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
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人物生平
胡俨从小十分好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占卜方面的书籍,无不博览。洪武年间,胡俨以举人身份被授予华亭市教谕,能以师道自任。母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改到长垣市任教谕,请求给予便地养家,后又改到余干县任职。批准学官请求便地即是从胡俨开始。
建文元年(1399年),胡俨被推荐任为桐城市知县。他主持开凿桐陂水,灌溉田地,使百姓获利。县境有虎伤人,胡俨斋戒沐浴后向神灵祷告,老虎便逃走了。桐城县人把他供祀在朱邑祠。
建文四年(1402年),副都御史练子宁把胡俨推荐给朝廷,说:“胡俨具有的知识足以通达天人,他的才智足以参佐帷幄。”等胡俨被召来时,朱棣的部队已渡过了长江。
朱棣即位后,说:“胡俨懂得天文,就让钦天监考考他。”考完之后,钦天监官员上奏说胡俨确实通象纬、气候之学。不久又因解缙的推荐,授予胡俨翰林检讨之职,与解等人一同在文渊阁当值。升为侍讲,再升为左庶子。胡俨因父亲去世守丧,守孝期满后胡俨又出来任职。胡俨在内阁时,受皇上顾问,他从不与人争先,但稍嫌戆直。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胡俨被任为国子监祭酒,便不再参预机务。当时国子监用法严峻,国子生请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边。胡俨到任后,立即上奏废除了这条规定。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幸临北京,召胡俨赴行。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率军北征,命胡俨以祭酒兼侍讲,掌管翰林院事务。辅佐皇太孙留守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胡俨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当时,海内统一已近五十年,朱棣正内兴礼乐,外怀要荒之地,公卿大夫彬彬然多是文学之士。胡俨作为馆阁宿儒,朝廷大著多出自他之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他都担任总裁官。他主持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一行一动都有师法。
洪熙元年(1425年),胡俨以病请求退休,朱高炽朱高炽赐给敕书,奖励慰劳他,进升他为太子宾客,仍兼祭酒。退休后,朝廷免除他子孙的赋税徭役。朱瞻基朱瞻基即位后,以礼部侍郎之衔召胡俨,胡俨推辞归家。
胡俨在家二十年,方岳重臣都以师礼对待他。胡俨与他们交谈,从不曾说到他个人的事。他自处淡泊,岁时的衣食才刚够需要。当初他任湖广考官时,看到杨溥的文章,非常惊异,在其上题写道:“此文作者必能为董仲舒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世人都认为他知人。
正统八年(1443年)八月,胡俨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历史评价
练子宁: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
张廷玉:淮功在辅导,胡广、金幼孜劳著扈从,胡俨久于国学。观诸臣从容密勿,随事纳忠,固非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已也。
艺术成就
画作
《胡氏杂说》载胡俨擅长水墨画,尤其擅长画羊、鹿这些。现存画作有《瑞狮(兽)图》(又作《太狮少狮图》)、《封神图》、《秋林呦鹿图》、《立轴》。
书法
《胡氏杂说》载胡俨擅同时长草书、行书、楷书。
诗词
胡俨作洪崖诗三首,为七律诗,系为“洪崖山房图”而题。胡俨《颐庵文集》中均未收录,应属集外之作。洪崖山位于江西南昌城西山之中,峰峦秀拔,林壑深窅。胡俨自24岁领乡荐便宦游南北,至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已达30年。“既衰且老,不能不慨然追念畴昔,望洪崖之山,悠然兴其倦归之思。”遂将所作数篇及当时阁僚为洪崖而作者合为一卷,请中书舍人画家陈宗渊绘《洪崖山房图》。此三首即为题画而作,表达了内心对归隐洪崖、耕桑读书、为太平之民的向往之情。第一首末两句“陈郎胸次如摩诘,丘壑能令画里传”是称赞陈宗渊绘画技艺之高妙。此篇书法笔画矫健而苍劲,精神外露,具有俊爽雄放的风度,是胡俨56岁时的翰墨佳构。
胡俨又有“三台令”等词作被收录于《明词综》。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参考资料
胡俨简介.古诗文网.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