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拟曲
《希腊拟曲》是阿里斯托芬 海罗达思 谛阿克列多思所写的神话图书,2009年10月28日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发行。
基本信息
作者:阿里斯托芬 海罗达思 谛阿克列多思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ISBN:7500105657
上架时间:2009-10-28
开本:32开
页码:156
所属分类:文学
简介
本书是《苦雨斋译丛》之一,书中的内容主要是由古稀腊著名喜剧家阿里托芬的《财神》和十二篇《希腊拟曲》组成,由周作人先生于1930年至1950年,根据希腊文翻译,作品包括:《媒婆》、《乐户》、《塾师》、《上庙》、《妒妇》、《昵谈》、《皮匠》、《法术》、《农夫》、《相思》、《上庙》、《私语》。此书的译者中外文功力深厚,译文流畅,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做了序和详细注释,与周作人先生译的其他古希腊名著一趣,可以作为收藏的作品。
编辑推荐
这是周作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是周作人直接从希腊原文翻译过来的古希腊建筑作品,年代最近的也有两千年的了,具有希腊本土特色。而且他所介绍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文化价值,不仅是文学的,也是学术的,思想的。
媒体评论
序[br/]一九零八年起首学习古希腊语,读的还是那些克什诺芬(Xenophon)的行军记和柏拉图(Platon)的答问,我的目的却是想要翻译《新约》。至少是《四福音书》。我那时也并不是基督教徒,但是从一九零一年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当学生,大约是听了头班前辈胡诗庐先生的指点,很看重《圣书》是好文学.同时又受着杨仁山先生的影响,读了几本佛经,特别是《楞严》和《维摩诘》,回头来看圣经会所出的“文理”译本,无论如何总觉得不相称,虽然听说这译文是请缕仙史们润色过的。一面读雅典哲人的雅言,有时又溜到三一书院去旁听《路加福音》讲义,在这时候竟没有注意到使徒多是“引车卖浆之徒”,福音的文字都是白话(Koine),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假如感到了这个矛盾,或者我也就停止了学习的工作了吧。[br/] 辛亥革命之年,从东京回到乡间,在中学教书,没有再用功的机会,不久又知道《圣书》的“官话和合译本”已够好了,从前的计画便无形的完全取消。于是荏苒的二十年就过去了。这其间也有时想到,仿佛感着一种惆怅.觉得似乎应该做一点什么翻译,不要使这三年的功课白费了才好。可是怎么办呢?回过去弄那雅典时代的著作么——老实说,对于那些大师我实在太敬畏了,虽然读了欧列比台斯(Euripides)的《忒洛耶的妇女》(Troiades)曾经发过愿心,还老是挂在心上。总之这些工作是太难太重大了。又是生在这个颓废的时期,嗜好上也有点关系,就个人来说,我所喜欢的倒还是亚力山大时代的滞阿克列多思(Thvokritos)与海罗达思(Herodas),罗马时代的路吉亚诺思(Lonkianos)与郎戈思(Longos)。)这样,便离开了希腊的兴隆期而落到颓废期的作品上来,其中又因为《拟曲》的分量较少,内容也最有兴趣,结果决定了来泽海罗达思等的著作。如是又有两年,总是“捏捏放放”,一直没有成就,这回因了我的朋友胡知之先生的鼓励,才算勉强写完。起因于庄重的《福音书》,经过了二十年以上的光阴,末了出来的乃是一卷很不庄重的异教的杂剧,这可以算是一个很奇怪的因缘了。[br/] 在英国查理士二世的时代,(1630—1685)有一位柏更汗公.爵(Duke of Buckingham)在上议院演说,曾说过一句妙语道:“法律并不像女人,老了就不行。”在一八二瓦年的夏天,哈士列忒(WilliamHazlitt)引用了这句话来应用在书籍上面。这如拿来放在希腊文学上,自然更是合适,因为荷马(Homeros)这老头子本是永久年青的。海罗达思等是晚辈了,但是距现在已有二千二百年,计算起来是中国周郝王时人,这也就很可佩服了。虽然中国在那时候也有了关关鸠,不过个人著作中总还没有可以相比的东西,我想假如《国语》《左传》的作者动手来写,也未必不能造出此类文学,但是他们不写,这便是绝对没法的事情,我们不能不干脆的承认人家的胜利了。有人说,读海罗达思的著作,常令人想起一个近代法国作家来,——这自然就是那莫泊三(Guy de Maupassant)。又有人说他是希腊文学上的德尼耳土(Teniers),他的作品是荷兰派的绘画。用了东方的典故来说,我们觉得不大容易得到适切的形容,中国似乎向来缺少希腊那种科学与美术的精神,所以也就没有这一种特别的态度,即所谓古典的,写实的艺术之所从出的大海似的冷静。繙二千年前芦叶卷子所书,反觉得比现今从上海滩的排字房里拿出来的东西还要“摩登”,我们不想说什么人心不古的话,但总之民族能力之不齐是的确的,这大约未必单是爱希腊者(philellenes)的私言吧。 [br/] 这十二篇译文虽只是戋戋小册,实在却是我的很严重的工作。我平常也曾翻译些文章过,但是没有像这回费力费时光,在这中间我时时发生恐慌,深有“黄胖年糕出力不讨好”之惧,如没有适之先生的激励,十之七八是中途阁了笔了。现今总算译完了,这是很可喜的,在我个人使这三十年来的岔路不完全白走,固然自己觉得喜欢,而原作更是值得介绍,虽然只是太少。谛阿克列多思有一句话道,“一点点的礼物捎着个大大的人情”。乡间俗语云,“千里送鹅毛,物轻人意重”。姑且引来作为解嘲。[br/]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br/] 周作人序于北平苦雨斋。
背景
关于知堂译《财神·希腊拟曲》
古希腊文化是周作人的“杂学”之一。仅以笔者所知,其翻译的
专著即有(依翻译时间为序):1、《红星佚史》(由后人根据荷马二
史诗编写),2、《希腊拟曲》,3、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4、
《希腊的神与英雄》,5、《希腊女诗人萨波》,6、《伊索寓言》,
7、《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译,周译占大半),8、《卢
奇安对话集》;还有些“散译”,如谛阿克列多思的《牧歌》、希罗
多德《全本史记》的部分、阿里斯托芬的《财神》,以及近人哈理孙的研
究著作《希腊神话》的部分、佛来若(詹姆斯弗雷泽)的《希腊神话比较研
究》等。近年,海南出版社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先后重印、新刊
《希腊的神与英雄》、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财神·希腊拟
曲》、《全译伊索寓言集》,诚为倾慕古希腊及喜欢知堂文字者的福
音,且书品、装帧、编排也可称佳构,我欣然得之,深感两社和主其
事者之功德。然而前者缺一个出版(重印)说明;后三种为“苦雨斋
译丛”,虽有止庵撰的总序和《希腊神话》的后记,介绍了一些情况,
但还不够详细,乃至有讹误。现仅就《财神·希腊拟曲》一书略献薄
识,冀专家贤者指教。
《财神》,阿里斯托芬著。据《知堂回想录·我的工作(四)》
及后附《解放后译著书目》,解放后他译过一批欧里庇得斯悲剧,喜
剧只译过这一个,收在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的《阿里斯托芬喜
剧集》中。罗念生《周启明译古希腊戏剧》一文介绍稍详:1954年,
为纪念阿里斯托芬2400周年诞辰,罗接到出版阿氏喜剧集的任务,由
他约人翻译,是他建议找周译《财神》,并由他作了些文字校订。止
庵在丛书总序中把出版年份说成1957年,恐怕是“悲”“喜”不分了:
《欧里庇德斯悲剧集》才是1957年出版的。
《希腊拟曲》,海罗达思、谛阿克列多思著,共12篇,包括现存
所有的10篇古希腊拟曲,和相近可供参考的2篇。止庵只在丛书总序中
交代了一句说原由商务印书馆1934年印行,其实这书也有些特别意义
是值得一说的。
周报》,1988年5月21日),周作人最早译出的古希腊作品就是这拟曲
中的两篇。查《周作人集外文》,有写于1916年的《希腊拟曲二首译
者前言》,这“二首”应就是这本《希腊拟曲》中的《媒婆》和《塾
师》,也即倪氏说的那两篇吧。(另外在写于1930年的《专斋随笔·
古希腊〈拟曲〉》里说,海罗达思有两篇据英译本重译过,当时收入
《陀螺》里,不知是否指这两篇?)比这更早的,1912年,周氏还译
过法国人须华百的拟曲仿作,爱屋及乌,其情可见——拟曲是古希腊
祭典上的歌唱演作,后演变成民间杂剧,周氏对其的欣赏,一是《希
腊拟曲二首译者前言》说的,“多写日常琐事,妙能穿人情之微”;
二是本书序和《专斋随笔·古希腊〈拟曲〉》透露的一层意思:爱古
希腊,用意还在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但若以整书而论,《知堂回
想录·我的工作(一)》里说的:“我弄古希腊的东西,最早是那一
册《希腊拟曲》”,则不够严谨,因为之前还有《红星佚史》(虽是
后人编写的),以及《冥土旅行》(中收有古希腊人作品),应该这
样说:《希腊拟曲》是周氏从希腊原文译过来的、古希腊作品专著集
中之最早者。
其次,本书是周氏重拾古希腊的缘分之始。本书序中说,他
1908年学希腊语,曾一心想译《圣经》,后以其已有通行译本等原因
而取消,但时感惆怅,觉得应译点什么以免使那几年功课白费,最终
译出此书。虽然,“起因于庄重的《福音书》,经过了二十年以上的
光阴,末了出来的乃是一卷很不庄重的异教的杂剧(沈按:还是希腊
颓废期的作品),这可以算是一个很奇怪的因缘了”。但到底,有了
这个译本,使得喜欢古希腊的“三十年来的岔路不完全白走”。具体
过程是:据《专斋随笔·古希腊〈拟曲〉》,他在1930年暑假开始译
了几篇(包括上述的重译);《知堂回想录》之《学希腊文》、《北
大感旧录(七)·胡适》、《北大的南迁》则详记:1931年,他想
译点古希腊东西作少年时学习希腊文的纪念,选了这题目,到1932年
译成,也是售给胡适主持的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编译委员会。(内里
有些秽亵文字,他去向胡适说明,取得了谅解,“他笑着答应了”。
本书序中还两次提到因了“我的朋友胡适之”的鼓励,此书才能译完。)
由此而下,古希腊的作品专著便一本一本地译出了。
关于本书的出版,止庵那句交代是通行的说法,手头多种资料均
记载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初版。但当事人的记忆却与之有出入:
《知堂回想录·我的工作(一)》称,此书1932年译成,“第二年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罗念生《周启明译古希腊戏剧》一开头就说:
“1933年,我从雅典回国,见到周启明译的《希腊拟曲》(商务版)……
”看来这似乎只能用谷林先生那句话来解释了:“文学家的回忆录不
能抵充正史里的纪传。”——虽则作出同一回忆的有两个文学家。
1997年7月初版)在收入本书《例言》时注释说是刊于1935年版,实际
上据《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载,1934年的初版是已有此《例
言》的。
参考资料
中国互动出版网.www.china-pub.com.20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