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
青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介于东经108°18'45"~108°50'29",北纬22°39'41"~23°00'03"。总面积872平方千米。辖区东邻横州市、宾阳县,南连邕宁区并与江南区、良庆区隔江相望,西接西乡塘区,北靠兴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青秀区辖4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3个园艺场。辖区政府驻南宁市青秀区悦宾路1号。截至2021年末,青秀区户籍总人口86.17万人。截至2020年,青秀区辖区内居住汉、壮、苗、瑶等44个民族。
青秀区位居盆地中央,地形平坦,有邕江穿流而过。青秀区古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晋属晋兴郡,隋唐属南晋州,宋至明为宣化县。中华民国时期,青秀区主要境域先后属南宁县、邕宁县。1979年3月,设新城区。2005年3月18日,新城区更名为青秀区。辖区内风景名胜有南宁青秀山风景旅游区、广西民族博物馆、东博·会展文化旅游区、广西科技馆等。
2021年,青秀区生产总值(GDP)达1324.77亿元,同比增长6.1%。辖区内有南宁东站、南宁琅东客运站,高速公路设有南宁东、伶俐镇(南阳)、八鲤等3个高速出入口。青秀区是南宁市最早享受南宁“地铁”发展时代的城区之一。
地名来历
青秀区因辖区内有青秀山而得名,作为今行政区名,于2005年3月18日正式更名。
历史沿革
秦朝-清代
青秀区,古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地区,设置桂林郡,属之。
西汉王朝建立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刘彻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平定南越国后,属郁林都领方县辖地。
三国时,属孙吴辖地。吴把领方县改名临浦县,并从原属交州改属广州市。便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一直延续到晋朝。
晋大兴元年(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南宁市为广州晋兴郡晋兴县,晋兴郡洽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今青秀区属晋兴郡。
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武缘县,治所在青秀区伶俐镇,隶属南定州,为青秀区境域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隋开皇九年(589年),武缘县属尹州(原南定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武缘县废。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武缘县,治所依旧在伶俐镇,属南晋州(治所在青秀区中山街道一带)。唐贞观六年(632年),武鸣区县属州(在青秀区境内凌铁村一带)。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武缘县属朗宁郡,后复属南宁市。
宋天圣五年(1027年),武缘县治所迁址武鸣区。此后,青秀区境主要属邕州宣化县。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青秀区境属邕州路宣化县。
明泰定元年(1324年),属南宁路宣化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南宁府宣化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宣化县省入南宁府,青秀区境属南宁府。次年,废南宁府改置南宁县,青秀区境主要属南宁县。民国3年(1914年),南宁县改为邕宁县,青秀区境主要属邕宁县。民国22年至25年(1933~1936年),广西省政府驻地在青秀区中山街道植物路广西军区内,后迁至桂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年初,析邕宁县城和城郊设南宁市,青秀区地分属南宁市、邕宁县。
1953年,在青秀区境域设南宁市第四区。同年3月,第四区改为第二区。
1955年12月,撤销第二区。
1958年7月,南宁市恢复市辖区建制,青秀区城区设置江宁区。
1960年6月,江宁区改为江宁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江宁公社,恢复江宁区。
1963年1月,将江宁区分为中山、古城和南环公社。
1967年1月,南宁城区南环公社改称红旗人民公社,古城公社改称新城人民公社。郊区长公社改为向阳公社(1983年改为津头公社)。
1979年3月,南宁市撤销街道人民公社,成立5个区。其中,青秀区城区设新城区,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撤销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新城区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邕宁县划归南宁市,青秀区城乡分属南宁市新城区、郊区、邕宁县。
2005年3月18日,新城区更名为青秀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青秀区辖4个镇、5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新竹街道、津头街道、长塘镇、伶俐镇、刘圩镇、南阳镇、南宁仙湖经济开发区,另有3个园艺场,共有城市社区68个、乡镇社区3个、村委会47个。青秀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青秀区悦宾路1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青秀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介于东经108°18'45"~108°50'29",北纬22°39'41"~23°00'03"。地处南宁市东南部,东邻横州市、宾阳县,南连邕宁区并与江南区、良庆区隔江相望,西接西乡塘区,北靠兴宁区。辖区有耕地面积1.778万公顷,林地面积4.34万公顷。总面积8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秀区地处南宁市盆地中央,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分为平原、山地、丘陵、台地4种类型。东面为青秀山、凤岭、谭柏岭等丘陵,西部为南宁盆地的平原,邕江从南面蜿蜒而过。境内最高峰逃军山海拔473米,坐落于长塘镇东北面,邕江北岸。
气候
青秀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青秀区年平均气温21.6℃,1月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2.1℃(1955年1月12日)。7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40.4℃(1958年5月9日)。无霜期最长达334天。年平均日照数1827小时,年总辐射111.9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气温全年都在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4.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55.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
2021年,青秀区降雨量偏少、气温偏高、日照时数偏多。各月平均气温在13.8℃(1月)—29.5℃(7月)之间;全年月平均日照时数138.6小时;全年月平均降雨量99.1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月1日至9月30日),汛期总雨量为926.2毫米,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8%;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
水文
青秀区境内河道属邕江(郁江)、茅桥江(竹排冲上游)、竹排冲(竹筏坑)流域、青龙江(刘圩镇)。其中邕江流域面积6120平方千米,竹排冲流域面积105.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邕江,二级河竹排冲。河流总长度38.8千米,年径流总量418亿立方米(入境水量382.5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青秀区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两大类型。地表水资源:邕江的水资源总量为384.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类型,以南宁市地下水分区的南湖区(不包括津头、长埋岭、民主路等地)来看,储量约为432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植物类资源主要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纤维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绿化观赏植物等几大类。
动物类资源主要有:哺乳动物、鸟类、节肢和爬行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青秀区主要矿产资源有页岩、重品石、石英砂、大理石、砖瓦用黏土等。
青秀区境内探明地下矿藏有碳酸钙、泥岩、黏土等,主要有位于长塘镇天堂村六淋山潘登相石场石灰石矿、南宁市李业密石灰岩石场石灰石矿、广西国营广西高峰林场二塘砖厂泥岩矿及南宁市三塘建兴砖厂黏土地矿,总面积为0.1793平方千米,其中潘登相石场和李业密石场已探明总资源储量517.95万吨,国营高峰林场和建兴砖厂已探明总资源储量为342.72万吨。4个矿山总设计年产量为36万吨。石英砂矿主要分布在长埋岭以东,含量超100万吨。砂砾石矿主要分布在茅桥长埋岭一带,成分以石英、砂岩、硅质岩为主,砾径以1~5厘米为主,供建筑或筑路用。金矿分布在茅桥一带,以沙金形式,存在于第四系冲洪积物的砂层,有2个矿层,厚4~35米,品味较低,含金量每立方米在0.00001~0.06克之间。
自然灾害
青秀区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崩塌、洪涝等。气象灾害以干旱(见春旱、秋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大风、雷暴、热带气旋等最为常见,其中以水灾、旱灾为主。水灾主要发生在5~10月。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和崩塌,主要发生在5~10月。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强降雨、工程建设和削坡建房等,主要分布在柳沙半岛、仙葫经济开发区、邕江沿岸、伶俐镇邕江北面山区山坡农村村民住宅点等地。
1994年7月上旬,南宁市连降暴雨,邕江河段水位急剧上涨﹐辖区部分工厂、企业、道路受淹。受淹街道6条,建筑物369间、工厂7家,民房倒塌2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5.5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275.2万元。
2001年7月上旬,南宁遭受64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青秀区辖区受淹29个单位,受淹房屋932间,倒塌房屋68间,受淹人数56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9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34.2亩,直接经济损失1289.5万元,农业直接损失228.18万元。
人口
人口概况
截至2021年末,青秀区户籍总人口86.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4‰;常住人口113.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6.98万人,城镇化率94.18%。
民族构成
青秀区是南宁市拥有汉族人口最多的城区之一,仅次于江南区;是全市壮族人口最少的城区;其他民族的人口占城区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又比其他城区高。
截至2020年,青秀区辖区内居住汉、壮、苗、瑶等44个民族,汉族占人口比重的62.83%,壮族占人口比重的33.1%,苗族占人口比重的0.48%,瑶族占人口比重的1.78%,其他民族占人口比重的1.81%。
经济
综述
2021年,青秀区生产总值(GDP)达1324.77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5.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2.3%、6.5%,三次产业结构为1.73:9.53:88.74。财政收入完成189.03亿元,占全市比重达2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13元,同比增长6.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5元,同比增长9.90%。
第一产业
青秀区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等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花生、西(甜)瓜、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渔业以鱼塘、江河网箱养殖为主。
2021年,青秀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7965万元,同比增长5.02%;其中农业实现171971万元,林业实现40425万元,牧业实现105800万元,渔业实现1489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64870万元。
第二产业
2021年,青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0%。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53%。
第三产业
2021年,青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6.37亿元,同比增长9.81%;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95%。
交通运输
综述
截至2017年,湘桂铁路、邕江航道以及南宁市境内的高速铁路过境,贯穿南宁市中心的民族大道、城市快速环道在青秀区与桂海高速公路相接,直贯北部湾沿海,沿桂海高速公路可一路北上湖南省、湖北至北京,南下防城港市、北海出海口。辖区内有南宁东站、南宁琅东客运站,高速公路设有南宁东、伶俐镇(南阳)、八鲤等3个高速出入口。青秀区是南宁最早享受南宁“地铁”发展时代的城区之一。
公路
2020年,青秀区共有在养的农村公路394条,里程769.32千米,其中国道1条里程为3.42千米,县道2条里程为28.74千米,乡道11条里程30.4千米,村道380条里程706.76千米。青秀区辖区内的南宁市东收费站是南宁的东大门,沿高速公路向东直接通达粤港澳、东部沿海地区、柳州市、桂林市等地。
铁路
青秀区内的南宁东站是集铁路客运、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及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高铁火车站。
航运
南宁港位于仙葫牛湾半岛对面,是南宁市最大的航运码头,货运可以直接通达粤港澳地区。
截至2020年,青秀区辖区内水上客运交通主要集中在长塘镇、伶俐镇和南阳镇。经政府批准设置的营业性渡口6个,其中人行横渡4个、车渡2个。分别为长塘圩渡渡口、长塘军山渡口、长塘车渡渡口、伶俐横渡渡口、伶俐车渡渡口、南阳泗溃渡口,共有渡船32艘。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08年,青秀区有小学76所(社会办6所),在校生3.52万人;中学10所(企业办1所),在校生6520人。有教职工25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70.37%,辍学率1%,毕业生升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入学率乡镇60%、市区80%。
截至2020年,青秀区有公办幼儿园、中小学125所(含完小33所)。其中,幼儿园31所(含企事业办15所),在园幼儿1.85万人,专任教师1517人;小学82所(含完小),在校生7.11万人,专任教师4684人;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生1.83万人,专任教师1284人。民办幼儿园、中小学131所。其中,幼儿园117所,在园幼儿1.85万人,专任教师1702人;小学11所,在校生0.63万人,专任教师368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生0.02万人,专任教师37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116.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20.5%。
科技
2005~2008年,青秀区辖区单位获自治区级科技成果184项。由城区组织实施的“一把手”科技项目—“10万亩杂交水稻示范推广”,年增产稻谷1932万公斤,增加纯收入4431万元,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一把手”惠民工程。
截至2020年,青秀区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年度保有量24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48家,入库培养瞪羚企业6家,新增获得自治区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中国—东盟北斗/GNSS(南宁)中心成立中国—东盟空间信息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在青秀区揭牌。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项,完成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6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青秀区有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其中,区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公立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覆盖服务人口80.8万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265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青秀区实现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服务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南宁市统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医保二次报销、医疗救助、财政兜底等“一站式”系统直接结算服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6.84万人,参保率100%,发放养老金519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0.05万人,征缴7089.6万元,支出907.75万元。
人文
方言
青秀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各自保留自己的民族语言。市区内交际,以南宁白话为主,乡村居民主要讲平话,普通话亦全面通用。下廓街官话是青秀区独存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汉语方言。辖区内的主要方言有:壮族方言、汉语方言、粤语、平话、下廓街官话等。
文物古迹
青秀区境内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有33项,其中,自治区级6处(豹子头贝丘遗址、灰窖田贝丘遗址、中共广西“一大”旧址、邕江防洪古堤等);南宁市市级20处(青秀山摩崖石刻、董泉、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等);未定级7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刘圩香芋”于2016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是青秀区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南阳镇、长塘镇、伶俐镇共4个镇27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1′~108°50′,北纬22°39′~22°51′。
风俗民情
壮族:节日和农闲时节,以、糯米加工制作的食品多种多样。春节用糯米做年糕、沙糕、年粽、汤圆,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制作五色糯米饭、糯米糍粑,端午节包糯米凉粽,八月十五制作月饼,平时做米粉、粉利、油馍、油饼、甜酒、凉粉等小吃,还用黄豆制作豆腐。
汉族:制作的传统风味食品名目繁多,有以籼米为原料制成的米粉、粉利、甜糕、各式粥类,以糯米为原料制作的各式粽子、彩色汤圆、米酒、糕饼、糍粑,用面粉制作的面条及各式饼干、包子、油炸食品,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各色烧腊、凉拌香辣猪肚。
回族:传统饮食以面制品、大米为主食,肉类为牛、羊、马肉,节日庆典制作油炸面类食品、泡羊肉、新疆烤羊肉串等,或到“清真饭店”饮食,戒烟、酒。
青秀区城中居民有为老人祝寿之礼,尤以汉族居民更为突出。父母年到60岁即为“花甲之年”,61岁则称“70开一”,分别举行祝酒仪式。祝寿被视为尊老敬老的一种仪式。
景区
综述
青秀区内旅游景区(点)主要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8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家。
主要景区
青秀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中心,坐落在蜿蜒流淌的邕江畔,面积13.54平方千米。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青秀山拥有千年苏铁园、兰园、雨林大观、观音禅寺、抗日学生军纪念碑、桃花岛、广西珍贵树种展示园、桂花园等50多个景点。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于2009年对公众免费开放, 是一座自治区级、公益性、专题类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山内,毗邻美丽的邕江江畔,占地面积130亩,由主楼和广西传统民居文化生态展示园两部分组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世居民族为主的各民族繁衍生存,融合发展的社会发展物证、文化与艺术遗存、典籍及无形文化遗产及研究成果的调查收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宣传的专业性民族文化博物馆。
金花茶公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家以种植“茶族皇后”—金花茶为主的茶花专类园。位于南湖大桥旁,占地23.78公顷,以中国传统山水园为框架,分为金茶晨曦、溪石烟柳、碧波绿影、清心无忧、颖湖鱼趣、山茶烂漫、疏林草地、成人儿童体育健身区、青少年科普馆等十大景区。
地王·云顶观光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位于高276米的地王国际商会中心59层,以高空休闲文化为特色,是集观光、科普、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城市瞭望平台。国内首个“云顶凌空踏步”透明玻璃走廊凌驾于223.8米高空,被喻为“空中大峡谷”。
荣誉
2021年1月19日,青秀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5月27日,青秀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2年6月,青秀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3年11月18日,青秀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排名第74位。
2023年11月18日,青秀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56位。
2024年9月19日,青秀区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9位。
2024年9月20日,青秀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57位。
参考资料
青秀概况.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5
地理位置.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3
青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06
青秀区2021年1-12月份经济运行简况.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5
青秀山.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1-13
区位优势.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5
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1-18
联系我们.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8
广西2021年A级旅游景区名录表(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2-11-16
《青秀年鉴·2018》.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5
建置沿革.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3
物产资源.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2-06
气候水文.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3
医院简介-医院概况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12-09
医院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12-09
医院简介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12-09
医院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22-12-09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简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12-09
医院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12-09
医院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2022-12-09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埌东医院概况.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埌东医.2022-12-09
南宁市定点医疗机构.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2022-11-16
医疗机构单位名称.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6
青秀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22-11-17
广西第一批至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2-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桂政发〔2020〕4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2-1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3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2-11-16
刘圩香芋.广西南宁市农业农村局网站.2022-11-16
青秀山风景区 .南宁市人民政府.2022-11-16
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2-11-16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2-11-17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体育总局.2022-11-17
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今日头条.2023-12-16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09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4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