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茅以升星

茅以升星

茅以升星是一颗以中国桥梁学家茅以升命名的小行星4179,编号为18550。2006年1月9日,为纪念茅以升诞辰110周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此小行星命名为“茅以升星”,以表彰茅以升在中国桥梁工程建设、科技、教育和科普事业上的杰出贡献。

简介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于2001年8月4日发布第43193号通报公知国际社会,第18550号小行星于1997年1月9日发现,这一天是茅老诞辰日,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

相关事件

在2001年8月8日举行的仪式上,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宣读了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茅以升星”的决定。据介绍,这颗编号为18550的小行星4179是国家天文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观测基地于1997年1月9日发现的。这一天正是茅以升先生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茅以升的杰出贡献,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请将其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20世纪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上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结束了中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由外国人建造的历史。他长期致力于桥梁科学研究、教育和工程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 

相关人物

茅以升

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他从此更加奋发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次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回国后,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河北工业大学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30年代,茅以升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79年应邀访问卡利基—梅隆大学母校时,校长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以表彰他对世界工程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1982年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1933年领导设计、修建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1959年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参考资料

茅以升星.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