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之战
长坂坡之战是发生于刘协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军,双方在宜昌当阳展开交战,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仅剩数十骑逃走。逃亡期间,张飞据水断桥为刘备赢得关键的逃亡时间,而赵云也在此战中全力保护刘备家眷,使得甘夫人和刘禅幸免于难。
此战过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县(今湖北省江陵县)的计划。转赴江夏区(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与刘表长子刘琦会合。
背景
公元202年,夏侯惇所率曹军部队跟刘备军在博望坡(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展开交战,最终以战败告终。此战后,曹操将战略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顾及刘备,刘备因而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5年后,在白狼山之战平定北方后的曹操,重新将攻略重心转移至南方。并于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军马南下荆州。同年8月,荆州市牧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即位,并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而降。
驻扎在樊城的刘表客卿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当即下令向江陵县撤退,同时通知关羽率水军到江陵会合,刘琮左右的人和荆州百姓十余万因刘备素有仁德之名,跟随刘备同行。
与此同时,曹操早已知晓江陵储存有刘表军的粮草辎[zī]重,担心刘备占有江陵的物资。在公元208年9月,与曹纯领五千虎豹精骑急袭追击,在当阳市附近追上刘备军,战役因此打响。
交战细节
曹军急袭
公元208年9月,曹操与曹纯等多名曹军干将领五千虎豹精骑急袭追击往江陵撤退的刘备军。
十万民众随行
刘备军撤离时,携有民众十余万随行,同时带有大批量的粮食辎重,部队行军速度缓慢,不久就被曹军精骑在当阳长坂追上。
刘军败退
刘备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能够参与作战的兵士不多,在与曹操军的交战中迅速落败。刘备抛妻弃子,仅率赵云、张飞等数十骑逃走,在逃亡的时候,刘备与赵云走失,此时有人声称赵云已经归降曹操,刘备全然不信,并用短戟打那个散播谣言的人,说到:“子龙不弃我走也”。与此同时,刘备下令张飞断后,张飞得令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前往长坂桥。
赵云寻刘备妻儿
赵云与刘备走散的原因是赵云考虑到刘备妻儿还在曹军包围之中,因此决定转身杀回曹军,寻找刘备妻儿。赵云在曹军之中,勇猛异常,根本不惧怕曹军的精锐之师。最终,虽然遗失了刘备的两个女儿,但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并将他们救了出来。
张飞据水断桥
在长坂桥上,张飞率领二十骑据水断桥,露出愤怒的眼神,横握着长矛。大声吼道:“我是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没有一个人敢前进,刘备军因此获得宝贵的逃亡时间。
徐母被俘
这场战役中,曹纯所部捕获刘备的两个女儿,同时俘虏大量的百姓和辎重。在被俘虏的百姓中,有一个人就是刘备谋士徐庶的母亲。而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后来徐庶被迫放弃与刘备逃亡,转投曹操。
战后结果
刘备虽然损失惨重,但集团核心仍然存在。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而前往江夏区,此时关羽率水军前来接应刘备,在刘表长子刘琦的帮助下,刘备得以栖身于江夏。
与此同时,东吴吊唁刘表的使者鲁肃劝说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诸葛亮被派往东吴商谈联盟事宜。
艺术创作
在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之战是刘备军团的经典战役。其中广为世人乐道的故事要属“赵云七进七出”和“张飞大闹长板桥”。
赵子龙七进七出
在三国演义第041回,“刘备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章节中,提到赵云多次冲杀曹军阵营,寻找刘备妻儿的下落。在前往救助麋夫人和刘禅的时候,被曹军围困。赵云多次请麋夫人上马,但麋夫人提到“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为了不拖累赵云,麋夫人最终投井自尽。
后人有诗赞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赵云见状只能奋力救出刘禅。在途中斩夏侯恩获青釭剑,怀揣刘禅七进七出曹军。
张飞大闹长板桥
张飞在长坂桥上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音像巨雷轰鸣一样,曹军听到都不由战栗。曹操也想起关羽之前的评论,下令不可轻进。
在多次大喝之后,曹操身边夏侯杰被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见状,回马便走。于是曹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后人有诗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不久,曹操识破张飞的伎俩,追击刘军到达汉津。当看到刘备跟关羽会合时,担心有埋伏只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