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胜墓

陈胜墓

陈胜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位于河南永城市东北芒山主峰西南麓。这里是他的安息之地。墓冢高约5米,周围有青石围墙,梁启超墓上刻有郭沫若题写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陈胜墓不仅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回顾和反思。

陈胜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和勇气一直激励着后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应放弃追求自由和公正的斗争。同时,陈胜的失败也提醒我们,领导一场起义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和策略。

陈胜墓及其周边的陈胜园景区,不仅是对陈胜的纪念,也是对所有为自由和公正而斗争的人的致敬。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学习和思考历史的场所。陈胜墓历经修缮,已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景观

墓冢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陈胜墓位于永城市东北芒砀山主峰西南麓的山坡上,坐北向南,为石券土冢,现存墓冢高2.6米,周长约27.3米。周围建有青石墙,墓前立有一高大石碑。碑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为郭沫若亲笔题写。墓冢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历史沿革

陈胜葬于芒砀山,《史记》《汉书》《水经注》都有明确的记载,方位与今墓地完全吻合。权威的地理书《水经注》写道:“山有陈胜睹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砀。”由于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反秦,在其影响下起事的刘邦建立汉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并规定每年以猪羊等祭把陈胜,并按照王侯的待遇派30户丁役守冢。直至今日,邻近的丁窑村有人还承认是守墓人的后裔。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淮南人陈纲在芒砀山看到的已经是“狐鸣陈胜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

到解放前夕,陈胜墓已是残迹仅存了。197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陈胜墓,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围墓,载松植柏,置人守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1日郭沫若先生给梁启超墓题了词。

交通信息

商丘市火车站乘坐往芒山镇客车可至。

人物生平

陈胜(?-前208年),字涉,秦朝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他和吴广带领900名民夫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戍边,行至宿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遇雨误期。按当时法令,误期者斩。于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镇“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行起义,奋臂一呼“天下云会响应”,义军所至,群众“赢粮而景从”,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起义军占领陈县(今河南淮阳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号曰:“张楚”。陈胜被拥戴为王。

正当农民起义军威逼秦都咸阳节节胜利之际,由于义军内部混进了居心测的贵族,加之强大的秦军反扑过来。陈胜还兵下城父(今安徽省涡阳县境)被车夫庄贾杀害。“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苍头军,起新阳,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葬陈胜于砀,谥曰‘隐王’。”(见《资治通鉴》)。

人物评价

陈胜胸怀鸿鹄大志,金戈铁马,驰骋疆场,触动了强秦,死后身葬青山,数千年来仍受人敬仰,真不枉一代英雄。

历史意义

陈胜墓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中国农民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农民阶级的觉醒

参考资料

陈胜园景区.陈胜园景区.2024-09-03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马蜂窝.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