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英文名:Angus Cattle),又名阿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 Angus Cattle),因原产于北部的阿伯丁( Aberdeen)和安格斯(Angus)地区而得名。正式定名于1909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种。安格斯牛是世界上专门化肉牛品种中的典型品种之一,表现为早熟易肥、胴体品质好、净肉率高、花纹明显。同时,安格斯牛牛皮质量较好,可用于制作小牛皮或牛皮皮革制品,如鞋子、汽车座椅、精细皮大衣等;母牛结构紧凑,泌乳力强,是肉牛生产配套系中理想的母系。

18世纪,英国对安格斯牛进行有计划的育种,选育方向要求早熟、肉质好,屠宰率、饲料报酬率和犊牛成活率高。19世纪初,包括华特生在内的多位育种家改良了这个品种,并固定了其体型。1862年开始良种登记,1892年出版良种登记薄。不久之后,安格斯牛开始输往欧洲、美洲,逐渐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其后,经过一些国家的不断选育,又培育出了红色安格斯牛,如加拿大红色安格斯牛,有红色的被毛。1974~2010年,中国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引进安格斯种公牛,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用于改良中国本地黄牛的肉用性能。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重要特征。成年公牛活重7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牛体躯结实、头小而方,额宽,体躯宽深,四肢短而直,前后档较宽。安格斯牛适应性强,耐寒抗病。

形态特征

安格斯牛以全身被有黑色的毛和无角为重要特征,故也被称为无角黑牛。部分安格斯牛腹下、脐部和乳房部有白斑,其出现率约占40%,不作为品种缺陷。安格斯牛体型较小,躯体低矮,肉质紧凑、结实。背线平直,腰肩丰满,躯体宽深,呈圆筒状,四肢短而直,且两前肢、两后肢间距均较宽,体形呈长方形。全身肌肉丰满,躯体平滑丰润,大腿肌肉延伸到飞节(后肢胫与管之间)。皮肤松软,富弹性,被毛光亮滋润。

安格斯犊牛平均初生重25~32 kg,7~8月龄断奶的牛只活重可达200 kg,成年OX体重800~900 kg,母牛500~600 kg。成年体高公母牛分别为约为130.8 cm和118.9 cm,成年牛体斜长约为144 cm。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安格斯牛产于苏格兰的安格斯等地。在世界各地安格斯牛都有分布,是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重要牛种。在肉牛总数中,以美国为例,在美国肉牛总数中,安格斯牛约占1/3。中国的安格斯牛一般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引入,主要养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等省份和自治区。

栖息环境

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拔5500 m以上的地方,但由于这些牛由人工培育,因此,它们没有“自然”栖息地。这些牛生活在牧场和开阔地区,只要它们有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草,安格斯牛就会茁壮成长。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安格斯牛是食草动物,它们会花费一部分时间吃草,另一部分时间进行休息和重新咀嚼它们所吃的食物。它们会反刍食物,并咀嚼它以帮助消化。

社群行为

它们生活在群体中,有等级制度与统治地位高低的划分。最高统治地位的牛是根据年龄、体型和性别来选择的。

生长繁殖

安格斯牛是一夫多妻制的,一只雄性在它的牛群中与许多不同的雌性交配。交配后,雌性在生下一头小牛或双胞胎之前有9个月的妊娠期。小牛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站立,迅速开始学会走路并跟随母亲。母亲在小牛大约6个月大的时候断奶。当小牛一岁时,它们已经完全独立,达到性成熟并且有繁殖能力。

性格特征

安格斯牛的性情差异很大。总的来说,安格斯牛较为温顺,是非常受欢迎的品种牛,但这就可能会引起育种者的粗心以及不在乎牛的性情等行为。这导致一些牛产生了不稳定的性格。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地区,安格斯牛(公牛、母牛和阉牛等)甚至因其凶猛的攻击性出名。多数安格斯牛是安静、温顺的动物,不会给农场主和牧场主带来任何与性情有关的问题。

养殖

养殖技术

配种

养殖安格斯牛前需引进牛只为纯种黑安格斯母牛,年龄一般为10~16月龄,传统上,后备母牛首次配种时间为16~18月龄,体重350 kg以上。产后的母牛70天左右开始发情,这是经产母牛配种的最佳时间,要及时配种以免发生漏配和失配现象。

饲养

安格斯牛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养法。

犊牛

犊牛出生后60 min内,喂食初乳。喂食方法为随母哺乳法,从初乳喂养直至犊牛断奶期间应该定时进行自然哺乳。犊牛出生一周后,应适当运动、晒太阳,并对其进行采食训练,饲料为优质的干草。满月后应使其自由运动,喂水需单独饲喂,保证水温在36~38 ℃之间;当犊牛达到2月龄后,可喂食秸秆和青贮饲料,为了防止犊牛腹泻,采食后不要立即给水。

母牛

在母牛妊娠前期,应该确保饲料质量,并适当添加胡萝卜、妊娠母牛料、维生素a等。并且注意用药和驱虫,对母牛进行保胎,并对早产和流产进行预防。在围产期,应该在产前20天便将母牛转移到干燥、洁净的待产区内,并进行特殊护理,保证母牛的营养,饲喂高品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同时应该做好接产相关准备工作。

育肥牛

通过散养圈饲喂的方式饲养育肥牛,在圈内任其自由采食,每日饲喂2~3次,饲喂间隔时间应保证不低于6小时,每日采食时间应该控制在1~1.5小时内。在运动场设置饮水槽,供其自由饮水,当育肥牛体重达到600~700 kg时,即可出栏。

安格斯牛孕期管理

母牛在妊娠期时,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提高饲料质量的同时,要饲喂易于消化吸收且有营养的优质饲料。更重要的是需要注意驱虫药的安全性,保证妊娠期母牛的生活环境不受到污染。同时,要做好预防流产或早产等保胎工作,在母牛产前20天左右就需将母牛转移到干净的地方进行待产,并且要尽量保持环境干燥,给母牛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

犊牛的日常管理

犊牛出生后先清除口鼻部的黏液,再擦拭身体上的黏液,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为了避免感染,需在脐带处充分消毒。在出生后的半小时到一小时期间,要进行第一次喂奶,牛初乳中的营养成分能够覆盖到犊牛胃肠壁上,可以有效保护胃肠黏膜不健全的犊牛,减少外界细菌的侵扰,从而提高对各种疾病的预防能力。

在温暖夏季里可以让犊牛自由饮用常温清洁水,进而让犊牛适应生长环境。在犊牛单独分栏饲养前要对牛舍进行消毒清理,要注意饲养过程的卫生环境,提高犊牛生活环境质量,犊牛舍尽量远离住宅区和生产区。减少病原体感染机率,提高预防传染疾病能力。

病害防治

安格斯牛品种不易患病,并且它们极不可能患上红眼病、晒伤或癌症。但牛品种也潜伏着许多遗传缺陷,例如侏儒症、多腿、多骨的形成、神经性脑积水颅腔充满液体等情况。

犊牛患病原因及解决措施

犊牛免疫力脆弱加上环境的转变易导致体弱的犊牛死亡,规模化养殖场的犊牛容易因腹泻、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胃阻塞等原因诱发一系列其它疾病导致犊牛死亡。新生犊牛较为常见疾病为腹泻。即使是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此病也很难完全杜绝,发病时间约为出生后的2周内。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管理不当,饲喂营养不合理和病毒、寄生昆虫、细菌引起的腹泻。

当犊牛有腹泻症状,可减少牛奶饲喂量,并在饲喂牛奶中添加土霉素。一旦发现脱水情况严重时要及时输液补水,并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犊牛肺炎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气喘、体温升高、流鼻液等临床特征,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异物被犊牛吸入导致。做好环境卫生从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犊牛疾病的发生率。犊牛胃阻塞多出现在断奶期,主要是犊牛的胃功能尚未健全,误食异物或胃里积存大量不能及时消化的草团所致。加强对断奶期犊牛的管理,控制犊牛对草料的摄食量,及时清理饲料中的异物都有助于犊牛的饲养。

养殖历程

阿伯丁安格斯牛品种(国际上称为安格斯牛)是(19世纪初)从苏格兰东北部和主要以养殖黑牛为主的地方发展而来的。最早的种群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叶。在该品种的早期养殖中下面三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价值

肉用价值

安格斯牛肉用性能良好,表现早熟易肥、饲料转化率高,被认为是世界上肉用品种中肉质最优秀的品种。安格斯牛胴体品质好、净肉率高、大理石花纹明显,屠宰率60%~65%。据2003年佛罗里达州的研究报告,3937头平均为14.5月龄的安格斯阉牛,育肥期日增重1.3 kg±0.18 kg,胴体重341.3 kg±33.2 kg,被膘厚1.42 cm±0.46 cm,眼肌面积76.13 c㎡±9.0 c㎡,育肥期饲料转化率较高;骨骼较细,仅约占胴体重的12.5%。安格斯牛肉嫩度和风味很好,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用品种名作为品牌名称的肉牛。通常安格斯牛都具有AAA级品质。

产奶价值

安格斯牛一直以其优良的母性特征和良好的哺乳能力著称。安格斯母牛乳房结构紧凑,泌乳力强(泌乳期产奶量800 kg左右),是肉牛生产配套系中理想的母系。据日本十胜种畜场测定,母牛挤奶天数173~185天,产乳量639 kg,乳脂率3.94%。

牛皮价值

安格斯牛的牛皮质量较好,可用于制作小牛皮或牛皮皮革制品,如鞋子、汽车座椅、精细皮大衣、手套、手袋、皮带、家具、地毯等。

物种引进

中国引进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安格斯种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根据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在哈尔滨市国际肉牛产业峰会报告上的初步统计,中国活体引进安格斯牛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陕西省山东省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等省份和自治区,2013年以来引进的数量超过10万头,三代系谱齐全的育种核心群数量在2万头左右。

但在2021年之前中国仅有2000头纯种安格斯牛的存栏总量,种质资源十分珍贵,为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的10~15年里,发展以安格斯肉牛为主要品种的高端肉牛产业。纯种安格斯牛资源非常有限,而直接从国外进购成年母牛价格又十分昂贵(每头牛4万元左右),因此,纯种牛资源的稀缺、母牛引进难等因素已成为中国某些区域高端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提升安格斯肉牛的种群规模及繁育生产效率,最终实现优质肉牛产业发展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在近两年开展了安格斯牛杂交繁育技术试验工作。

美国引进状况

美国第一大群安格斯肉牛是直接从苏格兰购买的。在1878年到1883年这段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仅进口的牛就有1200头,其中大部分是在中西部地区。在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这些早期的引进者,反过来,通过繁殖、展示和出售它们登记的牲畜,帮助建立了安格斯牛群。

到2010年美国已拥有70多个肉牛品种,且红色安格斯牛是美国育成的新品种。美国每年育肥肉牛3400万头(包括部分淘汰的母牛),其中只有极少数部分为纯种牛,大部分用于经济杂交。目前美国的肉牛杂交主要采用三品种杂交的形式。主要过程为采用海福特牛和安格斯牛两个品种轮回杂交,子代再与夏洛莱牛或西门塔尔牛进行轮回杂交。这样可使杂交优势发挥到最大。在美国常见的肉牛品种中,安格斯牛的肉质也是最好,所以其肉价比海福特牛和红安格斯牛等肉牛都高。目前安格斯牛在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发展均很快,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引进这一品种肉牛来生产优质牛肉。

其他知识

相关品种

红安格斯牛

红安格斯牛品种与阿伯丁安格斯牛有着相似的起源。红安格斯牛的外形与阿伯丁安格斯牛相似,中等大小,通体结实。它是红色的,皮肤有色素,在繁殖过程中,红色的被毛色被传递给小牛。雌性红安格斯牛在很早的时候就进入青春期,具有很高的生育力,并以其在牛群中的长寿而闻名。红色安格斯雌牛具有极好的产奶量和强烈的母性本能。红安格斯牛品种被饲养者认为是性情温和、易于饲养的牛。由于它的肌肉内有许多大理石花纹,所以这一品种生产出的肉类的质量较高。

其它肉牛

参考资料

..2022-11-10

.ITIS.2024-09-13

安格斯牛.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2-11-10

Angus Cattle Breed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domestic animal breeds.2022-09-20

Angus Cattle Fact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file.agrifarming.in.2022-09-20

安格斯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Aberdeen angus.EcuRed.2022-09-20

Black Angus.animals.net.2022-09-20

..2022-11-10

..2022-11-10

..2022-09-20

..2022-11-10

..2022-11-10

Aberdeen angus.The Cattle Site.2022-09-20

Aberdeen Angus Cattle Breed.petkeen.2022-09-20

..2022-11-10

..2022-11-10

Breeds of Livestock - Angus Cattle.afs.okstate.2022-09-20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