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该县东、西、北三面环山,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部接壤钟山县平乐县,西部相接阳朔县灵川县,北部紧接灌阳县。位于北纬24°37′-25°17′,东经110°36′-111°10′之间,东西最长横距56千米,南北最长纵距75千米,县城距离桂林市108千米。下辖6镇3乡117个行政村,总面积213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该县常住人口为30万人。

恭城瑶族自治县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0%以上,属于山区县。隋朝大业十四年(618年)置县,县城恭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恭城月柿栽培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县也被誉为“中国月柿之乡”,并成功创建恭城月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入选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县,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此外,恭城瑶族自治县先后获“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柑之乡”等荣誉称号。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95.31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49.23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5.61亿元,同比下降1.4%;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1.6:11:37.4。

地名由来

恭城瑶族自治县,原名茶城县,因当地盛产茶叶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恭城县,传因前茶税苛重,减免后以近似字改名。

历史沿革

秦至三国

恭城建县前,秦时属桂林郡之临贺(今贺县)。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派遣50万大军征讨岭南平定百越,设立南海苍梧县象郡时,恭城之地还是密林丛生,人烟稀少,未开通道路。

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苍梧郡,临贺分置为临贺、富川、荔蒲三县。恭城属苍梧郡之富川瑶族自治县

三国时,孙皓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富川县又分置平乐县,恭城属始安郡之平乐县。

隋至民国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称梁帝,置桂州,分平乐地,置茶城县。此为建县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乐州,辖平乐、永丰、恭城、沙亭4县。茶城改名恭城。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乐州为昭州五代十国、宋沿唐制。

元大德五年(1301年),升昭州为平乐府,领平乐、恭城、立山、龙平4县。明、清沿元制。

民国元年,废府制设道制,恭城属桂林道。民国10年,废道制,恭城直属广西省。后置平乐行政督察区,属平乐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11日,恭城解放,属平乐专区。1958年撤平乐专区,改属桂林专区(地区)。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以原恭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最年轻的一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县城距桂林市108千米,介于北纬24°37′-25°17′,东经110°36′-111°10′之间,东西最长横距56千米,南北最长纵距75千米。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部接壤钟山县平乐县,西部相接阳朔县灵川县,北部紧接灌阳县

气候

恭城瑶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湿冬干,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春早秋迟冬短,气候温润舒适”之称,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437.7毫米,月降雨量差异很大,全县月平均雨量最多的是5月达265.5毫米,最少是12月,只有38.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5%,平均最高气温24.7℃,平均最低气温16.7℃。同时,恭城气候风险总体偏低,气象灾害损失少,气象灾害较轻。2018年,恭城成为全国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县”。

地质

恭城处于中国大地构造位置江南古陆南缘,次一级构造海洋山隆起、都庞岭恭城银殿山隆起、滋阳一恭城地槽的南端。由于地壳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层时代较多,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火成活动强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地形地貌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东北山地东部,县境内多以山地、丘陵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48.71%、22.91%,此外平地占27.14%,水面及其他占1.24%。河流沿岸有较为平坦的小冲积平地,一条河谷走廊纵贯南北。县内最高点为银殿山顶,海拔1885米,最低点为恭城镇古城村岭尾屯,海拔130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县内河流大部分属珠江水系,少部分属长江水系。属珠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积共2113.2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149.02平方千米的98.3%。属长江水系的河流,只有位于都庞岭北坡栗木镇泉会村一带的山溪,流入灌阳县牛江,然后经灌江汇入湘江,集雨面积35.7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7%。

恭城河古名恭城河,又名茶江,属珠江桂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东部三江乡黄坪村的古木源北卡山,向北经落岭界出境,此段称古木源河段,干流长26千米,集雨面积165.75平方千米。进入湖南省后,仍向北流经源口、桃川,折向西流经粗石江,再向西南流经龙虎关入县境,此段称源口河段,干流长42千米,集雨面积882.62平方千米。流入县境后,在实乐村有马林源河自右侧汇入;再经龙岭、良溪、常家,在六岭二渡桥有栗木河自右侧汇入;然后折向南流,经大石洲、吉山,至豸游有苏陂河自右侧汇入;再经嘉会、泗安、松林,至鸭塘有龟山河自右侧汇入;然后经白羊,在蟠龙有上蕉河自左侧汇入;再经黄埠、路口,在伏地岩有路口河自左侧汇入;又经江贝,在小河口有北洞源河从左侧汇入;过恭城镇,在西河口村有西岭河白右侧汇入;再经乐湾、渡雷,在古城村有势江、莲花河自左侧汇入;经岭尾屯出县境。恭城河自龙虎关入境至岭居出境,此段干流长58千米,集雨面积2080.78平方千米,其中县内集雨面积1936.57平方千米。以上三河段干流长126千米,集雨面积3129.15平方千米(其中过境水集雨面积1026.83平方千米)。恭城河出县境后向西,经沙子南折,流至昭州上关之令公庙注入挂江。

恭城河在县境内的支流有马林源河、栗木河、苏陂河、龟山河、上蕉河、路口河、北洞源河、 西岭河、势江、莲花河等10条,主河共长342千米。西岭河上游称澄江,支流有淌源江、方田江、陡江、川江、茶江、桃花江、朝川河、龙岗河、苦竹河等。势江支流有桃溪河、西岭江、黄坭岗河、小势江、东科河等。莲花河支流有蓝洞河、蒲源河、桑源河等。

县境北部流入灌阳县牛江的,东有斗江,西有长靖江。

县境内的地下水有暗河和泉井两种。地下河主要有观音乡老氹地下河;泉井大部为农田利用,常年不涸的有60多处。正常流量约1.0立方米每秒。全县静储地下水量约11.3亿立方米,多为降水补给,枯水季为0.94亿立方米(流量2.98亿立方米每秒)。

水利

全县兴修引、蓄、提水工程584处,其中蓄水工程104处,有效灌溉面积8.25万亩;引水工程385处,引水流量17.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1.70万亩;提水工程95处,装机147台,灌溉面积0.81万亩,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20.7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85%。

土壤

恭城瑶族自治县由南至北均为红壤。从垂直分布上看,海拔250米以下为第四纪红土红壤、砂页岩丘陵红壤、砂页岩山地红壤、棕色石灰土、砂页岩紫色土、砂岩紫色土;海拔250米至500米为砂页岩丘陵红壤、砂页岩山地红壤、棕色石灰土、砂页岩紫色土、砂岩紫色土;海拔500米至800米为砂页岩山地红壤、砂页岩黄红壤、砂页岩黄壤、砂页岩紫色土、砂岩紫色土;海拔800米至1000米为砂页岩黄红壤、砂页岩黄壤、砂页岩紫色土、砂岩紫色土;海拔1000米至1200米为砂页岩黄壤、中层砂页岩石灰性紫色土、砂页岩灰化黄壤;海拔1200米以上为砂页岩黄壤、砂页岩黄棕壤、砂页岩灰化黄壤;海拔1300米以上为黄棕壤。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质背景复杂,成矿类型多式多样,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截至2020年,已查明资源量的矿产22种,矿产地114处。具特色优势矿种有:、、钨、锡、铅锌、花岗石石灰岩等。恭城瑶族自治县主要金属矿产有钨、锡、钽、铌、铅、锌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花岗岩、大理石、大理岩、脉石英页岩等。

土地资源

恭城瑶族自治县共有耕地5893.05公顷,约占总面积12.75%(水田面积4403.51公顷,旱地面积1489.54公顷)。园地48047.266公顷,占22.46%,林地139077.12公顷,占65.01%;草地6131.28公顷,占2.8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289.78公顷,占2.01%,城镇及工矿用地5328.45公顷,占2.49%,交通运输用地2030.97公顷,占0.95%,其他土地3133.37公顷,占1.46%。

林业资源

恭城瑶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丰富,境内分布广西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和银殿山自然保护区两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县城北部栗木镇、北部龙岗山和西部云盘一带,面积约220平方千米,银殿山自然保护区分布在该县嘉会镇、平安镇、莲花镇等乡镇的部分山林,面积302平方千米。

水资源

恭城瑶族自治县年降水总量53.7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99.27立方米。平均每人有水量为7909立方米、客水量3783立方米,合计有水量11692立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辖6镇3乡,117个村民委员会。

恭城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西南部,距桂林市区74千米。古迹有明、清历代古建筑孔子庙(即孔庙)、武庙(又称关帝庙)、周渭祠、湖南会馆。

莲花镇,1958年设莲花、东寨、势江乡,同年又合并为莲花公社,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千米。农业主产稻谷,特产月柿茶竿竹、槟榔芋。

栗木镇,1949年为第六区,1958年设栗木公社,1983年建镇。农业主产稻谷,盛产黄豆、红瓜子、花生、甘蔗

平安镇,1949年为和平乡,1982年改平安公社,1986年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千米。农业主产稻谷、甘蔗,兼产月柿、沙田柚、槟榔芋、柑橙,土特产有香菇、木耳。

三江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7千米。有国家和自治区划定的西岭岗水源林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稀有珍贵动、植物有粗榧华南五针松(原变种)海南五针松、黄枝油杉福建柏中国大鲵大鲵属)、黄腹角雉、山牛、毛冠。

嘉会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千米。农业主产稻谷、甘蔗,盛产柑橙、沙田柚、松、杉、孟宗竹,土特产有香菇、月柿红瓜子、板栗、木耳、茶叶、黄笋干。秧家桔梗较为知名。

西岭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6千米,农业主产稻谷。西岭峻山水库设境内。

观音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7千米。农业主产稻谷,土特产有茶油油桐、茶叶、香菇、木耳、罗汉果、松脂。

龙虎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4千米。农业主产稻谷,盛产甘蔗、黄片糖、红瓜子、沙田柚、桃、李、梨。

政治

人口

人口

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常住人口为245432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15万人,占33.22%。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4724人,占50.82%;女性人口为120708人,占49.18%。

民族

全县境内有汉族瑶族壮族苗族回族彝族白族等19个民族分布。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0416人,占36.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5016人,占63.16%,其中瑶族人口为147970人,占60.29%。

语言

县内语宫,主要是汉语和瑶语,其次是壮语。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的一种,俗称恭城官话,通行全县,是境内各民族交往的共同语。此外,汉语还有宝庆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湘方言的一种次方言,通行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观音、栗木、西岭等瑶族乡镇的部分地区,闽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次方言之一,为船民使用;客家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次方言之一,曾通行于嘉会、平安、莲花乡和栗木、恭城镇的少部分地区,今使用人口不多。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的一种勉语方言,通行观世音、三江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岭、栗木、莲花、平安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方言,原通行于莲花乡的东寨一带地区,今只有少数年长的人会讲,实际使用人口不多。

宗教

恭城瑶、壮、汉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除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外,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较深。各村各户多设有神庙、神,供奉神像。瑶族受道教的影响最大,与原始宗教信仰相混合,形成一种“瑶化”了的道教。祖先崇拜中,以还“盘王愿”“婆王愿”为最隆重。有一年一届、亦有三、五年一届。每届都由“师公”“道士”诵经作法,杀牲祭神,祈祷人寿年丰,民康国泰。民国期间,恭城传入了天主教基督教

经济

概述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9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3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5.61亿元,同比下降1.4%;三次产业结构为51.6:11:37.4。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453万元,增长0.06%;其中税收收入17843万元,增长0.3%。非税收入10610万元,下降0.35%。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23元,比上年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07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1元,增长5.8%。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其中,农业产值增长6.63%;林业产值增长7.98%;牧业产值增长2.85%;渔业产值增长3.0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4.06%。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7135.06亩,增长0.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5820.91亩,增长4.07%。蔬菜播种面积209761.54亩,增长4.11%;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30739.71亩,增长1.98%。年末果园面积563493.8亩,增长0.4%;其中,梨园7472.09亩,下降1.5%;柑橘园225682.22亩,下降1.6%;桃园58922.53亩,下降5.4%;猕猴桃园61亩,增长1.7%;葡萄园16114.75亩,下降1.9%;枣园17.4亩,增长2.4%;柿子园228519.71亩,增长3.7%;李子园20633.46亩,增长7%;火龙果园626.88亩,增长13%;鸡蛋果园577.59亩,下降0.9%;其他果园4866.17亩,增长8.7%。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0621.99亩,增长9.3%。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油料产量17474.4吨,增长1.9%。棉花产量44.46吨,增长3.32%。甘蔗产量4000.01吨,增长3.4%。蔬菜产量219153.84吨,增长5.46%。茶叶产量800.56吨,增长9.8%。全年肉类总产量26969.71吨,比上年增长3.17%;生猪出栏20.89万头,比上年增长7.44%;家禽出栏455.63万只,比上年下降3.82%。

第二产业

202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3%。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下降4.3%。

第三产业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457.2万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7848.4万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608.8万元。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3.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下降3.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2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14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43人,小学专任教师147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668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1163人(其中全日制642人,成人在职521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2038人。

医疗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8个,其中医院5个(含民营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乡镇卫生院10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1553张,其中医院695张,乡镇卫生院516张,保健院40张,民营医院302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919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646人,注册护士(师)825人,药师(士)155人,技师(士)123人(含检验师(士)86人),其他170人。

环保

该县大部分地区为石山,山上干旱缺水、土层薄,地表植被受到破坏严重,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大量流失,出现山体石漠化现象。截至2019年,生态环境经过治理已朝好的方向恢复,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恭城瑶族自治县植被覆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7%。

社会保障

2022年12月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743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1614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54417人,参保率为9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249人;工伤保险参保17635人。全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171791人次,其中城镇居民11254人次,农村居民160537人次。

交通

恭城瑶族自治县距桂林市区108千米,241国道由北至南贯通全县,503省道(龙虎关-平乐线)自东往西贯通全县,贵广高速铁路途经恭城瑶族自治县,可到达广州市、贵阳、南宁市3个省会城市和佛山市深圳市等珠三角重要城市,交通较为便利。

文化

历史文化

恭城瑶族自治县有一千多年历史,恭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8个古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0项技艺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名录,曾经走出北宋侍御史周渭、广西大学创始人马君武等杰出人物。

瑶族风情

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总长100多米的梅山图绘制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是中国境内发现的唯一的、以彩色图案的方式集中展示瑶族历史文化的神奇画卷。同时,该县瑶族文化传统保留完好,盘王节、婆王节、花炮节等瑶族节庆活动极具特色。

特色饮食

恭城油茶,对于当地的瑶族人来说,就好比香烟之于烟民,一日不可或缺。当地有民谣云:“一日不喝油茶,一天闷闷不乐;一碗油茶不尝,一夜睡觉不香。”打油茶成了恭城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若有贵客来访,恭城人必以油茶相敬。2019年,该县创造了“最多人同时一起打油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22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委会宣布,正式通过将包括恭城申报的“茶俗(瑶族油茶习俗)”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恭城月柿栽培历史悠久,已有千年以上,目前种植面积达22万多亩,产量78万吨,恭城被授予“中国月柿之乡”荣誉称号。恭城月柿加工技术规程、脱涩处理技术规程已经成为两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其栽培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且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单。

地方特产

恭城茶叶除保持传统名茶的主要特性之外,更呈现出质纯、耐泡、色佳、味美、香醇、回甘之特色。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以水果种植为主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恭城桃子是县内传统的名特优果品之一。

柚子叶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特有的小吃,柚子叶粑它的主材料不是用面粉,而是用糯米粉。要提前将洗净并且已经泡软的糯米拿去用机器碾碎。

恭城县良好的自然气候环境、独具的地形地貌和植物植被、丰富的矿藏及水生生物资源、独特的差异性水域条件,不仅可以为恭城娃娃鱼提供得天独厚的栖息及生长繁殖环境,同时,形成了恭城娃娃鱼特有的地域特性。

恭城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恭城竹鼠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除油茶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茶江鱼,这里河流污染较少,鱼的肉质鲜美、口感丝滑脆嫩。

芋头粑是将恭城名优特产槟榔芋切成指头大小果颗粒,放于黏米浆之中,在锅中都成半熟状,再置于盆中蒸煮而成。

风景名胜

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获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旅游名县”“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庙两馆景区、红岩景区)、7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红岩村)、1个广西乡村旅游重点镇(莲花镇)、5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7个星级农家乐、3个星级汽车旅游营地、2个旅游集散中心。

红岩景区

红岩新村每年的秋冬时节举办的月柿节和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前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观景台、月柿节主会场、停车场等旅游设施,修建了景区大门、柏油路和果园观光小道,开设了平江河水上乐园,建起了垂钓小区,开发了观花采果、民族风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同时,开设旅游咨询点、医疗救护点,建立旅游接待中心,形成了食、宿、行、娱、购、游相配套的服务体系。该村先后荣获“全区生态富民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三庙两馆景区

恭城孔子庙、武庙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印山南麓的拱辰西路,左侧为文庙,右侧为武庙,文、武两庙把印山一山分二脊,一东一西,相隔约50米。恭城文庙(又称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依山东曲阜文庙之规制改建。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为院落式建筑群,是岭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之一。2006年,恭城文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城周渭祠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庙,大殿为两五拄穿斗架及三面砖墙混合结构,门楼构造具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历史上有大批的湖南人因为各种原因迁往恭城,为恭城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明代湖南人移居广西主要是以卫所屯驻的形式。清代至光绪前进入桂东北的湖南省移民主要是农业移民。清末至民国移民的主要是有一技之长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城镇居民多是民国时期徙居此地的湖南移民后裔。”随着商人人数不断增多,恭城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有湖南会馆,现在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城瑶族博物馆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馆内共陈列文物1600多件、图片资料700多件、视频资料10余件。

著名人物

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村人。生于五代十国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历北宋太祖、赵光义赵恒三朝。周渭乃大宋开国时期的贤臣,官至朝廷监察御史,深得赵匡胤的赏识与信任。其不畏强权、公正廉明的品格,影响了后世。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走进恭城.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42项指标优良率达92.9% 恭城获评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县 ( 2 ).广西新闻网.2023-09-14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09-14

人文地理.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201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6位码).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23-09-14

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恭城县城内景区景点.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高铁带香了瑶乡油茶.光明网.2023-09-20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指南.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9-20

桂林恭城高铁(康养)新城策划规划概览.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2023-09-14

2022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经济运行分析.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3-09-14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2023-09-15

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4

【广西日报】好山好水好地方.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2023-09-14

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9-14

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查询系统.2023-09-14

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 年).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3-09-14

深化打造“清廉恭城”名片 努力营造政治生态“绿水青山”——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代昌.百家号.2023-09-15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志勇到恭城法院调研指导工作.澎湃新闻.2023-09-15

副县长.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5

我县召开政协第八届恭城瑶族自治县委员会第十四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腾讯网.2023-09-15

【高中教育】恭城民族高级中学.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0

莲花镇初级中学简介.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0

莲花镇东寨初级中学校简介.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栗木镇初级中学简介.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0

三江乡初级中学简介.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0

嘉会镇初级中学简介.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23-09-20

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3-09-20

岩溶所专家为桂林市恭城县生态环境问题把脉.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09-14

重磅|申遗成功!瑶族油茶习俗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恭城油茶飘香世界.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恭城在区博物馆举办瑶族油茶、恭城月柿推介活动.广西新闻网.2023-09-14

恭城瑶族自治县土特产有哪些?.惠农网.2023-09-20

恭城这2家景区拟评为4A级旅游景区.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魅力瑶乡,一起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喜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广西建设网.2023-09-14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首发.《小康》杂志社.2023-09-15

喜报 桂林获“ 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荣誉.桂林生活网.2023-09-14

恭城月柿再获殊荣.广西日报数字报.2023-09-14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