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宅村

李宅村

李宅村是地名,同名的有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李宅镇李宅村、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李宅村、湖北省通山县三界乡李宅村、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李宅村。村区向为周围十余里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由4个行政村组成。

2016年11月9日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李宅村落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李宅村原名蟾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距东阳市城区10公里,是紧邻城区东郊的第一大村。土地总面积6平方公里。地处东阳江市平原腹地,东接北江镇,西邻城郊,南屏青台山,北濒东阳江。旧属孝德乡八都;1929年属第二区,为区公所驻地;1932年属李宅镇。1949年后,曾为李宅区公所、李宅中心人民公社驻地。现属李宅镇,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村区向为周围十余里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由4个行政村组成。1992年,全村1118户、3655人。耕地2068亩,其中田1831亩,地237亩。李宅系东阳市望族李姓聚居地。李氏源出李纯之裔。先居西,后徙河南陈留,五代十国时迁浙江睦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迁东阳南门积庆坊里仁里。

明宣德二年(1427),李毅庵偶憩蟾程槐树下,梦神授锁,遂卜居于此。后子孙昌盛,改称李宅。至今已有577年。李宅,蟹溪绕其东,泗溪流其西,龙山、笔架山马鞍山市矗立于南,山清水秀,为形胜之地。李宅花台门是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浙江省建筑协会所编的《浙江省建筑展览画册》。三开间,中辟大门,前半间鹤胫轩,采用木雕彩绘装饰,后半间为方格眼天花,次间重檐,格扇门窗封护。前立撇山影壁,水磨砖砌筑。形制高大,结构合理,建筑雄伟,线条流畅,色彩瑰丽。上有忠孝名家匾额。

花台门前为桂坡大街,清澈的蟹溪沿街北流市。旁为6000平方米广场,既是集市贸易中心,也是李宅镇娱乐活动中心。每逢元宵佳节,沿街张灯结彩,广场金龙飞舞,热闹非凡。花台门向西20米许是文昌阁,再向西行10米为蟾塘,塘面2亩余,形如满月,又称月塘。塘有一条石龙,塘旁有石龙庙。

月塘北边高大的尚书坊,乃明朝时为东阳李姓六世祖李大同(官至工部尚书)、八世祖李希明(官至刑部尚书)所建。尚书坊向北20米为集庆堂(又称大厅),现改为影剧院。再北行上十二级台阶为李宅大宗祠,清乾隆建,上有南渡名宗匾额,前后三进,五开间,正厅都用高大方、圆石柱,水磨砖石铺地,重檐斗阁,前有门楼11间,左右伴厢房32间,雄伟壮观,现保存完好。从大宗祠后进登十五级台阶为九间楼,中3间称映台楼,东3间为三德堂,西3间称四美堂,是全村的制高点。每逢佳节,层层大门洞开,登映台楼透过重门俯瞰月塘,犹如一面明镜,全村高低起伏的亭、台、楼、阁之恢弘气势,尽收眼底。从月塘向西南,有一座石狮门,上有侯伯世家匾额,系为宋时李诚之受封正节侯、李大有受封金华市开国伯而立。此外,还有大小厅堂、宗祠、亭、台50余处,构成气势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俗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誉满四乡。

李宅的传统文娱活动,历来非常活跃。1926年在庆贺先祖卜居李宅500周年时,更是盛况空前。各大街道和公共场所全盖上幔天帐,挂灯结彩,月塘大放荷花灯,将荷花灯扎在木板上,下面缚着活乌龟,让其在水中自由游动,俗称乌龟灯,精彩别致,轰动县内外。1983年元宵节又在月塘大放荷花灯,著名诗人田间和叶晓山、青年作家张抗抗前来参观,并赋诗赞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李宅荷花灯在西湖灯会展出,并参与中日青年大联欢,博得中外来宾的盛赞,《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都作了报导。还有剧团(婺剧)、武术、迎龙灯、叠罗汉、秋车、抬阁、走马灯、莲花落等,尤以迎龙灯为最,其制作之精湛、阵容之壮观、迎行和蟠灯之技巧,均远近闻名。现文化设施有文化站、电影院、录像放映厅、3个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俱乐部、电子游乐场、书画培训班等。

文化

历来重视奖励耕读,订养贤制度,振兴家学,设聚英坊,友悌之谊上达赵扩赵扩而封怡怡堂。明清时书院、学塾常年不断。1911年新学推行后,将3所私塾合并创办东阳县立第十高等小学堂,40年代易名李宅小学,现为李宅镇中心小学,列入东阳市重点小学之一,有13个班,在校学生718人,教职工30人,教学质量名列东阳市前茅。1951年小学附设初中班,逐年增加到4个班。1959年定点创办李宅初级中学,1975年改为完全中学。1977年以来高中学生蒋云尧等在全省数学竞赛中连续两届获总分第一,1978年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商景才率教育视察团来校视察,《浙江日报》在《观花记》的长篇报导中,对李宅中学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1979年高初中分设。1984年李宅中学易名东阳技校。现为东阳技校李宅分校,设家电、机电2个班,在校学生72人,教职员工16人。1979年分设的李宅初中(原名红武中学),现有12个班,在校学生637人,教职员工39人。另有幼儿园1所,入园儿童200余人。老年大学1所,学员90余人。青年业余高中正在筹建中。还有党校、短期农技培训班等。

尊师重教孕育出大批人才。古代有翰林侍讲李大璞,朱元璋伴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兼尚书事李希明,典试云南省两袖清风的李为京。辛亥革命时期有同盟会会员李谷香。民国时期有中将李之藻等。今有微生物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禄先,数学博士、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现在澳大利亚)李晋先,地质学专家、西安地质学院院长李永升,华东空军地勤处处长、中将李世照等。另有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硕士、副教授6人,中级知识分子30余人,大学毕业生120余人。

经济

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李宅人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国营、集体、合营、个体经济四轮并转,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全面发展。1992年工业总产值1195万元。重点企业有:设在李宅的东阳市火腿厂李宅分厂,年产金华火腿特制蒋腿27000余只,年总产值300万元,利税50万元。东阳市二轻局所属的东阳市弹簧厂是生产弹簧的专业厂,职工50人,固定资产50万元,年产值100万元。镇办东阳市永磁厂,职工413人,年总产值979.5万元,利税150万元,固定资产429.79万元,现正在联合全镇8家磁材企业,组建李宅磁性公司,以形成较大规模的磁材生产基地。李宅建筑公司,职工1679人,工地分布在全国各地,1992年总产值600万元。高纯超细化工厂,产品主要有X--氧化铝系列产品,广厦牌高级彩色釉面墙地砖系列产品,现有职工150人,固定资产400万元。李宅新亚钢带厂,专业生产建筑工具泥抹,职工25人,年总产值200万元,利税10万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按照以工富农,以商兴镇,商工农协调发展的构想,正在创造条件,全方位发展李宅经济。现已开辟的桥棚开发区,地处李宅东北隅,东公路旁,每日过境客车60余班次,旁有李宅车站,公交车每日16班次;程控电话60门,市设工业专用输电线路1条。各种服务机构齐全:李宅派出所,干警7人,管辖李宅、北江两个镇,还有联防队,维持社会治安。市农业银行李宅营业所,职工9名,1992年底存款余额1820万元,贷款余额1750元。李宅信用社,职工9名,1992年存款余额1329万元,贷款余额726万元。李宅粮油工业公司,有粮仓31座,面积3489平方米,仓容650万公斤,购销业务量大。李宅供销社,职工91人,管辖红旗、西宅、楼西宅3个分社、6个专业商店和1个工厂,营业、仓库用房7972平方米,采购、批发、零售总额379万元。清代设集市,现每逢农历一、四、七为市日,赶集人远及嵊州市、义乌、诸暨市磐安县永康市金华市新昌县缙云县天台县等县(市)。每年农历九月十二为物资交流会,赶集人近十万,交易商品数百种,成交额5万余元。历来为东阳北乡的重要经济集散地。李宅道班,职工10人,管理路程18公里,1982年以来,连续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1988年被评为金华市最佳服务单位,一直为东阳市市级先进单位。国营李宅林管区,职工45人,林点18个,管辖李宅、北江东阳江、郭宅、湖溪5个镇的国有山林21000亩。

此外,紧挨村东的十二莲花峰(俗名十二山头),面积2.5平方公里,属红壤低丘。义东嵊公路贯穿其间,南缘东阳江水库干渠,北濒东阳江主流,交通便利,能源充足,水量丰富,空气新鲜,风景优美,且不占用粮地,可吸引创建具有上万名职工、亿元产值规模的企业和众多服务设施,并实施生产区、生活区、旅游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参考资料

李宅村.马蜂窝.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