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茅贡乡

茅贡乡

茅贡乡,现更名为茅贡镇,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位于黎平县西部。

历史沿革

南宋,属榕江巴黄军民长官司。

元代,属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

明代,先后属黎平府古州(今罗里)司、八舟司和曹滴司。

清代,属黎平府经历司。

民国初期,属黎平县西路第六区(曾冲)。

民国二十年(1931年),茅贡开始置区,称黎平县第八区。

1950年,设立区、乡。

1953年,改称茅贡区公所,辖茅贡乡。

1959年。撤区成立茅贡公社。

1970年,恢复茅贡区。

1984年,改茅贡乡。

1992年1月25日,原茅贡区被撤销,察头乡并入茅贡乡。

2015年12月8日,撤销茅贡乡,设置茅贡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茅贡镇辖茅贡1社区,茅贡、中闪、额洞、地、腊洞、樟洞、登岑、罗大、寨头、寨南、寨母、流芳、高近、已炭、蚕洞15个行政村;下设7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茅贡镇辖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茅贡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茅贡镇地处黎平县西部,东与坝寨乡接壤,东南与岩洞镇为邻,西南与口江乡九潮镇交界,西北与孟彦镇毗连。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42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1.4千米, 总面积1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茅贡镇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之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可分为两个地貌区,即低中山地貌区和低山峡谷地貌区,低山峡谷地区表面为板岩、砂页岩,分布在境内15个行政村,平均海拔为788米。地貌现状山多田少,榜田多田坝少,山与山之间形成大小不等的宽谷小平坝,俗称为“坝子田"。最高点位于地扪三青坡,海拔1121.7米;最低点位于中闪村下闪寨,海拔510米。

水文

茅贡镇境内主要河流地扪河从九潮镇猛洞往东流经地扪、登岑、罗大注入乌下江。樟洞河发源于格马,流经弄北、老蛮、樟洞注入乌下江。乡驻地是清水江和都柳江源头的分水岭,东北部是清水江流城属长江水系,西南部是都柳江流域,为珠江水系。

自然灾害

茅贡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虫灾、低温、霜冻等。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72年5月24日至7月16日,全乡粮食种植面积受灾达60%。最严重的一次虫灾发生在1981年5月3日至7月22日之间,水稻病虫灾害(稻飞虱卷叶螟)非常严重,受灾面积达6800亩,其中,重灾4200亩,绝收2400亩。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96年7月9日至10日,降雨量153.7毫米,造成樟洞、腊洞、地扪、登岑、罗大等5个村沿河两岸稻田被淹没,有的被水冲毁;15座人行桥和樟洞,腊洞的花桥均被洪水冲走,寨头至高近田坝836亩,全被洪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320多万元,粮食减产84万千克

自然资源

2011年,茅贡镇有耕地面积8890亩。

人口

2011年,茅贡镇辖区总人口1.7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9013人,占52.49%;女性人口8158人,占47.51%;14岁以下3225人,占18.78%;15~64岁1.21万人,占70.4%;65岁以上1858人,占10.82%。总人口中,以侗族为主,达1.65万人,占96%;汉族515人,占3%;苗族172人,占1%。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侗1个民族,达1.6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8.9%。2011年,茅贡镇人口出生率4.25‰,人口死亡率1.05‰,人口自然增长率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9.83人。

截至2019年末,茅贡镇户籍人口1866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茅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10元。2011年,茅贡镇财政总收入403.3万元,比上年增长39.0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3.5万元,增值税20.2万元,企业所得税1.5万元。

截至2019年末,茅贡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2011年,茅贡镇农业总产值4099万元。

2011年,茅贡镇生产粮食3364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005亩,其中油菜籽产量408吨;蔬菜种植面积3435亩,产量3253吨。

茅贡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02万头,年末存栏4832头;牛饲养量4080头,年末存栏3295头;羊饲养量1130只,年末存栏565只;家禽饲养量4.04万羽,上市家禽1.21万羽。

截至2011年末,茅贡镇林木覆盖率76.3%,活立木蓄积量39万立方米;楠竹林面积1万亩,胡桃面积2500亩,退耕还林7660.4亩。

商业

2011年末,茅贡镇有商业网点(个体经营户)80个,从业人员11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

金融

2011年末,茅贡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6%;各项贷款余额3255万元,比上年增长24.2%。

邮电业

2011年,茅贡镇邮政业务收入13.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7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茅贡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83人;小学10所,在校生1481人,专任教师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7.62%;初中1所,在校生812人,专任教师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8.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茅贡镇有线电视用户3286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76.3%。

2011年末,茅贡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农村书屋13个,地扪寨生态博物馆1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茅贡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3个,门诊部(所)1个;病床4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8张,固定资产总值12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28万人次。

2011年,茅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1万人,参合率97.8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茅贡镇有学校篮球场1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社会保障

2011年,茅贡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人数34人,支出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城市医疗救助25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1人次,共支出35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3户,人数2592人,支出222.7万元,比上年增长54%,月人均71.58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加20.7万元。社会福利费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4%;敬老院2家,床位8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425人,参保率62.8%。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茅贡镇有邮政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520份(册)。电信企业1家,固定电话用户1255户,移动电话用户3205户,宽带接入用户158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茅贡镇境内有308省道过境,有通村公路86.4千米。东南距黎平机场51千米,西南距厦门-成都高速公路54千米。

地名由来

相传早年间,乡人民政府驻地原是地扪村种田关牛积肥的地方,侗语称牛粪为“茅”。得名茅洞。民国末期,人们觉得茅洞地名不雅,遂更名为茅贡。

人文

民族文化

茅贡镇乡内侗族浓郁,斗牛犬、吹芦笙、踩歌堂等习俗别具风格。侗寨的鼓楼、风雨桥、戏台和侗族民居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文物古迹

2011年末,茅贡镇乡有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高近田间风雨桥、古戏台和腊洞吴文彩墓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产品

重阳酒

用茅贡本地的香糯和优质米于农历重阳节这天酿制而成,由于本地独特的水土和气候条件,使酿制的重阳酒格外醇香绵甜,且营养丰富,素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

地扪辣椒

该产品系产于茅贡镇地扪村,果短小,色泽鲜美,质地脆辣爽口,味香辣且高产,抗病性强,为辣椒系列中的精品。

己炭杨梅

该产品系产于茅贡镇己炭村,系黎平杨梅的代表品牌,果实粗壮饱满,果汁丰厚,味极甜,品质优良。每到杨梅成熟季节,一年一度的“杨梅节”如期举行,四乡八里,品梅者逾万人。

天麻

该产品系产于茅贡镇内的药用产品,在镇内栽培历史悠久,已发展到每年生产30000窖以上,它具有益气、养肝、祛风湿、强筋骨等药用功效,是中药的上等补品。

中闪野核桃

该产品系产于茅贡镇中闪、茅贡、额洞等村的绿色野生干果,果实发育饱满,核仁富含脂肪、蛋白质,含油率达75%,具有补肾、益肺、润物之功效。年产3万公斤以上,俏销湖广江浙

腌鱼

该产品系产于茅贡镇内侗族的生活食品,历史悠久,由鲜鱼、糯米饭、辣椒粉混合后制成,色泽鲜艳,味道鲜美,是侗家人招待贵客的上等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