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属
石属(Dendrobium Sw.)是天冬门目(Asparagales)兰科(Orchidaceae)的第二大属,大约有1600个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至。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石斛属植物喜欢温暖、湿润、半阴半阳、通风透气的环境,对小气候要求比较严格。
石斛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附生植物,茎丛生,圆柱形或扁三菱形;具不定数节。叶互生,革质、近革质或草质,叶基通常有抱茎的鞘。总状花序生于生于茎的中部以上节上,直立、斜出或下垂,花具少数至多数花,少有退化为单朵花的。花色鲜艳,花期长,多于春、秋开花,具有芳香气味。蒴果。
石斛属植物姿态优美,具有观赏性,可以用作盆栽、切花、园艺造景。石斛属部分植物可入药,中药石斛来源于石斛属植物的茎,可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2021年8月7日最新公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已将石斛属植物纳入,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和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他石斛属野生植物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属名来源
石斛属最早由J.Loureiro于1790年以Ceraia simplicissima 作模式植物创立,O.Swartz于1799年将本属植物以Dendrobium crumenatum 作模式植物发表,于1959年通过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并将此作为本属植物的合法属名使用。Dendrobium 源自希腊语,dendron(树木)+bion(生活),表示其附生在树干上。
属下分类
石斛属最早由J.Loureiro于1790年以Ceraia simplicissima 作模式植物创立,O.Swartz于1799年将本属植物以Dendrobium crumenatum 作模式植物发表,于1959年通过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并将此作为本属植物的合法属名使用。石斛属是兰科的大属,原种约1600种。Smith和Schlechter曾在20世纪上半叶将斛属植物分为4个亚属,41个组。《中国植物志》中将中国石斛属的74个种按照形态特征划分为12个组,分别为禾叶组、顶叶组、石斛组、心叶组、瘦轴组、叉唇组、距囊组、黑毛组、草叶组、基肿组、剑叶组、圆柱叶组。
禾叶组(Sect. Grastidium )
茎细圆柱形,质地坚硬,具光泽。叶狭长,禾草状。花序轴短,具1~4朵小花。
顶叶组(Sect. Chrysotoxae)
茎粗壮,较高大,扁棒状或纺锤形,革质。叶集生在茎端。花序下垂,生长与接近茎顶端的叶腋;花黄色。
石斛组(Sect. Dendrobium)
种类众多,茎粗细高矮各不相同,质地多肉质。叶片具上下面,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花大,花瓣与萼片长1cm以上。
心叶组(Sect. Distichophyllum)
茎稍肉质,圆柱形。叶短,紧密互生,舌状,基部呈心形抱茎。花单朵。
黑毛组( Sect. Formosae)
茎较小,最主要特征为植物叶片、叶鞘、花序均具有斑鱾。花一般为白色,也有黄色,唇瓣3裂,边缘无平邑雪萝树和毛。
历史记载
石斛属植物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将石斛的产地、植物形态、习性、栽种方式和药用质量进行了详细记载。在印度传统医学中,许多石斛属植物也被用作草药。
形态特征
石斛属为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落叶或常绿。
茎、叶
茎丛生,直立或下垂,细长,圆柱形或扁三菱形,不分枝或少数分枝;具不定数节,节处膨大呈种种形状,肉质或质地较硬,具有少数至多数叶。叶互生,革质、近革质或草质,扁平,圆柱状或两侧压扁,先端不裂或2浅裂,叶基通常有抱茎的鞘。
花、果实
总状花序生于上部节处或枝顶,直立、斜出或下垂;具少数至多数花,少有退化为单朵花的,花小至大,通常展开;萼片近相似,离生;唇瓣匙形,着生于蕊柱足末端,外缘多有波状褶皱,三裂或不裂,与侧萼片共同形成萼囊;蕊柱短粗,花粉团蜡质,卵形或长圆形,4个,离生,每两个为一对,无氧化镁。花色鲜艳,花期长,多于春、秋开花,具有芳香气味。果实为蒴果。
物种分布
石斛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以南和大洋洲,大多数种类集中在北纬15°31′~25°12′,是以热带东南亚为中心向亚热带性气候条件发展的种群。从垂直分布来看,海拔100~3500m的高度均有分布。中国石斛属植物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台湾等地区。
生境
野生石斛属植物多生长在高山、林下,光照条件多为半阴、散光,在中国伏牛山和大别山区野生石斛属植物多群居于温凉高湿的阴坡或背光避风的山沟峭壁上,或攀附在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常与抱石莲、石苇、石豆兰属、卷柏属和苔藓植物混生。
生长习性
石斛属植物对小气候要求比较严格喜温暖、湿润,阴凉的环境。光照太强会影响植物生长。不同石斛属植物对温度要求略有差异,但冬季不得低于5℃,夏季不得高于35℃,以18~30℃为宜,昼夜温差不宜过大。石斛属植物生长环境的空气湿度60%~80%为佳,但也需要通风透气。附主植物一般具有树皮厚、多漕沟,可以蓄纳水分的特点;攀附的岩石也常在水流附近,石面常年湿润并附有青苔。
适应性
石斛属植物多为附生植物,一部分根系会攀附在附主上,吸收附主表面的水分和养分,并起到固定作用,另一部分裸露的须根为气生根,可以从空气中吸取水分和营养。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石斛属植物应种植于通气性好的基质中,宜采用木炭、树皮、椰壳等,防治根部因积水腐烂。石斛属植物均喜湿润,生长期间应保持较高湿度,可以经常向叶面空气中喷水,休眠期可以适当降低,花前可适当控水。
春石斛田间管理
春石斛,春季开花的石斛属植物的统称。生长适宜温度为18~26℃,冬季不低于5℃。忌强光直射,夏季应半遮阴,春秋可给予适当光照。春石斛根系易腐烂,栽培环境宜保持通风。施肥可以喷施氮、磷、钾复合肥,生长期勤施薄肥可以延长花期,开花期应停止施肥。
秋石斛田间管理
秋石斛,秋季开花的石斛属植物的统称。对温度要求较高,高温施湿有利于开花,最适气温为25~30℃,温度高于35或低于18℃生长停滞,气温低于10℃会出现寒害。秋石斛除夏季遮光外,其他季节应全光照促进开花。秋石斛根系较耐旱,但仍要保持50%~70%的空气湿度,保持空气流通。生长期可喷施氮、磷、钾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石斛属植物病害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叶斑病、花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在叶片上发病的统称为叶腐病,例如黑斑病,一般感染新叶,发病初期可再叶片上看到针尖大小的病斑,后期会导致叶片发黄、脱落,可以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茎部洋葱软腐病一般通过伤口感染,会引起植株腐烂、萎蔫、坏死。根部疫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整棵植株死亡。石斛属植物病害以综合防治为主,保持空气流动性,在发病初期及时处理、结合化学药品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
虫害
石斛属植物受虫害一般由蜗牛、腹足纲引起,伤害嫩叶、幼茎、花蕾。可以采用诱捕、喷洒药剂等进行防治。
用途
观赏价值
在石斛属植物野生种中,约25%可以用于观赏。石斛属植物花色艳丽,花期长,姿态优美,可用作盆栽、切花、园林造景等。春石斛株型小巧,适合做盆栽;蝴蝶石斛茎秆较长,可以做切花;在园林造景中可以以吊盆方式置于藤本植物繁密的凉亭、廊道、棚架下,可附生与岩石、假山、木桩上营造独特的附生景观。
药用价值
石斛属中许多种都是重要的药材,例如铁皮石斛、霍山石斛等。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能,可以用水冲泡,用于治疗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虚不足,阴虚火旺,目暗不明,筋骨软等症状。
保护现状
类群现状
石斛属植物的一些杂交品种在许多国家的切花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德国、中国、泰国、菲律宾、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有大规模生产。中国石斛属植物原种中,有许多面临着灭绝的风险,其中有12种极危种、61种濒危种、2种易危种。
致危因素
石斛属植物对生境要求较高,自然繁殖能力较低。由于石斛属药用石斛独特的药用价值,市场对于石斛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引起采挖过量,致使野生石斛已处于濒危状态,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乱挖滥采,野生石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保护等级
2021年8月7日最新公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已将石斛属植物纳入,曲茎石斛和霍山石斛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他石斛属野生植物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
保护措施
中国已将石斛属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学者对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促进合理开发和利用石斛属植物资源、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指导的依据选育优良的种质进行推广,人工栽培(组织培养)也为实现石斛属植物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保证。
代表物种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又名铁皮石斛苗、黑节草。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多具节,常在节中部以上互生3~5枚叶;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叶鞘常具紫色斑点。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萼片与花瓣均为黄绿色,近相似,长圆披针形;蕊柱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疏生毛。
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学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茎直立,肉质,不分枝,具3~7节,节间长3~8毫米,淡黄绿色。叶革质,2~3枚互生于茎的上部,斜出,舌状长圆形,叶鞘膜质,宿存。总状花序1~3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1~2朵花,花淡黄绿色,开展,花期5月。
美花石斛
美花石斛(学名: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又名粉化石斛。茎柔弱,常下垂,细圆柱形有时分枝,具多节。叶纸质,二列,互生于整个茎上,舌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稍斜长圆形,基部具鞘。花白色或紫红色,每束1-2朵侧生于具叶的老茎上部,花期4-5月。
细茎石斛
细茎石斛(学名:Dendrobium moniliforme (L.) Sw.),又名台湾石斛、金钗石斛。茎直立或斜立,细圆柱形,不分枝,具少数至多数节。叶革质,互生,狭长圆形,先端为不等2裂,基部有抱茎鞘。总状花序1~4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1~2朵花,花大,乳白色,有时带淡红色;唇瓣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而宽得多,3裂或不明显3裂;花期5月。
石斛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别名金钗石斛。茎直立,稍扁圆柱形,长达60厘米。叶革质,长圆形,先端不等2裂,基部又抱茎鞘。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已落叶的老茎中部以上茎节,花白色,先端部分紫色。唇瓣宽倒卵形,基部两侧有紫红色条纹。
参考资料
石斛属.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2
石斛属.多识植物百科.2023-06-20
云南石斛属植物研究现状.中国知网.2023-05-12
石斛.博普智库.2023-05-1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5-12
石斛属植物的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12
中国石斛属植物遗传资源的AFLP分析.中国知网.2023-05-12
6种石斛属植物的人工授粉试验.中国知网.2023-05-12
石斛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12
中国石斛属植物资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中国知网.2023-05-12
基于文献计量的石斛属植物研究进展分析.中国知网.2023-05-12
石斛属植物生态产地适宜性区划研究.中国知网.2023-05-12
我国石斛属植物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12
石斛植物病害研究现状.中国知网.2023-05-12
我国石斛属植物资源及其主要种类观赏特性.中国知网.2023-05-12
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中国知网.2023-05-12
兰科石斛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12
Dendrobium officinale.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2
Dendrobium huoshanense.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2
Dendrobium loddigesii.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2
Dendrobium moniliforme.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2
石斛.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