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谷风景区
红石谷风景区,俗称大河北原始森林,位于朝阳凌源市大河北乡南刘杖子村,因山石多呈栗色,故名红石谷,是一处以原始植被景观为主兼具辽西地区丘陵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红石谷已经成为一处集科学考察、科普活动、教学实习、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景区介绍
凌源红石谷旅游区位于朝阳凌源市大河北镇南刘杖子村境内,为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是一处以原始植被景观为主兼具辽西丘陵风貌的自然生态景区。这里西距首都北京360公里、距承德市140公里,东距省会沈阳市500余公里,距凌源市市区90公里。现为国家AAA级生态旅游区和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摄影创作基地。
红石谷俗名南大山,因山石赤红如丹而得名。红石谷是红石砬山脉主峰,海拔1256.6米,为辽西地区第一高峰,名副其实的“辽西屋脊”。红石砬山脉长约18公里、宽约5-7公里,是辽宁与河北省两省的界山。这里因宝贵的生物、自然资源,被专家学者赞誉为“北国碧玉,辽西绿珠”和“京北后花园”。
这里还是上天馈赠的“天然氧吧”、物种资源库,现存千亩原始森林,经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科考查明有植物776种,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野生沟谷核桃楸林,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菠萝、紫椴、野大豆,北方稀有植物猕猴桃、平邑雪萝树、早花忍冬、天然野皂角和多种观赏植物、高山花卉与中药材;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草原雕、东方白鹳、黑鹤、雕鸮等24种、辽宁省重点保护动物120种和大型涉禽苍鹭等。这里还是滦河一脉——青龙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此外,平凌战役纪念馆建在红石谷脚下,景区外围还有青龙源AA级湿地景区、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等景点。
景观特色
动植物景观
红石谷景区原始森林面积约1200多亩,各类树木达500余种,国家珍稀鸟类苍鹭就在这里栖息。红石谷景区有东、西两条旅游线路,进入景区,蜿蜒的小路自然分成两股,呈八字形。向西盘旋二里许,即可到达朝阳最高山峰红石子山下,重山密林中有六七户人家它居其 间。游人既可在此小憩,又可在农家品纯正的山野风味。酒足饭饱后,沿羊肠小路穿林而上。可倚红偎碧,听鸟鸣山涧,兴趣盎然。红石砬子顶是为六仙女峰,六座挺拔秀丽的山峰在低缓的丘陵上突兀而起,如剑穿空,似赤马首,实为红石谷第一胜景。东线则有手掌峰、红石砬子、子林、壶水飞瀑等景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环碧通道”,天然石阶,弯弯曲曲,路之两侧,长满参天古树,古树于空中纠缠在一起,遮天蔽日,形成一道长达十里许的绿色长廊。拾阶而上,两侧林中长满各色野果,及山野菜、蕨苗、黄花菜等纯天然绿色食品,俯手可采。行至路尽处,蓦然回首,青石茅根的农舍,映入眼帘,鸡雏觅食,黄狗低吠,结满山果的树林,好客的山里人,喷香的农家饭菜,一篇现代版的“桃花源记”尽收眼底,让游客欣喜不已,乐而忘返。
作为辽西地区重要的自然景观,近年来,景区所在地大河北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支柱产业,投入巨资,修建了长达20公里的景区路,可直达景区核心地带,从核心区通向最高峰,再辟两条路,沿路可分别观赏到韵味截然不同的6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地质景观
红石谷园区内主要地质景观有:碱性火山岩峰丛地貌、变质岩构造地貌及水文地质景观。主要景观为奇峰、岩洞、怪石、瀑布、潭池等,景点多达百余处。在30平方公里的齐云山区,有28峰、72洞、36怪石、12道瀑布。峰之高,与白云相齐,巍峨壮观;白云洞、雷公洞、蝙蝠洞、蟒蛇洞四大名洞高险奇特,大小洞穴广布于岩壁之上的齐云石窟,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堪称火山奇观,大别山少有。百丈崖、舍身崖、红石崖、莲花峰、香炉尖险峰绝壁令人惊叹;幽静山谷,潭瀑相连,喷珠泻玉。
红石谷园区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著名的佛教文化景观——水晶庵,又名水晶寺,始建于汉,盛于南北朝,鼎盛时期曾有上百僧人,庙宇过百间,传说萧衍曾出家于此。此外,还有黄巢尖大庙、点将台、拦马石、演兵场、驻驾湾等遗址。
地理地貌
红石谷之所以谓之“红”,是因为独特的地理地貌。河谷两侧红色山峰耸峙,红色峭壁陡立,红色岩脉纵横穿插,红色巨石傲立谷间,红色卵石铺垫河床,是国内少有的“红石”景观区。整个红石谷全长7公里,东侧为变质岩,西侧则为红色的火山岩,岩石的年龄长达5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化给世人留下了瑰丽的峡谷景观,峡谷溪水流水环歌,瀑潭相连,两岸悬崖如削,青山滴翠,以“28峰,72洞,36怪石,12道瀑布”著称。
参考资料
摄影基地 | 凌源红石山旅游区.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