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威尼斯

威尼斯

威尼斯(英语:Venice;意大利语:Venezia;威尼斯语:Venezsia;拉丁语:Venetia)是威内托大区的首府,位于意大利东北部,面积为415.9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为250369人(2024年),威尼斯和帕多瓦、特雷维索共同组成了帕多瓦-特雷维索-威尼斯大都会区。

威尼斯坐落在亚得里亚海波河(南河)和皮亚韦河(北河)河口之间的潟湖中,横跨118 个小岛,与177条大小运河相通,有样式各异的桥梁401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船。该市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凉爽。公元568年,伦巴第大区人入侵威尼斯,将大量人口从大陆驱赶到了潟湖岛屿上,在此以打鱼和制造食用盐为生,成为威尼斯最初居民。威尼斯从公元9世纪-19世纪一直作为威尼斯共和国的首都,也是拜占庭帝国中东地区的主要贸易中心。公元810年,威尼斯与意大利结盟并接受意大利国王的统治。公元814年,威尼斯和西罗马帝国签订《佛朗哥-拜占庭条约》。公元840年~841年,威尼斯通过国际谈判宣布正式独立,作为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贸易中介。1797年,威尼斯被奥匈帝国吞并。1866年,威尼斯重新合并于意大利王国

威尼斯的纺织业排船、化工、食品、手工业较发达,玻璃吹制和lace制作也是其重要的传统产业。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城市,拥有圣马可广场和教堂、叹息桥安康圣母圣殿、佩萨罗宫等知名的文物古迹,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威尼斯众多国际活动的举办地,包括每年一届的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狂欢节,以及每两年一次的国际艺术双年节等。 2019年,威尼斯吸引了3000万名游客。

受地理条件和旅游发展的影响,威尼斯以及潟湖长期以来面临洪水、海平面上升和污染等威胁。

名称由来

7世纪中叶,在陆地和海水的大沼泽之间,形成了三个行政板块:一个陆上的“伦巴第”、一个“陆上的威尼提亚”(Venetia di terraferma)、一个由住在拉文纳的拜占庭主教任命了总督去“治理”的拜占庭的“海上威尼提亚”(Venetia maritima)。“陆上威尼提亚”的居民通常被称为“威尼托人”(Veneti), “海上威尼提亚”的居民被称为“威尼提契人”(Venetici)。公元726 年,第一位由“威尼提契人”自主推选的“海上威尼提亚”的总督产生了,这位总督名叫奥尔索(Orso), 总督府设在“新城”(Cittanova)即今天威尼斯省的埃拉克莱阿(Eraclea) 市镇。 8 世纪下半叶, “海上威尼提亚”的总督府从“新城” 迁移到马拉莫科(Malamocco),9 世纪初又从马拉莫科再度迁往里沃阿尔多(Rivoalto)。里沃阿尔多是一群海上小岛的集合体,取名里沃阿尔多市 (Civitas Rivoalti),它的核心岛屿正是其中较大的那座,名叫“里沃阿尔 多岛”(Insula Rivoalti)。里沃阿尔多市后来改名为“威尼提亚人的城市” (Civitas Venetiarum),10世纪开始正式称为“威尼斯”。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威尼斯的起源没有确切历史文献记载。历史学家人为,威尼斯的早期居民是从罗马各个城市而来的难民,他们为了躲避日耳曼人的攻击,在亚得里亚海北部沿岸的这片潟湖中开始居住,在淤泥滩上逐步建立起城市。

586年,威尼斯遭受了伦巴第人的入侵,这次侵略不仅给威尼斯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还使得威尼斯彻底脱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810年,法兰克开始向威尼斯发起进攻。查理大帝的长子--意大利王丕平率兵攻打威尼斯。敌军将法兰克王国的舰队引到阿尔托的湿泥地带,使其在浅滩触礁,最终将法兰克军击败。第二年,查理大帝与东罗马帝国签署条约,将威尼斯划分给东罗马帝国。

威尼斯并不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建立的,而是在罗马帝国衰落后,由来自其他罗马城市的难民组成。这些难民为了逃离连续的战争,选择了这个以前是渔民和盐业工人聚居的潟湖岛屿作为避难所。它以繁荣的威尼斯市的潟湖社区为中心,纳入了现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希腊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的众多海外领地。威尼斯共和国在中世纪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加强了这一地位。

发展和扩张(8-18世纪)

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威尼斯开始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727年,威尼斯的第一位总督被选中,标志着威尼斯政治地位的提升。此后,威尼斯的统治权经历了多次变更,最终在814年的《佛朗哥-拜占庭条约》中,威尼斯获得了政治和司法上的独立。威尼斯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公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贸易功能,逐渐繁荣起来,从9世纪晚期开始,威尼斯的总督由民众选举产生。10世纪,威尼斯开始发展,15世纪时,威尼斯为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大、最富、最强的海上“共和国”。

从9世纪到15世纪,威尼斯共和国不仅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国家,还成为了欧洲与东方之间的重要贸易中心。其位于亚得里亚海的战略位置,以及强大的海军和商业力量,使其在这一时期几乎无懈可击。威尼斯的权力和财富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并成为了全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威尼斯的政府结构独特,类似于古代的罗马共和制。大议会管理着城市,由最有影响力的家族成员组成,他们任命公职人员并选举参议院。然后,罗马元老院选择十人委员会,这是一个掌握城市行政权力的秘密组织。总督是城市的礼仪首脑,虽然理论上讲是终身任职,但实际上许多总督因政治压力而辞职。

威尼斯在宗教方面相对宽容,尽管主要是天主教徒,但城市以没有宗教狂热而闻名。威尼斯与罗马教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多次受到禁令的威胁,甚至曾遭受禁令。然而,威尼斯仍然保持其独立和繁荣,直到15世纪后期开始失去其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1571年8月23日,威尼斯联军按照会议的约定在墨西拿集中。此时,联合舰队一共有208艘快舰,后来又加上了17艘;6艘中型船,26艘大船和76艘小船,总数为316艘。10月7日,威尼斯联军和奥斯曼帝国海军在勒班多遭遇。整个战争下来,土军舰队除乌尔齐率领剩余的舰船逃跑外,整个舰队全军覆灭,共被击毁113艘,被俘117艘,3万土军将士被杀,8千人被俘,淹死无数。此外,约翰还夺取了274门火炮和巨大的财富,因为土耳其将领身上都很有细软。在阿里的船上,就搜到15万枚金币,另一艘船上也有4万枚。10月17日,一艘叫做“天使”的战舰开入威尼斯,报告了胜利的捷报。16世纪,威尼斯逐渐衰落。1629年~1631年爆发的米兰大瘟疫,包括伦巴和威尼斯,造成大约28万人死亡。

19世纪至今

在独立了1070年之后,威尼斯共和国在1797年5月12日拿破仑·波拿巴的征服下结束了其辉煌的历史。这位法语征服者被威尼斯的市民视为犹太人的解放者,因为他拆除了犹太人区的大门,结束了对犹太人生活和旅行的限制。1797年10月12日,拿破仑签署《坎波福米奥条约》中将威尼斯割让给奥地利,奥地利人于1798年1月18日控制了这座城市。1805年,拿破仑通过《普雷斯堡条约》从奥地利手中夺回威尼斯,成为意大利共和国(拿破仑建立的傀儡国)的一部分,但在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归还奥地利,归属奥地利控制的伦巴第大区威尼斯王国。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威尼斯重新合并于意大利王国

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1966年,威尼斯城内水位高达1米,发生大洪灾起,意大利政府就将防洪列为国家头等大事。20世纪80年代末,意大利政府提出一项叫做“摩西计划”(MOSE Project)的防洪工程。在《旧约圣经》中,摩西分开红海带领希伯来人逃脱了埃及人的奴役,而摩西计划被命名为“摩西”,也借用了摩西分开海水保护人民的寓意。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 2018-2019 两年内,威尼斯先后遭遇了 “十年内最大洪水” 和 “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洪灾”。2019年11月17日,意大利威尼斯,当地水患持续。一家餐厅用水泵排水。

2019年末的持续降雨,让威尼斯城内的最高水位在一周内超出平均地平线187厘米,85%的街道和陆地没入水中,各著名景点无一幸免。

2003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据报道,这次会议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机构——“威尼斯危机基金会”组织的,会议讨论如何挽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2009年,在威尼斯人口首次下降到低于6万之际,当地人为这座城市举办了一场模拟葬礼。

“摩西”本应在2011年投入使用,但已经延期至2021至2022年——78块堤坝闸门已经安装就绪,但升降动力结构还在安装调试阶段。

建筑方法

威尼斯建筑的方法,先将柱子一根根插入很深的泥土里(柱子一般由松树橡树落叶松的木料制成,无氧环境下不会腐烂),直到抵达最深处比较坚实的地层,然后再将木桩上部钉上松木板,多层木板交叉排列。在这个大筏子似的根基上,铺上一层石头之后继续往上修建。据说17世纪建造的安康圣母教堂,就是由一百多万根巨大的橡木桩支撑着。同样,著名的里亚托桥,开始是由木材修建而成,16世纪改用石头重建,桥头正是由五百多万根木桩支撑起来的。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威尼斯位于亚平宁半岛东北部,面积415.9平方千米,地理中心坐标为北纬45°26′,东经12°19′。威尼斯位于潟湖中心,四面几乎都被海洋所包围,南边比邻亚得里亚海

气候

威尼斯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威尼斯气候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4℃;夏季较热,7月平均气温 25℃。年降水量734.6毫米。

威尼斯的夏季,白天的平均气温在24~27℃之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2℃,冬季的威尼斯因雾气而显得暗淡而寒冷。年降雨量平均约为865毫米,其中10月和11月降雨量超过185毫米,5月和6月降雨量约为170毫米。

地形地貌

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威尼斯属于潟湖地形,所谓潟湖,就是海水冲击土地时,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沙洲,使得沙洲和陆地间的海水不容易与外海沟通,经年累月下形成了湖泊。威尼斯城市就坐落在亚得里亚海和浅水区隔绝后形成的潟湖中心,这一潟湖也是地中海区域里最大的湿地。

布拉诺岛意大利威尼斯所辖下的一个小岛,岛上居民都是渔民的后代,当地的手工蕾丝和抽纱制品与MURANO(穆拉诺)岛的彩绘玻璃一样,都是威尼斯的特色手工艺品。

玻璃岛在威尼斯主岛的北方大约1.6公里处,是威尼斯潟湖中的一个岛,其实是由桥梁连接成的群岛。由于玻璃岛与彩色岛都在威尼斯主岛的偏北部方向,玻璃岛名为“穆拉诺岛”,而人们之所以称之为玻璃岛,顾名思义,则是因为这里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而闻名于世。

穆拉诺岛是意大利威尼斯潟湖中的一个岛,在威尼斯主岛以北约1.6公里,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穆拉诺玻璃器皿著称,其玻璃吹制技术和拉丝热塑技术闻名于世。游客将穆拉诺称为“玻璃岛”,反映了该岛作为威尼斯玻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公元13世纪,因担心玻璃厂的炉火引起以木质建筑为主的威尼斯主岛发生火灾,玻璃厂被迁往远离主岛的穆拉诺。14世纪,穆拉诺开始出口玻璃制品,以玻璃珠、杯和吊灯最为出名。直到今日,穆拉诺岛还延续着手工制作的传统。

水文水利

水文

威尼斯位于潟湖的中心,是亚得里亚海西北角的一处封闭海湾,潟湖总面积约550平方公里。其中8%为礁石岛屿,12%为永久水域,剩下约80%被潮汐浅滩和盐碱沼泽所覆盖,同时,威尼斯还有177条大小运河相通。

考古学家的测算数据显示,在潟湖形成的头四千年里,威尼斯的海平面以每世纪7厘米的速度缓慢上涨,但是公元5世纪至19世纪,威尼斯潟湖地区的海平面以每世纪13厘米的速度加速上涨。

水利

意大利政府从2003年起在潟湖东部与海洋相连的3个入口处修建了78个浮动水坝,当海水上涨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闸门升起,阻挡海水进入。

摩西工程

2003年,意大利政府启动了一项旨在抵御海水侵袭的“摩西工程”,在威尼斯潟湖的3个入口处修建78个巨大闸门,当海水上涨至一定高度,闸门升起,阻挡海水进入潟湖。2020年10月威尼斯遭遇暴雨时,“摩西工程”首次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避免了海水涌入潟湖

沉降问题

威尼斯正以每年1至2毫米的速度逐渐下沉,同时在全球变暖趋势的侵袭之下,海水倒灌的情况也逐年增加。1966年,圣马可广场淹了几乎2米,5000多人无家可归。1996年,威尼斯一年之内被淹100多次。

20世纪20年代起,威尼斯周边工厂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大面积地区沉降。近百年来,亚得里亚海海平面上升了33毫米,同时威尼斯城每年平均下沉5毫米。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大型工业港口的扩建使威尼斯城区面积缩小了1/3,重度污染的化工厂出现在城市附近,工业废水和周围农田的杀虫剂顺着雨水流出,导致潟湖里的半水生植物大面积死亡。缺少了植物固定,潟湖底的沉淀物被冲到海里,从而使潟湖底部不断被侵蚀。为让大型油轮停靠在港口而开挖的航道,也加大了水流冲入潟湖的强度,加快了洪水涌入威尼斯的速度。

2019年,威尼斯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水灾破坏了包括50多座教堂在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导致建筑物被迫暂停营业参观、观光活动停止。11月20日,据欧洲媒体报道,洪水已让威尼斯当地大量房屋、商店、古迹和文物遭到破坏。其中。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的马赛克人行道和壁画受损,而号称全球最美书店之一的威尼斯地标“沉船书店”所在的街道也被淹没。

行政区划

威尼斯岛划分成六个区域,多尔索杜罗区(Dorsoduro)、圣马可区(San Marco)、圣十字区(Santa Croce)、卡纳雷吉欧区(Cannaregio)、圣保罗区(San Polo)与城堡区(Castello)。

政治

威尼斯实行地方政府理事会经理制度。该系统将市议会形式的民选官员的政治领导与城市经理的管理经验相结合。理事会是由选举其成员的公民授权作出政策决定的立法机构。城市经理负责管理议会的政策。由七名成员组成的市议会雇佣并监督特许官员,其中包括市经理、市书记和市检察官。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威尼斯这座历史老城的人口下降加快:从1980年的约120000人下降到2009年约60000人,并在2016年降至55000人以下。

截至2024年1月1日,威尼斯总人口数量为250369人,人口增长率为-0.38%。其中,男性120327人,占比48.1%;女性130042人,占比51.9%。0~17岁34106人,占比13.6%;18~64岁145502人,占比58.1%;65岁以上70761人,占比28.3%。

族群

截至2018年,威尼斯86%的人口是意大利人。最大的移民群体包括:孟加拉国人(2.3%)、罗马尼亚人(2.1%)、摩尔多​​瓦人(1.7%)、华裔(1.3%)和 乌克兰人(1%)。

截至2024年1月1日,威尼斯主要族群还是意大利人,有211962人,占比84.7%,他们构成了城市人口的主体。

语言

威尼斯的官方语言是意大利语,但在意大利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来规定单词在句子中的发音和用法,威尼斯也拥有自己的威尼斯语。威尼斯语是一种重要的地区性语言,意大利北部(包括威尼斯)有400多万人使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法国奥地利的部分地区也讲威尼斯方言。这种特殊的方言比标准语言使用更多的鼻元音;例如,单词“il”(the)通常读作“in”。此外,许多辅音已经变成了双辅音;例如,“bene”(好)变成了“beene”。也有一些独特的词只在威尼斯语中使用,如紫色的“viola”或鞋的“scarpa”而不是“scarpe”。

宗教

威尼斯的宗教以罗马天主教为主,2018年,威尼斯85.0%人口信奉天主教,东正教也具有较大规模。此外,由于移民因素,威尼斯还拥有庞大的穆斯林社区,2018年,约有25,000位穆斯林,占人口的9.5%。最后还有少量的印度教和佛教居民。

就在这座水城中,充溢渗透着浓浓的宗教气息和氛围。圣马可是耶稣的使徒,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在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他成为威尼斯的保护神。其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狮子形象的艺术小品也融入了威尼斯的城市建筑中。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雕刻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自古以来,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

 意大利拜占庭式建筑——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diSanMarco(StMark'sBasilica),又被称为"金色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它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也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

经济

威尼斯当前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造船业(主要在梅斯特雷和马尔盖拉港)、服务业、贸易和工业出口为基础。此外,穆拉诺的穆拉诺玻璃生产和布拉诺的蕾丝生产对经济也非常重要。实际上,这座城市正面临财政挑战。2016年底,该市预算出现严重赤字,债务超过4亿欧元。

运输业

海上贸易的遗产

威尼斯的景观是其自然景观和过去及现在经济活动的共同产物。威尼斯的财富主要源于海上贸易,最初主要依赖当地产品,如咸水湖中的鱼和盐。然而,随着威尼斯逐渐成为欧洲中东亚洲之间的贸易中心,其商品种类迅速丰富起来。

里亚尔托桥(Rialto Bridge)至今仍是威尼斯商业活动的核心地带。水果、鱼和其他市场集中在里亚尔托桥(Rialto)的新建筑(由Sansovino设计于1554年)及其相邻建筑的露天拱廊下。里亚尔托桥周围的街道仍然摆满了市场摊位。从里亚尔托桥到圣马可广场(San Marco Square)的Merceria沿线,是传统银行区的所在地,这里依然是主要银行的办公地点。

威尼斯的贸易活动需要精心建造的运河系统,这些运河不仅用于运输,还具备防御海盗、敌人和土耳其军队的功能。因此,造船业成为了威尼斯的一项重要产业。它占据了城市东北部的整个区域——阿森纳(Arsenale),这是一个庞大的区域,包括盆地、庭院以及制造船帆、绳索和军械的作坊。在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入口处,有一个装饰精美的大门,由一群精美的石狮守卫着。这个18世纪前欧洲最大的工业综合体,如今仍有一部分用于意大利的军事目的,而其他部分则被改造成了展示精美艺术和建筑结构的展览空间或戏剧表演场地。

制造业

传统产业

在威尼斯,小型造船厂以及生产蕾丝、纺织品和家具等传统奢侈品的手工作坊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威尼斯的一大古老特色就是玻璃器具的制造。尽管现代玻璃制品多以旅游小饰品为主,但其最佳产品的质量仍然为人所称道。为了防范火灾,1291年许多玻璃加工炉被迁移到岛上的穆拉诺。尽管玻璃制造业已大幅衰落,穆拉诺仍是当今玻璃生产的中心。然而,这种古老工业产生的废气也对威尼斯的石雕造成了腐蚀。

此外,其他小岛定居点如布拉诺、卡奥勒、马拉莫科和托尔切洛,传统上依赖于潟湖地区的经济活动,包括捕鱼、捕鸟、盐生产和园艺。尽管一些定居点因海滨旅游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古老的贸易仍在继续,尽管规模已经大幅下降。今天,潟湖中仍可见到渔民驾着小船劳作的景象。

旅游业

自18世纪末起,威尼斯的经济便以旅游业为支柱。诸如达尼埃里酒店和弗洛里安咖啡馆等场所,于19世纪专为外国游客打造。小旅馆、商店——尤其是售卖纪念品和狂欢节面具的——遍布在从车站和停车场至里阿尔托和圣马可广场的主要街道和广场上。威尼斯的大部分工人在旅游业及相关领域找到了工作,这些行业现已实现全年运营。政府大力扶持旅游业。

20世纪80年代初,威尼斯恢复了古老的狂欢节,该活动于每年2月举行,作为双年展的补充。双年展是一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盛会,涵盖了艺术、建筑、电影、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作为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9月在丽都举办,电影在全市各地放映,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电影人、评论家及电影产业的其他相关人士。这些活动,再加上威尼斯作为国际会议中心地位的推广,使得该城市的经济与旅游业联系更为紧密。然而,大众旅游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少问题。在每年数百万游客的重压下,基础设施常常不堪重负,居民也不得不面对旅游业带来的高昂价格。事实上,威尼斯似乎正逐渐转变为一个受保护的“博物馆城市”,其独特的城市特色和文化生活逐渐消失,被为迎合外界而设计的模式。

社会

教育

威尼斯有众多知名的学府,包括威尼斯美术学院威尼斯大学威尼斯建筑大学等。

威尼斯美术学院

威尼斯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Venezia)于1750年9月24日经威内托参议院批准诞生,并于1756年具有完全的合法地位。它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托大区首府、富有亚得里亚海的女王、面具之城、漂浮之城、浪漫之都、水都等美誉的威尼斯城。威尼斯美术学院是一所拥有26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老牌美院,培养了桑德罗·波提切利提香·韦切利奥乔尔乔内丁托列托等众多西方艺术大师,在美术院校中享有崇高声誉。它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阵地,对于后来的欧洲艺术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影响深远。是意大利高等文化与艺术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府之一。

威尼斯大学

威尼斯大学(Ca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官方唯一中文名称为“威尼斯大学”,1868年由威尼斯省代理省长爱德华·德奥达蒂(Edward Deodati)和一些同仁共同创立的商学院标志着威尼斯大学的最初诞生,是意大利第一所,欧洲第二所商业专科学校。学院坐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城威尼斯,步行不久就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风景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大学的商科和经济学具有悠久的传统。

威尼斯建筑大学

威尼斯建筑大学(Università IUAV di Venezia)又名威尼斯IUAV大学,成立于1926年,是意大利最早的建筑学院之一,也是以设计为主题的意大利顶尖建筑学院之一。威尼斯建筑大学是一所完全专注于设计的“专题”大学。这所大学致力于设计的教学、专业化和领域研究,包括建筑、城市、景观、区域等生活空间和环境设计,也包括日常物件、文化、剧场、多媒体活动、时尚和平面设计

威尼斯建筑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费拉拉大学意大利萨萨里大学这四所大学的建筑系几乎代表了目前意大利建筑专业的最高水平。同时,它是意大利教育部认可的四所公立理工大学之一,还是马可波罗计划里的少数拥有服装设计专业的国立综合类院校。

体育队

威尼斯足球俱乐部(Venezia FC),于1907年成立,位于威尼托威尼斯,是一家的意人利职业足球俱乐部。队史上大部分时间是征战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意大利足球乙级联赛1940-41赛季夺得意人利杯冠军,后面又获得了意甲联赛第三名,暂时也是队史最好的成绩。1939年-1942年堪称威尼斯的黄金时代,12年后重返意甲,引进路易吉·布西多尼、西尔维奧-詹纳罗、塞尔吉奥,斯特凡尼尼以及瓦伦蒂诺·马佐拉等球员。1941-42赛季意甲联赛中,威尼斯以38分位居第三。

1945年-1986年,威尼斯起起伏伏,甚至跌至意大利足球丙级联赛意大利足球丁级联赛联赛,一直徘徊。1986-87赛季开始前,威尼斯被商人毛里齐奧 赞帕里尼完成收购,并且执教了16 个赛季,后面逐渐有所提升,回到了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2022年7月21日赞帕里离开威尼斯接管巴勒莫,甚至把12名球员以及主教练埃奇奧转会到巴勒莫。威尼斯瞬间沦为了鱼腩球队,财务状况也陷入了危机。直到了2015年至今被一群美国投资者收购,才得以缓解。2023-24赛季征战意大利足球乙级联赛附加赛中击败了巴勒莫和克雷莫内塞,重返意甲。

交通

铁路

威尼斯火车站

威尼斯有2个火车站,位于主岛的火车站叫圣塔露西亚火车站(Venezia Santa Lucia),另一个火车站是在陆地上,叫威尼斯梅斯特雷火车站(Venezia Mestre station),从南向北到威尼斯,会先经过威尼斯梅斯特雷火车站。

航空

威尼斯外部交通主要是航空,各大一级城市都有到威尼斯的航班。

威尼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

威尼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Venezia Tessera Marco Polo Airport,‌IATA: VCE,‌ICAO: LIPZ)‌是意大利威内托大区首府威尼斯的民用国际机场,坐落于威尼斯泰塞拉岛上,距威尼斯市区8公里,航站楼面积83681 平方米(截至2024年7月)。

航运

由于威尼斯有许多运河,所以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快艇

威尼斯港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条四公里长的长堤与大陆相通,它不但是意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威尼斯及其潟湖,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市河道、运河共计177条。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明令禁止的。2021年8月1日起,大型邮轮将无法驶入威尼斯的朱代卡运河、圣马可广场等位于城市历史中心的水域,需要在历史中心外的马尔盖拉工业港停靠。

贡多拉

“贡多拉”是一种威尼斯尖舟,这种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潟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1094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

贡多拉是威尼斯历史悠久的传统小船,尽管数量从11世纪的繁荣时期的一万多只减少到如今的几百只,但仍被小船厂制造和修理,保持其传统。其外观曾艳丽多样,但为遏制奢靡,威尼斯元老院规定所有贡多拉统一为黑色,仅在特殊场合装饰。其船头和船尾体现工匠想象力,形状和大小在18世纪固定。现代贡多拉长10.75米、宽1.75米,平底不对称以保持平衡,中间船舱无船篷。贡多拉平日作为旅游船使用,费用昂贵。每年9月第一个周日下午,威尼斯举行历史悠久的贡多拉传统划船比赛。

公共交通

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共汽船,也叫水巴,连接大运河两岸的主要景点,到达外岛,比如丽都岛(Lido)、玻璃岛(Murano)和彩色岛(Burano)等。梅斯特雷(Mestre)是意大利威尼托大区中人口最多的城市,威尼托大区首府为威尼斯市。有轨电车线路也连接到了威尼斯市,乘坐有轨电车可一览沿途大好风景。

人文

音乐和戏剧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他被称为"配器法之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力度指示的人。在威尼斯乐派之前,乐谱上是不标明哪个乐器演奏哪些音符的,也就是说,各种乐器是没有明确"分工"的。而乔万尼则在乐谱上确切地标明每个声部指定使用的乐器,还改进了乐器的运用,他让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之间形成对比,让声部与声部之间形成对比,并使之交织和变化,人声与乐器的表现力由此得到了增强,并产生出富于色彩性的效果。

凤凰剧院于 1792 年 5 月 16 日落成,它是 Festa della Sensa。它从自己的灰烬和水中升起了两次。它曾经并且现在是焦阿基诺·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朱塞佩·威尔第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本杰明·布里顿、诺诺、马德纳等众多歌剧世界首演的举办地。

节庆

威尼斯,一座因艺术涌动几百年的城,从文艺复兴到持续129年的双年展。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于2024年4月20日一11月24日面向公众开放.三百余位艺术家,88个国家馆参展,贝宁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东帝汶首次以国家馆亮相威尼斯双年展。

狂欢节(Carnevale)来自拉丁语“carne vale”,意思是:“flesh(肉),farewell(再见)”,所以也有人称狂欢节为“谢肉节”。根据基督信仰的传统,基督复活节前40天是封斋节,也称为四旬节,在这期间,基督徒要以斋戒、施舍等方式来默想基督耶稣经过苦难、死亡和复活的意义。封斋节的第一天被称为圣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在这之前的一天被称为油腻星期二(Fat Tuesday)。谢肉节就在“油腻星期二”这天举行。几乎每座中世纪的欧洲城市都有庆祝谢肉节的习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期,谢肉节因为受到天主教的反对,反而成为新教大力推崇以挑战天主教权威的手段。因而,狂欢节并不是威尼斯人的独特发明,但是威尼斯人为了使游客们因为狂欢节而在威尼斯多待一些时间,为狂欢节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延长了狂欢节的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星期,有时甚至长达数月之久。

建筑

威尼斯全城共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教堂,120座钟楼, 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是建筑艺术的范例。威尼斯拥有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是哥特式风格。

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是一幢威尼斯民用建筑,位于圣马可区(San Marco),俯瞰大运河。它是最著名的潟湖建筑之一,除了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艺术展览之地:它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被定义为塞伦尼西马共和国倒台前威尼斯最后一个俯瞰大运河的贵族宫殿。

格拉西宫由建筑师乔治·马萨里(Giorgio Massari)于1748年至1772年间建造,是威尼斯共和国沦陷前在大运河上建造的最后一座宫殿。主楼梯间由米开朗基罗·莫莱特(Michelangelo Morlaiter)和弗朗切斯科·赞奇(Francesco Zanchi)壁画,天花板由艺术家Giambattista Canal和Christian Griepenkerl装饰。 1840年,格拉西一家出卖了这座宫殿,并在数个不同所有者的手中通过,之后于1951年成为国际艺术和服装中心。1983年,菲亚特购买格拉西宫作为艺术和考古展览的空间,这座建筑是由米兰建筑师Gae Aulenti改建的。 2005年,格拉西宫被艺术品收藏家FrançoisPinault收购。它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进行了翻修,并于2006年4月以我们要去哪里,展览重新开放,该展览通过临时展览首次展示了法国藏家的当代和现代艺术收藏。

佩萨罗宫是威尼斯一座巴洛克大理石宫殿,位于威尼斯大运河畔。佩萨罗宫始建于1676年,1710年完工,是建筑大师隆盖纳设计的最后一栋建筑,也是大运河沿岸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这座巴洛克式建筑设计了大量的装饰性石柱,其婀娜的身姿与美丽的运河相映生辉。这座宫殿最初由巴达萨尔隆盖纳(Baldassarre Longhena)在17世纪中叶设计,1710年由吉安安东尼加斯帕里(Gian Antonio Gaspari)完成建设。

圣马可大教堂建于11世纪,以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拜占庭风格马赛克、圆顶和宏伟的大理石柱而闻名。对于任何来访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必看的景点,也是了解威尼斯历史和文化的绝佳方式。大教堂拥有令人惊叹的马赛克收藏,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跨越八个世纪。这些用油漆和金子制成的马赛克描绘了圣经故事、寓言人物以及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圣马可和其他圣徒的生平事件。 它们还描绘了威尼斯的历史故事以及标志着当时艺术发展的信仰、语言、动机和趋势。教堂中央部分的入口也装饰有古董马赛克。

影视

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每年8月至9月间在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举办,与法国戛纳德国柏林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其最高奖项为中国话剧金狮奖。最初,电影节主要奖项分为“最佳外国片”“最佳意大利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没有固定的评审委员会,由观众投票选出喜欢的电影和演员。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于2023年8月30日晚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开幕,共有23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电影节最高奖最佳影片金狮奖。在开幕式上,意大利女导演利利亚娜·卡瓦尼获颁终身成就金狮奖。意大利导演爱德华多·德·安杰利斯执导的《指挥官》作为电影节开幕影片当晚举行全球首映。

《致命伴旅》讲述了一个烂俗的故事,但从旅行的角度看,这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威尼斯旅游宣传片。不管是在威尼斯水道中穿梭的贡多拉,还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拯救圣母教堂,亦或是两人居住的宫殿般的酒店,威尼斯最具特色的旅行亮点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展现。 

风景名胜

叹息桥

叹息桥(Sighing Bridge)是位于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是威尼斯很出名的桥梁之一。这是座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在行刑前通过此桥,在此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因而得名“叹息桥”。现在的叹息桥。

黄金宫(Ca'd'Oro)

黄金宫(法兰盖提美术馆)是威尼斯城一座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440年。涂金的建筑物闪闪发光,过去曾被称为“黄金的宫殿”。而今,逐渐变成美术馆,并对一般公众开放。这里收藏了威尼斯画派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绘画珍品,集欧洲绘画艺术之大成,主要展品包括:卡巴乔(Carpaccio)的《圣告图》(The Annunciation)、安东尼奥・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的《基督受难记》(Passion of Christ)、曼帖那(Mantegna)的《圣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以及提香(提香·韦切利奥)等人的作品。

彩色岛(Colorful Island)

彩色岛(布拉诺岛),距离威尼斯大约7公里,以蕾丝纺织以及岛上五彩斑斓的房子闻名于世,被世界上众多国际杂志誉为“世界上色彩最丰富的地点”之一。这里是色彩的天堂。

总督府

总督府(governor-general's residence)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立面最高约25米,分为二层。第一层券廊,圆柱粗壮有力。最上层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二分之一,除了相距很远的几个窗子之外,全是实墙,墙面用小块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贴成斜方格的席纹图集,没有砌筑感,从而消除了重量感。这一处理方式,虽然受到伊斯兰建筑的影响。只有一个廊式的正门入口——这是两扇巨大的青铜门,被称为“纸门”。对这个名称的来源学者们有两种解释。可能,它来源于不久前找到的文献资料,或者,可能是因为以前这里有写手帮助市民写文书、诉状和请愿书。

这个正门是1438~1441年间由布翁建起来的。大门上有许多装饰图案,一直装饰到大门的边上,图案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与首饰制作媲美。这种梦幻般的网状花边纹曾经闪耀过金光和天蓝色光芒。雕塑家们在大门的上边刻上了圣马可的飞翼狮和跪在它面前的元首福斯卡里。19世纪时旧浮雕被新浮雕取代,旧的雕塑只保留下了一些片断。

里亚托桥(Rialto Bridge)

除了叹息桥外,里亚托桥也享有声誉。它坐落于威尼斯蜿蜒曲折的大运河中心地带,始建于13世纪,最初是一座木桥,后来改建为大理石桥,里亚托桥长48米,宽22米,距水面7米高,桥的两端由12000根深入水底的木桩稳固支撑。桥身完全采用大理石建造,桥中央有一座亭阁,同时桥身上还装饰着众多雕刻。站在桥上,可以深切感受到中世纪的风情。桥中央是拍摄大运河美景的绝佳位置。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St. Mark's Square and St. Mark's Church)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呈梯形。其造型优美、和谐,石雕生动、逼真,堪称古罗马建筑中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石雕生动逼真。东面是高耸入云的98.6米高的圣马可钟楼和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圣马可教堂。西面则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

圣马可大教堂和广场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得名于埋葬在那里的圣马可,他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大教堂融合多种艺术风格,内部装饰精美。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活动中心,也是游客观光的重要景点。每年福特嘉年华期间,广场尤为热闹。广场上的钟塔每到整点会敲响报时,威尼斯全城都能听到钟声。圣马可广场在涨潮时最为美丽,潮水使建筑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形成一幅图画。

获得荣誉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威尼斯的乔治·契尼基金会拥有四个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的艺术史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的文学、音乐和戏剧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的社会史和威尼斯研究所以及威尼斯和东方研究所。

以上内容参考:

参考资料

威尼托大区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3-27

Venice, Italy.NewWorldEncyclopedia.2024-03-27

Venezia.Citypopulation.2024-03-27

近代早期威尼斯的水文灾害与防治.光明网.2024-03-27

Where is Venice, Italy on Map?.LetLong.2024-03-27

Italian dialects and their difference from the Italian language.polilingua.2024-03-27

意大利威尼斯市(Venice).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03-27

世界文明视野中的运河.大运河遗产网.2024-08-13

意大利威尼斯市(Venice).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07-09

防止“过度旅游”,游客今后须登记扫码进入威尼斯.百家号.2024-03-27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新京报.2024-08-13

威尼斯电影节.1905电影网.2024-03-27

拯救威尼斯:一座栖水而建,恐将被水覆灭的城市.建筑档案.2024-08-13

水城威尼斯的船坞史:从划桨帆船到加莱船​​​​​​​.澎湃新闻.2024-08-19

威尼斯起源.上海科普网.2024-06-26

HISTORYMAPS.HISTORYMAPS.2024-05-31

史海钩沉:基督世界与奥斯曼帝国海上决战.央视网.2024-09-04

[意]Sandro Schipani著、李超译:法典、法官和学说──以《意大利民法典》草案起草者阿尔博特•德•希摩尼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与意大利法研究中心.2024-03-27

Maria Chiara Tosi:我们能从威尼斯泻湖学到什么? 基于城市和水之间的长期关系 | 学术季.搜狐网.2024-08-13

威尼斯水位上涨,游客在积水中观光,城市面临破坏风险.央视网.2024-08-13

Just a moment....nationsonline.2024-03-27

威尼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7-09

Lagoon and tides.britannica.2024-03-27

潟湖:曾经我是海.西安科普网.2024-03-27

内容详情.学习强国.2024-03-27

意大利威尼斯布拉诺岛简介:.地球在线.2024-08-19

玻璃岛折射七彩光芒 威尼斯上百小岛风情万千.央广网.2024-08-13

意大利穆拉诺:“玻璃岛”和它的工匠们.经济参考报.2024-08-13

“水城”遭遇水难题.人民网.2024-03-27

别让威尼斯们沉没于海水之下.环球杂志.2024-07-09

暖化、淹水、观光活动侵袭! 联合国将威尼斯列为濒危世界遗产.联合新闻.2024-06-14

威尼斯遇水灾 文物遭殃.网易军事.2024-03-26

威尼斯:一座值得探索的城市.新浪微博.2024-06-14

政府信息.威尼斯市官网.2024-08-20

意大利威尼斯遭暴雨 城市七成以上被淹.新华网.2024-07-09

Venice #Venexodus protesters oppose tourist numbers.BBC.2024-07-09

Cittadini stranieri Venezia 2018.Tuttitalia.2024-07-09

威尼斯宗主教区 {威尼斯}.主教.2024-09-04

伊斯兰社区:“我们想要清真寺”.ILGAZZETTINO.it.2024-09-04

威尼斯,一座“开门见水”的城市 ——威尼斯城市形象分析.城市学研究网.2024-08-13

意大利的拜占庭式建筑——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搜狐网.2024-08-19

威尼斯何时会完全沉没.VENICE.2024-08-28

Economy of Venice.britannica.2024-03-27

威尼斯美术学院.威尼斯美术学院.2024-09-04

威尼斯大学.威尼斯大学.2024-09-04

威尼斯建筑大学.威尼斯建筑大学.2024-09-04

威尼斯(Venezia F.c.).球迷屋.2024-09-04

玩转|威尼斯.邂逅意大利.2024-07-09

See AT THE AIRPORT.veneziaairport.2024-03-28

禁止大型邮轮驶入 意大利政府立法保护威尼斯历史中心区.今日头条.2021-07-14

【百科】港口城市——威尼斯.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8

连接世界水城的意大利梅斯特雷有轨电车.搜狐网.2024-08-13

从北到南——意大利早期音乐之旅(2).从北到南——意大利早期音乐之旅(2).2024-09-04

凤凰与马里布兰剧院:穿越世纪的旅程.剧院官网.2024-09-04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无处不在的外人.艺术中国.2024-08-13

威尼斯建筑风格及特点.HISOUR.2024-07-09

格拉西宫,意大利威尼斯.HISOUR.2024-08-28

佩萨罗宫——坐落在威尼斯大运河畔上的美丽大理石宫殿.新浪看点.2024-08-28

圣马可大教堂马赛克.Vacatis.2024-08-28

威尼斯电影节简介.央视网.2024-03-28

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人民网.2024-08-28

跟着经典电影,到意大利的传奇风景中旅行.新浪旅游.2024-08-28

致命伴旅 The Tourist (2010).豆瓣电影.2024-08-28

意大利叹息桥考察:拥抱一阵艺术的晚风.搜狐网.2024-08-13

黄金宫旅游.新浪旅游.2024-03-28

彩色小岛布拉诺:"世界上色彩最丰富的地方"(高清).新华网.2024-08-13

威尼斯的总督府.建筑文化网.2024-08-13

[视频]新里亚托桥——大运河上的后现代艺术品?.央视网.2024-08-13

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澎湃新闻.2020-12-10

研究报告.全球城市实验室.2020-12-31

马可·波罗.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7-09

威尼斯的绘画与歌剧印象.搜狐网.2024-09-04

看展深一度丨看提香与威尼斯画派的创作:空间与色彩的变奏.腾讯网.2024-08-13

威尼斯画派—— 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搜狐网.2024-08-13

威尼斯市.威尼斯官网.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