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坤

徐坤

徐坤,(1965年3月-)辽宁沈阳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主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文化名家。

1965年3月,徐坤出生于沈阳市。1982年7月,徐坤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同年就读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90年,徐坤分配到社科院,并于1991年应政策号召去河北省锻炼一年。这段宝贵经历影响着徐坤的写作,1993年,徐坤发表成名作《白话》,该书以下乡为背景,叙事幽默,语言辛辣,描写了年轻知识分子下乡锻炼的事情,独到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后徐坤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先锋》《热狗》等小说。2003年底,徐坤从中国社科院调到了北京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专业作家。2013年6月徐坤从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一级作家岗位调到《人民文学》杂志工作。已出版小说、散文、评论作品500多万字,代表作有《厨房》《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

徐坤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及各期刊大奖30余项(次)。长篇小说《八月狂想曲》获第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短篇小说《厨房》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野草根》被香港特别行政区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中文十大好书”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俄、西班牙、韩、日语等出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5年3月,徐坤出生于沈阳市。徐坤自幼喜欢文学,有时去辽宁图书馆借书。10岁时,她上台参加讲革命故事比赛得奖,获得小说《奴隶的女儿》。

1982年7月,徐坤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同年,徐坤进入辽宁大学中文系读书,先后获本科、硕士学位。在大学里,徐坤遇见自己的初恋,在大学里他们相识相爱,后来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硕士毕业以后,徐坤到北京生活。

初登文坛

1990年,徐坤分配到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工作。刚到社科院不久的徐坤就响应政策号召去河北省锻炼一年,徐坤和数十个青年学者一起被派到河北省农村锻炼了近一年时间。徐坤头一次到农村接触生活,通过农民的眼睛反观到了自己的形象,意识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

下乡的经历为徐坤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和创作灵感。

1993年,徐坤发表成名作《白话》,该书以下乡为背景,叙事幽默,语言辛辣,细致地勾勒了下乡知青思想变化和窘迫的生活状况,使徐坤收获不少关注。

徐坤的短篇小说《传灯》发表于《北京文学》1995年7期的青年作家专号。同年,徐坤的中篇小说《先锋》出版。次年,徐坤调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工作。同年,徐坤获得《小说月报》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1997年,徐坤写下《怀念手稿时代》。8月,徐坤的小说《遭遇爱情》出版。同年,徐坤写下《厨房》。在此书中,徐坤以特有的冷峻与细腻,沉着冷静地揭示了现代爱情中的人性的真实。该书先后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冯牧文学奖、首届女性文学成就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

1999年冬天,徐坤遭遇情感重创。丈夫留下了一张纸条离开,面对婚姻失意,徐坤曾抑郁过,也曾自杀过,但是通过写作,她成功地走出了阴霾并将自己对婚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融入到作品《春天的二十二个故事》中。在这部作品中,徐坤以学者理性认真思考都市知识分子家庭破裂背后真正原因为基础,并尝试寻找男女两性和谐相处之道,这影响着徐坤后续对两性关系的写作。工作十年后,徐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获文学博士学位。

后续发力

2002年,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开办作家高级研修班,徐坤与孙惠芬、张梅麦家艾伟关仁山柳建伟等成名作家都参加了培训。次年年底,徐坤从中国社科院调到了北京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专业作家。

2004年,徐坤的长篇小说《爱你两周半》出版,该书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时期”为背景,层层剥开大亨、教授、媒体明星等所谓社会精英的美丽画皮。在延续以往幽默的语言风格的同时,徐坤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知识分子伪善的一面。

2006年,徐坤执笔的话剧剧本《性情男女》上映。次年,徐坤的长篇小说《野草根》出版,在这部作品中,徐坤书写了特定时代女性的颠簸与无奈,她们在贫瘠大地上挣扎向上、张扬生命的生存力量以及在爱情、婚姻里的无奈和绝望。该书被香港特别行政区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中文好书”。

北京奥运会会来临前,徐坤接受写作任务,完成了奥运长篇小说《八月狂想曲》。作品虚构了一座奥运协办城市,讲述了其在筹办奥运场馆建设期间发生的故事。该篇小说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名单。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徐坤这部作品写得意气风发,写得波澜壮阔,在中国首部奥运主题小说中“有澎湃的叙事激情,滔滔五十万字,她纵情歌唱——站在空旷的、华丽如天上宫阙的体育场,向着即将到来的日子、向着那时的欢腾万众”。该部小说于2011年获得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

2009年底,徐坤参加巴黎的“首届中法文学论坛”,见到吴岳添。不久应吴岳添邀请,徐坤于2010年为他翻译的安妮·艾诺的自传体小说《悠悠岁月》写一篇评论文章。

2013年1月,徐坤当选为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在任职期间,她积极履职为北京市的文化艺术发展献计献策,提交了不少建议和提案:如《关于加强北京文学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精品扶植力度的提案》等提案,其中既有关注文学队伍建设的建议,也有关注民生方面的提案。同年6月徐坤从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一级作家岗位调到《人民文学》杂志工作。她先后编辑《良霞》《大野》《月下》等小说。

2015年,徐坤汇集她进入文坛20年来具代表性的作品为《徐坤文集》(5卷),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次年12月19日,北京老舍文学院成立,徐坤担任副院长。

2019年,徐坤调任《小说选刊》。两年后,这份刊物发行量不断上升,并有不少名家作品刊登。

2021年,徐坤担任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评委。10月·,徐坤参加由《中国作家》杂志社、芒果TV共同主办的“2021-2022年度《中国作家》‘芒果文学IP价值’排行榜评选”与“文学转化暨影视编剧高峰论坛”,担任评委会委员。随后,她担任青岛市首个专业文学类奖项——“海鸥文学奖”终评。

2023年1月,徐坤当文学编辑十年后的归来之作《神圣婚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部长篇小说刻画了海归青年、来京的“外乡人”、城市高知等不同群体在新时代中的思想转变,揭示时代价值观念中变革的人生和不变的真谛。2月徐坤参加第十三届“茅台杯”《小说选刊》。

主要作品

小说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

小说集

散文随笔

批评著作

话剧剧本

创作特点

主题

学界倾向于将徐坤的创作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遭遇爱情》为转折点。在前期,她关注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下的心理变化,并用讽刺手法揭露了部分知识分子文化堕落现象。在1995年之后,徐坤开始写女性主义作品,并脱去了反串男性人物形象的“外衣”,将女性角色放到了中心位置。她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如《厨房》,长篇小说如《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展现出女性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担忧,并表达出明显的女性意识。此外,都市题材也是她写作中一个重要主题。

关注知识分子

徐坤是一位学者型女作家,发表过《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等批评著作。知识分子的身份让她能更近距离地观察在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和情感落差。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知识分子的精英地位开始发生动摇,个人价值遭到质疑,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陷入生产情感危机中。徐坤的小说如《斯人》中的诗人《白话》中的博士和硕士都反映出这种可笑、可悲、无奈和尴尬。徐坤的小说毫不留情地展现知识分子的文化堕落和话语堕落。比如在《含情脉脉水悠悠》中描绘了一群“文化精英”聚集在长江上举行文化聚会时各种文化溃败的表现。她勇于正视文人逃避现实的怯懦和自我麻痹的虚伪,捕捉到知识分子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身份危机的素材,使自己的文本成为反观知识分子另类表演舞台。

女性主义

徐坤认为女性主义不仅仅是追求男女平等,更应该让知识女性在面对事业、爱情和家庭选择时寻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社会进步、思想观念变化使得女性越来越独立,在职场上与男性并肩拼搏。然而这种改变却悄无声息地瓦解了传统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爱情及婚姻关系。《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中毛榛和陈米松因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各自的职业目标长期缺乏沟通而产生裂痕,在陈米松离开后毛榛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和孤单。同样,《厨房》中枝子也面临着职业与家庭两难抉择,为实现自己理想选择离婚离开厨房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最终她被男主人公松泽拒绝入厨房回归家庭。徐坤在作品中审视着女性的弱点后又理智地找出男性的问题,一次次地书写着女性对男性的谅解。

都市化写作

徐坤将都市作为创作背景,以知识分子、职业女性等为题材,把握并阐释了都市人在欲望、焦虑、困境等面临的现实境遇,揭示了八九十年代城市化进程中显露出来的城市人的异化现象以及由此滋生的都市文明病。例如,《一只名叫人剩的狗》针砭90年代社会大转型时期全面物化、欲望成为最明显表征的社会特点。小说通过比较主角——狗与被异化之人对比,抨击了在物欲横流下情感麻木、价值观念沦落可悲现实。而《鸟粪》则从城市精神向度方面创设寓言式氛围与场景:青铜雕像思想者被层层覆盖几近湮没,遭受亵渎甚至差点被阉割。小说寓言式的场景与境遇揭示了思想与思考在都市中似乎“剩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昭示了时代前行里都市既有的现代弊病。

手法

修辞

徐坤善于使用各种修辞,使其语言表达幽默醇厚,展现出高品位的文化意蕴。徐坤国学功底深厚,她善于引用古典诗句嘲讽知识分子,且无牵强附会、矫揉造作的痕迹。例如在《先锋》中,她使用孟郊的《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对应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门前冷落车马稀”,并通过压韵和对称的方式,把1989年文艺界争比“先锋”的混乱状态表现出来。除了引经据典,徐坤也会使用讽刺表达其思想。如在《白话》中,通过讽刺伊腾处长将军队领导思想带到学术研究上,不仅表达了对伊腾无知的讽刺,也表现出对政治和军事话语霸权的无奈除此之外,徐坤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来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人物心情。如《厨房》中“夕阳就仿佛跟她有某种默契,含情脉脉地越过一棵临窗的茂盛玉兰树枝头对她俯首回望”,渲染了女主人公的愉悦。

语言

徐坤的小说语言充斥着无处不在的戏谑。如《含情脉脉水悠悠》中博士、编辑、青年批评家等人口中的现代文科专业知识话语与日常生活用语的混用等等,无不充满强烈的戏谑性。其小说里戏谑的语言类似中国相声里的对白,讲究搞笑、讲究逗乐。这种戏谑的语言,贯穿小说始终,是叙述中的随机发挥。具体语言运用上,徐坤善于巧妙地运用成语、方言词语、拟声词以及语来描绘小说环境和勾勒人物形象。她对成语的运用别出心裁,贯穿整个小说。徐坤善于利用众所周知的词语,巧妙地关联上下文,翻出新意,委婉曲折、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情感态度。在刻画特定人物时,徐坤会使用方言谐音来表达其性格,同时拟声词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在早期作品中,詈语被广泛应用以反映知识分子们困惑迷茫时爆粗口的心理特征,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技巧日趋成熟,她逐渐减少了詈语的使用频率,并对其运用持慎重态度,以展现真实粗朴的世界观

人物成就

徐坤先后获首届冯牧文学奖i新人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女性文学成就奖,三次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多次获《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小说选刊》等杂志评选的优秀小说奖,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及各期刊大奖30余项(次)。代表作有《厨房》《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八月狂想曲》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俄、西班牙、韩、日语等出版。

部分获奖作品一览

人物评价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著名评论家陈晓明认为:徐坤能够把个人的体验和对时代大文化的感觉结合起来,她的作品代表了90年代写作的新动向。

《中国作家》杂志资深副主编章仲锷说:“徐坤的作品除了诙谐生动的对话,还洋溢着书卷气,信笔拈来,持之有故。徐坤的新潮和超前不羁、她对‘崇高’的不屑与消解,那种随心所欲的构想和尖刻‘恶毒’的调侃更是比‘后现代’还‘后’,然而她的文字老到规范,绝不苦涩难读,这一点为当今某些先锋作家所不及。”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义勤认为:“徐坤的作品之所以能使文坛为之侧目更重要的还是得力于她小说的内在力量以及她卓尔不群的小说方式。”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表示,敢于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上,跟时代贴身肉搏的作家没有几个,女作家更为少见,徐坤算是其中一位。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徐坤是与时代同行的作家,她的所言所为令人感动。”

李敬泽这样评价徐坤:“徐坤从来不缺乏光芒,她的文字总是灵动敏捷地跳跃穿行于时代生活的各个不同层面;她也从来不缺乏能量,她不竭的热情就像野草扎根于土地一样,执著地确证着温度、信念和希望。”

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说:“徐坤的作品从90年代一直贯穿到今天,是我们这个时代健康的文学力量,处理的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难题。因而,对徐坤的整体认识和评价还远远没有完成。《徐坤文集》五卷的出版,为我们全面了解徐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手的文献资料。”

中国当代作家王蒙曾在徐坤书中的序中这样夸赞她:“虽为女流,堪称大‘砍’。虽然年轻,实为老辣,虽为学人,直把学问玩弄于股掌之上,虽为新秀,写起来满不论(读者),抡起来云山雾罩,天昏地暗,如入无人之境"。

社会活动

徐坤个人生活节俭,但在帮助别人时,徐坤总是很慷慨。5·12汶川地震不到一个月,徐坤随着中国作家协会采访团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省重灾区康县周家坝镇豆坪村慰问采访。徐坤将10万元稿费捐赠给豆坪小学,用于该校新校舍重建,其爱心捐赠行为和撰写的纪实文学《三声长哨和147条生命》在全县上下广为传诵。2012年8月8日,徐坤再次为学校捐赠“爱心助学基金”20万元。

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小说选刊》党支部积极开展为抗疫一线献爱心捐款活动,支部书记徐坤个人带头捐款10万元。

2023年4月15日,徐坤参加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

参考资料

徐坤.中国作家网.2023-04-25

邵丽:任何一种经历都不会被浪费.光明网.2023-04-25

徐坤.北京文联网.2023-04-25

徐坤:从厨房走向广场的妇女解放.中国作家网.2023-04-25

鲁奖作家徐坤新长篇《神圣婚姻》讲述“新时代北京故事”.中国新闻网.2023-04-25

徐坤长篇小说《八月狂想曲》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文联网.2023-04-25

徐坤.中国作家网.2023-04-25

话剧《杜甫》:苦中有乐,传达生活中的真实与希望.光明网.2023-04-25

话说徐坤(图).金山网.2023-04-25

徐坤:我为什么写“女版《活着》”.中国青年报.2023-04-25

上海访谈 | 徐坤:我们都是在相守相敬相爱中走向神圣;我希望探索人生能够达到的精神高度.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2023-04-25

徐坤:张艺谋的电影是伪文化.南海网.2023-04-25

不同时代,同题小说 | 《传灯》(徐坤).北京文学.2023-04-25

先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当代文学名家——徐坤.芳草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号.2023-04-25

遭遇爱情.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一览.中国作家网.2023-04-25

文坛一号伯乐冯牧.中国作家网.2023-04-25

北京作家.北京文联网.2023-04-25

野草根.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王蒙徐坤刘醒龙等作家热议2022北京冬奥会.光明网.2023-04-25

假日书房|徐坤:奥运会是“一场肢体狂欢和盛大青春庆典”.新华网.2023-04-25

徐坤《八月狂想曲》等获得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中国新闻网.2023-04-25

徐坤 |《悠悠岁月》:一本不能错过的书.中国作家网微信公众.2023-04-25

荐书 | 徐坤《春天奏鸣曲》:盛世华章.中国作家网微信公众号.2023-04-25

李凤群《月下》:一个平凡女性与世界的对话.澎湃新闻.2023-04-25

“文坛大侠”徐坤首出文集.光明网.2023-04-25

话说徐坤.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2023-04-25

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1)揭晓.光明网.2023-04-25

2021-2022年度《中国作家》·芒果“文学IP价值”排行榜在京揭晓 专家热议新时代文学和影视双向赋能.中国作家.2023-04-25

青岛文学百年巡礼暨第二届海鸥文学奖颁奖典礼举办.光明网.2023-04-25

徐坤长篇新作《神圣婚姻》讲述“新时代的北京故事”.新华网.2023-04-25

张燕玲:徐坤声音的肖像丨关注.当代微信公众号.2023-04-25

第十三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颁奖典礼在沈举行 国内知名作家大咖云集 他们纷纷赞叹——“沈阳是文学的沃土”.沈阳文艺.2023-04-25

狗日的足球.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厨房.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一个老外在中国.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白话.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八月狂想曲.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爱你两周半.豆瓣读书.2023-04-25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豆瓣读书.2023-04-25

徐坤作品精华·狗日的足球.豆瓣读书.2023-04-25

徐坤小说选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豆瓣读书.2023-04-25

早安,北京.豆瓣读书.2023-04-25

《徐坤文集》八卷本华彩面世.中国作家网.2023-04-25

亲爱的自己亲爱的你.豆瓣读书.2023-04-25

网上有人.豆瓣读书.2023-04-25

我的人生笔记.豆瓣读书.2023-04-25

双调夜行船.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4-25

《北京文学》颁奖.光明网.2023-04-25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国新闻网.2023-05-06

徐坤:一位热情的作家(李敬泽).中国作家网.2023-04-25

作家徐坤为甘肃康县豆坪小学再捐20万元.光明网.2023-04-25

主编说 | 《小说选刊》主编徐坤:锐意进取,当好“选家”.全国文学报刊联盟.2023-04-25

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新浪微博.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