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庙乡
本词条是多义词条,在中国,被叫做石庙乡的有2个,分别是栾川县石庙乡和中江县石庙乡。石庙乡位于栾川县城西8公里处,全乡辖10个行政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54亩,自然地貌为东西一道川(伊河川),南北两条沟(七姑沟、石宝沟)。洛卢公路穿乡而过,伊河横穿其间。石庙乡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
历史沿革
石庙镇成立于1958年属陶湾公社,因境内有一清代石凿庙宇而得名。1970年建石庙公社,1978年成立石庙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石庙乡人民政府,1997年,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石庙、光明、下园、上园、常 、庄科、石宝、龙潭、观星、杨树坪10个行政村。2009年2月获省市批准,撤乡建镇,2009年3月正式更名为“石庙镇”。
乡镇简介
栾川县石庙镇位于栾川县城西8公里处,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54亩,林地面积11.93万亩。石庙镇成立于1958年,因境内有一清朝石凿庙宇而得名。1978年成立石庙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石庙乡人民政府,2009年2月获省市批准,撤乡建镇,2009年3月正式更名为“石庙镇”。石庙镇现辖10个行政村,125个自然村,113个居民组。其自然地貌为东西一道川(伊河川),南北两条沟(七姑沟、石宝沟)。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铅、锌、等十余种。森林覆盖率达85%,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行政区划
辖区代码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农业
石庙乡粮食作物有小麦、玉蜀黍属和豆类等。1990~2000年,狠抓良种培育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的小麦品种有豫麦18、百农3217、温麦4号等7个品种,推广的玉米品种有掖单12号、掖单19号、商玉1号等8个品种,粮食亩产达500公斤,农民温饱有余。
全乡林业用地10.5万亩,有林地9.7万亩。至2000年,封山育林3.7万亩,植树造林2.98万亩,飞播造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1996年,被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河南省造林绿化十佳乡”。
石庙乡属中山半丘陵山区,气候温暖湿润,牧坡面积大,饲草种类多,且玉蜀黍属、小麦等作物秆秧较多,是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1990~2000年,引进夏洛莱、秦川、南阳莫、海福特4个良种牛品种,2000年,已发展到1100多头;引进夏洛莱、大约克、小约克3个良种猪品种,改良杂交猪达85%以上;引进大白山羊、波尔山羊2000余只;引进良种鸡4个品种,涌现出养鸡专业户12家。是年,牛饲养量1250头,出栏200头,存栏1050头;生猪饲养量4200头,出栏2000头,存栏2200头;鸡饲养量4.1万只,出栏2.3万只,存栏1.8万只。畜牧业的大力发展为乡村经济做出了新贡献。
乡镇企业
1997年,乡党委和政府对企业进行全面改制,健全规章制度。乡选厂、电极材料厂、钨钼合金厂、慧锋锌业有限公司等,通过改制,给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是年,电极材料厂开发大钼锌、钼转子、钼高压触头等专利技术,进行锌产品深加工。上园村长青化工厂,开发了碳酸锌、硫酸锌、二氧化钛等5个产品。伟信公司改进生产流程,生产出精品氧化锌。1996年,乡农机修造厂通过改制,吸收社会股份300余万元,建成钨钢合金厂,1997年,创产值1000余万元。乡镇企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锌产品获农业部“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1995年出台了12条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至2000年,已引进开封市、兰州市和新疆等地资金800多万元。
经济发展
石庙乡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稳步增长,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集矿山开发,钼、锌、铁深加工,农副土特产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该乡地处豫西矿脉中心地带,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储量在7000万吨以上。全乡现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总投资达3890万元;年创利润600万元。
石庙乡党委政府立足于变传统农业为特色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效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托传统优势发展怀药生产,抢抓机遇建设石刁柏基地,发挥滩区优势发展梨枣、梨园、并以产品规模的膨胀促主导产业的形成,逐步改变了农业的传统产品结构,石庙乡共种植山药、地黄5800亩,牛膝500亩,同时发展芦笋3000亩,梨枣园300亩,梨园500亩。这些特色农业产品己成为石庙乡农业的主导产品,年产值可达3600余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70%,占农业总产值的40%,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石庙乡政府决定把发展以怀药为主的特色农业作为调整传统农业产品结构,特色农业,增效增值,这在石庙乡干部群众中己形成了共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使怀药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0亩以上,同时与县外贸公司结合,积极申办怀药加工项目,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打出怀药的独特品牌。2005年林业、畜牧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得到巩固发展。完成了平原绿化任务;畜牧养殖业再度壮大;生猪、牛、羊存栏均居全县前列。其中奶牛存栏480头,年产值1200余万元;四大怀药为主的特色农业优势突出,面积达12000余亩,建立了2500亩牛膝基地和相对连片的5000余亩怀药基地,巩固和发展了“特色农业乡”地位。万亩高品质小麦丰产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积极配合保证了穿黄工程的顺利实施。
社会
教科文卫
教育 2000年,全乡有幼儿园10所,15个幼儿班,幼儿301名,24名幼儿教师。小学10所,86个教学班,1961名学生,97名教职工。初中1所,18个教学班,1083名学生,56名教职工。成人学校1所,校舍8间,教学仪器150件,图书1900册,教学设备齐全,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10人。
90年代,政府投入、群众集资、部队扶持和世行贷款计100多万元,给全乡中、小学建起了教学楼,1996年,龙潭村捐资助学和下园村扒庙建校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中央14家新闻单位先后报道。
科技 在高寒地带——石宝和杨树坪村,实行玉米、小麦大背垄套种新技术,玉米、小麦双丰产,全乡粮食亩产达500公斤。2000年,推广蔬菜日光温室种植新技术,当年种植32棚。
文化 90年代,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群众文化工作。至2000年,文化站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实现了人员、经费、房舍、活动四落实。全乡7个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4个村建成了文化大院,8个村装上了闭路电视。乡站拥有摄像机、照相机、电视机、收录机、扩大机和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等,固定资产总值达13万元(不包括房子),还先后建成了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科技咨询室和板报专栏等。
卫生 1995年,石庙乡卫生院建成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的门诊楼。2000年,院有医务工作者13人,其中医师5人,医士1人,护士3人,中药师2人,检验师1人。拥有科室16个,病床10张。有X光机、心电图机、电动洗胃机以及生化检验等医疗设备,可进行内、外、妇、幼、五官、皮肤等科常见病的救治。10个行政村共设医疗点20个,乡村医生26人。
新农村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2006年以来,石庙镇共投资2000余万元,硬化村组道路3万余米,修建群众文化休闲广场20余个,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0个,群众居住、出行、教育、医疗卫生、安全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大幅改善,得到上级部门、领导和全镇人民的一致肯定。仅2008年,石庙镇就先后荣获“洛阳市卫生乡镇”、“洛阳市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乡镇”、“洛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乡”等省、市、县级荣誉称号29项。
扶贫开发
1987~2000年,投入资金5641万元,通过扶贫,全乡1400户5000多口人实现了温饱,摆脱了贫困。种植业、养殖业、采矿业、加工业蓬勃发展。1995年,形成食用菌等专业村2个,专业户500户。建成了上园村、下园村的养猪基地,杨树坪村的食用菌基地,观星村的紫玉兰、杜仲基地,石宝村的彩色长毛兔基地,常村的百合基地和庄科村的矿业开发加工基地。2000年,有经济林和中药材基地35个4750亩,农户上项率达100%。全乡以林、药、牧为支柱产业,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使大部分群众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道路。是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7元。
旅游
石庙乡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5%;药材主要有木栏、天麻、山茱萸、北柴胡等。境内有河南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杨树坪村,石庙乡投资2亿元的天鼓山风景区已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的蟠桃山风景区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开景;有建于唐朝,修于明、清代的千年古刹黄密寺;有山腹皆空,人行其上叮咚作响的天鼓山;还有七姑寨、观星楼、老母洞、白衣隔等风景名胜。
伏牛山滑雪旅游度假区
伏牛山滑雪旅游度假区位于栾川县城西25公里处石庙乡境内,是一个集观光、会议、休闲、度假、运动(滑雪)为一体的综合型高山旅游度假区,这里海拔1700米,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各种运动四季皆宜,高山风光兼具雄、悠、秀、雅之美,素有“中原第一滑雪场”之称。已经建成练习区,初、中、高级滑道,索道,环形摩托道,空中缆车,度假饭店和滑雪公寓等设施。每年冬季举办“中原伏牛山滑雪节”,吸引了大量游客,被列为洛阳市四大节庆活动之一。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区集滑雪、滑草、滑翔、雪(草)地摩托、雪上飞碟、雪上飞船、草地滑车、新西兰悠玻球等数十种四季皆宜的动感运动项目为一体。漫步于景区之内,头上是蓝天白云悠悠,脚下是蔼蔼白雪无涯,身畔是水流依依,宛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在这里,既能享受到与冰天雪国一样的雪趣,也可以放心的体验休闲滑雪、安全滑雪的乐趣,同时,还有各种多姿多彩的娱乐项目。在这里,氦气球、滑翔翼、悠玻球等,可以使人充分享受到水、陆、空等项目带来的全方位的震撼。
石庙乡蟠桃山风景区
蟠桃山风景区位于洛阳栾川县城西南10公里处石庙乡境内,东依栾川县城、鸡冠洞风景区,西临伏牛山滑雪场,南望君山老界岭,北连洛卢快速通道,游览面积达22平方公里(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情人谷”可以游览,三期工程马上竣工。景区有“中国第一天然石桃”,以四季交相辉映的奇花异木为铺垫,以飞泉吊瀑、碧渊深潭为衬托;以峭峰、怪石、深谷、峡谷为背景,配以优美的神话传说及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景区集栾川风光之大成,瀑、潭、溪、涧、峰、崖、谷兼而有之;高、险、峻、奇、秀、美、幽无所不精。景区分六大区域,百余景点星罗棋布,妙趣横生。满山遍野香气袭人,夏天,这里是飞瀑流泉,壮观无比,林荫覆盖、气候清凉(平均气温26℃),秋天,这里是野果满山,柿子、核桃、板栗、酸枣树等之,结出累累硕果,到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加上松柏翠柏的衬托,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那真是人在画中行,画在人中现出靓丽的风景,冬季,这里是北凌、玉柱、雪树银花,让人陶醉,留恋忘返。四季风景怡人,是您休闲度假、游览观光、消夏避暑,寻幽探路的良好去处,更是摄影、绘画、书法、和生态旅游的代表性景点。当地百姓每年都在3月3日膜拜蟠桃石,据说非常灵验,还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