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汽车(motor vehicle)是一类交通工具,主要指由动力驱动且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汽车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或特殊用途。
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1769年,世界上第一辆以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在法国诞生。1863年,第一辆用汽油驱动的三轮车出现。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出现,同年11月,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世界公认的第一辆现代汽车。然后,随着1908年福特T型车的出现,汽车正式开启了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的时代,并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欧洲开始了多样化发展,以及于爆发之后,在日本进入了精益化生产阶段。而当时间来到21世纪,随着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浪潮,汽车又逐渐开始了向新能源转型的阶段,并出现了纯电动、氢能源、插电混动等动力类型的车型。
汽车这类交通工具主要由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和电器系统这四大部分组成。由此可以进行前进、倒车和驻车制动,并可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以及特殊用途。按照《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可知,汽车的应用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方面。按照不同的标准,汽车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比如按照用途的不同,汽车可分为普通运输汽车、专用汽车和特殊用途汽车等类型。而在未来,汽车这类交通工具将主要朝着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等方向发展。
发展简史
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
世界发展简史
起源
1796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居纽(Nicholas Joseph Cugnot)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依靠自身动力行驶的蒸汽动力无轨车,准备用以牵引大炮,速度仅有4km/h。这辆车前部吊装一个锅炉,锅炉产生的蒸汽推动汽缸中的活塞以驱动前轮。这是车轮第一次借助人力或畜力以外的动力向任何方向行驶,被称为汽车的祖先,大英皇家汽车俱乐部和法国汽车俱乐部先后认定它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收藏于法国国家博物馆。
1863年,让·约瑟夫·埃蒂安·莱诺瓦(Jean Joseph Étienne Lenoir)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驱动的内燃发动机三轮车,并获得利用燃料燃烧来推动活动部件的专利,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在德国出现,发明者为本茨(Karl Benz),这辆车有三个像自行车那样的钢丝轮,装载了四冲程发动机以及电线圈点火装置,车辆的变速器包含两个连接发动机与后轴的链条。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1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
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被德国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发明。这辆车由一辆四轮大马车与迈巴赫改造而成,前轮上安装转向手柄,后轮上安装驱动装置,车身中部安装立式发动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称这辆车为“机动马车”,后来这辆车被叫作戴姆勒一号车,也是被世人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它的排量达到0.46L,转速为650r/h,车速为18km/h。
1901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公司制造出了梅赛德斯(Mercedes)车型,同年,兰塞姆·E.奥兹(Ransom E.Olds)在美国生产出第一批量产的敞篷汽车奥兹莫比(Oldsmobile)。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T型车,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向了美国。第二次变革是欧洲通过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转回了欧洲。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形成精益的生产方式,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又转到了日本。
流水线时代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美国两大汽车公司的成立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1925年,老威廉·福特得益于工厂的高效生产线,将汽车卖价从850美元降至300美元以下。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T型车车体的钢材经过了特殊的热处理,启动由电机代替了电池,传动装置改成了维尔斯发明的行星齿轮,这样,即使车子颠簸得再厉害也不易松脱。操纵系统也都统统简化,几乎人人都可学会驾驶它。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是福特汽车一百多年汽车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福特T型车的出现,使汽车成为普通人的交通工具,它让美国家庭拥有轿车梦想成为现实,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向了美国。
1910年,俄罗斯帝国在德、法、美等国后也生产出了自己的汽车,但直到1929年,苏联的汽车年产量只有2000辆,所需汽车90%依靠进口。1929年3月4日,苏联用自己的库存黄金换回了福特汽车旗下的一家叫“卢吉”的汽车厂。1931年11月6日,高尔基汽车厂开始批量生产“嘎斯”车。
1925年,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Linrrican Wonder”在纽约街头行驶。此次行驶象征着智能汽车技术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拉开了智能汽车技术的历史帷幕。
多样化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流水线生产所涵盖的基本思想已经在传到了欧洲。与美国生产的汽车相比,欧洲的汽车车型更小,耗油更少,更受美国的年轻人喜爱。并且欧洲工资更低,产品多样性成了欧洲汽车公司面向世界出口的竞争优势。
欧洲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25年取得了国外市场的节节胜利。各大欧洲汽车公司降低售价与美国汽车公司竞争。以新颖的汽车产品与美国汽车公司抗衡,形成了由汽车产品开发出的多姿多彩的新型车。例如,法国的标致公司在此期间汽车产量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法国的法拉利设计制造了12缸车型125 S,并于1947年5月11日,由Franco Cortese驾驶在皮亚琴察赛道上演了比赛首秀。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工艺和设计也有了新的发展:1959年之前,所有“银魅”均采用独特的木制车身,20世纪60年代,众多演员、摇滚明星和知名人士都以选择劳斯莱斯汽车为自己成功的标志。多样化的产品成为最大优势,规模效益也得以实现。
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了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提高到了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在欧洲开始繁荣。
精益生产
1933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创建。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型轿车产量在日本逐年增加,日本各汽车公司及时推出的汽车价格低廉,于是日本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日本经济崩溃,汽车工业处于停顿状态。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在朝鲜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日本生产军车提供了一个机会,也给日本的汽车工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这令得日本的汽车工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两伊战争爆发,导致石油危机再次爆发,欧美汽车工业受到重创,日系车异军突起,迅速占有市场。同时,日本汽车公司精于管理,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流程。“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及时生产系统”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行精益的生产方式。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日本成为继美国、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1980年汽车产量猛增到600万辆,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又转到了日本。
20世纪9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许多厂商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而美欧汽车商则通过兼并重组恢复了元气,反过来把日本汽车公司当作并购的对象。日本汽车工业再次被欧美反超。
现代发展
21世纪以后,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浪潮。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因此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传统燃油车的需求也逐渐减少。而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竞争愈加激烈。西欧、北美和中国是主要的进出口国家,美国对新能源汽车贸易通道的控制能力一直稳居全球首位。除此之外,全球汽车产业已经全面开启了百年未遇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等“四化”变革。
中国发展简史
1901年,中国已有汽车进口。1901年12月,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z)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市。1931年5月,民生牌75型汽车制造成功。这是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1932年12月,山西省汽车修理厂仿美国飞德乐(Federal)牌汽车试制成功一辆装载量1.5t的汽油卡车,定名为山西牌。
1949年,中国需要大量军车来建设国防。1950年1月,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中型载货汽车制造厂。1956年7月9日,解放牌汽车驾驶室试制成功。1956年9月22日,解放牌汽车开始作为中国国家重点物资正式出售。1956年12月底,中国一汽共生产解放牌汽车1654辆。1957年10月18日,在中国第二届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中国实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向外出口整车。
1965年,中投公司建设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977年年底,中国二汽基本建成2.5吨军用越野车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汽车公司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合资和技术合作,长期以来一直封闭发展、自成体系的中国汽车工业开始面向世界。中汽公司将中国大大小小的汽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组成联营集团,由此产生了新的一批骨干企业。1984年8月11日,中国最大的两大汽车企业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脱离中汽公司的“怀抱”,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依托4个“五年计划”中多个重大专项的研发推动,在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从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展开研发,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从而推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0 年—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 支柱性产业。2009 年—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接近 30%。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已达1800多万辆,但其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乘用车占到80%以上,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较低位置,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2010年7月15日,为了展示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过程与最新成果,以提升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影响力和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并推动自主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商务部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开展,这是中国第一次举行“自主技术与产品”车展。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将达到8650辆,中国百户家庭拥有量将达到20辆,从数量而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
至2019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汽车出口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但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在规模和占比、附加值和利润率、出口方式和市场布局等方面与欧美日等汽车贸易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自2020年起,国际碳中和步伐明显提速,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市场呈现高速增长,保持向上发展势头。根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305.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94%;新能源商用车产量达21.0万辆。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约4.0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0%,零部件占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进一步增加至46.9%,达到过去十年以来最高点。2021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为37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出口金额为755.68亿美元,同比增长33.7%。贸易顺差379.24亿美元,同比增加138.53亿美元。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4%,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在汽车的生产与消费方面领先,汽车的出口量也显著提高。中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2024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汽车出口量为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28.4万辆,较上年增长6.7%。
代表车型
构造与原理
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装配而成的结构复杂的交通工具,尽管各种汽车类型不同、用途各异,但是从汽车的总体构造而言,一辆汽车一般都包括四大组成部分:发动机(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和电器系统。
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
汽车的动力系统能够产生和传递动力,使车辆能够行驶,主要有内燃机动力系统、纯电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三类。
内燃机动力系统
内燃机动力系统是指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系统。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传统内燃机使用的能源是汽油或柴油,而新能源汽车的内燃机使用低污染的小分子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这些能源的化学能必须在内燃机中转换成热能,再转换成机械能才能被汽车利用。
内燃机主要有燃气轮机(gas turbine)、涡轮喷气式发动机(jet engine)、往复活塞式内燃机(reciprocating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等几种类型。
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作介质,带动涡轮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再转换为涡轮轴高速转动输出机械能的内燃式动力机械。它由压气机(compressor)、燃烧室(combustor)和涡轮三大部件组成,燃气轮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起动快、少用或不用冷却液等一系列优点。但它超高温、超高速、耗油高、起动困难、制造难度高,故只适合稳定负载的工况(如飞机),不适合载荷波动的汽车(开开停停)。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也属于内燃机的一种,它与燃气轮机燃烧过程相同,不同的是燃气轮机是靠旋转轴输出机械能,喷气发动机是通过高压空气与燃料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高速喷出做功,人类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利用高速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安装有喷气发动机的飞机高速飞行,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同样不适用于汽车。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依靠活塞曲柄连杆机构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并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的热机,有四冲程(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和二冲程(换气冲程和压缩做功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两种。
纯电动力系统
纯电动力系统分为充电式和续航式(有充电设备,还另带有专用于发电的内燃机)。在纯电动力系统中,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发电机(generator),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称为电动机,俗称马达(motor)。电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磁电转换:需要输入机械能向外输出电能的是发电机原理,需要输入电能向外输出机械能的是电动机原理。
电动汽车对驱动电动机的要求与工业用电动机是不尽相同的,区别大致如下:
混合动力系统
底盘(chassis)
底盘的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接受发动机的动力,并使汽车按照驾驶者操纵正常行驶。底盘一般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组成。
传动系统
主要用于发动机的动力按照需要传递到驱动轮。普通汽车采用的机械式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组成,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采用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用液力机械变速器取代了机械式传动系统中的离合器和变速器。
行驶系统
由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组成,主要用于安装部件、支承汽车、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递和承受发动机与地面传来的各种力和力矩,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转向系统
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等组成,主要用于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制动系统
由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和制动防抱死装置组成,主要用于使汽车减速、停车或驻车。一般汽车制动系统至少应设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动装置,每一套制动装置由制动器和制动传动装置组成。有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动装置。现代汽车行车制动装置还装设了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和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等电控系统,增加了汽车制动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车身(auto body)
车身是指乘坐驾驶员和载人装货的部分,也指车辆整体。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板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车身附件、座椅以及空气调节装置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厢和其他装备。
电器系统(electric system)
汽车电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由电器装置或电子装置、电器开关和导线等组成的具有特定功用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其电器装置的结构原理大同小异,电器系统的特点也基本相同,具有“两个电源、低压直流、并联单线、负极搭铁”四个特点。汽车电器系统包括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信息显示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辅助电器系统等子系统。
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是为了保证汽车正常供电,主要由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和电子调节器组成。在汽车上,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工作,整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均与两个直流电源并联连接。电源系统的功用是向整车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是为使发动机可靠起动,主要由起动机、起动继电器和点火起动开关组成,功用是起动发动机。常见的启动系统是电磁控制式起动系统。
点火系统的功用是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一般装备于汽油发动机中。柴油发动机在压缩冲程末期,吸入缸内空气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从喷油器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就立即燃烧,所以不需要装备点火系统。
信息显示系统
监测并显示汽车运行参数,特别是发动机工况参数和极限参数,以便驾驶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人身和机械事故,主要由各种传感器、指示仪表、报警灯和电子显示器件组成。其中,传感器有发动机润滑油压力传感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燃油箱油量传感器、汽车车速传感器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等,指示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油压表、温度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和发动机转速表等,报警灯主要有发动机润滑油压力过低报警灯、冷却液温度过高报警灯、燃油箱油面过低报警灯、轮胎气压过低报警灯、制动压力(油压或气压)过低报警灯、制动液液位过低报警灯以及各种电控系统的故障报警灯等,电子显示器件包括发光显示器件、线条图形显示器件以及液晶显示屏等。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仪表电子化已经成为显示汽车信息的发展潮流。
照明与信号系统
主要由车内和车外各种照明装置组成,其功用是提供夜间或雾天安全行车必需的灯光照明。在所有照明装置中,前照灯是最重要的照明装置。信号系统由各种信号灯、闪光器、电喇叭与蜂鸣器等组成,如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等都需加装音响警告装置。信号系统的功用是提供安全行车必需的指示与警告信号。
辅助电器系统
主要有风窗玻璃刮水与洗涤系统、车窗玻璃升降系统、座椅位置调节系统、进气预热系统等。风窗玻璃刮水与洗涤系统的功用是刮除风窗玻璃上的雨水、积雪、尘土和污物,为驾驶人提供良好的视野,确保行车安全。车窗玻璃升降系统的功用是控制车窗玻璃自动升降,提高使用方便性。座椅位置调节系统的功用是调节座椅的前后和高低位置。进气预热系统的功用是预热进入气缸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保证发动机迅速起动。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汽车采用辅助电器装置日益增多,主要是向舒适、娱乐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发展。
配电装置
包括各种控制开关、配电线束、保险装置(易熔线、保险丝、断路器)、继电器、插接器和中央接线盒等。配电装置的功用是根据全车线路的连接原则,将整车电器和电子设备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电器与电控系统的不同功能。
设计参数
关键技术
技术概览
典型技术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是一种由柴油发动机衍生而来的技术,该技术的喷射方式是燃油由喷嘴直接喷入缸内与空气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这种喷射方式与传统喷射方式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汽油机热效率、降低汽油机排放。该技术已经大量使用在包含 VAG、BMW、Mercedes-Benz、GM 以及 Toyota (Lexus)等车系上。
双离合式变速箱(DCT)
双离合变速箱技术由法国人阿道夫加尔奇首先提出,双离合变速箱技术是指变速箱配备了两个离合器,一个离合器与单数档位相对应,另一个离合器与双数档位连接。此技术可以降低手动变速箱在离合器切换档位时的动力暂时中断,避免动力突然输入带来的冲击,使得整个换挡过程更加的平顺和静音。大众汽车于2003 年在自己的高尔夫车型成功将双离合变速箱推广开来,中国的大众迈腾、帕萨特和速腾均有运用。
AGM阀控蓄电池技术
AGM是一种通过增加AGM玻璃纤维吸附式隔板,实现无酸分层和3倍深循环放电蓄电池启停技术。此技术可以令汽车的燃油消耗节省5%以上。应用了启停技术,车辆可以在短暂的停留时间内关闭发动机(例如在等待红绿灯时);在汽车静止时,发动机可迅速关闭。同时,起停系统对蓄电池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蓄电池成为整个复杂的能量和蓄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电池深度放电对最大电能需求增加近10倍。瓦尔塔蓄电池创新的AGM阀控蓄电池技术,通过增加AGM玻璃纤维吸附式隔板,实现无酸分层和3倍深循环放电。与传统电池相比,AGM阀控蓄电池技术支持更频繁的深度放电,解决了车辆日益增长的高能量需求、与城市拥堵中经常短途等候造成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
主要分类
按用途
按照用途不同,汽车可分为普通运输汽车、专用汽车和特殊用途汽车等类型。
1.普通运输汽车。普通运输汽车可分为轿车、客车和货车。《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辆。乘用车(passenger 景逸X3)是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车。乘用车包括轿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和专用乘用车。商用车辆(commercial vehicle)是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商用车包括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2.专用汽车。根据《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GB/T 17350—2009),专用汽车(special purpose vehicle)是指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专用汽车按用途可分为运输型专用汽车和作业型专用汽车。运输型专用汽车的车身经过改装,用来运输专门的货物。用于运输的一般专用汽车的车厢有箱式、罐式、自卸式、仓式、格栅式和桁架式等形式,可运输不同性质、状态和要求的货物,如液态、气态和散装粉状或颗粒状固态等货物,牲畜、家禽和鲜鱼等动物,要求保温、保鲜、冷冻冷藏的货物,剧毒、易燃和易爆的危险品等。在轿车产量大的国家中,还有一次运送8—10辆轿车的双层架式车厢的专用汽车。作业型专用汽车是在汽车上安装各种特殊设备进行特定作业的车辆。例如商业售货车、环卫环保作业车、公安消防车、市政建设工程作业车、医疗救护车、机场作业车、石油地质作业车、农牧副渔作业车等。
3.特殊用途汽车。特殊用途汽车指用于特殊用途的汽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仅要满足运输需要,还要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特殊用途汽车有带装备卧具和炊具的旅游汽车(房车)、高尔夫球场专用汽车、海滩游玩汽车等娱乐汽车和按照特定的竞赛规范设计的竞赛汽车。
按动力装置类型
按行驶道路条件
按行驶机构特征
按尺寸
生产与销售
制造商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
中国一汽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一汽”总部位于长春市,前身是中国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2019年,中国一汽实现整车销售345.9万辆,实现营业收入6177.3亿元、利润440.5亿元,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87位。
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
奔驰汽车公司创立于1926 年,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创始人是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它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926年两厂合并后,称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除以高质量、高性能豪华汽车闻名外,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卡车的生产厂家。2018年2月23日,吉利集团收购了戴姆勒(Daimler)9.69%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位列16位。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是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旗下一个世界闻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而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旗下除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以外还有smart、迈巴赫、AMG等其他著名的汽车品牌。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路易斯·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克、雪佛兰科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铃木公司)、五十铃(五十铃)和斯巴鲁(速波)的股份。2022年,通用汽车(纽约证券交易所:GM)在全球共卖出了593.9万辆新车,是美国第一大、全球第五大的车企。
法国标致汽车公司
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于1890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标致公司在1891年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公司的创始人阿尔芒·标致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1976年,标致公司以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雪铁龙公司60%的股份,成立PSA集团控股集团,汽车总产量超过雷诺汽车公司而居法国第一。2019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工厂生产汽车37.1万辆,同比增长5.4%。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前身为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的汽车部,1937年8月28日宣布独立。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60年代末,丰田汽车大量涌入北美市场。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进入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产销量仍然直线上升。到90年代初,年产汽车已接近500万辆,击败福特汽车公司,位列汽车产量世界第二。2008年起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商。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
现代汽车公司是郑周永于1967年创立的公司。公司总部在韩国汉城(今为首尔特别市),是韩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家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20世纪80年代,现代公司垄断了韩国市场,与三菱公司结盟,生产小马牌汽车。1983年小马牌汽车销往加拿大后大为走红,1985年就卖出7.9万辆。1986年,现代公司的超小马汽车投入美国市场,当年即售出16万辆,创下汽车业销售奇迹,从而奠定了现代汽车公司的国际地位。
销售情况
相关人士
饶斌
饶斌被尊称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1953年,中国一汽(原中国一汽)建成,饶斌担任汽车厂厂长。1959年年底,饶斌调任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局局长。1964年,饶斌开始筹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979年2月,66岁的饶斌离开二汽,继续从事与汽车有关的管理工作。1982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饶斌成为第一任董事长。中国汽车界对饶斌的评价则是:“如果说有一个人的经历能够完整地反映中国汽车工业最初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饶斌。”
卡尔·本茨
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是德国著名的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1879年12月31日,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转速为200r/min,功率约为0.7kW)。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研制出单缸汽油发动机,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1888年9月12日,本茨的发明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取得非常大的轰动,大批客户开始向卡尔·本茨订购汽车。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Henry福特汽车,1863—1947)是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亨利·福特也因此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车轮子的人”,在200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名单中,亨利·福特名列榜首。戴尔·卡耐基和拿破仑·波拿巴更是将他推崇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功学导师”。
埃多尔·布加迪
埃多尔·布加迪(Ettore Bugatti)1881年生于意大利的米兰,是豪华座驾布加迪汽车的创始人。埃多尔·布加迪17岁参加赛车活动。18岁学习三轮汽车的设计制造。1890年,他装配了直列式四缸发动机的汽车,并在米兰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不久又设计研制完成“迪德里希斯”(Diedrischs)T2型车(24hp)、T3型车(50hp),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多尔·布加迪在美国为杜森伯格(Dusenberg)汽车公司设计制造了直列式八缸、功率410hp的航空发动机。
应用范围
乘用
按照《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可知,汽车的应用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方面。其中乘用车包括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蓬跑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旅居车、防弹车、救护车、殡仪车等。
商用
用作商用的汽车车包括客车、半挂牵引车和货车三大类,其中客车包括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等,货车包括普通火车、多用途货车、越野货车等。
发展趋势
技术趋势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备受瞩目,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日本的技术路线图是从先进燃油汽车、高效混合动力汽车到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其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全球领先,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则依托固态电池技术。中国的技术路线强调纯电动发展驱动,兼顾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基本相当。美国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21世纪以后,中国提出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可见,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主要趋势。在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还在终端消费补贴上投入了巨额资金。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列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中,随着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 132 种特色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智能化
在全球智能化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智能汽车已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并成为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汽车的智能化包括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化发展甚至跃升,在更大范围内还逐步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三者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和横、纵体系。汽车产品智能化是指汽车作为一种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和工业产品的智能化进程。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汽车的各项功能也加速升级和扩展,融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种变革性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汽车产品本身的功能将与人、路、云等密切协作和互动,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和工业产品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在未来人一车一路协同交通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交叉领域,正日益成为汽车行业和交通领域的热点,汽车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使汽车的操纵性能越来越方便,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大幅提高,行驶安全性得到很大改善,汽车智能化技术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另一主要趋势。通过无人公交、远程遥控、自动避障等技术,人们可以得到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
发展制约
经济制约
汽车产业的机遇与危机并存,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走强,全球汽车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从全球区域布局的整体来看,汽车供应链正在形成中美欧新三角格局。2020年以来,汽车供应链的核心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消费者日益成熟、销售渠道不断膨胀,以及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等诸多原因,汽车市场的竞争会越发激烈。
技术制约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零部件越来越复杂,生产零部件时遇到的技术难题,成为了制约研发和制造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例如:在常规的汽车底盘制造工艺中,一般使用的是摇臂钻床划线靠模方式或压力机冲压方式,但从生产实践来看,两者均存在缺陷。其中压力机冲压方式不仅投入成本高,且生产周期较长,适用于老旧型车辆底盘生产加工中,而摇臂钻床划线靠模方式,由于精度低,操作人员多,因此适合于生产小型汽车的底盘生产制造。另外,由于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重,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支持体系还不健全,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研发投入较少,将制约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环保制约
除了经济和技术上的制约,汽车发展还受环保的制约。为了节能减排,绿色出行,2023年3月,欧盟成员国达成协议,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车,但允许继续销售使用碳中性合成燃料的汽车。研究表明,在燃油车中使用合成燃料所需的可再生电力远高于纯电动汽车的5倍,且造价高昂,相较于其他的新能源汽车,这一类型的汽车竞争力较小。 如何把合成燃料的成本大幅降低, 与现有传统的汽油相比有竞争力, 同时在固态电池方面取得突破,将是德系车的一个新挑战。
相关政策
相关赛事
汽车赛事
代表赛事
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
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WRC)是一项由国际汽联组织的、以全世界为范围的、级别最高的拉力系列赛事。WRC的第一场赛事于1973年1月19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Monte-Carlo)举行,以后每年的第一站比赛都安排在这里。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通过电视转播或其他媒体观赏这项世界顶尖的赛事。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IA Formula One Championship)简称F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汽车赛制的重新建立,F1在1950年正式开赛。一级方程式锦标赛通常在每年3—11月,比赛有两个内容:“世界冠军车手”(Formula One World Drivers'Champions)和“赛车制造厂家世界冠军”(Formula One World Constructors'Champions,又称世界冠军车队)。
达喀尔拉力赛
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简称达喀尔拉力赛)是一种多车种、分级别的超大型比赛。因终点在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Dakar)而得名。因早期多在巴黎发车,所以曾称为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从2009年开始,达喀尔拉力赛暂时撤离了非洲,移师南美洲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达喀尔”成了一个标志。即使不从巴黎发车或在达喀尔收官,“达喀尔拉力赛”名字却一直保留着。
全球知名车展
参考资料
汽车.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2023-09-21
劳斯莱斯发展历程.劳斯莱斯官网.2023-10-31
车辆有几种驱动方式.太平洋汽车.2023-09-21
汽车制动方法有哪些.太平洋汽车网.2023-09-21
第一场胜利.法拉利官方网站.2023-10-31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120亿元39.9万亿元!工业经济破浪前行.腾讯网.2024-10-04
连续十年领跑全球!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澎湃新闻.2025-01-13
汽车动力系统的作用.太平洋汽车网.2023-11-29
关于集团.中国一汽网.2023-11-30
90亿美元!李书福拿下奔驰母公司近10%股份,成最大股东.百家号.2023-12-06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财富.2023-12-06
通用汽车2022年在美重夺销冠,为何在华销量创五年新低?.参考财经网.2023-11-30
2019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斯洛伐克工厂生产汽车37.1万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30
陈经:震撼来了!欧洲汽车市场如何迎接中国新能源冲击?.百家号.2023-09-21
车路云一体化加速融合创新 智能网联汽车驶入“快车道”.百家号.2023-10-28
2023供应链大会探讨汽车供应链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华网.2023-11-30
Road vehicles — Direction-of-motion stereotypes for automotive hand controls.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09-21
Road vehicles —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buses – Mass moment of inertia measurement.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09-21
汽车车身术语.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10-3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 第1部分:类型.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10-3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10-31
汽车加工用汽车零部件打孔机.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09-21
模块化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选型技术要求.中国标准服务网.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