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4月,同年5月和7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4月又被省政府列为河北省八个重点开发区之一。2006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位于市中心区北部,管辖面积101.3平方公里,现辖1个管委会、1个镇、3个办事处、13个社区、52个行政村、22所小学、2所中学,总人口约21.8万人。 

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党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党工委、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分别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成立管理委员会,规格为市副厅级。

开发区介绍

功能定位

定位于建设沿海国际次级大都市目标的唐山,正在实施开放带动、科学教育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战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唐山。

【产业优势】

一、企业集聚效应:截止2015年底,高新区现有企业570家,包括工业企业205家、服务业企业365家。涉及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焊接产业、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重点反正领域。

二、一园两基地:高新区日资工业园引进日资企业23家,被确定为河北省“十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焊接产业基地现有企业18家,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唐山焊接产业基地,是国内产业链条最为完备的焊接产业集群,规模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三、世界前十;机器人产业基地已有专用焊接机器人中厚板焊接机器人、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管道探伤机器人等多个产品具备产业化条件,为国家火炬计划机器人产业基地。此外,高新区还集中了唐山市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90%以上的软件企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

日本松下电器伊藤忠商事、爱信精机、神户制钢所、法国赛诺菲米特兰银行有限公司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在高新区投资兴业,初步形成了以松下、神钢为代表的焊接,以开诚、开元为代表的机器人,以爱信、亚特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以NGK海螺型材为代表的新材料及新型建材,以汇中仪表、理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仪器仪表和以赛诺菲太阳石药业、怡安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等6大特色产业,同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是唐山市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对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统一管理,享有省级项目审批权(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可自行审批)。 高新区下设直属和市直派驻机构共有32个,其中直属行政机构14个,有党政综合办公室、机要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财政局、社会事业管理局、城市建设局、监察局、调研室、督察法制室、信访办、投资服务局和街道办事处。另设有创业中心、社会保险所、人力资源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集中支付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信息中心、城管大队、婚姻登记处等9个事业单位。还有市直派驻的国税、地税、工商、国土资源、规划、审计、质监、公安、法庭、检察等10个部门。这些部门承担着高新区政治、经济、文化、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

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开发区作为一个经济新城区的实际情况,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合理设置机构,保证干部高素质,保持一流的行政效率,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为项目进区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另外,高新区还设有“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中心”和“进区企业管理服务中心”,为投资者创造手续简单、政策优惠、服务周到、机智灵活的投资环境。

行政区域(托管)

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唐山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近临京津,濒临渤海。作为中国环渤海中部地区第三大工业城市,与北京、天津市构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对外开放地区。

唐山高新区的地理位置在市中心的北部,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总体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这里可依托城市现有设施和投资环境,使海外客商获得“工期短、易开发、投资少、见效回”的效果

唐山市境内有京哈铁路、京秦、大秦、通坨4条国家级铁路干线通过,市内有专用铁路113条;“京哈”、“津唐”、“唐港”3条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X”型高速公路网;唐山距京唐港秦皇岛市港、天津港分别为90公里、110公里和88公里,另外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秦皇岛机场分别为180公里、120公里和130公里。

高新区紧临“京哈”高速公路入口处,从高新区出发只需1小时和1个半小时左右,就可到北京、天津市、秦皇岛,乘坐航班和轮船到全国各地和海外。

较低的投资成本

唐山市现有电厂发电能力150亿千瓦时/年。高新区有10千伏开闭站和110千伏变电站,可为企业提供0.38/0.22和10千伏电源。日供煤气40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50.8万立方米。区内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先纳入城市管网,远期纳入北郊污水处理厂。可提供60-95摄氏度的采暖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势平坦,工程质地条件良好。是理想的投资兴业宝地。

重点发展的产业经济

重点对焊接、生物医药、智能仪器与仪表、新型材料与建材、节能环保五大产业的扶持力度,适度发展第三产业,兼顾其他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是全市外资企业最集中、效益最好的区域。高新区现有外资企业60家。共计有松下电器伊藤忠商事神户制钢所和爱信精机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高新区投资兴业(分别为唐山松下NGK唐山电瓷有限公司、唐山神钢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和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7年,外资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 占全区总产值的35.1%,实现利税6.3亿元,占全区的81.7 %。

2、“一园两基地”成为高新区最靓丽的品牌。日资工业园:已有日资企业21家,占全省日资企业总数的1/3,是河北省日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2007年日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0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16.25%,实现利润3.2亿元,占全区总利润的55%,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并被确定为河北省“十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2

3、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和辐射作用明显。1998年,高新区管委会与市科技局共同创办了唐山高新技术创业中心。2002年4月,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2007年,高新区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投资2300万元建设的标准厂房竣工并投入使用,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的风险投资公司正式成立,与河北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建的清华——唐山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正式运行,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截止目前,创新基地共有入驻企业107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40家,推进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建区以来,园区共有277个项目被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获得资金支持403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项目70项。其中70%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水平。在全区现有的205家工业企业中,科技型企业约占8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85个,占全市的1/3;通过省认定的软件企业29家,软件产品85个,占全市的90%;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4、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与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并举,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松下电器、爱信为代表的焊接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海螺型材为代表的新材料及新型建材产业,以太阳石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汇中仪表为代表的智能仪器仪表产业,以环保机械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6大特色产业。2007年,这6大特色产业实现的产值、利润分别占全区工业产值、利润的61%和85%,成为推动高新区发展的主要力量。

高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得益于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五个一”,即确立了一个符合高新区实际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一园两基地”建设);培育了一个龙头企业(唐山松下);探索了一条委托招商新路子(在日本成立了高新区驻日事务所);发挥了一个积聚效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打造了一个服务品牌(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优化服务环境)。

高新区发展成就

高新区属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企业570家,其中工业企业205家,服务业企业365家。建区以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财政收入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2003年全区整体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1ISO9001,2007年在北京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被评为中国最佳投资开发区。

“十二五”时期,全区上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唐山市“三个努力建成”的建设机遇,积极应对新常态,聚焦新兴产业,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开发开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亿元,年均增长18%;营业总收入2261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125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年均增长2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64亿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3.48亿美元,年均增长29%,成为唐山市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区域。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主要特点

一是全市外资企业最集中、效益最好的区域。高新区现有外资企业61家,涉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14个国家和地区。有松下电器、伊藤忠商事神户制钢所和爱信精机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高新区投资兴业(分别为唐山松下NGK唐山电瓷有限公司、唐山神钢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和唐山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8年,外资企业实现产值42亿元, 占全区总产值的37%;实现利润5.74亿元,占全区的72%。

二是"一园两基地"成为高新区最靓丽的品牌。日资工业园:已有日资企业22家,占全省日资企业总数的1/3,是河北省日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2008年日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6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22.86%,实现利润3.11亿元,占全区总利润的39%,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并被确定为河北省"十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焊接产业基地:现有企业18家,初步形成了以松下电器电焊机、小池数控切割机、开元自动焊接设备神户制钢所特种焊丝鸿鹏焊业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的焊接产业基地,产品涵盖了焊接设备、机器人及其系统、切割设备、焊接材料及辅助机具等各个领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为完备的焊接产业集群。2006年11月,高新区焊接产业基地正式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唐山焊接产业基地,成为继国家级创业中心之后的又一个列入国家级的建设项目。2008年,焊接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9亿元,利润3.7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现有企业5家,主要是关东精密的轻轨车辆、地铁隧道结构件,亚特专汽的搅拌车自卸车,北内唐齿的发动机缸体,爱信汽车的汽车关键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用精密型冲模等。同时,还有代表丰田汽车汽车制造技术最高水平的日本株式会社明和在设立的主要从事新一代机器人系统混合动力汽车检测装置及相关产品研究、开发、设计的明和(唐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8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利润1亿元。

三是成为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如今,高新区80%以上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市3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90%以上的软件企业在高新区落户扎根,是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最集中的区域,这些企业在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

机构组成

高新区现辖二个街道办事处,高新区为党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党工委、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分别为唐山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享受市一级项目审批权,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高新区自行审批。

发展概况

高新区现有企业570家,其中工业企业205家,服务业企业298家,外资企业61家。

建区以来,高新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4亿元,累计施工面积24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1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2003年全区整体通过ISO14001ISO9001,2005年通过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7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亿元,同比增长27 %;实际利用外资2003万美元;出口创汇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0.44%;财政收入完成6.65亿元,同比增长23.75%。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和财政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5、2006连续两年,在全省31家省级开发区(含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蝉联经济发展质量第一名。

2010年,该区在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了70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12.3亿元的财政收入,85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单位面积GDP17.68亿元,单位面积财政收入3.1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8.4%,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优势

定位于建设沿海国际次级大都市目标的唐山,正在实施开放带动、科学教育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战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唐山。

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唐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唐山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可以依托利用市区的多种资源,如医院、宾馆、学校、电力、水利、交通等。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自身优势,展示了开发区作为唐山市改革试验田,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和辐射园、对外开放窗口的风采。

产业优势

一、企业集聚效应:截止2004年底,开发区企业总数以达到6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70余家,涉及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焊接产业、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重点反正领域。

二、一园两基地:积极推进特色招商,打造日资工业园、焊接与切割产业基地以及汽车零部件基地——“一园两基地”的品牌、目前,以日本松下电焊机为代表,以小池酸素、神户制钢所,金生机能焊接切割设备及焊材为框架的中国焊接与切割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以爱信汽车零部件、北内唐齿、亚特重工、关东机密为框架的汽车零部件基地也初具雏型。

环境优势

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国家通用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环保示范区”,目前ISO14001体系正在运行中。一期区3.22平方公里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同事二期区的开发也已同时全面展开,营造了良好的 供水、供电、供热、供煤气、通信、通路、排污、排雨水、平整工地等“八通一平”投资硬环境。

优惠政策

除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外,开发区还实施一系列鼓励投资的特殊优惠政策,特别是积极推行零行政收费,力争建成“无费区”,以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

人口

2021年6月1日,唐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唐山高新区常住人口为169923人。

未来十年规划

编制动因

新世纪以来,唐山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在新的区域发展背景下,高新区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2020年唐山总规中明确提出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加工制造业,以一类工业为主,远期扩区结合机场产业区的发展统一规划。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加工制造业,以一类工业为主,远期扩区结合机场产业区的发展统一规划。

规划编制重点

(一)立足区域。在区域整体发展格局下,确定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立足长远。以生态、环境、资源等条件为基础,确定可持续的发展框架;把握区、城的发展趋势,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总体发展目标:智力驱动型城市示范区 、低碳型先锋产业园

(二)总体发展战略:

(1)产业化:智力资源驱动型经济区,其核心为产业技术水平具备国内先进水平。

(2)国际化: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园区 ,其核心为大力提高高新区发展的外向程度和国际知名度。

(3)城市化: 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生态宜居社区,核心为农村转向城市、农民转向市民、农业转向高新产业。

(四)产业发展导向

在唐山高新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3353”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具体内容为:巩固发展3大特色优势产业—— 焊接产业、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提升发展3大高成长性产业——智能仪器仪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 ;培育发展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机器人产业、重型装备制造、新能源、软件及信息服务、fcv ;配套发展3大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 ;

发展规模预测

(一)人口规模: 在唐山总规的引导下,高新区组团远期规划居住人口为16万人。

(二)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6平方公里。

总体空间布局

(一)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主要沿建设北路向北发展。生活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沿建设北路两侧布置;工业用地主要向北拓展,物流用地沿北部外环布置。

(二)空间结构:构筑“一轴两心两片区七个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指以建设北路为发展主轴;“两心”指南部中心以火炬大厦为核心,北部中心指以北区行政中心为核心; “两片区”指以大庆道为界,高新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七个组团”指5个产业组团、2个居住组团。

用地布局规划

(一)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构建“组团中心-社区中心”的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2020年规划用地范围内

(1)行政办公用地31.93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19%,人均建设面积2.0平方米。

(2)商业金融业用地155.5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5.81%,人均9.72平方米。

(3)文化娱乐用地13.51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5%,人均0.84平方米。

(4)体育用地6.19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23%,人均0.39平方米。

(5)医疗卫生用地8.6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32%,人均0.54平方米。

(6)教育科研用地87.9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28%,人均5.50平方米。

(7)社会福利设施用地7.6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29%,人均0.48平方米。

(二)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布局结构为两个主要居住组团。开发居住用地时应以满足高新区自身“职住平衡”需求和村庄改造安置需求为主要目标。北区开发居住用地时应以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和居住区为目标。南区现状居住用地通过综合改造,逐步改善其居住环境。

规划至2020年,规划用地范围内居住用地572.0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1.35%,人均35.75平方米。

(三)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1)高新区的工业用地,集中布置在高新区北部,并以大庆道为界,形成五大组团。大庆道以南地区,以现状产业为基础,已形成了 “一园两基地”的格局。其中一园为日资工业园,是河北省日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两基地为焊接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大庆道以北地区,以“3353”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为发展导向,集中布置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规划至2020年,高新区规划控制范围内工业用地865.0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2.29%,人均54.07平方米。

(2)结合唐山北部外环,在北部建设综合性物流园区。规划至2020年,规划用地范围内仓储用地56.44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11%,人均3.53平方米。

(四)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构建“一环一轴两廊两心多节点”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环:即环城生态林带,依托铁路、公路防护绿地,进行生态、农业涵养,形成环城生态绿化安全警戒带,改善生态环境

一轴:即建设北路两侧各75米绿化带,形成高新区南北贯穿的主要城市景观带。

两廊:沿李各庄河、京山铁路,形成两条绿化走廊。

多节点:由多个居住区级绿地、产业组团绿地组成。

规划至2020年,高新区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绿地342.8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2.8%,人均21.43平方米;公共绿地139.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5.21%,人均8.72平方米。

综合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

2、快速路为北部外环、学院路,降低大庆道的道路等级,增强南区北区的联系。

3、主干道系统呈“五横两纵”结构,“五横”包括北安道、大庆道、龙华道、长宁道、规划道路1,“两纵”包括龙泽路和建设路。

参考资料

刚刚!唐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The Paper.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