食品加工、特种纸、纺织服装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集群式发展。其中依托当地第一产业的深厚基础和良好条件,东平县食品加工行业区位优势明显。

其中,位于东平经济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园的中益汇海大豆加工项目拥有多条植物油生产线、食用油灌装线、奶油生产线和花椒油生产线,每年可加工大豆60万吨,年产有机大豆油12万吨,实现税收4000万元。同时通过大豆进口业务,该项目每年可为东平县拉动外贸进出口额20亿元。

东原东方自热式快餐项目是中国自热米饭第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自热式生产设备18台(条、套),日产汽车公司自热米饭10万份。2022年,实现税收100万元。

2022年,东平县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8.3亿元,非金属矿采选业11.9亿元,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8.6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2亿元,造纸和纸制品业8.1亿元,下降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2.2亿元,纺织业3.4亿元,下降15.0%;农副食品加工业28.3亿元。全县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

第三产业

东平县的第三产业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商贸服务及文旅产业为主。其中,2022年正式开园的“大宋不夜城”是东平县文旅产业的新增长点之一。自2023年1月开园以来,截至2023年7月底,共接待游客202.67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487.18万元。

2022年,东平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0.5亿元,其中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亿元,全县进出口总值18.3亿元,其中进口总值17.9亿元,出口总值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19万美元。2022年东平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2.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

经济功能区

东平经济开发区

东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始建于2002年4月,总规划面积3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7月,入区企业达236家,形成了以生活用纸、先进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休闲食品等6大特色园中园为主的工业体系。截至2019年6月,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4.9亿元,实现主营业收入183.3亿元,利税15.2亿元。

开发区拥有8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25个山东省著名商标;建设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技术中心5个、市级技术中心10个,取得国家专利880余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

开发区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协助瑞星、东顺、光大等企业上市融资。东顺集团成为江北最大的生活纸生产基地,新东岳集团摩托车胎生产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龙美生物医药技术世界领先,博达光电光学石英晶产能亚洲最大、是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

东平县现代食品产业园

东平县现代食品产业园统筹布局健康食品产业园、生态渔业产业园、宠物食品产业园、粮油油脂产业园和智慧物流产业园,其中东平县健康食品产业园主要依托该县丰富的农副产品、渔业资源和完善的食品加工产业体系,打造食品产业新链条。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可容纳企业30余家,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

重要企业

截至2022年5月,东平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2020年,东平县共有12家企业纳税超过2000万元。

瑞星集团

瑞星集团创立于1970年,位于东平县瑞星工业园,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粮食加工三大主体板块和技术研发、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拥有职工3000余人,总资产150亿元,年营业收入130亿元,主要产品有尿素、复合肥等系列产品。 

九鑫集团

山东九鑫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手动扳手为主,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具公司。公司的主导产品包括精品三扳系列,棘轮扳手系列,活扳手系列等,共有二百多个规格品种。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年产值1.5亿元,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的流水线50余条。具有年产2亿件的生产能力。

东平宏达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东平宏达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3亿元,矿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目前铁矿石保有资源储量8900余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年,为集采、选一体的大型矿山企业。截至2022底,公司总资产10.57亿元,提升矿石232万吨,生产铁精粉6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净利润1.4亿元,利税2.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东平县共有各类学校84所,其中小学53所,普通中学29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全县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人数共计86832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523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0637人,小学在校学生40957人。共有专职教师6135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22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504人,小学专任教师2409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底,东平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17所,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诊所130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659张。卫生技术人员411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94人,注册护士1693人。

主要医疗机构

东平县人民医院

东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东平县规模最大的三级综合医院,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职工1200人,开放床位1022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7名。   

东平县中医院

东平县中医院为一所含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中医医院。设有正规床位180张,职工总数260人,其中卫技人员232人。医院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等共14个一级临床医疗科室。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2月,东平县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2022年,东平县全年有效发明专利134件,其中,当年授权发明专利4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35件。

东平县主要科技机构或园区包括东平县滨河新区科研创新中心、山东大学泰山科技园、山东大学•瑞星苏州研究院、宏达铁矿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共建危废固废处理实验室等。其中山东大学泰山科技园以互联网、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产业为主导,截至2023年1月,园区共入驻科技型企业8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东平县共有公共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三处文化场馆均为国家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16个。

主要文化场所

东平博物馆

东平博物馆位于东平县城西侧白佛山文化产业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馆藏文物10万余件。博物馆内陈列着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精品石刻、书画方志和研究代表东原地区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

东平县图书馆

东平县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馆藏图书30余万册,各类电子文献藏量为56万余册。馆内设有中文书库及阅览室、儿童书库及阅览室、国学经典阅览室、传统文化体验区、地方文献书库、特藏书库、绘本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习室等,共有读者坐席400个。

体育事业

东平县围绕东平湖沿岸,建设了环湖80多千米自行车骑行(徒步)体育休闲道路,目前全县共有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截至2021年11月底,东平县下辖14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了多功能运动场,13个配备了灯光篮球场。全县716个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环境保护

2021年,东平县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优良率两项考核指标均完成改善目标要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泰安市第三位,臭氧、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指标均位居泰安市第二位;东平湖、大清河、汇河水质各项指标浓度年均值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社会保障

2022年,东平县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9130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54万元,全县特困供养人员4708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6839.5万元。

2022年,东平县全年参保企业1583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17家,参保人数1.44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35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67.29万人。全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业年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26亿元,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5.27亿元,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7352万元,代发丧葬费、抚恤金、乡医、电影放映员补贴等款项1.53亿元。

交通

综述

东平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高速公路、铁路、水路三大交通干线齐备,公铁水联运。境内拥有包括济南—广州高速公路、济徐高速、青岛—兰州高速公路瓦日铁路(晋豫鲁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众多交通线路。

公路

东平县距周边济南市泰安市济宁市菏泽市聊城市等大中城市均为1小时左右的路程。境内主要公路包括济广、济徐、青兰高速公路,105、东营—深圳公路,250、255、331省道及县乡道路纵横交织。截至2022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918.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3千米,国道65.9千米,省道135.7千米,县道336.4千米,乡道226.5千米,村道2091.1千米。公路密度217.3千米/百平方千米。

铁路

截至2023年8月,东平县主要铁路线路包括晋豫鲁铁路东平段。瓦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穿越山西、河南省、山东三省。晋豫鲁铁路东平段于2014年正式通车,正线全长29.75千米,途经东平县彭集、州城、沙河、新湖4个乡。晋豫鲁铁路东平段开通的同时,东平站同时投入使用。东平站位于彭集镇龙崮村与马代村之间。东平站投入使用后以运输大宗货物为主,暂未开通客运服务。

水运

东平县历史上水路运输主要依靠东平港,但进入20世纪后,京杭大运河停止漕运,一些河段淤塞不通。东平港同样淤塞了近百年时间,2021年,京杭大运河泰安段航道完工,东平港正式复通。

东平港位于东平湖区内,设计为内河三级航道。按照规划,东平港区将分为银山、老湖、彭集三大作业区。其中老湖作业区位于东平县老湖镇代屯村,东平湖东岸。总占地493亩,建设8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锚地及相应配套设施,预测年吞吐量为460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77万吨。银山作业区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村以南,东平湖西岸。总占地304亩,建设4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锚地及相应配套设施,预测年吞吐量为205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25万吨。

公共交通

2022年东平县公路班线客运共计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988.3万人千米。

人文

综述

东平古称东原,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儒家文化、渔家文化、佛教文化相互交融,东平县曾是水浒故事的重要发源地。东平县除了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戴村坝”外,还拥有多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8月,东平县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13处。

世界文化遗产——“戴村坝”

戴村坝,横卧东平县汶水河道,始建于1411年(明朝永乐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朱棣定都北京后,为实现南粮北运,在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对重要河段进行疏浚改造。当时,京杭运河的制高点和分水岭在济宁南旺段,所处位置比北边的临清市高出30米,比南边江苏徐州高出40米。1411年,朝廷征调民夫16.5万人,疏浚了会通河,但是,即便在丰水期,南旺以北的运河水量仍然不足,无法通行重载漕船。

面对水量不足的难题,工部尚书宋礼忧心忡忡,他深入访查后,采纳了汶上县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破除元代堽城坝,使大汶河不再流入洸府河,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进入宁汶河,引流到南旺的分水口,通过河底部的鱼脊状石拨,即“鱼嘴”,将汶水分流南北,实现水量分配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成功解决了京杭大运河“水脊”缺水的难题,因此,戴村坝被誉为“运河之心”。

戴村坝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于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白佛山石窟造像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东平县须城乡焦山村北白佛山。造像初雕于587年(隋开皇七年),唐朝五代十国至宋初均有增刻,其中第一窟内的十六王子像是中国境内已知唯一以十六王子为专题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珍贵实物资料。2001年,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佛山四大石窟共有石窟4个,现存造像138尊,多为佛教内容。其中第一窟系在天然岩洞基础上修凿而成,平面略呈椭圆形,弧壁平顶,高约7.5米,宽4.5米,进深5米,窟内主要空间雕一结珈跌坐佛像,头顶小螺警,手施无畏与愿印,身披钩纽式裂装。主尊左右侧的窟壁上满雕方形、长方形佛龛,内雕一身至三身不等的佛像,计106身佛像。

洪顶山摩崖

洪顶山摩崖位于东平县旧县乡屯村铺村,刻于564年(北齐河清三年),是一处集经文、佛名、铭赞、题名碑于体的大型摩崖石刻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22处刻石,分布在洪顶山茅哈的南北两侧石壁上,镌刻面积达1000平方米。其中刻经6处,佛名9处,另有题名、铭赞、题名碑等7种。

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于北齐至唐、宋、明时期凿刻。位于东平县司里山顶。司里山,古称棘梁山,山顶北部隆起两块平顶峭壁巨石,东西并列,中有约1米宽的裂缝分开。  

司里山造像主要集中于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石上,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如按造像的年代来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西崖多唐宋造像,南崖风蚀比较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和罗汉像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常庄民居

常庄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东平县接山镇彭集街道内,建于明代至民国时期。2010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庄古民居建筑群包括颜氏大街南院老宅、北院老宅、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保险楼、风凰嘴老宅、会客大厅以及颜世芝家、赵继玲等民居约30户,计500余间。为平房,砖石墙,木顶架,一门双窗,券式,内有木梯通顶部,当地村民称为“挂屋子”,特别是颜家大街南院老宅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共计30余间房屋;有的为平顶房,有的为四合院建筑,布局合理、保存完好。

东平国故城址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县宿城镇宿城村西北,距县城4.2千米。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00余米。东经116°25′,北纬35°55′。1977年12月23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平国是公元前52年(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在古宿国地设立的,汉宣帝封其子刘宇为东平国王,首都设在宿城。辖无盐、任城(今济宁市东南)、东平陆(今汶上北)、富城、亢父(今济宁南)、樊(济宁东)、章(东平鄣城)等7县。

1972年,遗址的北部曾出土了大量新朝时期的货泉、布币等。皇城区位于城的西南侧,原高出地面2米多,1976年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时被推平,当时出土了一些金银器、陶器、瓷器和铁器等。有的出土器物已被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对研究和考证古代东平地区乃至整个鲁西社会经济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8月,东平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8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

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的腊山素有“小岱峰”之称,流传在这里的腊山道教音乐特点鲜明,在道教音乐中自成一格。这种音乐系由道教龙门派始祖丘处机所创,其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1478—1548)在腊山修建祥龙观,对龙门派道教音乐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经过祥龙观历代道徒的反复演习和锤炼,逐渐形成别具特色的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最初主要是在道观传道诵经时演奏,以烘托殿堂的肃穆气氛,外出做道场时亦可使用。发展到后来,民间婚丧嫁娶也请道教乐队演奏,腊山道教音乐逐渐融入民间生活,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腊山道教音乐以吹打乐为主,有小管、大管、唢呐、笙、笛、箫等演奏乐器。清末民初,道士祁合智用锡做成小管,别称“锡管”,形似去掉铜碗的唢呐,音声清亮,被列为道观音乐的主要乐器。除此以外,腊山道教音乐还有云锣、云鼓、磐、小铜板、铛子等打击乐器。道士张教普娴于此道,技巧十分纯熟。打击乐与吹打乐相配合,构成腊山道教音乐的重要特色。  

腊山道教曲牌音乐具有委婉悠扬、浑厚深沉的风格特点,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沧海波澜。据记载,腊山道教音乐兴盛时门内门外道徒达到三百多人,拥有曲牌三百六十多种。现存曲牌不到二十种,经过挖掘整理,【临清歌】、【小拜门】、【打枣】等曲牌已可用于演奏。腊山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乐具有相对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端鼓腔

端鼓腔又名“端供腔”或“端公腔”,是流行于山东省东平县一带的曲艺品种,因早期多在“敬河神”活动中演出,故东平湖一带又俗称之为“敬河神”。端鼓腔至迟在清代中叶即已形成。后来,其文化功能也由原初的专为“敬河神”而演唱,逐渐扩大为渔民庆贺丰收和婚娶寿宴等活动时的娱乐助兴表演。表演形式为一人或多人手持羊皮端鼓,边敲击边走动演唱。唱腔曲调有【七字韵】、【十字韵】、【请神调】和【送神调】等。传统节目有《魏征梦斩小白龙》《张相打嫁妆》和《刘文龙赶考》等。不仅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色,而且极富民俗研究价值。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

四音戏

“四音戏”又名“四弦戏”“四根弦”,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12月,“四音戏”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音戏属于我国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柳腔系统的一支,是在鲁西南一带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

四音戏源于菏泽市(今菏泽市)的花鼓丁香,开始每班五、六人,地摊演出,男角背鼓,边打边唱,旦角边唱边舞,后来流传至聊城市一带。约在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花鼓艺人李才、殷五善(高唐县人)擅长演奏四弦胡琴,便用以伴奏。后来有聊城人董长路、董长发弟兄二人,与东平县老湖镇郭楼村的张振朝、张振邦弟兄等组成戏班,名为“四弦戏”。

目前四音戏第四代传承人孙庆江作为该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在积极推动四音戏的传承、发扬工作。

水浒传说

东平县东平湖是国内“水浒传说”遗迹比较密集、传说故事十分集中的地区,也是水浒文化的主体与骨架。东平湖至今存有罗贯中故里姜罗庄、“水浒传说”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棘梁山、聚义岛等40余处水浒遗迹。湖区周围,水浒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到处流传着晁盖七雄聚义棘梁山、阮氏三雄把守腊山等50多个“水浒传说”故事。“水浒传说”作为水浒历史文化的构成主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糖塑(泰山糖画)

糖画,是以糖为原料来进行造型的一种图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泰山糖画始于明末清初的泰山东岳庙会。它以糖做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

饮食

新中国成立前,东平县百姓以杂粮食品为主食。平原产麦地区,从芒种处暑吃麦面,其余时间以吃粗粮为主。菜味以咸为主,间食酸辣,很少吃甜。农家很少吃菜,平时以腌咸菜、辣椒或葱蒜佐餐,节日吃素三鲜饺子改善生活。富裕之家待客席筵丰盛,上等筵席为“两大件”,用鲤鱼、海参、鱼翅等名贵菜做主菜,每道主菜随配菜四个。中等席面为八碟八碗,下等席面为四碟八碗。喜事待“新贵客”,必有鲤鱼,取“鲤鱼跳龙门(登科)”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年提高,东平县百姓粗细粮混吃,肉、禽、蛋、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般农民每餐多有蔬菜,适量饮酒者渐多。筵席讲究色、香、味、型、器和营养价值,数量也增多。

东平的佳肴、名吃繁多。如“霸王别姬”、糟鱼甲鱼汤红烧小鱼油卷、重炸鱼、炒鱼片、炒鱼丁、炒虾仁、串鱼丸子、清蒸填鸭、扒鸡、东平粥、油酥烧饼、银丝、水晶包佛手包、罗汉饼等,不下几十种。

东平粥

东平粥又名徐家粥,为东平县州城街道桂井子街徐保明世代经营,自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00年)创制以来,至今已有三百三十年的历史。东平粥系以大豆、小米为原料,分别磨成浆,按配方熬制而成。其特点是:粥浓如酱、喝似水,滑润爽口,清香甘甜,泌人心脾,有独特的糊香味,喝尽粥,碗如洗,不挂一丝粥迹。

北门烧饼

北门烧饼又叫碳炉马蹄烧饼,出产于宋城北门街。北门烧饼始创于清朝中期,它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五香作料为主要材料,手工制作。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碳文火烤制。饼呈圆形,中薄边厚,状如浅碟,直径20厘米左右。烤出的饼,光亮微黄,食之松脆,香甜可口,食用方便,冷热皆可,既可做主食,也可作副食。

东平糟鱼

糟鱼为东平传统名吃之一。据有关记载和传说,东平糟鱼的创制,始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今已历三百余年。州城历史上以制作糟鱼著称的有聂、谢、赵、王诸家,以聂家糟鱼最负盛名。烹制好的糟鱼,具有鱼体完整、肉质松软,骨烂如泥,香而不腥、肥而不腻等特点。成品鱼色泽鲜亮,呈酱黄色,醇香爽口,色味俱佳。

传统艺术

民间曲艺

民间曲艺类有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渔鼓、莲花落子、大鼓等。著名快书艺人周同宾技艺高超。他表演的《武松传》《三侠剑》《杨家将》等段子,脍炙人口,堪称一绝。山东琴书艺人李洪贞以他精湛的说唱表演,名扬鲁西南。他的《呼延庆打擂》《铁道游击队》等曲目,深受群众欢迎。

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在东平源远流长。主要形式有龙灯、狮子、敬河神,高跷、旱船、人头娃娃、摔二鬼、抬脏官、老汉推车、倒骑驴、秧歌、赶毛驴等。州城镇牌坊、北门等村民间艺人狮子舞的高超技艺,令人拍手叫绝。老湖镇渔民的舞蹈《敬河神》相传产生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民间吹打乐

东平县较著名的有吴桃园、马代村、花篮店、贾村、焦村等五个民间乐队。吴桃园民乐队盲艺人陈本田擅长唢呐,能口噙双唢呐,同时吹奏。其音色丰满,音质优美,被群众誉为“盖三县”(指东平、梁山县汶上县)。他演奏的精彩曲目有《百鸟朝凤》《打金枝》《陈州放粮》等。

特产

斑鸠店镇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平湖,境内系黄河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斑鸠店大蒜由六十年代引进的苏联杂交蒜演变而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斑鸠店大蒜以头大、质优、味香而闻名遐迩,外皮淡紫红色,蒜瓣齐肥大,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大,蒜苔产量较高,较早熟。其辣味适中,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

彭集镇花生

彭集镇所产花生皮白、质优、出米率大、含油量高,每百克含蛋白质25-36克。彭集种植花生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康熙,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彭集镇花生产品远销江苏省、安徽、河北省等省,同时出口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东平湖莲藕

东平湖莲藕盛产于东平湖二级湖(东平县新湖乡)内,其荷叶硕大如伞,荷花清淡高雅,莲籽肥胖如栗,藕瓜白嫩酥脆。生食脆若甜梨,煮后香似面瓜。相传北宋年间,善良的荷花仙子路过800里梁山水泊,随手撒下几颗莲子,嘱其落户水乡,繁衍生息,造福渔民。从此后,东平湖便出现了“半湖荷花,全湖飘香”的盛景。东平湖莲藕耐旱、耐淹,生命力极强。

风景名胜

综述

东平县旅游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自然、人文景观400余处。截至2023年8月,东平县共有国家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7家。2022年,东平县全年接待游客682.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

重要景点

白佛山景区

白佛山景区位于东平县城西北隅,主要由白佛山、佛山公园、圣水观音雕塑广场组成。白佛山上主要有中原隋朝第一佛——释迦牟尼佛造像,三教寺、大雄宝殿碧霞元君祠、山之巅有玉皇阁、白云洞、黑云洞等景点。其中587年(隋开皇七年)雕刻的释迦牟尼佛造像,高7.6米,被誉为“齐鲁隋代第一佛”,每年有数十万人前来观光祈福。

昆仑山景区

东平昆仑山景区位于东平县银山镇南堂子村,在202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2.4平方千米,海拔296米,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石奇美”的美称。主要建设有七星旅游码头、七星瀑布、石雕展厅、月岩寺、祝家庄、生态农业采摘园、户外拓展体验中心等多处核心景点。

腊山景区

东平县腊山景区(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平县西部,东临东平湖,西距黄河6千米。其主峰海拔258.4米,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石美”之称。加之它与东平湖山水相依,天光照水,碧波浩渺,百舸扬帆,美不胜收,构成独特的游览风景区。自古被誉为“小泰山”、“小岱峰”。1997年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之一。腊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10848亩,绵延30华里,公园景点众多,72座山峰各有特色。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9年1月25日,东平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8月,东平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6月30日,东平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东平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11月25日,东平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2日,东平县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东平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伏)屋顶分布式光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东平县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2年3月,东平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

参考资料

建制沿革.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东平概况.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地理气候.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东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6

2023年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平县人民政府.2024-10-18

民族宗教.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千问千寻大运河】东平县戴村坝:“运河之心”书写600年水利奇迹.央视网.2023-09-06

2022年山东省A级景区名录简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08

东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办公地址、办公时间及联系方式信息.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为方便市民出行 东平火车站已正式开通运营.大众网泰安.2023-09-08

区划人口.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东平概览.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东平县3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工业类项目唱主角.泰安市人民政府.2023-09-06

2022年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2022年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肥城市人民政府.2023-09-06

2022年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泰市人民政府.2023-09-0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2023-09-06

2022年泰安市泰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泰山区人民政府.2023-09-06

2022年宁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领导致辞.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大运河.国家文物局.2023-09-06

旅游景点.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6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9-06

泰安市水资源公报 (2021 年度).泰安市人民政府.2023-09-20

东平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07

..2023-09-07

..2023-09-07

东平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东平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一湖清水向北流”——东平湖生态治理造福人民.腾讯网.2023-09-08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9-29

关于东平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四至范围和面积的公告.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29

东平:人工增雨“降甘霖”干旱土地“解了渴”.山东省气象局.2023-10-09

泰安市风雹灾害核报.泰山安全网.2023-10-09

东平县.国家统计局.2023-09-07

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徐立勇调研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东平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网易.2023-09-07

东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泰安市人民政府.2023-09-07

集团简介.瑞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09-08

关于我们.山东九鑫集团.2023-09-08

公司介绍.山东东平宏达矿业有限公司.2023-09-08

山东东平:特色农业拓宽富民强村路.腾讯网.2023-09-07

东平县举行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腾讯网.2023-09-07

东平县新湖镇:“靠水吃水”蹚新路 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大众网泰安.2023-09-07

东平县新湖镇: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闪电新闻.2023-09-07

东平县人民政府.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7

新型工业化 看山东省东平县如何“舞龙”.山东新闻网.2023-09-07

虎年“开新局” 创新谋发展山东东平经济开发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纪实.新浪财经.2023-09-07

山东东平:文旅产业何以实现“更上一层楼”.新华网山东频道.2023-09-08

东平经济开发区.泰安市商务局.2023-09-07

东平县:点燃项目“引擎” 撑起发展“脊梁”.人民号.2023-09-07

山东东平:推进工业化强县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经济参考网.2023-09-08

致谢!2020年东平12家纳税2000万元以上企业.搜狐网.2023-09-08

东平县中医院.丁香园.2023-09-08

我县新增12家高新技术企业.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8

山东省东平县聚焦校地合作打造人才集聚“小高地”.新浪财经.2023-09-20

山东大学泰山科技园“扩容升级”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山东大学媒体看山大.2023-09-20

东平:博物馆通古今 图书馆阅风采.大众网泰安.2023-09-08

东平县聚焦“体育惠民”主题 深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建设.闪电新闻.2023-09-08

东平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泰安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8

东平交通.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8

我国再增一条年运量过亿吨能源运输通道.中国政府网.2023-09-08

东平港通航:看点、线、面如何“提振泰山”.新浪财经.2023-09-08

百年后全线又通水,大运河再润沧州城.新华网.2023-09-08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9-08

白佛山石窟.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08

洪顶山摩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08

..2023-09-08

白佛山石窟造像.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08

司里山摩崖造像.山东省情库.2023-09-08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里山摩崖造像.大众网.2023-09-08

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有名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08

司里山摩崖造像.山东省情网.2023-09-08

东平国故城址.山东省情网.2023-09-08

两项省级非遗、一家国家AAAA级景区授牌,东平非遗保护和群众文化同步推进.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08

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08

端鼓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08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08

四音戏.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8

走进东平:非遗文化“四音戏”,唱进百姓心窝里.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09-08

运河之心水浒气概 感受东平非遗之美.齐鲁网旅游.2023-09-08

“泰山糖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喜爱的民俗艺术​.泰安全域游.2023-09-08

这里是东平,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8

来东平,不吃这些美食就太遗憾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8

东平斑鸠店大蒜.泰安市人民政府.2023-09-08

彭集镇花生.泰安市人民政府.2023-09-08

东平湖莲藕.泰安市人民政府.2023-09-08

白佛山景区.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09-08

东平县A级旅游景区(部分)基本情况.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9-08

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泰安市林业局.2023-09-08

王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08

万里.中国政府网.2023-09-08

万里同志生平.中国人大网.2023-09-09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8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9-08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9-08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3-09-0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区) 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区) 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3-09-08

水利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3-09-08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