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梨
莱阳市梨,分类上属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落叶乔木——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别名莱阳慈梨,是栽种在中国山东莱阳特有的鸭梨品种,因产于莱阳而得名。莱阳梨为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特产,其他地区也有移栽,但由于地理环境,风味与莱阳市产的有些不同。莱阳梨主要分布在莱阳市的东五龙河流域,其中以清水河、蚬河、富水河沿岸栽培最多。
莱阳梨栽培始于明末清初,栽培历史悠久,至少有四五百年以上,历史上曾被列为皇家贡品。莱阳梨单果一般重250克,多倒卵圆形或纺锤形果,果皮薄,皮上点大而多,多呈星形或圆形,颜色黄褐色。梗斜生,基部膨大。萼有5个突起,萼片多宿存。果肉乳黄色。
莱阳梨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等矿物质元素,而且口感清香脆甜,果肉细腻,汁水丰富,果香独特而浓郁,可直接鲜食,加工成梨干、梨脯、梨酱、梨罐头等,已成为中国山东省特产。莱阳梨作为梨的优良品种,不但营养丰富,同时在中医药中,认为长期食用可有润肺、止咳、化痰、理气等功效,其加工产品莱阳梨止咳糖浆及清膏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痰、慢性气管炎颇有功效。此外,莱阳梨在1998年注册了证明商标。2012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荣获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
品种来源
莱阳市自古便是“梨乡”,除莱阳梨(慈梨)外,还产出三十余种梨,但慈梨在这些梨中最为突出,故慈梨便被称作“莱阳梨”。慈梨栽培始于何时,境内无确凿文字资料可考。1935年出版的《莱阳县志》首次将莱阳梨记作“梨”,记载道:“茌梨:莱梨,名驰南北为果中上品者指此。相传邑人于茌平区得来。”又记道:“梨产蚬河和陶漳河沿岸,以莱阳梨为最佳。近亦为出口货大宗,木可供雕刻。”同时,王遁园编撰的《莱阳舆地韵言》:“优良果品,首推莱梨,脆美香甜,名播中西,县漳流域,出品尤良,输之青烟,运之外洋。”也对莱阳梨作了记载。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果树专家对莱阳梨树王的树龄进行鉴定,断定莱阳梨的历史在明末崇祯之前。其他专家研究后,确认莱阳梨的历史至少在四五百年以上,因此确认关于清初莱阳梨移种于茌平区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民国《莱阳县志》称莱阳梨为“茌梨”也是错误的。由研究得出莱阳市梨是境内梨农在长期的嫁接、培育、改良的实践中,经过多代培育而成,是在莱阳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演化而成的特优品种,莱阳梨就是起源于莱阳。所以莱阳梨应该叫“慈梨”,而不是“茌梨”。
特征特性
外观特点
茎
莱阳梨幼树枝条直立,大树树冠开张、稀疏,树皮暗灰褐色,一年生枝暗紫褐色。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
叶
莱阳梨幼叶栗色,呈。成叶浓绿,有光泽,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叶缘具有短芒状锯齿,叶梗长,浅绿色;叶柄细。芽肥大,卵圆形,先端尖,侧芽开张。
花
莱阳梨为,边花质量好,先于中心花而开放。每花序有花1-6朵,花序下部多不着生叶片,少数着生1-2片叶。花冠直径3.8-4cm;淡黄绿色,萼片长三角形,萼洼窄但较深,有5个突起,萼片多宿存,少数脱落。花呈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花蕾期为浅红色,开花初期花仅边缘为浅红色,盛开期为白色,20枚或更多,花药淡紫红色或粉红色,柱头为5裂,淡黄色。
果实
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250克,果实多倒卵圆形或纺锤形,果顶部具5条胁沟的脐状突起。果肉乳黄色,石细胞少而小,微香。果心小,果心线闭合,5室,开放,每室种子2粒。梗洼狭而浅,斜生,基部膨大,一边突起。果皮薄,黄绿色或绿色,果点特大而多,多呈星形或圆形,近果梗处稀而大,近顶端密而小,颜色黄褐色,因此果皮显得较粗糙。
品质特点
优质莱阳梨果实硕大,果皮为黄绿色,萼部凹入。果实横径≥80mm,硬度7.00-11.00kgf/cm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总酸含量≤0.14%,果肉质地细腻,汁水丰富,甘甜如饴,口感清脆香甜,有独特的风味,是梨中的上品。
产地
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阳市现辖行政区域。莱阳梨主要分布在莱阳市的东五龙河流域,其中以清水河、蚬河、富水河沿岸栽培最多,主要分布在照旺庄镇、沐浴店镇、万第镇、河洛镇和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其中照旺庄镇红土崖南面的前后发坊、芦儿港、逍格庄、照旺庄、大小陶漳的油沙岗梨园最为著名,是莱阳茌(慈)梨古梨树园的核心分布区。
莱阳市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丘陵山系南麓,属暖温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温日平均11.2°C,日平均积温≥0°C为4405°C,无霜期176.3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52.5小时,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平均年降水量782.1mm,多集中在7-8月份,与梨的生长季节相对应,因此莱阳具有种植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除此之外,在莱阳市梨主要分布在地——莱阳境内的东五龙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蚬河和白龙河),两岸千百年淤积而成的油沙地上土壤富含磷、钾、硼等微量元素,同时砂性土壤地上部通风透光好,地下部通气透水性强,地温升降快,昼夜温差大,地上和地下相互协调的条件,为莱阳梨糖分的积累和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长习性
莱阳梨喜冬季不太严寒,夏季不太炎热的亚海洋性气候。其花器耐低温能力弱,早春易受晚霜危害。同时莱阳梨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粉质沙壤土或沙砾土。若是在壤土或黏壤土上栽培,则会表现成熟晚,致密,酸味较浓,甜味下降。此外,莱阳梨喜光,较为抗旱,但坐果后以及新梢、果实迅速生长期需水较多,如果缺水则坐果率降低,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都会受到影响。花期4月,果期9-10月。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莱阳梨需要异花授粉后才能结果进行繁殖,一般生产上采用苗木繁育:以杜梨或秋子梨为砧木,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或人工采取组培:春季取莱阳茌梨当年生幼嫩枝条,去掉叶片清洗消毒,接种培养在富含营养素的培养皿中,后切取初代培养嫩梢并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继续进行生根培养。栽植时间一般都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或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
养护管理
莱阳梨树发芽前,根据土壤肥力、树龄、产量等因素灵活掌握施肥量,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同时在3月上中旬、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果实生长后期适时追肥。结合施肥,根据降水情况和土壤的含水量,对照梨树的需水时期及时灌水排水。
同时为保持主枝先端优势,促进莱阳梨的成长并增加坐果率,应及时对主枝延长枝、过密侧枝等枝条轮替式修剪;还要注意疏花控果,在莱阳梨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即在谢花后15-20天,及时将花萼掐去,使之能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商品率。除此之外,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病虫害防治
莱阳梨的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梨胶锈菌属(亦称梨锈病)、梨早期落叶病等,主要虫害有梨木虱、梨黄粉虫、梨二叉蚜、梨园尾康氏粉蚧等。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平时在生产中就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发生病虫后应及时选用安全药剂进行防治,不同生长时期可使用的化学药剂不同,如发芽前可喷施石灰硫黄合剂或机油乳剂,杀死树上的越冬病虫;在果实膨大期,可喷施普通杀虫剂:如代森锌、多菌灵、马拉硫磷、桃少灵等经济型药剂。同时注意采收前天应停止用药。
适时采收
在莱阳市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至中旬,当莱阳梨果皮开始变黄、果面略带蜡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后开始进行采收比较适宜。适时采收不仅能够保证果实外观性状好、口感佳、贮藏时间长,还能彰显莱阳梨的优良品质特性。
用途
经济加工
莱阳梨除了鲜食以外,莱阳市还重视梨的加工增值,不断研发新产品,加快以莱阳梨汁为基础的高档系列饮料开发,当地也有工厂将莱阳梨制成梨干、梨脯、梨酱、夹心糖、罐头、果冻等售卖。同时也注重莱阳梨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利用莱阳梨为原料可以用来酿酒、酿酷,或加工成药物贩卖,多用于止咳果葡糖浆和莱阳梨清膏中。
医学药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莱阳梨有“润肺、止咳、化痰、理气”的功效;《山东省中药材标准》中描述其味甘、微酸、性凉。归肺、胃经;此外,据《中医药方》《中国临床药物大词典》以及《肺系病证治妙方》中记载,莱阳梨可制成梨糕、莱阳梨止咳糖浆和莱阳梨膏等食品和药品,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治疗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类呼吸道疾病。莱阳梨还具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功效,有头晕目眩、心悸病耳鸣的高血压患者,可经常吃可以减轻症状。
食用营养
莱阳梨是山东省八大名优特产之一,因其优良独特的品质驰名中外;同时莱阳梨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素,据测定,每100克新鲜果肉中含能量205千焦、脂肪0.2 克、蛋白质0.3 克、粗食纤维2.6克、维生素a 1毫克、维生素B 0.61毫克、维生素c 3毫克、维生素e 0.61毫克,并富含钙、铁、磷、钾等营养元素。
产业发展
生产情况
截止2021年,莱阳市全市梨园面积4133.33h㎡,产量13.15万吨,其中莱阳梨800h㎡,产量2.5万吨,传统莱阳梨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19.35%。莱阳梨的栽培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拥有完善的市、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专业技术推广机构1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农民技术人员1200多人。同时其加工产品销往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等28个省(市),国际上已销往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量10.86万吨,销售额达到6.52亿元,占中国梨类销售的5%。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莱阳梨网络销售也开始火爆,2021年,莱阳茌梨网络销售达到2000余吨,销售额2700余万元。除鲜果销售外,莱阳市还积极培育一品堂、鸿杰梨一、昌荣等梨加工、出口企业20多家,年加工能力2.5万吨,开发出梨汁饮料、止咳糖浆、莱阳梨固体饮料、梨膏等系列产品,实现莱阳梨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
品牌建设
1997年5月,莱阳市农业局果树站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莱阳梨”证明商标注册申请,1998年10月正式核准注册,成为山东省第一个水果证明商标。自2008年起,莱阳梨先后荣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中国果菜十大驰名品牌、“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第159号公告,正式将莱阳梨等27个产品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颁发专用标志。
为提高莱阳梨生产标准,2009年2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实施了《莱阳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370682/T011-2009),规范了莱阳梨的种植;2010年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实施了《莱阳梨》地方标准(DB/T1638-2010),对莱阳梨的品质进行了量化规定,并在莱阳梨的种植区内推广和使用这两个标准,对莱阳梨品质的提升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12年莱阳梨获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莱阳梨传说”“莱阳慈利膏制作技艺”分别在2014和2016年获得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6年,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莱阳梨”品牌价值达到5.65亿元,位居全国113个上榜品牌的第83位,山东省的第11位。2023年5月莱阳梨获得山东省第三批区域公用品牌。莱阳梨特有的资源优势正在被重新挖掘和认可,品牌效益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莱阳市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产品荣誉
1985年,莱阳梨在中国优质水果展评中获“农牧渔业部金杯奖”。
1989年,莱阳梨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
1990年,莱阳梨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厅优质果品”。
1992年,莱阳梨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
1996年,莱阳梨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8年10月,莱阳梨注册“莱阳梨”证明商标,是山东省第一个水果证明商标。
2007年,富莱阳梨栽培成功,莱阳市被授予“茌梨生产基地县”。
2008年,莱阳梨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09年11月,莱阳梨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2年,莱阳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莱阳梨成为山东省首个、国内第二个正式被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认可的农产品。
2017年,莱阳梨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
2018年,莱阳梨获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19年,莱阳梨获得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竞赛优质果品大赛金奖。
2021年,莱阳梨品牌声誉全国排名第7,品牌价值达到8.98亿元。
2022年,莱阳梨荣登山东公共品牌网络传播影响力第二名,仅次于“好客山东”。
延伸文化
文化节
莱阳梨文化节是由山东省莱阳市委、莱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莱阳梨为媒介,集产品展示、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为一体的节庆活动。始创于2009年9月,以后每年一届。莱阳梨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文化节期间,除大型文艺演出外,还有自行车游梨园、螳螂拳表演、梨乡风情游、梨乡民俗文化展等特色文化活动及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等商贸活动。
其他文化
2010年,莱阳市政府牵头成立了莱阳梨文化研究会,培养了一批莱阳梨文化爱好者,出版了第一本以研究莱阳梨文化为核心的专著——《莱阳梨新发现》,成为了莱阳梨文化建设的亮点。同时莱阳市市联合央广网2022“云遇丰收节”直播,以《中国梨乡等您“莱”》为题走进莱阳直播宣传推介莱阳梨;编制《莱阳梨品牌产品宣传册》,策划发行《莱阳梨药用价值》《莱阳梨宴》《莱阳古梨树保护》莱阳梨品牌推广宣传片。
此外,莱阳市还依托莱阳梨花、莱阳古梨树群、乡村旅游等资源,拍摄了《香雪海》《莱阳之春》等系列文化旅游宣传片。策划开展了“遇见梨乡”系列新媒体宣传活动,组织创作旅游歌曲及MV《遇见莱阳》,举办“梨乡花语赏花季”活动,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推介“莱阳梨”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资料
白梨.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2-02
白梨.植物智.2023-12-1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永年大蒜、盘锦河豚、莱阳梨、双流二荆条辣椒、渠县黄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公告2009年第108号).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12-01
莱阳梨.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2-01
莱阳梨.中宇恒泰地理标志综合服务平台.2023-12-01
关于批准对永年大蒜、盘锦河豚、莱阳梨、双流二荆条辣椒、渠县黄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地理标志网.2023-12-02
第122098号:关于保护地方特产莱阳梨品牌建议提案的答复.莱阳市人民政府.2023-12-01
莱阳梨产业延链记.山东莱阳.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