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白羽
宫白羽(1899年9月9日-1966年3月1日),本名宫万选,后改名为宫竹心,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原籍山东东阿县,中国武侠小说作家。曾担任天津作协委员、天津人民出版社特约编辑。
1899年9月9日,宫白羽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幼年在马厂成长,后随父调任,先后在东北、天津市、北京等地居住。少年时期,宫白羽已产生“讲学著书”的理想,并在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1918年,宫白羽考入北京师范京师大学堂,但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不得不中途辍学,其后做过教员、邮员、税吏等多种职业,一度在报馆谋生,并因探访施剑翘女士出狱而一炮打响。1921年,宫白羽结识了鲁迅,受到了诸多帮助,并在文艺观上深受其影响。宫白羽在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开始进行武侠小说创作,他首次以“白羽”为笔名,撰写了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发表于天津市《庸报》,取得了成功,后又接连撰写了多部武侠小说作品。即使如此,宫白羽对武侠小说创作却深以为辱,非经济窘迫不肯写稿。宫白羽37岁在河北霸县教书时,对甲骨文、金文产生了兴趣,此后一直致力于甲、金文研究,但其手稿在文革期间被查抄。1966年3月1日,宫白羽去世。
宫白羽的作品包括《十二金钱镖》《武林争雄记》《偷拳》《血涤寒光剑》和《联镖记》等,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中国的亚历山大·仲马”。宫白羽与“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悲剧侠情派”王度庐、“奇情推理派”朱贞木齐名,共被誉为“北派武侠小说五大名家”。其武侠小说具有社会性、中西合璧的特点,首创了“武林”一词,开创多种武打综艺新风,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读者群广泛,并对新武侠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宫白羽于1899年9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他的祖父宫得平是一位老秀才,曾在故乡担任县吏,因遗失库银而携全家逃难,不久病故。宫白羽的父亲在三兄弟中排行最小,早年投军,在直隶青县马厂兵营驻防,后来成为袁世凯卫队的中校。
宫白羽幼年时期在马厂成长,幼年生活颇为富足,自忆“生而为纨绔”。后来跟随父亲调任,先后迁入东北、天津市,1913年移居北京后,曾在朝阳大学附中、京兆一中求学。在少年时期所作《述志》的作文中,宫白羽即表达了他日后“讲学著书”的理想。在15岁时,宫白羽即开始尝试文艺创作,在北京各报刊投稿,在《戏剧新闻》《童子界》《少年》《学生杂志》《礼拜六》等刊物上登出《菊园春亭》《灵芝说》《京津道上》等文章。1918年,宫白羽考入北京师范京师大学堂,但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而被迫辍学。随后,宫白羽经历了一段困苦的生活,做过教员、邮员、税吏、职员、旧军队的记书官、小贩、新闻记者等职业。宫白羽爱好文学,受到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尤为喜爱“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作品。“五四”运动爆发后,宫白羽在学校组织了读书会,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刊物。
结识鲁迅
宫白羽彼时对有名的作家周作人颇为崇拜。1921年初夏,宫白羽偶然得到周作人的家庭地址,便鼓起勇气给其写信,并恳请借书阅读。一周之后,宫白羽接到署名为“周树人”的回函和寄来的《欧洲文学史》《杜威演讲集》以及《域外小说集》等书,信中称周作人生病多日,便由其来代为回复。在回信中,宫白羽向鲁迅倾诉了自己生活上的苦闷,表明自己想要辞去原职继续求学的愿望,附上了自己所写的两部短篇小说《厘捐局》和《两个铜元》,并询问是否能够上门求教。
两星期后,宫白羽收到鲁迅的第二封信,信中鼓励他努力进取,并表示愿将他的两篇小说推荐到《晨报》上发表。随后,宫白羽亲自拜访了鲁迅,鲁迅为宫白羽留下了“透视的刺人的眼和辛辣的对话”这一印象。两人在之后又有多次通信。鲁迅将书籍借给宫白羽观看,帮助他修改文稿,并向多家出版社推荐宫白羽的作品。宫白羽也在鲁迅的倡议下,开始在《晨报》等刊物上发表译作,如鲁迅托其翻译的契诃夫小说的英译本等。
鲁迅在文艺论上对宫白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认为当时的小说题材不外乎学生生活,题材太多太泛,但以乞丐为主角的同情劳工的小说还是可以写,并告诉宫白羽作小说不可夹叙夹议。鲁迅曾经劝阻过宫白羽不要辞去差事,而用文笔谋生:“我以为是失策的,以文笔作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职业。”宫白羽没有听从鲁迅的劝告,晚年时期,对自己走向文坛创作武侠小说悔恨不已。
报馆谋生
1928年,宫白羽在北京难以过活,遂在初夏回到天津市,投靠在北京结识的青年名记者吴秋尘。吴秋尘彼时正在天津《商报》当采访部长,介绍宫白羽在《商报》经理王镂冰手下当文书,每月薪水只有十多元。没过几月,宫白羽与吴秋尘先后被解雇,宫白羽很快到了另一家报社,不久又被解雇。后来宫白羽经由反思,认为是自己愤世嫉俗、怪癖酸刻、世故粗疏的性格而导致没有人缘,又仅仅只能靠书写来谋生,因此难以生存。
1935年夏天,宫白羽和人创办通讯社,但只过了两三个月宫白羽便因劳累而退出。许久之后,因为通讯社越办越糟,社长便出重价重新要求宫白羽二番帮忙。然而,彼时通讯社的信用在之前已被弄砸,宫白羽连跑十天,所访得的新闻各个报刊均因害怕造谣而不敢采用。
1936年10月15日,宫白羽听闻为父报仇而行刺军阀孙传芳的施剑翘女士出狱,但讯息来源虽有出狱描写,却浮光掠影。宫白羽认为访者没有亲到监狱,忍着慢性肋膜炎带来的痛楚亲自前往监狱探访,才得知施剑翘昨日并未出狱,而是今日化装为穿灰马褂、带墨镜的男性出狱的消息。宫白羽将此条消息写成二千余字长稿,并打电话给各报。《大公报》存有怀疑,另派专人去访,证实了报道不假。宫白羽的这一探访一炮打响,使得这一通讯社的信用重新树立,打开了其进行新闻报道的成功之路。
武侠创作
宫白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1927年刊登在《世界日报·明珠》上的《白刃青衫》,是应当时作为《明珠》副刊主编的张恨水之邀而创作的,小说既像武侠,又像侦探,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因此宫白羽只写了两章便停止写作,1931年才将续稿写完,刊登于天津《益世晚报》上。但宫白羽本人也对这部小说不甚满意,因此1942年才将此稿交由天津正大书局出版。这部书稿有多重书名,如《白刃青衫》、《青林七侠》、《粉骷髅》等题目,最后在1947年6月由上海协和书店以《青山豪侠》之名出版,才最终定名。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击技小说兴起,为生计所迫,宫白羽不得已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生涯。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市沦陷,彼时武侠小说在沦陷区处于空白状态。宫白羽在生存压力下,与另一武侠小说作者郑证因合写了《十二金钱镖》(卷一)上半部,后自己独立完成了这本书的下半部,连载发表于天津《庸报》。这也是他首次以“白羽”这一笔名署名。“白羽”一名,一是取自于欧洲谚语“对懦夫给予白羽毛以贬之”,二是取自于杜甫“万古云霄一羽毛”一诗。《十二金钱镖》取得成功后,宫白羽从此便开始了武侠小说创作的道路。
1939年宫白羽40岁时,凭借写武侠小说所赚取的稿费,在天津二贤里购买一座大院子,并创办了正华学校,附设出版部。1943年,世界大战进入白热期,中国沦陷区的物资渐渐匮乏,正华学校与出版部相继停业。宫白羽在此期间,与胞弟宫维成、弟媳冯世庸靠做小买卖维持生计,暂时停止了武侠小说创作。
日本投降后,宫白羽有再度致力于新文学事业的志向。他被友人邀去办报,却因政府所派遣的文化人对沦陷区文人的鄙夷与白眼而愤懑,很快便充满失望,有“再度沦陷之感”。在这种心境中,他又继续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写出《雁翅镖》《剑底惊螟》《太湖一雁》等作品。新中国成立之后,宫白羽受上海广艺书局之邀,出版了《狮林三鸟》《毒砂掌》两部武侠小说。
然而,对于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宫白羽是深以为辱的。宫白羽讨厌卖文,他认为卖钱的文章毁灭了他创作的爱好。除非经济状况窘迫到极点,否则宫白羽不肯写稿。宫白羽自剖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时环境和饭碗联合起来所逼迫他写的“无聊文字”,而这些“无聊文字”的畅销,是华北文坛的耻辱。在写武侠小说之后,对写作的厌倦情绪使宫白羽每次写作都好像上刑场。
尽管如此厌倦,宫白羽对武侠小说创作的态度还是格外认真的。上海百新书店老板徐稚鹤打算高价购买《十二金钱镖》的版权,但宫白羽的态度是卖版权之前必须经过自己的修改。由于进展很慢,徐稚鹤专程来津催稿,并赠予宫白羽一批相当贵重的家用礼物,但宫白羽依旧不修改到自己满意绝不给稿。宫白羽之子还透露,因为宫白羽在创作《武林争雄记》时,因参照本人曲折经历,故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改动,多次毁稿重写,可见其写作态度之庄重。
古文字研究
宫白羽37岁在河北霸县(今霸州市)中学教书时,便对语言文字和语法产生了兴趣,并逐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宫白羽曾于1943年在《新天津画报》上连载了20余篇甲骨文、金文笔记,总题目为《甲金证史诠言》;还在《立言画刊》上连载了《白鱼琐记》。
宫白羽虽未系统学习考古学,但也能够独立掌握王国维所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即将考古实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的方法。在进行古文字研究时,宫白羽确立了语学探源、社会探源、古史探源等一系列重大目标,并认为这相比于早期纯文学的夙愿来说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因研究甲骨金石学,宫白羽于1961年被聘为天津文史馆馆员。他埋头钻研甲骨文、金文,试图以此成绩冲淡“武侠小说家”头衔,但因脑血栓,其研究不得不中止。近年来,《甲金证史诠言》经人整理,重新发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华国学》杂志上,后又被《天津文史》转载。
晚年生活
1949年,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与会的鸳鸯蝴蝶派文人代表只有言情作家张恨水与武侠作家宫白羽。50年代,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聘请宫白羽担任特约编辑,负责书稿文字审订工作。几年后,宫白羽因为咳嗽多痰、哮喘不已,便渐渐不去出版社上班。但据其子宫以仁回忆,宫白羽是通过审订书稿,觉察到当时文艺指导思想上有“左”的形式主义倾向,便逐渐不去上班。没有工资后,宫白羽便和其妻靠糊纸盒来获取收入,并为海外报刊创作武侠小说。
在双百方针期间,宫白羽应天津市《天津文学》杂志约稿,撰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的我的个人的衷心话》,在文中大谈自己是“汉学家无师自通的学徒,是个旧闻记者,是个倒霉的作家”,并对双百方针无所顾忌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于宫白羽个人已经失去影响力、且没有工作单位,又有一些领导的暗中保护,他并未因此被化为右派,但其子宫以仁还是被补入了右派的行列。
1966年3月1日,宫白羽去世,逃脱了几个月后开始的“文革”。但其留下的藏书与金甲手稿,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查抄。
主要作品
代表作
《十二金钱镖》
《十二金钱镖》是宫白羽的首篇成名作,于1938-1939年在天津市《庸报》连载。初载时又名《豹爪青锋》,同年11月天津书局出版卷一单行本时仍有这一副标题。1946年作者以《丰林豹变记》的名称在天津《建国日报》续完此书最后5章。今统称以上三名为一书,即《十二金钱镖》。
《十二金钱镖》讲述了因为镖银被劫,绰号“十二金钱镖”的著名镖头俞剑平邀约武林名家、各路豪杰和镖头武士,和夺镖之人所展开的斗志斗勇的故事。作品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情节曲折完整,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故事离奇,刻画细致,语言清丽,成为了“北派武侠小说正宗”的典型之作。
《十二金钱镖》备受读者欢迎,有书商甚至在书铺门前贴出“家家读钱镖,户户讲剑平”的对联。多年以后,还有人回忆称,《十二金钱镖》的开头就是寻找劫镖人,写了十多本,仇人却还未公布出来,可是读者却急坏了,可见以宫白羽为代表的当时的连载小说家写作本领的出奇制胜。
《武林争雄记》《牧野雄风》
《武林争雄记》是现代长篇武侠小说,为《十二金钱镖》系列作品之一,与续作《牧野雄风》共同构成了《十二金钱镖》前传。故事记述了鲁东武师丁朝威封剑闭门,将三弟子俞振钢提拔为掌门高足。二弟子袁振武因此愤懑不平,又听闻爱慕已久的师父之女丁云秀嫁于俞振钢为妻,灰心出走。在彰德府遇到落难的江湖英雄鹰爪王,为搭救鹰爪王拜师学艺。鹰爪王破狱之后寻访袁振武,师徒遁迹离去。
《牧野雄风》接着叙述袁振武改名远走辽东,因为路见不平而与虎林厅豪强结怨。在逃避差役的追捕中,遇到冀北人魔焦焕夫妇,因鄙薄夫妇为人阴毒狡诈,所以弃之而去。在关塞和鹰爪王相聚,学得鹰爪王的亲传,但因不愿和鹰爪王同入绿林,又去投奔辽东快马韩。恰逢快马韩的仇家寻仇盗马,袁振武便用自己的武技为其解围,从此立足关东,创立一番事业。
《偷拳》
《偷拳》也是宫白羽的重要作品之一,讲述了清代冀南广平府少年杨露禅偷拳学艺的故事。为了学拳,杨露禅前赴陈家沟寻访陈永传,却被太极陈拒之门外。后杨露禅假扮哑巴,混入陈府为佣,偷学太极拳,终于学得技艺,名震京师。这部小说一方面写杨露禅受尽磨难、偷学太极拳,表现了“侠”的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另一方面写杨露禅入门前的5年被太极陈拒之门外,又在拜师途中遇到诸多“伪侠”,批判了武侠世界的虚伪面目。
其他作品
创作特点
社会性
宫白羽写武侠小说的重点在于揭示武林的社会性,他将江湖恩怨、争斗都视为特定的人际关系并加以描绘,深入揭示了社会关系对人性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归为善或恶。他将武林视为社会的一部分,强调无论是侠客还是匪盗都是“人”。因此,宫白羽的武侠小说具有反传统武侠小说的倾向,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懦弱、世故的普通人,人物生动,近乎真实,摆脱了“吐剑杀敌”的俗套。通常的武侠小说家总是将书中人物分为“正派”和“反派”两大类,而宫白羽则打破了这种类型化的格局,使人物不至于扁平化。例如,在《十二金钱镖》中的乔茂本领不高,但胆子不小,思维敏捷却好夸夸其谈,在对手面前首鼠两端,失去了英雄本色而显露出市井丑态。在他的小说中,好人也会做坏事、遭遇不幸;坏人也会做好事、得到善终。他有意将侠客放置在社会关系中,不把武林中的顶尖人物写成圣人或超人。在他的小说中,不仅揉入了他对世道炎凉、社会不公、现实黑暗的切身体验,还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引入武侠小说创作,并还原武林豪侠的常人本性。他将这些被视为“非武侠传统”的因素导入武侠小说中,对武侠小说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其“社会武侠”叙事深刻而发人深思。
中西合璧
宫白羽有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经历,他的叙事艺术除了吸收传统精华之外,又自觉吸收西方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他曾经承认自己学习了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堂吉诃德》和亚历山大·仲马的《侠隐记》,亦有评论者说他的创作也取法于罗伯特·斯蒂文森。评论家叶冷在上世纪30年代末将宫白羽的创作特点总结为两条,第一条是借鉴大仲马,描写的人物鲜活,故事契合人情,书中英雄并非“超人”,而是“人”,像是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壮美的图画,而非神话;第二条是借鉴塞万提斯,通过创作武侠传奇,而对侠客的行径进行奚落,并以鲜明人物个性与深广社会背景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映。
首创“武林”
“武林”一词自古以来只有山名、地名、城名,别无他指。宫白羽由“文林”(即文化界)一词获得灵感,首创与此相对的“武林”一词,这一定义内涵较之称呼豪杰亡命之徒所处空间地域的“绿林”一词更加广泛,含括了江湖上的黑、白两道。此后,“武林”一词用以通称武术界,沿用至今。
开创武打综艺新风
宫白羽称自己“学文不成,更不知武”,刚开始撰写武侠小说时,因为不懂武术,邀请友人郑证因帮忙,但又不能完全避开武打,故开创诸多武打综艺新风。在拳掌方面,创出“混元一力掌”、“大力千斤掌”以及“弹指神通”;在兵器方面,创出“铁烟袋”、“混元牌”、“跨虎槛”、“鸡爪双镰”、“青钢日月轮”、“金丝腾蛇棒”、“三棱透骨锥”等奇门兵器;在暗器方面,创出“铁子”、“铁菩提”、“透骨钉”、“蛇焰剑”、“毒蒺藜”、“五毒神砂”、“子母梭”等名目;在轻功方面,一洗往日武侠小说只用飞檐走壁、纵跃法、提纵术或陆地飞腾等功夫,大量退出轻功身法,如“登萍度水”、“踏雪无痕”、“一鹤冲天”、“燕子钻云”、“差翅亚目三点水”与“移形换位”等。
爱国主义精神
在创作《十二金钱镖》前,宫白羽曾经创作的两篇武侠小说,《粉骷髅》(即《白刃青衫》)与《黄花劫》,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粉骷髅》写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内容影射媚日汉奸褚民谊;《黄花劫》写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小说时段设定为宋末元初,既像武侠小说,又像抗战,将当时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写进书内,如描写杂牌军队如何被逼殉国的场景。《十二金钱镖》出版时,恰逢天津市在日寇的侵略下沦陷,东北地区也已沦为伪满洲国。《十二金钱镖》将南下劫镖的飞豹子写成盘踞辽东的强徒,有影射日本侵占东北的用意。
创作影响
宫白羽进行武侠小说创作时,正是全国沉迷武侠的时代。宫白羽的作品甫一推出,即横扫全国,引起了几年高烧不退的观武谈武习武热,他也在当时就被誉为“北派武侠小说四大名家之一”。其代表作《十二金钱镖》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深受海内外武侠小说爱好者的推崇与喜爱,在华人社会得到广泛流布。《偷拳》在20世纪80年代多次出版,加上同名的连环画,印数可达到600万册以上。
宫白羽对新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不仅在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妇孺皆知,也影响了五六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创作,受到了金庸、梁羽生等人的赞扬。在198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武侠小说研讨会上,宫白羽与梁羽生、金庸并列为研究对象。上世纪80年代,宫白羽的主要武侠小说被整理、改编出版,并编辑出版了《宫白羽武侠小说全集》。
侵权事件
2000年3月,宫白羽之子女宫以仁、宫稚羽发现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在天津广播电视台演讲由鞍山电台录制的评书《十二金钱镖》,而宫白羽的家属作为著作权继承人既不知情,也并未拿到报酬。
经过半年的调查取证,宫以仁、宫稚羽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提出诉讼请求。2000年11月6日,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评书名家单田芳作为第一被告被索赔15万元,评书《十二金钱镖》的录制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作为第二被告被索赔5万元。一审判决宣判第一被告评书名家单田芳被判向原告、《十二金钱镖》的著作权继承人宫以仁、宫稚羽赔偿损失21700元,第二被告鞍山市广播电视局被判向宫以仁、宫稚羽赔偿损失8684.8元;诉讼费2160元,宫以仁、宫稚羽负担432元,单田芳、鞍山广播电视局各负担864元。同时,法院驳回了宫以仁、宫稚羽要求二被告公开赔礼道歉等其他诉讼请求。但原告对判决不服,遂提起上诉。
2001年3月22日下午,《十二金钱镖》侵权案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支持了宫以仁的主张,对原审判决进行了改判,除支持原审判决之外,同时判令单田芳、鞍山市市广播电视局在判决生效起一个月内,持续七天在鞍山电台小说联播节目中发表向宫以仁、宫稚羽致歉的声明。
所获评价
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因为崇拜梁慧如、宫白羽而改名为“梁羽生”,这一笔名为世人所熟知。他后来曾写信给宫白羽之子宫以仁,称:“我最初写武侠小说,亦是受令尊影响的。”
金庸对宫白羽的作品评价很高,认为他对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堪称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文坛上一代宗师。
评论家叶冷(本名郭云岫)曾经撰文说:“宫白羽的武侠小说,故事外形尽旧,而作者的态度、思想、文学技术,都是清新的,健康的”“体现出大大超出武侠小说本身的一种艺术魅力。”他认为,宫白羽的短篇创作是很有力的,饶富幽默意味,刺激性很大,“有时似一枚蘸了麻药的针,刺得你痒痒的痛”;他的文字“又隐然含着鲜血,表面上却蒙着一层冰”。
《民国通俗小说论稿》作者张赣生认为:“白羽深感世道不公,又无可奈何,所以常常用一种含泪的幽默,正话反说,悲剧喜写。在严肃的字面背后,是社会存在的荒谬现象”,以及“白羽的悲,一是个人经历之悲,另外还有一悲,是白羽看不起武侠小说之悲。他若不自卑,凭他的文学修养,可以把武侠小说写得更高水平”。
台湾著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认为:“阅此忽叹:天下之妙文,无有出自白羽之右者!而其刻画心理细、口语运用之精,即金庸辈每将为之倾倒望尘莫及。”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武侠宗师宫白羽:武侠小说能畅销是文坛的耻辱.中国作家网.2023-07-27
宫白羽.博雅人物网.2023-06-30
《十二金钱镖》起争议 单田芳又成被告.新浪娱乐.2023-08-07
“金钱镖”又惹麻烦 单田芳吃官司成定局.新浪娱乐.2023-08-07
评书《十二金钱镖》侵权案宣判 单田芳输了.新浪娱乐.2023-08-07
侵权案二审开庭 单田芳表示官司打烦了.新浪娱乐.2023-08-07
“金钱镖”案昨日终审 单田芳被判侵权需公开致歉.新浪娱乐.2023-08-07
十二金钱镖 十二金钱镖 (1969).豆瓣电影.2023-07-02
十二金钱镖 (2014).豆瓣电影.2023-07-02
太极1:从零开始 (2012).豆瓣电影.2023-07-02
太极2:英雄崛起 (2012).豆瓣电影.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