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颜之推

颜之推

颜之推(公元531年~约595年),字介,原籍琅临沂(今临沂市),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父亲名,是梁湘东王萧绎的镇西府议参军

颜之推学术上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有辑本。颜之推所创作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给后人提供借鉴的同时,也为后世学者研究南北朝历史及语言文学提供了参考。

颜之推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颜之推年少时因不喜虚谈,转而研习《仪礼》《左传》。由于博览群书、见解独到,且文采飞扬、辞情并茂,颜之推得到南梁湘东王萧绎的赏识。侯景之乱后,之推奉命校书,在西魏攻陷江陵时被俘,被遣送到西魏;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北周征为御史上士,北周被取代后又在隋朝做官,于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后因病去世。

人物生平

少年务实

中大通三年(531年)生于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其家世代钻讨《周官》《左传》,自幼承袭家学,大同三年(537年)即启蒙,能诵《鲁灵光殿赋》。

大同五年(539年)父亲颜勰去世,自此受兄长颜之仪教养。

大同八年(542年)恰逢湘东王萧绎江州(今江西九江)亲自讲授《庄子》《老子》,便做了他的门徒,后因不喜虚谈而回家自己研习《周礼》《左传》。博览群书,无不详备,词情典丽,极得西府的称颂。

三为亡国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

(549年)三月叛军攻陷台城。五月梁武帝萧衍在囚禁中忧愤而死,太子萧纲即位。萧绎拜为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颜之推喜好饮酒,不拘礼法,不修边幅,因此时论颇有非议。

大宝元年(550年)萧绎在江陵起兵讨伐侯景,派世子萧方诸出镇郢州,被任为中抚军外兵参军,掌管记。

大宝二年(550年)闰四月侯景攻陷郢州,被虏,侯景多次想杀死他,得行台郎中王则相救而幸免于难,后囚送建康。

大宝三年(552年)三月侯景叛军被击败,在被释放后从建康(今南京)归还江陵。十一月萧绎江陵县被拥立为帝。回到江陵时,被封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

承圣三年(554年)十一月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被俘后遇害,再次被俘,遣送西魏。西魏大将军李显庆看中了他,推荐到弘农,令掌管其兄阳平公李远的书翰。

天保七年(556年)黄河水暴涨,有意南归,想从北齐借道返回江南故地,高洋见到后很是喜欢,拜做奉朝请,引入内馆之中,侍从左右,颇受重视。

天保八年(557年)十月陈霸先萧方智自立,因得到此消息而留居北齐并再次出仕。

天保九年(558年)侍从高洋入天池,将被委任为中书舍人时,高洋令中书郎段孝信带出敕书给他看。在营外喝酒,于是此事就搁置了下来。

大约于河清四年(565年)被推举为赵州功曹参军,不久又待诏文林馆,除司徒录事参军

大约于天统二年(566年)高纬高纬因好文艺而调颜之推至京都。

聪颖机敏,博识有才辩,长于尺,应对迅速,大受祖珽推重,祖令他掌理馆事,判署文书。

武平三年(572年)左仆射祖珽采纳建议而奏立文林馆,又奏撰《修文殿御览》。除司徒录事参军,与李德林同主持文林馆事,并主编《修文殿御览》,不久即迁通直散骑常侍,不久又领中书舍人

承光元年(577年)北周兵陷太原市,高纬轻骑回邺,情况紧急,无计可施,便借宦官侍中邓长颙之口献奔陈之策,并劝告高纬,高纬虽然没有按计策行事,但还是委任做了平原知府,并让他镇守黄河的渡口。同年北周攻灭北齐,第三次被俘,后被遣送到长安

大象二年(580年)被任为御史上士。

仕隋寿终

开皇元年(581年)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儿子颜思鲁生下颜师古

开皇二年(582年)上言,请依梁国旧事,考订雅乐杨坚不听从。二月杨坚立子杨勇为太子。之后被太子杨勇召为学士,甚见礼重。

开皇三年(583年)奉命接待南陈使臣阮卓

约于开皇十七年(597年)因病去世。

主要成就

文学

在文学创作上,颜之推著述颇丰,他所创作的《颜氏家训》是中国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开“家训”之先河,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给后人提供借鉴的同时为后人研究南北朝历史及语言文学提供参考。同时,书中的文章独具清畅流美之致,虽多骈语,亦有散行,说理叙事,疏落爽洁,可以说是颜之推平生主张改革文体的实践。至于改革文体的主张,颜之推认为,文章中的思想内容是最重要的,如同人的心肾,是里面的东西,是本,至于典故(事义)、辞藻(华丽),如同人的皮肤与冠冕,是外面的东西,是末。作文章应当重本轻末,但是当时文人多是趋末弃本,专注重用典新巧,辞藻华丽,而忽略甚至于损伤了思想内容,产生了“辞胜而理伏”、“事繁而才损”的弊病。对此,颜之推提倡取法古人以矫正时文之弊。

教育

在教育方法上,颜之推主张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思想上,颜之推提倡终身学习,既强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又提出直到当代仍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晚学的思想。在学习内容上,颜之推反对士大夫饱食终日、轻视技艺、不学无术的做法,提倡“实学”,主张封建知识分子要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学习经世致用的知识,学习农业生产知识。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

颜氏家训

陋巷志

《唐故通议大夫行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即《颜氏家庙碑》)等。

人物评价

朱永新:他一生从未从事过教育活动,但他以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经历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有自己见解的教育主张,他为教育子孙写就的《颜氏家训》,对以后封建地主的家庭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外教育思想史》)

周作人:颜君的识见,宽严得中,而文词温润与情调相副,极不易得。(《周作人散文(二)》)

范文澜:他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二十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中国通史简编》)

缪钺:颜之推是南北朝末年一位杰出的学者,他虽不专以文学著名,但他在文学评论与创作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颜之推的文学评论与作品》)

周建江:颜之推文学理论不愧为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开创了文学批评比较方法的先河。(《北朝文学史》)

宋卫国:三历亡国事,悉谙南北情。及时成家训,调教后人行。(《余心集》)

颜之推融汇南北文学之长的主张及其创作实践,正反映着文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对唐朝文学的发展,也曾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

江苏南京颜之推:家训之祖 金声玉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4-02-29

颜之推.古诗文网.2024-02-29

《北齐书·颜之推传》原文及翻译.5156edu.2024-02-29

学习如种树——《颜氏家训》中的治学之道.党建网.2024-02-29

【鸿儒】之颜门双杰——颜之推·颜师古.未来网.2024-01-10

《颜氏家训》: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搜狐网.2024-02-29

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www.guoxue123.com.2020-01-13

颜之推_临沂南北朝人物专题.博雅人物专题.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