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妫

陈妫

陈(生卒年不详),妫姓陈国(位于中国周口一带)公主,因嫁给姬阆姬阆而被称为惠后,是周襄王王子带的母亲。前676年,公、晋献公郑厉公原庄公到陈国迎娶惠后。芈姝晚年宠爱幼子王子带,打算立他为周天子,但没来得及做这件事,惠后就去世了。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襄王十八年(前635年),王子带驱逐周襄王到郑国,自立为王。晋文公出兵杀王子带,护送襄王回国。

基本资料

姓名:陈妫

性别:女

出生年月:不详

朝代:

籍贯:

民族:汉族

身份:王后

个人简介

周惠后,是陈国的公主,称为陈妫,妫姓,生卒不详。

姬阆的王后,周襄王王子带的母亲。

前676年,虢公、晋献公郑厉公原庄公到陈国迎娶王后。

惠王晚年宠爱幼子王子带,打算立他为周天子,但没来得及做这件事,惠王就去世了。

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襄王十八年(前635年),王子带驱逐周襄王到郑国,自立为王。

晋文公出兵杀王子带,护送襄王回国。

陈姓起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姬发灭商建周代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陈胡公封于陈(今开封市以东,安徽州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按照土命的惯例,他以国为氏,称陈氏,为陈氏的开山始祖。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逃至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才有后世陈氏川世家、颍川衍派的出现与发展。

2、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省,据记载,拓跋宏大同市迁都洛阳市后,于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居于库真水,世代为渠帅,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3、高姓所改。海宁市陈氏原籍渤海国,宋太尉高琼之后。高琼第十六世孙高谅入赘海宁城东皇冈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颍川陈氏。自明代中叶起,始举科甲;有清一代,海宁陈氏为海内第一望族,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誉。自第十世起,其排字辈份为:永世克孝,敬明其德,宜尔子孙,以匡王国。《海宁渤海陈氏宗谱》所载世系:琼-继勋-遵范-永翼(士卫)-光安(公泰)-世英-选-(始迁海昌之岩门,成为海宁岩门高氏第一世祖)-道隆-广孝-文渊-志强-光宗-弓-泗-谅(海宁渤海陈氏第一世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