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惨案
慕尼黑惨案(慕尼黑 massacre)是指于1972年9月5日第20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发生在西德慕尼黑的一次恐怖事件。策划者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黑色九月(黑色 September),袭击对象是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代表团。该案件最终导致17人死亡:11名以色列人质(先杀害了两名,后带走九名)、1名西德警察、5名黑色九月恐怖组织成员。
慕尼黑惨案后,以色列进行了一系列报复行动,主要是针对巴勒斯坦分子的定点暗杀,其中以“上帝之怒”秘密行动最为人知。以色列特工暗杀了慕尼黑事件的肇事者,如茨维特和哈姆沙里,甚至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也参与了暗杀行动。然而,这些报复行动引发了争议。尽管以色列试图通过暗杀来应对恐怖袭击,但也导致了许多无辜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这种定点暗杀的方法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加剧了巴以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争议。
2022年,德国政府与11名遭到杀害的以色列代表团成员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德国政府向遇难者家属的赔偿由原本的1000万欧元,加码至大约2800万欧元,当中联邦政府负责2250万欧元,巴伐利亚州及慕尼黑市政府则各自支付500万欧元及50万欧元。
事件背景
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奥运会在西德慕尼黑举行。这届奥运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以色列也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西德官员希望通过这次运动会抹去纳粹时代留下的阴影,重新展现国家的文明形象。然而,尽管媒体充斥着关于和平和欢乐的评论,在这场和平盛会的背后,却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此前,以色列拘留了234名巴勒斯坦囚犯,以及在西德监狱关押的2名德国左派极端分子,为此,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黑色九月暗中策划利用奥运会这一时机对这些人进行解救。而另一方面,为了购买先进的体育器材,西德决策官员削减了警卫和安全设施的开支。西德边防和重要运输站的安全检查被放松,为恐怖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
事件过程
发生
1972年9月5日,慕尼黑奥运会已进入第10天,凌晨4时左右,来自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黑色九月”的8名成员越过了无人看守的慕尼黑奥运村围墙,直接冲入以色列运动员代表团所在的大楼。在激烈的搏斗中,以色列举重选手约西·罗马诺和摔跤教练摩西·温伯格惨遭杀害,而另外9名以色列运动员则被恐怖分子劫持为人质。
当时的德国警方在应对恐怖袭击方面缺乏经验,导致在劫持现场的清场和封锁上遭遇困难。新闻媒体和围观民众的涌入阻碍了行动的组织和实施,使警方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
营救
过了一个多小时,西德当局迅速展开解救人质的行动。与此同时,恐怖组织“黑色九月”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以色列释放被拘留的234名巴勒斯坦囚犯,以及在西德监狱关押的2名德国左派极端分子。在一天的紧张对峙后,恐怖分子最终获准携带人质搭乘两架直升机从奥运村飞抵富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机场,然后准备转机前往开罗。德国政府决心在机场解决问题。
在富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机场,恐怖分子头领走出直升机,检查转机用的波音客机却发现其中没有任何机组成员,于是立刻折回直升机。就在此时,布置在机场的狙击手向他开枪。然而,西德狙击手们当时既没有无线电通讯装置,也没有夜视装置和头盔,完全无法一举击毙对手,现场陷入混战。一架直升机的恐怖分子在听到枪声后,打死所在直升机上的4名人质,另一人引爆了手榴弹,直升机起火。另一架直升机上也响起了枪声,里面的5名以色列人全部遇难。直到45分钟后,因交通堵塞被拖延的装甲车才姗姗来迟。
结果
直到1972年9月6日凌晨,西德官方才正式证实9名无辜的以色列人质全部遭到杀害,恶行中的8名恐怖分子中有5人丧生,3人被逮捕,此外还有1名西德警察为此牺牲。鉴于部分尸体被严重焚毁,巴伐利亚州警方的调查难以排除可能有人质被警方误杀的可能性,尽管也有声音认为可能是恐怖分子在事前就已经全部杀害了人质。
“黑色九月”恐怖分子试图通过恶劣的行径换取巴勒斯坦囚犯的释放,然而这一企图最终失败。慕尼黑惨案是恐怖袭击首次通过现场直播向全球观众传播的事件。据估计,约有9亿人通过电视亲眼目睹了这场引人深思的人质危机。
后续
慕尼黑惨案之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在暂停了34个小时后重新恢复进行。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在举行了对以色列代表团遇害者的追悼仪式后,坚定地表示:奥运会必须继续下去。
以色列报复
慕尼黑惨案后,以色列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性行动,以对恐怖袭击进行回应。不久之后,巴勒斯坦的军事基地成为报复行动的目标,许多武装分子在这些行动中丧生。德国政府释放了参与慕尼黑惨案的3名恐怖分子后,以色列启动了代号为“上帝之怒”的秘密行动,旨在定点暗杀慕尼黑事件的肇事者。
第一个被暗杀的是旅居罗马的巴勒斯坦人茨维特。1972年10月16日晚,茨维特回到公寓大厅,以色列特工突然出现,向他开了12枪。随后,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目标转向法国的“黑九月”头目哈姆沙里。1972年12月初,以色列特工伪装成意大利记者,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邀请哈姆沙里见面。爆炸专家则潜入了他的公寓,在电话中安装了炸弹。第二天,“意大利记者”与哈姆沙里通电话时,炸弹爆炸,结束了他的生命。埃胡德·巴拉克,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也参与了“上帝之怒”。他以男扮女装的形式前往贝鲁特,刺杀了3名巴勒斯坦人。
然而,“上帝之怒”行动虽然持续了20多年,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争议。定点暗杀成为以色列应对恐怖袭击的主要手段,但也导致了许多无辜巴勒斯坦人的伤亡。由于以色列的暗杀行动经常导致无辜平民的死亡,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满和批评,进一步加剧了巴以冲突。
事件影响
恐怖事件加剧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后,恐怖事件迅速加剧。在1968年前后,全球范围内的恐怖组织大约有11个,但慕尼黑事件发生后的几年内,这一数字迅速超过50个。这次恐怖袭击受到了全球关注,媒体报道广泛,促使更多恐怖分子和组织认识到通过类似行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影响和注意。这种曝光催生了新的恐怖组织的出现,同时也加大了现有组织的活动规模,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不稳定局势。
公开实施暗杀
慕尼黑惨案后直至2001年9月11日之前,以色列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公开实施定点暗杀的国家。在“9·11”事件发生前两个月,布什政府曾对定点暗杀表达过批评。然而,恐怖袭击后,美国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中央情报局迅速起草了一个暗杀名单。美国开始向以色列学习,汲取了“上帝之怒”行动的经验。2002年11月,美国使用无人机在也门对“基地”组织一名高官的汽车发射导弹,成功将该高官击毙。这标志着美国成为第二个在西方国家中公开实施定点暗杀的国家。此后,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其他国家频繁进行了定点暗杀行动,将这种策略纳入其反恐战略之中。实际上,美国甚至提出在伊拉克设立专门的暗杀行动小组。这一转变展示了全球反恐态势的变化,定点暗杀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手段,以精准打击恐怖分子和潜在威胁。
奥运安保加强
慕尼黑事件后,奥运会主办方不得不加大对安保的重视,投入更多精力来预防潜在的恐怖袭击。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奥运会安全性的深刻关切,安保预算因此急剧增加。据了解,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安保支出高达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50倍。这标志着主办国对保障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性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和资源。特别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安保方面的投入达到了巨额的65亿美元。这一庞大的安保预算用于采取广泛而严密的措施,确保奥运会期间的安全。从警察和军队的部署到高科技监控和情报搜集,各种手段都被采用,以保障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灾后赔偿
2022年9月,时隔50年后,德国政府与遇害的以色列奥运代表团运动员家属就一项长期存在争议的赔偿协议达成一致,德方向11名受害者家庭提供的赔偿从原先的1000万欧元提高到2800万欧元,其中联邦政府将承担2250万欧元,巴伐利亚州承担500万欧元,慕尼黑承担50万欧元。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表示协议达成时间可耻,希望此事不再影响双方关系。
事件纪念
2012年9月5日,在德国菲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市的布鲁克军用机场举行了慕尼黑惨案40周年纪念活动,以悼念被恐怖分子杀害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及教练员和一名德国警官,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费尔在仪式上发表讲话。
2022年9月5日,德国在慕尼黑郊外的富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机场——慕尼黑惨案的第二发生地,举行了“慕尼黑惨案”50周年纪念活动。仪式上,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就这起惨案做出正式道歉。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与他一同出席并敬献花圈。
参考资料
慕尼黑奥运会恐袭50周年,它改变了什么.腾讯网.2023-08-22
慕尼黑惨案的真实故事.凤凰网.2023-08-22
慕尼黑惨案:本可避免发生的悲剧.中国军网.2023-08-22
德国总统:耗时50年才就“慕尼黑惨案”赔偿达成协议是“可耻的”.新浪网.2023-08-22
德国举行慕尼黑惨案40周年纪念活动(组图).搜狐网.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