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海中学(Shanghai High School),简称上中,位于上海市百色路989号,是上海市的一所重点高中,现任校长冯志刚,党委书记张泽红。
上海中学前身为1865年建立的龙门书院。1912年,龙门师范更名为“江苏省立第省二师范学校”。1927年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与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江苏省立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今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及东大附中一部分,合并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变成综合性中学。学校于1942年1月至1945年10月一度改名为私立上海市沪新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现址并恢复校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50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1970年至1977年,学校因“文革”而停办。1978年在海内外校友以及各届学生支持下,上海中学得以恢复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3年创办中国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国际部;1995年,成为上海市最早的国际文凭学校。至2020年已构建科技、工程、技能与艺术类现代创新实验室35个。
截至2017年,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面积超过42%。有中外学生4200余人(本部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200余人;国际部现有来自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3000余名学生在读)。截至2023年,上海中学中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平均年龄35岁左右,硕士、博士学历超过52%,能用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超过150人,另聘有海归人员与外籍教师近150名,各级各类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超过30人。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上海中学前身为1865年建立的龙门书院。学校标志性建筑“龙门楼”,1905年的清政府不得不顺应潮流,提出预备立宪。教育上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至此,龙门书院也应时而改名为“苏松太道官立龙门师范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二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君主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当年9月、12月先后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教育规程》,师范也由府立改变为省立。同年,龙门师范更名为“江苏省立第省二师范学校”。1927年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与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江苏省立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今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及东大附中一部分,合并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变成普科、商科、师范科等综合性中学。
1934年左右师范科结束,改设工科。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施大学区制,从1927年至1934年,学校更名频繁。1927年至1934年,学校初中部设在尚文路,高中部设在陆家浜路。1934年完成购置吴家巷500余亩地,建新校舍,并于10月迁入新校舍(今上中路)。
抗战爆发后,吴家巷校园被日军占领作为兵营,学校借当时的美专作为战时临时校舍继续办学。1941年汪伪政府成立,要求公办性质的学校必须向汪伪政府登记。为使学校能办学并拒绝向汪伪政府登记,学校于1942年1月至1945年10月一度改名为私立沪新中学。1941年至1945年8月,校园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英美侨民集中营。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现址并恢复校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新中国发展时期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掀开了百年上中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0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里(1949-1966年),上海中学立足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切合中国国情、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一大批人才。在学习与借鉴前苏联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上海中学出现了顾巧英生物教学成果,1955-1957年,新华社、《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专门采写了顾巧英生物教学经验,在全国推广。
这一时期学校学制上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探索的不平凡道路。1952-1953年,上海中学按照国家1951年公布实施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原有商科、工科相继调出,变成一所纯粹的普通中学。1958年停止初中招生,高中招生16个班,试行文史、理工、医农分科。1960年学校恢复完中模式。1961年上海进行学制改革,上海中学实行五年一贯制(1962年又停止试验)。1961年后,全国教育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期。1970年至1977年,学校因“文革”而停办。1978年在海内外校友以及各届学生支持下,上海中学得以恢复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88年,上海市受原国家教委委托,启动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简称上海“一期课改”)。上海中学作为“一期课改”的基地学校,将学校课程改革与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结合起来,开展了“六项制度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精神激励制、班组等级制、流动优化制等),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探索提供了内驱力。比如,在上海市率先进行了基础课程校本纲要的编写以及系统的选修课探索(到1999年已经形成了30多门选修课)、学科双语教学探索(到1999年已经在高一和高二年级数学、物理、化学等9门学科,试行了双语教学)。1998年,上海市启动了“二期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探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恰在此时,上海中学的改革经验在全国获得推广。
1989年1月,上海市教委调唐盛昌同志担任上海中学校长,此后的二十年,是上海中学历史新腾飞的阶段,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过程中,上海中学把握历史机遇,进行了一系列的具有开创性的探索:1993年创办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国际部;1995年,成为上海市最早的国际文凭学校;1997年“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应用现场会”在上中召开;1998年,与华泾镇(时称龙华乡)合作办学,创办民办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推进了上中办学体制的新突破;1999年,率先推进的名校素质教育取得了新突破,走上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征程;2003年学校取得办学体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德育创新、教师发展、管理改革、信息技术运用、校园建设等八方面的突破,在全市率先通过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验收。
1999年—2008年,上海中学以学生“可接受性”“高选择性”“学科现代发展”为基点,经上百次研讨(特别是学习国际经验),借鉴IB课程(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学科群”的思想,形成了第一版校本发展课程纲目——课程图谱(2010年、2012年、2014年又更新了三版)。课程图谱分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提供39个科目150多个模块供选学)、学习领域课程图谱(创设七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范畴500多个科目供选学)、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图谱(提供生物学、工程等10多个专门领域供选学)三大部分。2010年,上海市教委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实践成果,为此专门发文推广实验,自此上海共有20余所高中和四个区参与此项目。之后,上海中学被确定为“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之一,这项实验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建议,希望实施初高中脱钩政策,上海中学在1998年也实行了初高中脱钩。1999年,上海开展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上海中学在2003年底,全市第一个通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验收。原国家教委1997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当时上海中学的有线网、无线网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已在全国领先。是年,全国中小学实践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在上海中学召开。到了2002年,上海中学在全国率先建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现代创新实验室,至2020年已构建科技、工程、技能与艺术类现代创新实验室35个。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面积超过42%。有教职工超过600人,中外学生4200余名(本部在读学生近1200名;国际部在读学生3000余名,来自60多个国家与地区)。
硬件设施
学校有一批富有特色的文体设施和场馆,形成了音乐戏剧中心、美术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心理卫生中心等文化学习场所。在体育设施的锻造上,形成了体育馆、游泳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以及室内真冰运动场、激光射击场、室内外篮球场等为代表的多个体育场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与体育生活。学校乒乓球项目为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羽毛球、网球项目为上海市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学生累计获得世界青少年乒乓球、羽毛球锦标赛冠军40多个。建设了一批跨学科的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中心、融媒体中心、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学习空间,系统化建设了科技、工程、技能、艺术等四大类30个创新实验室。
校园楼宇与场馆布局富有对称性,校内形成东西植物园、水杉林与樟树林、中兴湖、迷你高尔夫球场草坪、红砖石路与卧龙亭交相辉映的校园美景,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曾被评为上海中心城区十大观鸟校园之一。2021年9月,新建中兴楼投入使用,位于中兴楼的冰场成为“网红打卡点”。学校还持续加强校园教学楼改造与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软件环境的改造升级。2021年7月23日,学校教学综合楼及地下车库改扩建工程奠基,投资总额约10.99亿元。在教育信息化软环境建设上,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技术环境良好生态。上海中学智慧校园信息系统项目一期工程投入800多万元并在2021年11月完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国际部初小段的综合评价与教师发展导引问题;2022年启动智慧校园二期工程,为未来智慧校园其它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奠定软件基础、技术基础和标准基础。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上海中学中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平均年龄35岁左右,硕士、博士学历超过52%,能用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超过150人,另聘有海归人员与外籍教师近150名,各级各类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超过30人。
上海中学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推进“科技与工程实验班”改革探索,与复旦大学推进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与多个大学合作开设各类志趣能合一的10多个实验组,每年来校授课、指导的大学、科研院所专家200多位,校内外合力育人功能充分显现。
特级教师
金牌教练
外籍教师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
高一
学生在高一年级必须完成:高一第一学期完成一篇学科大作业,一篇学科小论文;高一第二学期完成一篇指导性小论文。
高二
学生在高二年级必须完成自选课题。在高一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高二学生要自选课题,完成整个研究课题的流程,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并努力争取获得科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自选课题的实施,学生体验课题研究的各个流程:选定指导教师、确定课题方案、留下课题记录、撰写课题报告、总结课题体会等。
高三
在高三年级,学生可以在原高一、高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性的课题,推进基于感兴趣的领域课题探究,提升自己的创新素养。
其他课程
在原有数学班基础上,中国首设科技班、工程班,推进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人体医学、工程学等10多个领域供选学;在面上,构建了7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范畴、由500多个科目构成的学校课程图谱,并设立汽车、金融、法学等近10个实验组。率先构建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累计建设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室等28个现代数字化实验室。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升学情况
据2024年上海中学官网显示,本部毕业生重点大学录取率99%以上,进入全国“211工程”高校90%以上,“985工程”高校80%以上),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高校的学生超过70%,近六年获得上海市文理最高分的13位学生中有10位出自于上海中学。国际部毕业生报考欧美一流大学录取率超过90%;进入美国大学的学生,80%的学生进入美国排名前50名的大学;外国留学生报考中国重点大学录取率保持在95%左右;港澳台班毕业生100%被中国重点大学录取。数百位毕业生进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早稻田大学、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等世界名校深造。
1993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公办学校国际部——上中国际部。从创办时的18名学生发展到2014年3000余名在读境外学生,形成1-12年级完整的教学序列,历年来学生累计上万人,来自60多个国家。上中国际部开设国际文凭IB等课程以及中国课程,成为PSAT、SAT、ACT、AP、A-LEVEL、TOEFL、GRE等考点。毕业班学生的AP成绩平均分达4.5分以上(满分为5分),IB全科平均分超过41分(满分45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毕业生报考欧美大学录取率超过90%,一流大学录取率超过85%,报考美国大学的80%进入排名前50名的大学。国外100多所大学直接派人到国际部招生;外国学生报考中国重点大学录取率达100%。
学科竞赛
学校累计已获得11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近六年来,学生获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团体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邓小平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市长奖等各类高等第奖3500多个。国际部学生IB全科文凭通过率近三年为为100%;IB课程开设了近30门,2016年79%的IBDP毕业生取得40分(满分45分)以上的成绩(世界平均分30.07),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学生参加美国SAT(I和II)考试,多人获得满分,最高分为2400分(满分2400分);SAT数学、物理、化学、汉语最高分均为满分(满分800分)。AP课程开设17门,学生参加AP课程考试其中超过70%的考试取得了满分五分的成绩。学生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个性、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教师成果
根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校教师曾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如《化学教学》《上海教育》《数学教
学》《上海中学数学》《数学通讯》《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现代教学》等刊物。
其中王永庆老师作为上海中学数学教研组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逐步形成了适可而进的资优生教学风格。著有《感悟素养——高中数学资优生教学与实践的若干案例》《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同步辅导》等书籍,发表论文“平面解析几何中基于问题解决的若干教学策略”等数十篇。曾在2018年获得徐汇区荣昶耕耘奖。
王家祥老师任上海中学调评委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学习古代经典,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粹,打下一些传统思想文化的底子。开设慕课《国学原典选读》,获得首届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大赛“高中名校慕课网红教师”称号。
平芳老师任上海中学美术教研组副组长,中学美术高级教师。2006年获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评选二等奖;2006年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百课工程”,美术教案《青铜器简介》入选《聚焦课改决战课堂》一书。论文《记录本档案袋评价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运用》《推进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课堂》《试论如何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多篇论文在《美术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
合作交流
上海中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莫斯科英才中学等世界上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个教育团体和社会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合作,与亚特兰大国际学校、日本久留米附中、法国巴黎路易大帝中学等世界一流中学形成了友好互访关系。在我校举办的音乐节、游泳友谊赛、武术文化交流节等国际性体艺赛事中,也邀请到一些国外著名专家参与并登台献艺,加强国际友谊。校长本人也多次参加高层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如中美数学高层研讨会、哈佛大学主办的中美教育论坛等。2011年8月,学校承办了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
此外,学校也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同胞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台北市建国中学等8所学校进行互访和交流,这也增进了两岸三地间的深厚情谊。
行政管理
上海中学为一校双部三级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全校的发展方向引领与本部、国际部的全面教育质量管理,具体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促进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校行政办事机构本部设校务办、教学处、德育处、学生处、总务处,国际部实行主管室引领下的分学段管理并设立课程协调、教学协调、生活协调、人力资源协调等职能部门负责相关具体事务。上海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上海中学党组织为党委建制,党委起政治核心保证作用。
(资料截至2024年2月)
校园文化
校徽
上海中学校徽以红色为主题色,有“1865”年的字样。
校训
读书、明理、做人、成才。
校歌
龙门发轫进无疆,一柱中流海上。矫首太平洋,国族艰难,舍我谁救亡,抚淞沪会战战创,勘不平约章。涌心头热血潮千丈,何日国威扬,主权张,英才旺,毋负甄陶教泽长,勇往,上中青年勇往,重光,炎黄神胄重光。
校园环境
龙门楼
上海中学的主教学楼被命名为“龙门楼”,中央吊灯的支架是一条条力争上游的鲤鱼,学校的标识纹章也用了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其含义是希望上中学子奋勇向前、勇攀高峰。
先棉堂
先棉堂建于1930年代,建筑立面具有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立面窗下墙有简洁的几何形装饰板。先棉楼入口为内凹门廊,形态内敛。
校园活动
上中三大节
科技节
上海中学科技节是上海中学三大节之一,于每年三月底四月初主要由学生会学习部主办的大型校级活动。科技节的举办旨在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热情,在新作品的设计中培养创新意识与素养,同时拓宽科技知识面与科学涵养。每年的科技节大约持续三周,第一周主要进行规程公布、赛前培训与材料分发,第二周利用中午与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各个项目的初赛及部分小项的决赛,第三周则利用周二下午在校园各处同时进行所有决赛,参加者全力以赴,观众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地点观看各项精彩决赛。
艺术节
上海中学学生中国艺术节是上海中学的三大节之一。通常于11月初召开发布会、12月初启动预赛、12月末举行闭幕式。艺术节堪称上中所有校园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一项。艺术节的主题是在每年的学生代表大会上由学代会代表投票选出的。艺术节的比赛项目每年都根据前一年的实施情况有所创新和调整。分为四大项、四小项和一个附加项目。
运动会
上海中学本部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是由学生会体育部主办、体育组协办的校级赛事活动,被誉为上中学生“三大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之一,参与者为高一、高二、高三全体同学。运动会一般于10月中下旬的某一周周五下午举行,当天上午第三节课后,各班同学便有序地将椅子搬至大操场旁的观众席。开幕式一般于中午12点左右进行。之后便进行全校的广播操评比,在每个年级内评出名次,计入班级总分。
校园社团
上海中学现有社团30余个,作为频繁开展校园活动的学生组织,构成校园独特文化的同时,为同学们提供着自由的平台与契机。公益类社团,长期赴聋人学校、街道居委、NGO组织传递温暖;体育类社团,积极参加各类联赛,发扬运动精神的同时,诠释着上中人的别样热爱;文艺类和社科类社团,沟通辩论国际时政,走访记录城市点滴,设计出“I Love SHS”系列校园纪念品。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上海市上海中学的主要荣誉有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单位。
上海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
2020年7月,入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2023年6月12日,上海市上海中学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浦江纵横》月刊 | 上海市上海中学:储人才备国家之用,铸就龙门星空璀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4-02-20
上海市上海中学2018年本部、国际部教师招聘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0
机构设置.上海中学.2024-02-21
校友院士.上海大学.2024-02-21
- 学校荣誉.上海中学.2024-02-20
> 学校概况.上海中学.2024-02-21
联系方式.上海中学.2024-02-21
史品上中.史品上中.2024-02-20
- 师资概况.上海中学.2024-02-20
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海中学国际部2024年教师招聘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2
上海市上海中学:构筑文明校园 “育人”生态,为高水平人才成长奠基.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0
- 特级教师.上海中学.2024-02-20
- 金牌教练.上海中学.2024-02-20
- 外籍教师.上海中学.2024-02-22
- 课程研究概述.上海中学.2024-02-20
教育教学业绩持领先 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广.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0
明星教师-本部.上海中学.2024-02-20
> 国际交流合作.上海中学.2024-02-20
上海219所高中的校徽在这里!找找你的母校?.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2
上海初高中校训盘点,哪一个更深得你心?.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2
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2024-02-20
上海地名中有哪些“龙”?“鲤鱼跳龙门”何以成为上海人常用的祝福语?.腾讯网.2024-02-27
【城市印象】盘点上海知名近代师范类学校历史建筑.澎湃新闻.2024-02-27
- 三大活动.上海中学.2024-02-21
- 明星社团.上海中学.2024-02-21
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7-07
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7-19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