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盆子
刘盆子(10年~?),新朝末赤眉起义军所立的皇帝。泰山式县(在今泰安市附近)人。西汉远支皇族。汉高祖刘邦之孙刘章刘章之后。
刘盆子的爷爷是刘宪,他在刘奭时被封为式侯;父亲刘萌世袭了爵位。在王莽篡位后封国被除去,便成了式县人。初在起义军中牧牛,号为“牛吏”。更始三年(25年)被立为帝,年号建世。起义军攻入长安后,以饥荒向东撤退,被刘秀所部包围,在刘秀承诺不杀他们之后,他带领众人投降。
刘秀对刘盆子赏赐颇丰,任命他为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生了眼病,导致双目失明,刘秀又把荥阳市附近的官田赏赐给他,让他终身食用这里的税收。
人物生平
初为牛吏
王莽始建国二年(10年),刘盆子出生在泰山式县(今泰安市附近),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章刘章的后代。刘盆子的祖父刘宪在刘奭时被封为式侯,父亲刘萌继承了此爵位。王莽天凤年间,临沂市人樊崇起兵造反,仅仅一年的时间,人数就发展壮大到上万人。其后,王莽派来大军平乱,樊崇怕自己的部下与王莽军厮杀时混淆不清,就命令部下把眉毛涂红来区别。自此,樊崇的军便被称之为“赤眉军”。之后,多支起义军都来投靠“赤眉军”,“赤眉军”与王莽军又发生多起战争,败少胜多,逐渐壮大到十万人。
此时,刘玄刘玄定都洛阳市,派使者劝降了樊崇。樊崇虽然被封为列侯,但是没有自己的封地,于是回到兵营。率部继续东征西讨,直到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已经发展到了三十万人。这时,部将方阳因为自己的哥哥被刘玄所杀,便劝樊崇说:“更始帝慌乱,政令不行。将军应该立刘姓宗室,打着正义的旗号去诛杀讨伐。以此号令,没有不服的。”于是樊崇便在自己的军中找出皇族血统最近的三人,刘盆子、刘茂和西安侯刘孝。刘盆子和他的两个哥哥在当初“赤眉军”经过式县的时候被掳掠留在军中,此时的刘盆子正在右校卒吏刘侠卿手下当“牛吏”,负责割草喂牛的工作。
抽签为帝
至于三人中选谁当皇帝,樊崇等商议说:“听说古代天子带兵称上将军。”于是就用木片写了一个“上将军”的标记,另外又把两个一样大小的空白木片放在小箱子中。刘盆子、刘茂、刘孝三人站在筑好的土坛之上,按年龄大小依次去摸取木片。刘盆子年龄最小,最后一个去摸,刚好摸中“上将军”木片,坛下诸将于是都向刘盆子称臣拜贺。刘盆子当时只有15岁,见状吓得想哭,甚至把木片咬断丢弃。至此,刘盆子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世。虽然“牛吏”刘盆子成为了“皇帝”刘盆子,但是他还是与其他的放牛娃一起玩耍。
归降光武
刘盆子当了皇帝后,“赤眉军”继续高歌猛进,不久便攻下了长安。进入长安后,由于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赤眉军”将领先是每天争功请赏,乱作一团;而后又纵兵大肆烧杀抢掠,闹得民不聊生。哥哥刘恭怕刘盆子遭祸,多次教他交出玺绶,辞去帝位,都被樊崇等人拒绝,说道伤心处,还叩头说:“臣等不成样,辜负了皇帝,自今以后,不敢再放纵了。”但是没过多久,众军士还是依旧烧杀抢掠。
长安城中粮食吃完了,珍宝抢尽了,赤眉军就一路向西,烧杀抢掠,从终南山一直到眉县遇到更始将军严春的军队,大败之,杀了严春。直到赤眉军到达番须(今陇县西北),天降大雪,军士冻死众多,于是原路返回。一路盗掘诸侯陵墓,盗取宝物、凌辱尸体,做了许多污秽之事。在击败大司徒邓禹的军队之后,赤眉军重新又进入长安。
邓禹认为赤眉军将领逄安率领精兵与延岑在杜陵(今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南)交战,城中只有刘盆子带领的一些老弱病残的军士,城中空虚,便又率军攻打长安,再次被赶来的援军谢禄军击败。延岑与李宝合兵一处,迎击安,兵败,延岑败走,李宝假装投降逄安。他与延岑约定,里应外合大败逄安,战死的军士达十多万。逄安只带领几千人逃回长安。这时,长安城内正闹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刘盆子于是随赤眉军撤出长安,东归,沿途军心涣散。
此时,另一只由刘秀率领的起义军却纪律严明,严阵以待,准备拦击赤眉军。刘秀派破奸将军侯进等驻兵新安县(今洛阳市新安县),建威大将军耿弇等驻兵宜阳县(今洛阳市宜阳县)。截断赤眉军往东或是往南的道路。之后邓禹再次与赤眉军交战,赤眉军再次将其击败后继续向南进军。之后冯异在底(今洛宁县)击败赤眉军。刘秀闻讯,亲自带大军至宜阳,阻挡赤眉军的逃路。在刘秀承诺不杀刘盆子、诸将及众军士后,刘盆子便和樊崇及三十多名将领去向刘秀请降。刘秀拿到玉玺后,问刘盆子:"你认为自己应该被处死吗?"刘盆子说:"应该被处死,幸好皇帝开恩,饶了我一命。"刘秀微笑着说:"你很聪明,我们刘姓一族没有一个是傻瓜。"于是,便接受了众人的归降,封赏了大家。
得以善终
后来樊崇谋反被杀。刘秀确怜爱刘盆子,赏赐他很多东西,还任命他为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刘秀就将荥阳市一带的官地赏赐给他,用当地的赋税来供养刘盆子,直到去世。
墓葬
刘盆子投降刘秀后,刘秀不仅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还下令供养刘盆子,直到他去世。按理来说,刘盆子死后,应该葬在他的封地荥阳,但是据《明嘉靖南阳府志·陵墓》记载:刘盆子墓在内乡县丹水保, 三冢各高丈馀。清康熙《内乡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刘盆子墓在赤眉城西三里许,屹然三冢, 各高丈馀。刘盆子没有葬在荥阳,而是偏偏要把自己的陵墓选在当时的偏远荒凉之地——赤眉镇。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李茗公根据上述记载、内乡县民间流传的赤眉镇筑城即是为了让刘盆子隆重登基的传说等内容推断,刘盆子葬于此处可能源于一种“狐死首丘”的情结,作为曾被“赤眉军”拥立的皇帝,刘盆子对赤眉镇也是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怀旧,所以最终选择了这里作为他自己的归宿。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刘盆子作为一位放牛娃出生的皇帝,后世对他鲜有评价。他因为是皇室宗亲,通过抽签,被赤眉军推举为皇帝,在兵败归降刘秀后,又因为刘秀的偏爱,靠收取均输赋税供养余生。《后汉书 刘玄刘盆子列传》中,史家也仅有这寥寥几笔。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汉光武大帝.豆瓣电影.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