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机场特警组

机场特警组

机场特警组(Airport Security Unit),前称机场保安队,前身为特别行动队,成立于1977年11月14日,隶属于香港警务处行动处行动部新界南总区机场警区,是准军事化特种警察部队。

机场特警组主要责任为维持机场警区的公共及航空安全(包括处理劫机及拯救人质等)、反恐、要员保护及灾难支援等。日常执行不同类型的高姿态巡逻,包括机动性巡逻、战术性巡逻、高空巡逻、水上巡逻及反恐巡逻。

加入机场特警组的人员须有至少3年年资,服务纪录良好、视力良好,于该职级服务期间曾经驻守于警察机动部队拥有优势,现役特别任务连、反恐特勤队、跟踪支援队、要员保护组及保护证人组人员获得优先考虑。获得所属主管的推荐后,投考人会接受面试,了解投考人的胆识、性格及对恐怖组织的认识等。

宗旨

机场特警组宗旨包括一个抱负、4个目标,每个目标下各有5个价值观。

抱负

“致力使机场特警成为一队拥有极高推动力、专业及崇高地位的独特化部队。

组织

• 机场特警组:由一名总督察出任主管,部份人员曾经驻守于飞虎队

• 行动小队:由一名高级督察领导。

• 行动小队:由一名高级督察领导。

• 行动小队:由一名高级督察领导。

• 训练及支援小队:主要责任为筹备及主持训练事务,并且合作举办《联合招募计划》,遴选人员。教官均曾经驻守于行动小队,日常与投考人以至正规人员一同训练,于需要时可以参与行动。由一名高级督察领导。

• 曾经存在组别:狙击手队,考虑到警察力量调度配置后,于1999年解散。

历史

1975年中,外国再度传闻有恐怖份子欲借慕尼黑惨案的声势,到世界各地破坏汉莎航空的民航飞机。在英国陆军特种部队特种空勤团的建议下,特别任务连的一支小队被派遣往英国接受特种空勤团训练。

1977年11月14日,由英国返回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名人员小队所组成的特别行动队成立,长期驻守于启德机场候命。

1978年初,特别行动队开始主动出击作高姿态巡逻,并且从特别任务连引进人员,组成有24名人员,由一名高级督察指挥,穿着和当时的警察机动部队一样的军装,手持雷明登。几个月后,警队决定扩大特别行动队的职务及功能,遂改变组织为机场保安队,转变形式为一个专业化的特种警察部门;与此同时,从特别任务连引进退役人员以扩充编制,同时策划一项航空保安巡逻系 统,于1978年5月21日起正式执行与现时形式相同的职务。1970年代后期,机场保安队扩充编制至40名人员,由一名高级督察出任主管,一名督察出任副主管。

1998年,香港国际机场迁往赤鱲角岛后,机场保安队为了避免香港市民及旅客将其与机场保安有限公司混淆,并且特显其特种警察部队身份,更改名称为机场特警组。与此同时,机场特警组再扩充至94名人员,由一名总督察出任主管,4名高级督察出任副主管。

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机场特警组加强了与外国机场反恐队伍交流,互相派遣人员接受训练,学习最新颖的反恐战术及交换情报等。

2003年,首次有女性警务人员(警员张美兰)成功投考加入机场特警组。同年5月初,机场特警组战术训练场启用。

2007年,机场特警组的常规编制增加至104名。同年,因应国际形势转变,机场特警组加入了应付核生化武器袭击的训练。

2010年9月9日,位于机场警区的第2座训练场──机场警区障碍训练场启用。

2012年1月,由时任主管总督察罗达诚领导的3人机场特警组代表团访问了负责英国两座主要机场(希思路机场及伦敦盖特威克机场)保安的伦敦警察厅航空保安部及萨塞克斯警队,并且研究、探讨、评估航空业面临的挑战及最新形势,包括反恐、重大事故应变、空难、伦敦奥运的保安策划及筹备事务、社区警政、情报搜集,以及装备、枪械、战术及训练。

遴选及招募

至1997年

遴选测试、遴选

1997年,机场保安队举行香港国际机场迁往赤鱲角岛前的最后一次招募,投考程序包括为期一日的遴选测试及为期3日的遴选,主要测试投考人的团体精神、领导才能、在承受压力下面对困难的克服性、对使用各种武器的信心、智能以及基本体能。遴选中的体能部份有限,要求亦仅中上;当年考官主要发掘具备潜能的投考人,于投考人成功通过遴选及加入机场保安队后,再安排人员接受循序渐进的专业体育发展及体能提升计划。

基本训练课程

成功通过遴选的投考人,会进入为期8周的基本训练课程(英文:Basic Training Course),由机场保安队主办,部份项目由飞虎队要员保护组、爆炸品处理课、警察搜查队、警察谈判组及医疗辅助队提供。

持续训练

成功通过上述所有阶段的投考人,方能成为正式一员。往后,人员于每日当值(10小时)的首一个半小时,均需要进行体能及战术训练,及接受每周一日全面性的特别训练。当人员累积一定经验后,会被安排接受各种专门训练。

2001年至今

因为以往机场特警组与特别任务连各自举办招募,使到有兴趣的人员因为时间冲撞,而未能够参加两边同时间举行的招募,使到两个单位各自可能错失有潜质的人员。2001年开始,飞虎队与机场特警组共同举行联合招募计划,以节省重复遴选时间及训练资源,并且有利于单位间的内部人手调配,吸引更多人员投考,为到每年逾80至逾110名投考人提供更多特种警察发展途径选择机会。至2013年,香港反恐特勤队亦加入联合招募计划。

面试

投考加入机场特警组的人员须有至少3年年资,服务纪录良好、视力良好,于该职级服务期间曾经驻守于警察机动部队拥有优势,现役特别任务连、反恐特勤队、跟踪支援队、要员保护组及保护证人组人员获得优先考虑。获得所属主管的推荐后,投考人会接受面试,内容包括了解投考人投考的动机、了解投考人的胆识、性格及对恐怖组织的认识等。

遴选测试

成功通过面试的投考人会进入为期一日的遴选测试(英文:pre-selection;通常于每年9月首周或者10月首周举行),以测试投考人的体能是否有能力应付基本遴选内容:

甲部份:时间限制于40分钟内完成全部项目(甲级等于3分、乙级等于2分、丙级等于1分,丁级等于无分),设有最低确实数值要求(详细资料于括号内),投考人于任何一小项中不达到最低要求,就自动被取消继续参与遴选的资格。

1.4.8公里跑步(最低丙级):甲级‧18分钟以下、乙级‧18-20分钟、丙级‧21-24分钟、丁级‧24分钟以上

2.引体向上上升(最低乙级、最少13次):甲级‧18次以上、乙级‧13-17次、丙级‧8-12次、丁级‧7次或以下

3.掌上压(最低丙级、最少45次;实际上需要完成至少200次才符合机场特警组的标准):甲级‧61次以上、乙级‧甲级‧51-60次、丙级‧40-50次、丁级‧39次或以下

4.仰卧起坐(最低丙级、最少55次):甲级‧81次以上、乙级‧61-80次、丙级‧40-60次、丁级‧39次或以下

5.蹲腿府撑(最低乙级、最少40次):甲级‧50次上、乙级‧33-49次、丙级‧16-32次、丁级‧15次或以下

6.压体上升(最少18次):

7.前臂弯举(每边手各举16磅哑铃,最低丙级、最少75次):甲级‧151次以上、乙级‧101-150次、丙级‧60-100次、丁级‧59次或以下

8.肩上推(每边手各举16磅哑铃,最少60次)):

9.卧推举(最少150磅):

10.250米游泳:

乙部份:

• 10公里跑步测试:时间限制于47分钟内完成

丙部份:

• 1公里游泳测试:时间限制于32分钟内完成

身体检查

通过遴选测试的投考人,会于同月月中被安排接受全面性的身体检查。

基本遴选

成功通过身体检查的投考人,会被安排进入为期4日、由机场特警组、香港反恐特勤队飞虎队共同主办的基本遴选(英文:Basic Selection,通常于每年10月首周一或者11月首周一举行,与遴选测试相隔一月),当中包括智能、体能(包括掌上压、举哑铃、搏击、负重(沙包及大杉等)长跑、长途游泳(从水警北分区──马料水水警基地,游往丫洲等)、跳水及徒手潜水等)、射击、意志力、压力管理、面对困难的克服性、应变能力(包括安排两名投考人为一组,要求投考人在仅配备一条绳子的情况下,构想如何两人在不沾水的情况下渡河,并且完成该任务)、心理测试、能力倾向、团体精神及领导才能测试等等。每年举行的基本遴选,通常结果有1/3投考人被淘汰。于2013年举行的基本遴选,有约70名人员投考,结果只有逾10名通过。

专门部队基本训练

成功通过基本遴选的人员被挑选后,会被安排接受为期6周、由机场特警组、香港反恐特勤队飞虎队共同主办的专门部队基本训练(英文:SpecialistUnitBasicTraining,缩写:SUBT),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武力控制技巧、搏击、枪械使用(根据统计,在训练过程中,人员均需发射逾1,500发子弹)、反恐知识、野外定向(包括地图使用及观星定位等)、基本都市战术、基本郊野战术、室内近身作战、战术运用、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由爆炸品处理课教授的拆弹训练、由要员保护组教授的要员保护训练、由警察搜查队教授的反恐安全保障搜查训练及由警察谈判组教授的谈判训练等等。其中基本都市战术,内容包括观察、地图知识、小队掩护、建筑物及直升机快速游绳垂降及强攻进入(Force entry)等等;基本郊野战术训练则包括了观察、地图知识、寻找掩护及埋伏点及小队协调等等。每年举行的专门部队基本训练,通常结果只有约20至30名投考人通过。

机场特警组高级训练

成功通过专门部队基本训练的投考人,会进入为期4周的机场特警组高级训练(英文:Airport Security Unit Advanced Training,通常于每年12月举行),内容包括:航空安全条例、针对香港国际机场所研制的战术及处理核生化武器等。每年举行的机场特警组高级训练课程,通常结果只有约15至20名投考人通过。

认知课程

成功通过机场特警组高级训练的投考人,会进入为期两周的认知课程。

最后筛选

成功通过上述所有阶段的投考人经过最后筛选后,方能成为正式一员。

训练

往后,人员于每日当值(10小时)的首一个半小时,均需要进行(包括搏击及压点控制在内的)体能及战术训练,及接受每周一日全面性的特别训练(包括专业培训课程以及考核等等)如果表现未如理想,会被随时下令离队。此外,为了保持机场特警组随时能够以最佳体能状态应付事件,人员于每年均需要再次接受相关的体能考试。任期为最少3年。

相关参见 机场特警组战术训练场及机场警区障碍训练场

除了使用上述两座警察训练设施及其他实际环境外,机场特警组亦借用国泰航空的国泰城飞行培训中心作为战术训练用途。

战术及行动医学课程

战术及行动医学课程(英文:Tactical Medicine Course)为由医疗支援队与香港医院管理局合作举办的课程,为期半年,专门为到警察机动部队及特种警察部队设计。课程导师由医疗支援组人员出任,医院管理局人员则出任客席讲师,及对课程提供专业意见。课程共有12个单元,每个单元为期一至两日,每个月教授两个单元。课程内容涵盖多个专业范畴,包括创伤医疗、紧急辅助医疗、意外处理及核生化事故等的处理。训练地点分别为警察机动部队总部、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及急症室,以及救护车随车等。人员如果成功通过考核,将会获得由警务处助理处长(行动)和香港中文大学意外及急救医学教授联名签署的证书,成为合资格的警察行动医疗员(英文:Police Tactical Medic)。

警察辅助医疗急救课程

(英文:PoliceParamedicTrainingProgramme,缩写:PPTP)于1995年起正式教授,是由香港警务处香港医院管理局合作举办的专业化急救及医疗训练课程,用以专门训练部分香港警务处部门的警务人员,人员接受训练后会成为警察辅助医疗急救人员(英文:PoliceParamedicCadre,缩写:PPC);所获得的资格,相等于一名拥有二级紧急辅助医疗资格的香港消防处救护人员。课程由香港警务处顾问编排,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战术及行动的医疗课程。为期10日的密集式训练(包括到医院实习)内容包括:气道及呼吸的处理、中心静脉导管静脉注射及输液法、创伤处理、缝针技巧、高级心脏支援术、分流和灾难应对、细菌、化学污染、辐射、核生化及恐怖袭击处理等等。通过基本的训练后,人员将会被派往医院急症室实习。为求掌握高水平的急救技巧,人员亦必须持续地复修有关的训练课程。

警察导向战术急救医疗课程

警察导向战术急救医疗课程(英文:PoliceOrientedTacticalEmergencyMedicine Course,缩写:POTEM)于2006年11月起正式教授,由香港警察学院的3位医疗顾问设计,分别是香港医院管理局新界东医院联网急症科统筹专员暨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急症科部门主管陈德胜医生、新界西医院联网矫型及创伤学组联网部门主管周育贤医生和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意外及急救医学教学单位的郭浩祺教授,为专业化的战术急救训练课程,分为3个层次──初级、基本以及高级训练,用以专门分别培育训练部分香港警务处部门的警务人员,人员接受训练后会成为警察医疗员(英文:Police Medic),于战术环境、突发事故或者灾难现场发生时为到伤者提供紧急医疗服务,避免救援及紧急医疗队伍可能因为环境、时间及能力的阻碍而无办法第一时间深入现场照顾伤者,延误救治。

机场特警组人员需要接受当中为期8日、针对特别行动单位的行动需要而设计的高级训练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初基训练课程中的日常警察事务期间所遇到的受伤事故,包括急救医疗集体打斗所引起的创伤、爆炸或高处堕下受伤,以及四肢骨折等等技巧;基本训练课程的战术急救医学、运输医学,以及枪伤和生化事故导致受伤个案的处理;以及高级训练课程独有的在户外各种不同的模拟行动中进行训练。

装备

机场特警组于2008年教育及职业博览的香港警察摊位中,展览武器及装备。

每名机场特警组人员的随身装备共重逾35磅,于行动时,增加至共重逾50磅。下列为已经曝光、记录过或公开过的装备。

通讯器材

• 耳鼓传导对讲系统

• 萤光棒

• 强力望远镜

夜视镜

• 雷射指标器

医疗设备

• 急救包

• 金属保温毡

• 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

• 长脊椎板

• 呼吸辅助器

• 医疗氧器

• 脉搏血氧定量计

防暴装备

• 盔

• 防弹盔布

• 防弹盔

• 防爆风镜

• 护耳罩

• 防毒面具,包括S-10型。

• 战术背心

• 防弹衣

• 防弹战术背心

• 防生化衣

• 游绳手套

• 紧急游绳战术腰带

• 护膝

• 战术靴

• 防弹盾,以炭铝合金制造,约4呎高。其中一款于盾近顶部位置安装了一块防弹的纤维玻璃镜,让人员能够视察环境。盾上设有装置,可以让持盾人员同时手持冲锋枪。盾下设有轮胎,以便推进。防弹盾几乎可以抵御任何类型的子弹射击。

武器

枪械

• 勃朗宁GP35 HP Mk3(1977年至2002年)

• 格洛克17式9mm手枪

• 伯奈利M1 Super 90霰弹枪

• 史特林冲锋枪(已退役及撤装)

• HK MP5冲锋枪A3冲锋枪

• HK MP5A5冲锋枪

• HK MP5RAS冲锋枪(2011年至今)

• 雷明顿700步枪(1977年至1999年退役)

• AR-15自动步枪

• M16突击步枪

• M4A1卡宾枪

• HK PSG1狙击步枪

其他

• 胡椒喷雾

• 伸缩警棍

• 战术笔

• 军刀

• 闪光弹,包括循环再用款式。

• 连爆闪光弹,包括循环再用款式。

•烟雾弹

• 震眩弹(或称震摄弹、震撼弹和盲袭弹)

• 催泪弹

爆破工具

• 铁笔

• 压力柱

其他

• 战术电筒

• 索带

车辆

机场特警组所使用的警察车辆与一般香港警察车辆相像,然而内部设计及所携带的装备不同。每辆专用警察车辆都有配备特别工具(例如爆破工具)等。

• 福特全顺货车

• 五十铃Trooper四驱车

•三菱帕杰罗四驱车

• 越野路华防卫者四驱车

已知行动记录

以下为不完全纪录:

1.1999年8月22日:一架中华航空载客飞机于南跑道翻侧,机身仰卧草坪,右机翼折断及发生火灾。当时狂风骤雨,现场环境恶劣,在跑道旁的草坪亦有洪水淹至,机场特警组率先赶到,并且封锁现场,又进入反转了的飞机仓内搜索及拯救生还者,及与其他部门进行救援任务。事后,人员获得颁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授勋及嘉奖制度#英勇勋章|]]英勇勋章。

2.2000年7月15日:一名持失效登机证的男子闯入香港国际机场禁区范围内,登上一架新加坡航空载客飞机,机场特警组后将其抬离。

3.2000年7月31日:一架从日本东京经由台湾台北抵达香港的国泰航空波音747广体客机于准备启程前往法国巴黎时,被一名手持曲尺手枪的男子由候机室冲入机舱,骑劫飞机。该名疑犯反锁飞机仓仓门,并且挟持一名清洁女工。机场特警组空群出动,封锁了14道登机门及将飞机重重包围,同时疏散群众;与此同时,召唤全数休班人员返回机场警署集合,于半小时内完成集合。零晨时份,疑犯发出通牒,命令机场特警组于5分钟内撤退,否则枪杀人质。0时43分,飞虎队登机,警察谈判组劝服疑犯,成功营救人质。

4.2001年7月21日:一架以色列航空载客飞机由香港飞往以色列耶路撤冷,由于以色列航空过往于外国曾经发生过恐怖袭击,故此要求香港机场管理局为其划分出一处独立区域作为登机柜台,同时要求加强警务人员到场协助。故此,机场特警组带同搜爆犬在以色列航空的登机柜位前进行搜查及戒备,同时封锁了附近环境。

5.2002年11月18日:为到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基进行保安任务,于停机坪高度械备。

6.2004年:一名神志不清的伊朗乘客在香港国际机场禁区范围内与航空公司职员争执,加上言语不通,转而袭击在场人士,由机场特警组制服。

7.2008年8月:为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的参赛马匹进行保任务。

8.2008年12月23日:于香港国际机场范围内,两名军装巡逻小队警员徒步巡逻时,发现一名旅客突然晕倒,并且失去知觉。其中一名警员为其施行心肺复苏术,另外一名警员通讯召援。3名机场特警组人员立刻带备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作施救,使其恢复心跳,最终救活。

9.2010年4月1日:于三号干线上,为坠桥的伤者施以救援。

10.2010年12月9日:于香港国际机场范围内,制服一名情绪大闹人士。

11.2010年12月25日:于香港国际机场范围内,制服一名闹事之徒。

12.2011年4月17日至18日,于香港国际机场范围内,为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进行保安任务。

13.2011年7月23日:为到访的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布莱克本流浪者足球俱乐部足球运动员进行保镳任务。

15.2011年10月18日:一名来自大洋洲以色列人怀疑为了取回遗留在香港国际机场捷运系统月台的手提箱,从幕门与列车间的空隙跳落轨道,沿路轨向隧道疾走。事件惹起途人报警,两名机场特警组人员缉捕时,遭遇激烈反抗,遂使用了胡椒喷雾将其制服拘捕。

16.2012年2月18日,于香港国际机场范围内,一名中国大陆男性游客在5楼转机大堂等候保安检查期间,突然情绪失控,头部猛力狂撼玻璃窗,机场特警组赶至将其制服。

17.2012年4月28日凌晨7时5分,于香港国际机场南环路海边,悉破一辆停泊于路边的厢型车藏有市场价值约200万港元的大批走私电子货物,并且将众疑犯拘捕

18.2012年6月29日:于香港国际机场范围内,进行保安任务。

19.2012年7月28日:由于香港航空有多班航班延误或取消,大批乘客滞留于香港国际机场内群起鼓噪,两名男女地勤人员分别于禁区内被人掌掴及泼水等袭击,情况混乱,机场特警组出动至现场协调军装巡逻小队维持秩序。

20.2013年4月7日傍6时4分:一架国泰航空客机的机舱门后,桥上一名51岁操作员将登机桥退后及缩回时,登机桥突然猛烈摇晃,继而底部的零件突然松脱,两秒后,整道登机桥向左翻侧倒塌,并且撞向连接商务舱的登机桥,两道登机桥连带操作员一同塌下,并且将客机的机舱门扯脱。机场特警组人员率先到场,拯救出被登机桥压倒被困的操作员,并且为其急救。

21.2013年8月4日晚上9时许:一名62岁日本游客在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一楼乘搭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拟前往海天客运码头,惟因为语文不通,错误地登上了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机场二号客运大楼的列车,抵后甫踏出车厢时知悉登上了其他列车,随即企图折返车厢,惟月台幕门于此时关闭。他于是强行地扯开月台幕门及进行车厢,惊动了月台幕门的警号,香港机场保安公司保安人员知悉事件后,唯恐有不寻常事故,遂报告警察,大批机场特警组人员到场了解。

22.2013年8月14日下午4时许:一名持一樽酒的28岁游客在转机大堂突然大声叫喊,再登上花圃及毁坏盆栽,香港国际机场职员随即报告警察,数名持防暴盾牌的机场特警组人员将其制服。

23.2013年8月29日早上11时38分:一名韩国游客偕同妻儿来到香港旅游,其间在飞机上醉酒,于入境时在机场禁区意图闯入外交人员特别通道,又大骂入境事务处人员,其时3名机场特警组人员巡逻经过现场,随即上前调停,惟该男子突然发狂,趋前企图抢夺其中一名人员所持的冲锋枪,于混乱中更一度将枪口指向自己,人员瞬间将其按在地上制服,并且将其拘捕。

24.2013年11月20日早晨7时许:在香港国际机场南环路近机场货运站对开发生交通意外,一名参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地盘工人下班后乘搭驳船抵达海傍码头,原计划乘搭机场巴士前往东涌,为其一时心急冲出马路追遂巴士时,被一辆专门接载香港国际机场职员前往香港区的旅游巴士撞倒。其时数名机场特种警察组人员巡逻经过现场,随即上前为伤者进行初步治理,及指挥交通。

公众联系

特警组义工队

机场特警队拥有其义工队,义工队会经常参与外展等义务活动。

流行文化

香港国际机场于暑假期间推出的“小机场大学问.暑期职业探索之旅”活动,让3至8岁的小朋友化身飞机师、空中服务员、机场特警组人员及记者,以实习生身份试穿制服,接受两小时“特别训练”,感受分秒必争的工作生活。选择扮演机场特警组人员的小朋友,会被保送到机场内的“挑战擂台”受训,挑战大型体育电玩游戏,加强体能与反应;小特警又可转战“反斗大事件射击场”,执起玩具手枪练习射击,改善眼界与速度感。

著名队员

• 李行齐,业余魔术师

• 郑柏林,前香港童星

轶事

禁忌

为应付劫机及恐怖分子,机场特警组时刻须背负中型武器,除须保持高度警觉,当中亦有不少禁忌。包括不准与旅客拍照、尽量使用职员洗手间,以及须坚守保密原则等等。

赤身跑步

机场特警组男性人员经常赤身(上身裸露)围绕着香港国际机场四周的强风环境下跑步,不分天气,以作体能及意志的磨练。

题材作品

机场特警组角色一直有在电影及电视剧中亮相,包括《紫雨风暴》(1999年)及《特警新人类》(1999年)、《重装警察》(1999年)、《保持通话》(2008年)及《女警爱作战》(2012年)等等。

有关参见

• 飞虎队

• 香港反恐特勤队

• 跟踪支援队

• 要员保护

• 爆炸品处理课

• 警犬队

• 警察搜查队

• 警察谈判组

• 重要基础设施保安协调中心

• 机场保安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军事丨香港机场特警组,禁忌不准与旅客拍照!.搜狐网.2024-02-29

投考机场特警 须体强应变快.《文汇报》.2019-07-25

请加入机场特警 接受挑战.香港警务处主页.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