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虢公忌父

虢公忌父

公忌父,是东周初期西虢国的国君,公爵。在姬林统治时期(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他任命了卿士。周桓王五年(即公元前715年),为了削弱左卿士郑庄公的权势,周代决定任命虢公忌父为右卿士,这一举措招致了郑庄公的不满。到了周桓王八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由于宋殇公未按礼制朝见周王,郑庄公便“奉周王之命讨伐宋国”。在此期间,虢公忌父经常率领虢国军队协同郑庄公一同攻打宋国,并最终取得了对宋军的重大胜利。

据《左传》隐公五年所载:“曲沃县背叛周王,秋季,周王命令虢公忌父讨伐曲沃,并在翼地拥立蔡哀侯。”《竹书纪年》与《史记·晋世家》亦对此事有相同记录。回溯至西周平王时期,晋国曲沃庄伯曾发兵攻打晋国首都翼,并杀害了晋孝侯姬林对此视为严重叛逆,遂下令虢公忌父统领军队征讨曲沃庄伯。最终,在周桓王、虢公忌父及翼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功拥立了晋孝侯之弟晋鄂侯为新君。此役的胜利,不仅彰显了周天子意图约束诸侯的决心,也体现了虢公忌父对周代的耿耿忠心以及虢国的整体国力。在虢公忌父这位政治才干出众的领袖带领下,虢国这驾战车再次踏上维护动荡不安的周王室的征途。

人物生平

当时,郑庄公承袭了父亲郑武公在朝廷的卿士职位。前720年,姬宜臼宠信虢公忌父,有意升虢公、分享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怨恨周王,周王随即澄清,并以王子狐入郑为人质,郑国遂派郑昭公入周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姬林准备委任虢公执政,取代郑庄公。郑国在这年先后收割了温地的麦和成周的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前718年,曲沃县背叛王室。秋,周桓王命虢公讨伐曲沃,在翼地立晋哀侯。前715年夏,虢公忌父始正式成为周代的卿士。

史书记载

《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左传》隐公三年:王崩,周人将虢公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