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
太子河(英文:TaiziRiver),古称衍水、大梁河、梁水等,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区,是大辽河重要的支流。流域范围在东经122°26′-124°53′和北纬40°29′-41°39′之间,发源地水源有南北两支,南源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羊湖沟草帽顶子山麓,北源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乡鸿雁沟。南北两支在本溪县马家威子村相汇后成为太子河干流,并最终汇入大辽河。从东向西南主要流经抚顺市、本溪、辽阳市、沈阳市、鞍山市、丹东市等地区,全长约为464千米,流域总面积约为1.39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约为27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清河、小汤河、五道河、小夹河、卧龙河、南沙河、细河、三道河、北沙河等。
太子河流域在早更新世的差异性新构造运动中,形成太子河冲积扇,由于中更新世晚期的气候降雨等因素逐渐发育完成,属石质山区,该地区河段河床主要由砂卵石构成。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河流上游属于长白山脉,海拔高,中游为丘陵地貌,下游为平原区。太子河该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在5-10°C之间,四季分明。太子河流域有植物6门、208科、1404种。其中列国家级珍惜濒危保护有11种。植物种类以灯芯草、蔺草、狭叶水蓼、野等为主。鱼类的物种有7目6434尾,以鲤形目为优势类群,约占总密度的95%。清洁生物物种有国家保护动物东北七鳃鳗、犬首鮈等。
古人逐水而居,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庙后山遗址,被称为“东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太子河沿岸考古发掘出众多新石器、青铜器等。该流域规模较大的水库有汤河水库、窝水库、观音阁水库。截至2020年,流域内有6座景观蓄水工程、市区20千米的汇水河段,形成5平方千米景观水面。主要风景名胜有太子河风景区、汤河风景区、葠窝水库风景区、野猫洞风景区等。
命名
太子河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战国前称之为衍水,战国末年又称太子河,汉代改为大梁河,辽时又称为梁河,金朝则称之为无鲁呼必喇(无鲁呼必喇在女真语、满语中的意思是芦苇河),从明代开始正式称为太子河,并一直将此称谓沿用至今。
公元前226年,秦国攻陷燕国的首都一一城,迫使燕王信及燕太子丹率众退守辽东,进驻襄平城,并建立了新的燕国政权。然而韩广信慑于对秦军的恐惧,轻信了燕王嘉的计谋,诱杀了藏匿于衍水的太子丹,并把太子丹的头颅献给了秦王。但这并没有让秦王停止进攻,反而让秦军加大攻势一举灭了燕国。为了纪念英勇抗秦的太子丹,辽东地区的燕国人将太子丹的死难地衍水改称为“太子河”。
位置境域
太子河流域位于中国东北部、辽宁省东部,经纬度范围介于122°24'-12453'东经,40°28'-41°39北纬之间。河流呈东西向,是浑太流域的子流域。流域东北部与吉林省接壤,东南部隔鸭绿江与朝鲜半岛相望,西南部同河北省毗连,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临界,南部辽东半岛插入渤海、黄海之间。太子河发源地水源有南北两支,南源在辽宁省本溪县东营坊乡羊湖沟草帽顶子山麓,北源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乡鸿雁沟。南北两支在本溪县马家威子村相汇后合流汇入观音阁水库成为太子河的重要干流,并最终汇入大辽河。从东向西南主要流经抚顺市、本溪、辽阳市、沈阳市、鞍山市、丹东市等地区,全长约为464千米,流域总面积约为1.39万平方千米。
历史成因
在早更新世的晚期,下辽河平原四周发育一些向心河系,辽河尚未形成,太子河也未发育完整。中更新世早期,下辽河东部山前地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新构造运动,使山区呈断块状上升,平原区继承性的下降。之后在中更新世晚期,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促成太子河各支流汇通形成太子河,并经辽阳出山口逐渐形成太子河冲积扇。由于受东部山区差异性抬升,河流下切能力增强,导致太子河的扇面河流不断的改道,形成放射状水系。在晚更新世,太子河平原新构造运动表现为继承性下沉的特征,东部山区新构造抬升的幅度较大,河系两侧形成不对称的基座阶地。全新世以来,下辽河平原下沉幅度变小,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加之气候温暖,故第四系沉积物表现为河流相的阶地堆积,即两元结构的亚上和下部的砂、砂砾石层,一级阶地遍及区内。太子河在全新世所表现的较稳定的河流相堆积,形成了山前地带较平坦的、微倾斜状的平原地形,太子河发育完成。
地理特征
气候
太子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炎热多雨;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寒冷漫长;其四季分明、冷暖分明、干湿分明。
气温
太子河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的影响,流域的四季分明,夏季的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热带气旋多在夏秋作用于太子河流域,年内温差显著,全年日照充足,气温年际变化约为5-10℃,相对湿度约为70%。流域年均气温为8.4℃,气温常年在-33.7-38℃之间。年均日照市时间约为2512小时。每年的无霜日基本在160天左右,结冰期为10月到次年4月,平均冻土深1.1m。
降水
太子河流域的上游,由于临近黄海,故降雨量较多,汛期内涝灾害严重。而西北部邻近长白山,受地形影响,降雨量不断减少,约为800毫米。流域的降水特点为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为708.85毫米,降雨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枯水年的降水量可能仅有丰水年的28.6%-47.6%。由于夏季环流气候条件的影响作用,汛期的降雨量较多,约占全年的75%,春季易出现干旱现象。
1965-2012年期间,太子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792.1毫米,2010年的降水量最大,为1306.4毫米,1989年的降水量最小,为564.1毫米。太子河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现出不规则的丰枯交替、时丰时枯特点。太子河流域于1961-1962年、1976-1984年、1988-1989年、1996-2000年出现连续枯水期,于1963-1975年、1985-1987年、1994-1995年出现连续丰水期,其他年份为平水期。同时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太子河流域降水量带有明显季节性,使其年内降水量的分配极为不均匀。太子河流域的雨季为5、6月份,降水全盛期为7、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而12月至次年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
蒸发量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太子河水面蒸发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增大。蒸发量最大为5-6月份,为161毫米占全年32%左右;蒸发量最小为11月至次年2月,占全年7%左右。平均蒸发量约为1100-1600毫米,变化趋势与降水量一致。
地质
地质构造
太子河流域有古老的结晶基底山埋藏很深在几千米之下,受构造破坏相对较轻,断层不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如葠窝水库坝址区的变质岩,最大断层宽度只有3米,岩层坚硬,透水性弱。震旦系主要分布在太子河流域,下部钓鱼台石英岩,中部南芬页岩上部桥头硅质页岩,再上为厚层泥灰质康家大理石。震旦系和辽河群的不整合面夹角在15°以上,说明前期有地壳变动。鞍山滕家房身剖面得知震旦系和寒武系之间也有构造运动。震旦系以后太子河地质受构造破坏的影响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上古生界和中生界侏罗,白奎系地层,受构造影响最强烈,断层褶皱到处可见,局部地层由于强烈褶皱而倒转。白奎纪后期,即燕山运动末期,流域内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系分布普遍,如鞍山岩流文岩,凝灰岩等。由于燕山运动活动性的减弱所以后期发育的火山岩系受构造作用一般也不强烈,断层不多。第三系以后,太子河流域开始了缓慢的相对升起的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强烈的构造变动趋于缓和。地层未受断烈构造的破坏。
太子河流域地层基底是前震旦系吕梁运动形成的纬向构造骨架,它是由辽河群、支山群结晶变质岩系组成的,呈近东西方向延伸。因为阴山山脉一一天山东西复杂构造带这古老的基底,自太古界以后下部分上升为陆,不接受沉积,仅少部分凹陷地段接受沉积,所以太子河流域是东西复杂构造带中的次一级或第三级构造,其方向和区域构造一致,近东西向展布。古老的东西向基底对以后的地层的沉积和地质构造起着制约作用。
地层
辽东太子河地区是辽宁省乃至中国古生代寒武纪地层典型的发育区之一,寒武纪地层包括碱厂组和馒头组,属于陆表海沉积。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旋回、岩相等特征,将该套地层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Ⅰ型层序1个,Ⅱ型层序2个,识别出30个副层序。本区凝缩段不发育,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太子河地区中寒武世的沉积环境为滨海陆源碎屑夹碳酸盐岩沉积和滨浅海相碳酸盐沉积,碱厂组属于潮坪-滩沉积环境,馒头组属于湖-潮坪沉积环境。
太子河流域的地层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粉土、砂土、卵砾石及下覆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石灰岩。位于辽阳市之上的区域属石质山区,砂卵石是该地区河段河床的主要构成;位于辽阳市以下的河段,中细沙是此地区河床的主要构成。
太子河流域的矿区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及盖县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和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主要岩性为白云石大理石,灰—灰白色,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矿少量的石英、砂质、铁质等;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灰绿色,粒状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黑云母、石英、斜长石和绿泥石组成,含少量磁铁矿;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岛组主要岩性为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石英岩,灰色、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含少量文石、赤铁矿、磁铁矿和绿泥石,有少量的黄铜矿和二硫化铁等;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为新生界松散沉积,厚度从数米到数十米不等,分布在山间沟谷、河床、阶地,是洪积、冲积、坡积及残坡积的产物,由粘土、砂、砂土、砂砾石、砾石堆积而成。
矿产资源
太子河流域由于活跃的地壳运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藏着煤、铁、碳酸钙、河流石、大理石、硅石、粘土等。由于太子河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规模大,强度高,是中国铁矿原料重要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是新中国钢铁冶金石化工业基地,钢铁、冶金、化工、成套装备制造等工业企业密集分布,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区域。
地形地貌
太子河流域第四纪以来,处长期间歇性持续上升,太子河强烈下切,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影响,河流蜿蜒曲折在辽阳市以东的上游区,太子河两岸镶嵌5级阶地;2-5级阶地为侵蚀阶地,阶面残留有不厚的冲积物或仅留有零星的卵石。其中三级阶地继续地分布在河流两岸,其他阶地则很少有明显的阶地形态。
太子河流域地势呈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主要为林地,以丘陵居多;西部为辽河冲积平原,因此坡度比较低。位于辽阳市之上的区域属石质山区,砂卵石是该地区河段河床的主要构成,河道的位置处于山谷间,属于洪水和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域;位于辽阳市以下的河段,地处辽河冲积平原,河道大多数是弯曲型河道,中细沙是此地区河床的主要构成,河流宽度范围在 94-425m 之间,是以主槽泄洪为主的河道。流域内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9%;其次为平原,占总面积的24.9%;最后为丘陵,占总面积的6.1%。上游山势高峻,相对高差可达800米以上,中下游地势低缓,相对高差一般100一300米。
太子河上游位于长白山中部山区,流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茂密,河道多处于山谷之间,河床没有明显冲淤,较为稳定;太子河中游位于辽宁平原与长白山山区之间的过渡带,该地带多丘陵,使得河道比降较陡,在河道两岸均建有堤防;太子河下游位于典型的冲积平原,河道呈弯曲型,河床较为不稳,河道两岸是农业灌溉区,所以太子河下游是重点防洪区域。太子河大断裂带在本溪满族自治县中部,河道两岸形成许多羽毛状的小断裂,构成以太子河谷为中线的沉积小平原,平均海拔不足300米。
土壤
太子河河岸带的土壤绝大部分为耕作土壤,多为草甸土和棕黄土,在河间高平地上和沿河河漫滩上为碳酸盐草甸土。农业耕种历史很长,绝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产地。
太子河流域的土壤是在各种自然成土条件和人为活动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太子河流域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暗棕壤、褐土、钙质粗骨土、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水稻土、淹育水稻土以及盐渍水稻土。流域内棕壤分布面积最广,棕壤是在湿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的土壤,该地区也是中国棕壤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其次分布较多的土壤类型为草甸土,该土壤类型在平原地区以及山区水湿条件良好的浅平地上广泛分布。
地热资源
太子河流经本溪、辽阳市、海城市等市,在本溪境内河长168千米,流域面积达4428平方千米,本溪地处太子河的上游地段。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有汤沟温泉疗养、温泉寺温泉疗养等地热资源。汤沟温泉,风景优美,地热资源丰富,出地表水温高,居辽宁省首位。水中含有碳酸锰、碳酸钠等多种矿物质和化学元素。用温泉水建养鱼池,饲养的红鲤鱼是当地特产之一,烤虹鳟鱼是当地一大特色。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太子河干流河岸带23个植物样方中,共有36科124属201种,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但仅限于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以菊科、禾本科、蓼科、莎草科、蔷薇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207种,分属于36科,125属,科、属、种的组成差异较大,单属科、单种科、单种属在区系物种组成中占比例大。有植物6门、208科、1404种。其中,列国家级珍惜濒危保护有11种。野生中草药114科,970种,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草药宝库。植物种类以灯芯草、蔺草、狭叶水蓼、野稗、看麦娘、水蓼、酸模、丝叶蒿、草、中华结缕草、散穗早熟禾、东方藨草等为主。太子河干流河岸带植物物种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
太子河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包括森林、灌木林、果园以及农作物。森林集中在东部山地,流域内沿开原-南杂木-青城子-青椅山一线被分为两个植被带:北部为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南部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中又沿熊岳-青椅山分为东南部的赤松林亚地带和西北部的油松标林亚地带,流域内植被类型为典型北方林植被。
动物
太子河流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类、两栖纲、爬行纲、鸟类、鱼类共493种。其中鱼类的物种有7目6434尾,以鲤形目为优势类群,约占总密度的95%。敏感鱼类有青鳉、葛氏鲈塘鳢、东北雅罗鱼等,清洁生物物种有国家保护动物东北七鳃鳗、犬首鮈等,特有鱼类有鲑形目池沼公鱼和刺鱼目中华多刺鱼。大型底栖动物120属(种),隶属于6纲12目43科。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表现出很高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特征为东部上游、中游山地以及丘陵区群落多样性高于下游平原区,支流高于干流。水生昆虫纲的蜉目、襀翅目、毛翅目、蜉蝣目(Ephemer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中华新米虾(新米虾属 denticulata sinensis)、龙虱幼虫(Cybister)以及摇蚊类、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等。
自然保护区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辽河、大辽河、太子河三大河流交汇处,保护区的总面积约2万公顷。于2004年建立,成为县级保护区,2005年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沼泽、盐生植物的草甸植被。主要分布有以芦苇为主的温带植被乔木林、灌丛和草甸、沼泽水生植被等。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229种,动物574种。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5种。
流域水系及特征
水系组成
太子河流经辽阳市、鞍山市、本溪市内,全长约为464千米,流域面积约为1.39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约为27亿立方米,属于规模较大的河流。河流的分支非常多,共有9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支流从北、东、南三面汇入太子河,形成向心水系。
干流流段
太子河源头有二,分南、北两支,南支发源于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房乡草帽顶子山,北支发源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乡红石子山,南北两支在本溪县南甸子镇汇入观音阁水库。太子河河网发达,干、支流纵横交错,在流域内各行政区均有支流分布。观音阁水库下游为太子河干流,奔流不息。太子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新宾县、本溪满族自治县、辽阳县、辽阳市、海城市,最后在三岔河与浑河汇合流入大辽河,最终流入渤海。
太子河是本溪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413千米,流经县内173千米,流域面积2547平方千米。
太子河是辽阳市的母亲河,该市位于太子河中游,经本溪市后进入辽阳市境内,入口与参窝水库相接,出口进入鞍山境内,境内全长142.8 千米,流域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太子河辽阳段及其支流汤河、北沙河和柳壕河与参窝水库和汤河水库构成了辽阳地表水监测体系。
主要支流
太子河的支流主要包括海城河、兰河、南沙河、汤河、细河、北沙河等。
柳壕河
为太子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辽宁省辽阳文圣区南门街道,流经辽阳文圣区、辽阳白塔区、辽阳太子河区、辽阳县,于辽阳县柳壕镇青鱼湾村入太子河。河流长度54千米,流域面积为51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深691.5毫米;河道比降较缓,河道平均比降0.065‰,多年平均径流量6664万立方米。柳壕河河道缓,水流慢,河床稳定,无大洪峰,险情较少。沈大高速公路上游为辽阳市段,本段河道较窄,河宽约为8~10米,大部分河段已经渠化,为灌区的一部分。柳壕河承接辽阳市和辽阳县生产生活污水,自从辽阳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柳壕河水质有所改善。
南沙河
南沙河发源于辽宁省鞍山千山风景区庙尔台村,流经鞍山千山区、鞍山铁东区、立山区、辽阳县,于辽阳县唐马寨镇南坨子村入太子河。南沙河流域面积426平方千米,河流长度58千米。流经辽阳县的刘二堡镇、柳壕镇、唐马寨镇;所辖14个行政村,中心村、山东村、常家村、南驼子村等;辽阳县境内流域面积为89.75平方千米;南沙河多年平均径水深722.5毫米;河道平均比降1.34%。
海城河
海城河是太子河左岸最后一条支流,也是最大一条支流。海城河流经整个海城市,发源于海城市孤山镇瓦子沟村,河源高程813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孤山、析木、岔沟、马风、八里、响堂、海州、兴海、验军、西柳镇、东四、中小、望台镇、牛庄14个镇区,于牛庄镇西小村流入太子河,全长92千米,流域面积1377平方千米,河宽120~250米。海城河多年平均降水深718毫米,河流平均比降1.5‰。根据河湖健康评价分级标准,海城河健康等级为健康。即海城河水系完整、开放连通程度较高,自然岸线比例较高,水体污染程度低,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物种濒危程度低,河流功能较为完整。
主要湖泊
大石湖
大石湖是太子河水系的发源地之一,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兰河峪乡东南山麓的鹰嘴山下,距县城区约50公里处。大石湖以其五个次第相连的湖潭而得名,湖潭依次承接,瀑布飞溅掩映,故又称之为“五湖四瀑”。一湖命名为“天池湖”,湖水面积约180平方米,水势湍急飞流直下,形成一幅天然的大瀑布,瀑落之处,湖深水暗。二湖,湖水面积约65平方米,但其水流汹涌,湖水暗绿,漩涡翻滚急骤。三湖流势渐缓,湖水面积约150平方米,湖水澄清。四湖湖面约160平方米,此湖相比之下有奇特独到之处,湖东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可容人。五湖水域面积约165平方米,水从岩缝中依势随波逐流而下,水势渐弱浅平。
本溪湖
辽宁省本溪市的本溪湖申报“世界最小的湖”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久前获批,成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第2346号纪录。本溪湖是天然形成的湖,以小巧著称,湖面仅15平方米,水质清冽。本溪湖是洞中湖,湖形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成的酒杯,故称“杯犀湖”。据史料记载,1734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难认,故取其谐音改称“本溪湖”。
地下水
太子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4.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45立方米,遵照联合国标准规定,被列为缺水地区。根据辽宁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年报统计数据表明,太子河流域年供水量为19亿立方米,地表水源约占40%、地下水源约占60%,流域内水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为工业用水占39%、农业林业用水占45%、生活用水占16%。
水文特征
太子河流域下辽阳市承载力水平最低并趋近于第Ⅲ等级,该区域地下水供给占水资源量的45%以上并处于极度缺水状态,该区域较大的农业灌溉定额不仅具有较大耗水率特点,而且其有效利用率极低;太子河流域不仅存在耗水率较大的工业纸板生产基地和造纸机械生产厂,而且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大其用水量也增大。鞍山和本溪计算单元的水资源承载力处于第Ⅱ水平等级,通过分析两个区域特征可知,该区域人口密度大并且市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较好,具有较大的水资源需求量,在该计算单元存在的重工业企业对水资源需求量也较大。
太子河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区,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的影响,流域内降雨量不多,且集中发生在汛期,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限制区域发展和环境改善。 太子河流域的径流补给主要来源于降水,降水多为暴雨,降水的季节特征较明显。河流结冰期为10月到次年4月。
径流量
太子河流域的平均径流深度为288.1毫米,降水量在700~900毫米之间,且年际和年内各月份变化较大,其丰水期和枯水期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在特殊气象条件下甚至会出现断流现象。根据太子河流域1960-2005年的天然径流量资料显示:太子河流域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4.0亿立方米,1964年出现最大年径流量,为31.2亿立方米,1992年出现最小年径流量,为6.56亿立方米。同时,太子河流域径流量存在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特点,显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8月份,约占全年径流量的52%,是洪涝灾害多发期;最小径流出现在12月至次年3月,仅占全年径流量的7.5%。
太子河流域天然情况下全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由于流域观音阁水库、参窝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的相继建成,水库的削丰补枯作用对水文情势影响较大,在农业灌溉高峰期的5、6月份为了保障下游灌溉加大下泄流量,在7、8月份水库防洪减小下泄;同时在10月至次年4月太子河水库基本保持均匀下泄,月均流量保持稳定,本溪水文站基本维持在20立方米每秒,至下游唐马寨水文站月均流量在30立方米每秒左右。
在1973~2011年间,根据太子河流域多年平均的水沙组成的数据报告,南甸与本溪站相比,年径流量从3.4亿立方米增加到13.2亿立方米。在干流本溪满族自治县、辽阳市、唐马寨三站年径流量依次增大,分别为13.2亿立方米、16.6亿立方米和23.7亿立方米。
人类活动是太子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径流过程和径流量。一方面太子河流域内人口数量增加及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等经济活动增强导致用水量增多,从而影响了河流径流量;另一方面,流域内修建了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通过调节径流过程而改变了下渗量和汇流时间。
含沙量
太子河流域从本溪至辽阳市,输沙量由35.1万吨减少至25.4万吨,至唐马寨,输沙量又增加至82.8万吨。南甸站以上流域是本溪站径流的重要来源地,而不是泥沙主要来源。本溪-辽阳区间基本为水沙同源,其中郝家店站存在水小沙多的特征。该区间来水量丰富,侵蚀较为严重,来沙量巨大,但是由于葠窝、汤河两座大型水库的调节、拦蓄,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小于上游来总和。辽阳-唐马寨区间存在水沙异源,辽阳、立山区两站径流量的占唐马寨的73.8%,输沙量之和占比为46.3%,泥沙另有其源。
水质
2006-2012年太子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水功能区水样的检测结果显示:老官砬子以上河段为Ⅰ、Ⅱ类水质,以下河段一般为Ⅴ、Ⅵ水质。从太子河流域水质的整体情况来看,上游水质明显好于下游水质,支流水质明显好于干流水质。太子河进入市内后的河段,除水库段之外,基本为Ⅴ类水质,污染物严重超标,主要包括高锰酸盐、氨氮、挥发酚等。
太子河流域的总体污染程度为轻度至中度,综合污染指数在0.14至0.45之间。 太子河上游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下游的污染水平相对较高。 太子河流域藻类的生态环境较好,本溪、二焦、小林子及唐马寨断面污染程度略高。太子河中游东陵段处于市区,其栖息地质量指数相对较低;上游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栖息地质量指数较高,该区总体水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老官砬子断面和辽阳段及小林子段的水生态状况较好,总体上处于健康状态,这是由于对库区水源地采取了生态保护措施,使该段水生态状况更好。 而二焦段和塘马寨段位于城市段,由于受人类活动范围的影响较 大,因此栖息地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因此水生态系统较差,河流断面的栖息地质量指数也较低,由于河段的水生态系统很差,故水生态需要进行治理。
洪水特征
太子河流域处于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的交接地带。7月中旬,因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上,易出现暴雨;而8月下旬,太平洋亚热带高压南撤,暴雨基本结束。这意味着太子河流域的暴雨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并呈现出水量大、涨水快的特点,易引发洪水。近期在该流域发生洪水的年份为1995年,洪峰流量为每秒2070立方米。
绿水资源
太子河流域1959-2019年平均绿水资源量为587.37毫米,占水资源总量的52.05%,虽然太子河的绿水资源总量很丰富,但是有 80%左右的绿水流是人们难以实际利用的水资源。1959-2019年太子河流域降水量、绿水资源量、绿水流和绿水储总体无显著的增加或降低趋势,绿水资源、绿水储、绿水流年际变化趋势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绿水资源在1972年发生了突变。太子河流域月平均绿水资源量、绿水储量和绿水流的变化趋势一致,流域绿水资源、绿水流量在四季中大小排名均为夏季\u003e秋季\u003e春季\u003e冬季,绿水储量在四季中的变化较为稳定,绿水储量在四季的变化较为稳定。
太子河流域的绿水资源分布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西部平均绿水资源量为657.3毫米,东部平均绿水资源量为508毫米,整体看来,流域的绿水资源量均在487.9-689毫米范围内,上游的绿水资源量略大于下游的绿水资源量,靠近主河道的子流域比其他子流域要稍微大。在四季中,绿水流在空间分布上均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小,绿水储量在空间分布上均为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减小,绿水储量在四季中的变化不明显,基本保持在317.1-512.7毫米。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太子河从远古奔腾而来,承载历史,孕育文明。古人逐水而居,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庙后山遗址,被称为“东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太子河沿岸考古发掘出众多新石器、青铜器,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从一百多年前的渔歌唱晚,到桓仁原木顺流而下,再到桥头细河边筒车驱动的香磨坊、辽砚工坊。近代,本溪是中国工业发源地之一;邻近沈阳市的中国药都,北沙河环绕的生物医药产业。
经济概况
太子河流域涵盖了鞍山市、本溪、辽阳市三市的大部分区域。2019年,三市的生产总值为3357.4亿元。
鞍山市
鞍山市有百年工业历史,素有“祖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等美誉,主导产业为钢铁、菱镁、装备制造等,鞍山钢铁集团是鞍山最为鲜明的城市符号。鞍山市第一产业占比6.0%,农业基础持续稳固。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12年的13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14.3亿元,年均增长4.3%。南果梨、君子兰、观赏鱼等特色农业领域持续保持东北地区前列;鞍山南果梨、岩滑子蘑、耿庄大蒜、台安县鸭鹅等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5.8万吨,水果产量56.2万吨,肉类产量53.5万吨。第二产业占比42.7%,工业生产提质增效,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06.81亿元,比2012年增长8.6%。第三产业占比51.3%,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新兴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2021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1.8%。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在优化提升中稳步较快发展。
本溪市
本溪有“绿色钢都”“中国药都”“枫叶之都”等美誉,是重要钢铁生产和医药生产基地,旅游产业以打造全时、全景、全域、全产业链旅游城市为目标,区域内的旅游资源200余处,旅游服务业比重逐渐上升。同时也是水鱼养殖基地。本溪市第一产业占比6.6%,2020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314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540公顷。第二产业占比47.8%,2020年全年大、中型企业增加值比2019年增长3.70%,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52%。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2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0%。第三产业占比45.6%,2020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502.66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0.35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05.86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5.74亿元;旅游创汇173.91万美元。2020年全市有星级以上宾馆13家,旅行社86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51个。
辽阳市
辽阳是一座实力雄厚的新兴工业化、特色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城市,其中化纤工业是国家重点基地之一,此外工业产业还包括石油化纤、轻工、纺织、冶金、化学、机械等十几个主要行业。辽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是国际商品粮和淡水鱼养殖重点地区。西部地区土壤肥沃,有“粮仓”之美誉,东部地区盛产山楂,南果梨等。本溪市第一产业占比9.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5.1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10.5万吨。第二产业占比47.3%,202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21年下降3.9%;原材料工业增加值下降4.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1.0%。第三产业占比42.9%,2022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2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1亿元。星级以上宾馆5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旅行社39家;国家级旅游景区28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7个;4A级旅游景区6个。
水利工程
太子河从地理位置上将辽阳市分为河东区、河西两部分。这里曾是两朝古都,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如今河水的阻隔,加上原辽溪线铁路沿河,多年来河东城区经济发展迟缓,与仅一河之隔的河西老城形成鲜明的对照。2010年,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沈阳市公司东越事业部承接了辽阳太子河大桥工程,填补了南通二建桥梁建设的空白。2011年东越事业部全力攻关,全长844米的衍水大桥顺利建成。这座大桥的承建,成就了辽阳这座古城展翅腾飞新的动力源,也为沈阳公司趟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在建设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截至2016年太子河流域内有58座水库,其中3座为大型水库,5座为中型水库,50座为小型水库。观音阁水库、葠窝水库和汤河水库是太子河干流上的大型控制工程。水库的调度运行对河流水文情势有一定的影响。太子河流域产流主要集中在本溪市以上区域,流域的径流主要受观音阁水库、参窝水库等的控制,下游大量的灌区和工业取用水将使得河流流量有所影响。
太子河大桥
太子河大桥全长844.67米,总投资2.3亿元,全线无平曲线。由桥梁、引道两部分组成。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长度为720米,其中东西侧一联各长135米,中间三联总和450米,西引道长72米,东引道长52.67米。景观装饰部分采用短塔斜拉结构,斜交角为75°。共三对塔桥,塔桥间距为150米。横桥与塔间距为25.4米,桥塔高度为37米;桥梁无索区及引道宽为35米、其布置形式为35米。建成后的衍水大桥成为连接河东新城北部与老城区的重要节点,成为进一步拉近辽阳市新老城区距离的纽带。
汤河水库
汤河水库位于太子河支流汤河上,始建于1958年,1969年基本建成。1978年进行了保坝加固。2011~2014年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集水面积1228平方千米,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6.2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58亿立方米,调洪库容2.87亿立方米。汤河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2.85亿立方米,最大年(1964)来水量7.31亿立方米,最小年(1989)来水量0.80亿立方米。汤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城市和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的枢纽建筑物有大坝、泄洪洞、溢洪道、发电厂。大坝为粘土斜墙砂壳坝。
葠窝水库
葠窝水库位于太子河中游干流上,于1973年建成,于1985年、1999年进行两次除险加固,1995年与其上游的观音阁水库成为梯级调度。集水面积6175平方千米,设计洪水标准300年一遇,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7.91亿立方米,调洪库容5.77亿立方米。葠窝水库属于一座兼具防洪、灌溉、发电、养鱼、工业供水、旅游等功能的综合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类型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0.3米,坝顶全长532米。葠窝水库附近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年蒸发量600毫米,水库以上流域具有植被良好、森林茂密、山岭连绵、地势陡峭等特征,该河段占全流域的60%。截至2014年,水库累计供水达361亿立方米,累计发电量34亿千瓦时。其中,年均供水7.13亿立方米,年均发电量1.24亿千瓦时。
观音阁水库
观音阁水库位于太子河上游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于1995年建成。集水面积2795平方千米,设计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总库容21.68亿立方米,调洪库容7.48亿立方米。观音阁水库下闸蓄水仅1年,就在1995年特大洪水中拦蓄了7.97亿立方米洪水,为下游减少经济损失价值约2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观音阁水库除了防洪及供给本溪、鞍山市、辽阳市三市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外,该水库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3381万千瓦时;并与葠窝、汤河水库联合运用,补偿农业灌溉用水。此外,观音阁水库还承担了抚顺大伙房水库灌溉下游部分农田的任务,使大伙房水库有足够的水量为沈阳市供水,缓解了沈阳市用水的供需矛盾。
改造建设堤坝
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对太子河进行水污染治理的同时,还对其进行改造和建设。2003年起,本溪市完成了堤防总长28.2千米的建设,大部分达到了百年以上防洪堤防标准;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和改建了6座拦河坝。
土地利用情况
太子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面积占比为54.6%,耕地面积占比为 31%;其次为建筑用地和水体,建筑用地面积占比为10.2%,水体面积占比为 2.6%;草地和未利用地占比最少,草地面积占比 0.7%,未利用地面积占比0.1%。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太子河流域的东部及南部地区,耕地则主要分布在西南及西北,建设用地沿河流两侧分布,并集中在流域的中部地区。
太子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水量有重要影响。农田和城镇用地的面积比例与水质等级呈正相关,林地和草地面积比与水质等级存在负相关关系。农田施用的氮肥进入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或因其他机制消耗,另一部分会通过淋滤等作用进入浅层地下水。太子河流域中种植玉米,施用农家肥,有机氮的矿化作用比较明显。
科考研究
考古发现太子河两岸分布着非常密集的古文化遗址。最著名的当属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城子乡山城子村庙后山南坡的一个天然洞穴里的庙后山遗址,其它的遗址诸如南甸南阳后台子遗址、碱厂九龙头遗址、偏岭老虎洞遗址、北甸三角洞遗址、老砬背山洞遗址、山城子乡庙后山遗址、小市马平沟遗址、小市谢家崴子水洞遗址等30多处,成了太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阳市地区,除了燕州城,辽阳白塔,官窑等历史文化遗址之外,还有北宋东京城遗址、姑嫂城、清风寺、金刚山、龙峰寺、汉魏墓葬壁画等众多的历史遗迹。
太子河沿岸考古发掘出众多新石器、青铜器,是东北地区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旧石器以及青铜时代、战国、汉唐、金元、明清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被收藏在本溪博物馆。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水资源不足
太子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700立方米,不足国内的平均水平的1/3。在国际上,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立方米为缺水,而低500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因此,太子河流域水资源相对稀缺。
工业污染
截止2018年,太子河流域内共有企业595家,其余主要分布于鞍山市、本溪市、辽阳市,分别为273家、148家、166家企业。区域内的矿产资源采选、冶炼加工行业以及其衍生行业作为主要涉水行业有19类,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危害。主要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柳壕河、北沙河和汤河,最后汇入太子河,进一步降低了水质标准。鞍山市属于太子河的下游河段,受上游河段水质的影响,尤其在穿越城区的海城河、杨柳河、运粮河、南沙河因承纳了工业及生活污水,汇入太子河后加剧了水质污染。太子河流经鞍山市境内全河段均为劣V类。太子河下游由于沿途接纳本溪、辽阳市、鞍山大量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水质污染较重,是河南省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河流。
环境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
2020年9月,辽阳市在太子河流域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这项工程是辽宁省“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以太子河和汤河水库、葠窝水库“一河两湖”为中心展开,治理面积达3109平方千米,总投资19.46亿元。太子河和细河及周边地区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进展顺利,17个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地块正加快土地腾空,预计3年后,太子河流域将恢复林草面积7623.81公顷,土地综合整治将新增耕地面积500公顷,水生态环境与质量将极大改善和提升。
治理水污染
2008年本溪市成立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从源头入手,实施重点污染源治理及区域流域综合防治,按规划、计划实施建设了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十五”期间,先后建设完成了本溪城市污水处理厂、本钢污水处理厂、本钢焦化厂生物脱氮等污水治理项目27项,总投资达13.05亿元,实现了年处理污水1亿吨,减排水4600万吨,削减COD6500吨、氨氮1200吨、挥发酚2.26吨、氰化物2.2吨、污水中回收铜50吨的环境效益。进入“十一五”后,本溪市又安排了投资4.28亿元的重点水环境治理工程11项,将实现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3.51万吨以内,削减比例为16.3%,在太子河本溪段内消灭超五类水体。
风景名胜
截至2020年,太子河流域内有6座景观蓄水工程、市区20千米的汇水河段,形成5平方千米景观水面。流域内辽阳区有40多处风景名胜景观,包括辽阳汉魏壁画墓群、燕州城、官屯古窑址、瓦子沟生态旅游区、亮甲山、太子河风景区、汤河风景区等。
太子河风景区
辽阳太子河风景区坐落于辽阳市东部地区的太子河沿岸,风景区的西面与市区相连,东部与河东村相望,北面起北哨闸桥,南部至漫水管桥。风景区全长为3260米,总面积240公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太子河两岸遍植花草树木,风景区内有各异的圆组亭、分单亭、组合亭、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及小品建筑、雕塑等13个景点。风景区设有漂流项目,此段漂流水域从葠窝水库坝下至燕州城下,全长10千米,水域内水流急缓适宜,曲折回绕,沿途风光旖旎,还可以观赏沿岸景观翠峰石崖、九连洞和燕洲城遗址等。
汤河风景区
汤可风景区因汤河水库而建,景区地处辽阳县东部山区的弓长岭区汤河乡,距市区39千米。汤河水库建于太子河辽阳地区最大支流——汤河干流上,汤河水是辽宁省唯一未受污染的大型饮用水源。1981年,依托汤河水库建起了汤河风景区。景区由水库、温泉和龙山3个游览区组成。景区内年平均气温为82度,总面积605平方千米。千山余脉纵贯全景区,水库四周风景秀丽,峰峦叠翠,水天一色。
葠窝水库风景区
葠窝水库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南沙村东,地处太子河干流中部,处于本溪、辽阳两市之间,由太子河、细河、兰河三大河流汇聚而成,是辽宁省大型水库之一,也是辽宁省唯一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葠窝水库建成于1973年,是以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上林间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历史名胜繁多,翰林府邸、将军墓、侍郎坟、荆山碑隐于其间。
野猫洞风景区
野猫洞风景区位于辽阳、鞍山市、本溪、沈阳市之间,地处风景秀丽的太子河畔,汤河、太子河两河交汇处,汤河水库下游。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野猫洞地处悬崖绝壁之上,洞壁上有天然石纹,如同猫抓过一样,故而得名。洞口终年雾气缭绕,洞内冬暖夏凉。山上奇石怪洞,纳占藏幽;山下一池清泉,清澈见底,池中水草茂密,池鱼不可胜数。
相关文化
文化特色
太子河作为本溪的母亲河,具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在地方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太子河文化,它以本溪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从属于华夏文化中的东北文化,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传承与积淀下来,以形成多种文化并立,各类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体系,更是本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子河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已成为本溪的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它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对本溪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太子河文化作为本溪文化的一个主干部分,它的特点就是包容性。早期中国的附属国和少数民族政权长期统治着太子河沿岸,统治者都尊从汉学。渤海国的礼乐、官府制度都仿拟唐朝;辽朝倡导用汉字,说汉语,独尊孔教;辽、金用汉法,以殊族而同化于汉族;女真用《五经》遍化女真种人;就连契丹文字和女真文字都是模仿汉字而制定的。所有这些都丰富了太子河文化,使太子河文化成为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
佛教文化
辽朝时统治阶级内部明争暗斗,权利更迭频繁,外部战争连年不断,辽朝底层的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等思想使生活困苦的人民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慰藉。辽朝的统治者大力崇尚佛教,推动了佛教在太子河流域辽阳市地区的迅速传播和发展,一些庙宇、佛塔等佛教遗迹遍布该地域。
辽阳白塔是全国六大古塔之一,为东北之最,属首批公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阳白塔为舍利佛塔,原称广佑寺宝塔,因塔身涂有白垩,俗称“白塔”。塔高70.4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的建筑结构由下而上分为台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塔顶及塔刹6个部分。塔刹上竖9.9米高刹杆,直径0.9米,中穿铜质鎏金宝珠五颗,每颗周长2.94米,高0.8米。宝珠下系火焰环和相轮各1个。塔刹各部装置有序,使凝重的塔体显得挺拔肃穆,巍然云天。辽阳白塔以造型独特、构思巧妙成为当时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东北地区流域文明中的古代建筑瑰宝,体现出当时佛教的繁荣程度。
相关诗歌
太子河的富庶美丽被世人津津乐道,众多的文人墨客对它倾心而为它写诗作文。如明嘉靖监生韩承训,在他的诗歌《太子环带》中既引入关于太子河的经典传说,又展现了太子河水美山青林茂雨蒙的景致;明嘉靖进士王之浩在诗《过代子河》中描写了太子河的水清鹭美,更描绘出了太子河及两岸的富庶清幽。
《太子环带》——明·韩承训
燕太子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
渠水远从千涧出,头边近依一川平。
斯干自入维熊颂,如带应同白马盟。
向晚渡前争利涉,隔林烟雨棹歌行。
《过代子河》——明·王之浩
代子津头泛野舫,澄波混漾见晴光。
沙边浴鹭矜毛羽,天外冥鸿厌稻粱。
斥远传清塞铎,丁新架捕鱼梁。
湘江两岸秋容胜,争得逃名隐钓乡。
民间传说
传闻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夺天下时,与明兵交战,清军长驱直入,败退的明兵逃到衍水对岸后,立即把桥拆断。当清兵追至河边为时已晚。努尔哈赤见滔滔流水西去,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宣太子进帐”。大太子闻父皇传呼,立即进帐拜见。努尔哈赤断然下令:“命你带一队人马前去河边巡视,看看河水是否已上冻结冰”大太子闻听此言一愣,他带人马迅速来到河边,只见河水翻卷着浪花滚滚向前。大太子如实禀报。但努尔哈赤希望儿子可以说河水已结冰,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下达渡河命令。努尔哈赤硬咽地喊到“推出帐外斩首”。紧接着,努尔哈赤又宣二太子进帐。二太子是个聪明有谋的人,他道“启奏父皇,河水已冻,冰结三尺,可渡军马。”努尔哈赤一听,立即下令“渡河进军”。清兵心里都明白大太子是怎么死的,一个个企图先下手为强,死里逃生。他们蜂拥扑向对岸,击败明兵,获得了大捷。为了纪念儿子捐躯获胜的功绩,清太祖决定将衍水赐名为太子河。从此,太子河的名称传留至今。
古文化遗址
太子河有众多文化遗址,诸如南甸南阳后台子遗址、碱厂九龙头遗址、偏岭老虎洞遗址、北甸三角洞遗址、老砬背山洞遗址、山城子乡庙后山遗址、小市马平沟遗址、小市谢家崴子水洞遗址等30多处。这些遗址构成太子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庙后山遗址
庙后山遗址位于本溪县山城子乡山城子村庙后山南坡的一个天然洞穴里的庙后山遗址。这个遗址洞内堆着富含层次清晰的哺乳动物化石竟积厚达13.5米。人类化石与石器也被相继发现,成为东北地区难得一见的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地层剖面。庙后山遗址对于探索中国远古文化的渊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庙后山遗址也成了研究中国东北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和古生物学等诸多方面增加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燕州城遗址
燕州城山城座落在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是四世纪初,高句丽占据辽东时所建。即高句丽白岩城,唐代改称岩州城,俗称燕州城。该城随山就势而建,东高西低,东、西、北三面用大石块砌成城墙,南侧临太子河,全城周长2500米。北部墙外坡势较缓,为利于防守,此段不但城墙高耸,而且还修有突出墙体的马面建筑。城内制高点建一方形指挥台,俗称点将台,高约8米,周围有墙,称内城。该山城筑成材料为就地取材,多用青色“楔形石”砌筑,石材皆经走斧,砌工精细,大头向外,尖端向里,墙心内部用石条横压。由于其重要历史价值,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城门址1处,马面5座、马道1处。出土高句丽到辽金时期的陶、瓷、石、铁、铜、骨等材质的遗物300余件。
饮食文化
太子河流域的饮食是以汉族饮食为主,兼顾着满族、回族饮食特色。其中满族人的美食有火锅、酸汤子、苏叶悖悖、豆面悖悖、鲜美喇站豆腐、棒棒鸡等。回民在本溪的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回族喜食羊肉,诸如涮羊肉、羊肉粥、羊杂碎、萝卜炖羊肉等已成为久负盛名的特色食品。回族人主食中的特色食品主要以面食见长,牛肉拉面饭馆、摊点随处可见。
太河宴
太河宴是以本溪太子河之珍品为主料的菜系,由一组冷拼和八道热菜、一道汤、四道点心组成,是运用辽菜的独特烹调技法,经蒸、扒、烧、靠、炸、瘤、炒、酿,把继承本地的传统菜肴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使太河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苏叶悖悖
苏叶饽饽或称苏子叶饽饽,因满族是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抗饿,慢慢形成吃饽饽的习俗。做法是将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糯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糯米面(左手右干)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再将之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不仅平时喜食苏叶饽饽,而且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山水文化
太子河的山水文化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精神,各处景点往往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本溪市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展示着它的独特山水文化特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本溪水洞、国家级森林公园关门山、本溪湖、大石湖、汤沟温泉疗养、温泉寺温泉疗养等景点。其中有“九曲银河”之称的本溪水洞最为著名,曾有人诗赞:“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本溪关门山古树名木众多,植被保存完好是中国有名的枫叶观赏景点,景区内可品尝水库鲜鱼宴、山野菜宴等,也可以享受各种水上游乐项目以及垂钓、深山探险、篝火联欢等旅游项目。
参考资料
太子河冲积扇沉积特征及环境变迁.中国知网.2023-07-20
辽宁太子河河岸带草本植物特征研究.中国知网.2023-07-19
太子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中国知网.2023-07-19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太子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中国知网.2023-08-03
本溪满族自治县太子河流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现状及对策.中国知网.2023-07-21
太子河流域鱼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中国知网.2023-07-21
太子河:一湾碧水绕山城.今日头条.2023-12-06
太子河流域辽阳地区历史文化考察.中国知网.2023-07-21
太子河流域水生生物空间格局分析.中国知网.2023-07-20
辽宁太子河河岸带草本植物特征及多样性.中国知网.2023-07-19
浅谈太子河城市段河道地质勘察.中国知网.2023-07-20
辽宁吴家堡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研究.中国知网.2023-09-27
辽阳解构太子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人民网.2023-12-06
地质地貌.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官网.2023-12-06
太子河文化内涵初探.中国知网.2023-07-21
美丽诱人的辽宁海城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关注森林网.2023-09-27
河流资源.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2023-12-06
太子河左岸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1
鞍山市完成海城河河湖健康评价 助推美丽河湖建设.辽宁省水利厅.2023-12-06
大石湖风景区.携程旅行官网.2023-12-06
辽宁本溪湖获封“世界最小” 湖面仅15平米(图)-本溪湖-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1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权制度建设研究项目.JICA报告书PDF.2023-09-09
辽宁省太子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研究.中国知网.2023-09-11
辽阳的40处名胜景观.中国知网.2023-07-20
太子河流域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方法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0
鞍山:十八大以来鞍山经济发展综述.辽宁省统计局.2023-12-06
二〇二〇年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溪市人民政府.2023-12-06
二〇二二年辽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阳市人民政府.2023-12-06
跨越太子河.启东新闻网.2023-12-06
太子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异特征分析.中国知网.2023-07-21
汤河水库.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06
汤河水库坝体水平位移与库水位关系分析.中国知网.2023-09-11
葠窝水库.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06
参窝水库运行对太子河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评估.中国知网.2023-07-21
观音阁水库利用外资开发水资源回顾.中国知网.2023-07-21
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潜力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1
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中国知网.2023-07-21
辽阳实施太子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今日头条.2023-07-21
辽阳|太水环带.人民网.2023-12-05
辽阳太子河风景区.中国知网.2023-07-20
辽宁燕州城山城遗址.中国考古网.2023-09-09
(经济本溪四)东北特色的饽饽-苏耗子.华夏经纬网.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