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茶业口镇

茶业口镇

茶业口镇隶属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位于莱芜区最北部,北依齐鲁古长城和章丘区搭界,东靠淄博市博山区,南邻口镇、苗山镇,西与上游镇接壤。总面积18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山地9.3万亩,辖60个行政村。2002年底全镇总人口3742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2017年全镇总面积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山地9.3万亩,辖60个行政村,34695人。

历史沿革

镇因政府驻地茶业口村而得名。据村碑记载,建村在明朝中叶,因址在茶芽河口(俗称茶中口),曾名茶芽口。后谐音成茶业口。清末属北乡石城保。民国初年属第七区(雪野区),1941年春属莱芜(北)县的抬头区和茶业区。1942年,两区划归淄川区。同年末,两区合并为茶业乡。1945年10月,回归莱芜县,仍为抬头、茶业区。1946年10月,两区合并称茶业区。1951年3月,改称第十一区。1955年10月复称茶业区。1958年3月分为茶业、腰关2乡。同年10月,改为吉山、腰关2个公社。1959年2月合并为腰关公社(不久更名茶业公社),辖峪门、腰关、茶业、花林、法山、阁老管理区。1984年4月改称茶业办事处,辖峪门、腰关、茶业口、花林、上茶业乡,60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1985年10月,改分为茶业口乡、腰关乡。

1997年,茶业口乡面积82.21平方千米,人口21909人,辖3个管理区,茶业口、上龙子、下龙子、阁老、珍峪、卧铺、李白杨、刘白杨、高白杨、王白杨、西圈、上茶业、中茶业、下茶业、上王庄、下王庄、上法山、中法山、下法山、潘家崖、家岭、曼里、吉山、双山泉、东圈、史家崖、花林、桑科、上宅科、下宅科、上石城县、下石城32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腰关乡面积89.64平方千米,人口15783人,辖2个管理区,北腰关、东腰关、西腰关、南腰关、船厂、上温峪、中温峪、下温峪、董家峪、埠口、龙堂、上石臼、下石臼、龙子庄、上迷马镇、下迷马镇、南嵬石、北嵬石、西嵬石、峪门、东榆林、西榆林、中榆林、暗摇头、姜家峪、尧舜、黑山头、榆林前28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

2000年12月,撤销腰关乡、茶业口乡,以原腰关乡和茶业口乡的行政区域设立茶业口镇,镇政府驻原茶业口乡政府驻地。2002年,面积171.85平方千米,人口37225人,辖5个管理区,60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

地理环境

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位于古齐鲁长城脚下,地属纯山区乡镇,面积185.6平方公里,辖60个行政村,12634户,3.6万人口,耕地面积34068亩,山林面积93000亩,林木覆盖率57%。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淄博市,北连章丘明水,西通省会济南市,南属莱芜。乘车到与周边城市最远的省会济南一个小时里程。境内普雪,仲临两线于镇政府广场前交汇而过,镇村路年内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

自然资源

茶业口镇水资源储量丰富。全镇水资源总量5000多万立方米,年均地表水总量880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400万立方米,矿泉水100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赢大汶河、茶业河、吉山河、嵬石河。赢汶河发源于章丘区一带和淄博一带,最宽河床150米,全长约16公里;嵬石河发源于淄博东封山一带,西流与赢河相汇,长约16公里,为季节河,河床最大宽度50米。两河交汇后向南曲折300多米流入雪野水库

茶业口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境内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0℃,最热为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最冷为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17.5℃,极端最低气温为-22.5℃。全年无霜期192天,年降雨量78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2629.2小时,平均光能辐射总量为124.01千瓦。土壤为褐土、棕土两大类型,适宜花椒车厘子香椿大枣、板栗、核桃、苹果、桃等林果生产,适宜蔬菜、花生、豆类等油料作物,以及玉米、小麦、番薯、谷子等粮食作物种植,适宜牛、羊、兔、猪、鸡等畜禽的生产和繁育。全镇已探明的矿藏有10多种,主要有铁石、蛭石大理石碳酸钙等。全镇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34%。

茶业口镇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其次是高梁、谷子、大豆等。2002年全镇粮田面积34953亩,粮食总产量7910吨;经济作物桑姜、大蒜、西瓜等;油料作物为花生、大豆、芝麻等,2002年全镇产花生1274吨,大豆等豆类25吨,全镇有林地面积已达71715亩,其中用材、防护林26193亩,经济林45522亩。林果业已形成了“四大基地”,即杂果基地、花椒基地、车厘子基地、香椿基地,全镇现有苹果、梨、桃、杏等杂果1万亩,花椒2万亩,樱桃2367亩,香椿1000多亩,板栗1000多亩,果园200多个,年产干鲜果7059吨。该镇还盛产柿子,年产鲜柿子饼600吨。茶业口镇畜牧业发展较快,畜牧业也是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以黑山羊、黄牛、豺鸡、高原兔、猪等畜禽为主,2002年茶业口镇大牲畜存栏4000头,生猪10300头,黑山羊3万只,家禽13.4万只。

行政区划

茶业口镇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北部。面积185.6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约占75%。人口3.7万人,辖茶业口村、上龙子村、下龙子村、阁老村、珍峪村、卧铺村、李白杨村、刘白杨村、高白杨村、王白杨村、西圈村、上茶业村、下茶业村、中茶业村、上王庄村、下王庄村、上法山村、下法山村、中法山村、潘家崖村、逯家岭村、曼里村、吉山村、双山泉村、东圈村、史家崖村、花林村、桑科村、上宅科村、下宅科村、上石城村、下石城村、北腰关村、东腰关村、西腰关村、南腰关村、船厂村、上温峪村、下温峪村、中温峪村、董家峪村、埠口村、龙堂村、上石臼村、下石臼村、龙子庄村、上迷马镇村、下迷马镇、南嵬石村、北嵬石村西嵬石村峪门村东榆林村、西榆林村、中榆林村、暗摇头村、姜家峪村、尧舜村、黑山头村、榆林前村60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吉山村。

茶业口镇属纯山区乡镇。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等。农业以小麦、玉米、番薯、花生为主,盛产龙山大红袍花椒、红香椿、大樱桃、富板栗等。仲(宫)临(朐)公路、普(集)雪(野)公路穿境。为革命老区,吉山战斗就发生在境内。景点有汪洋台、古齐长城遗址、凤凰山、大岚峪、樱桃谷、马头山、俊林山等。

经济

茶业口镇的工业项目与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共有企业33家,其中重点企业有船厂选矿厂、旺福山矿泉水厂、金来建筑公司、石料加工厂等,2002年企业总产值2300万元。该镇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对外招商引资以加快企业发展,一到2002年全镇“一区两园”建设初成规模。“一区”即山东龙山旅游区,旅游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区域有观光游览区、水上游乐区、民俗村、仿古园林区、综合服务区等,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节两次,游区综合开发对活跃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两园”即腰关工贸园和茶业口商贸园。腰关工贸园2001年、2002年两年引进企业项目4个,园区建设投入资金106万元。茶业口商贸园,重点加强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商贸园共有个体商户906户,仅2002年新发展个体私营户98家,实现个体工商税收8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0%,居莱城区前列。在政府驻地已初步形成了以商品批发、五金交易、个体运输、农副产品加工购销、个体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络,现园内建商住楼100多栋,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完善。2000年被莱城区评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茶业口镇是纯山区,基本建设是茶业口镇实施富民县强村工程的重要一环。近几年山水林田路得到了综合治理,极大改善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2年全镇共计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10多项,总投资1000万元。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嵬石河流域、汪洋台流域治理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两条流域共建成拦河坝30多道,增加蓄水50万方,形成了水连水、坝连坝、碧水蓝天的壮美景观。产业调整卓有成效,桑姜、大蒜、中药材、野山椒旱藕花椒车厘子、板栗、波尔山羊、豺鸡等经济品种均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茶业口镇现在有60个村,村村班子正气,落后班子全部得到转化,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较强,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在招商引资方面,2001年以来茶业口镇发挥资源优势,先后引进资金1400多万元,旺福山矿泉水厂、船厂选矿厂、龙山旅游开发公司、小肥羊加工厂、华金石材厂等10多个重点项目先后落户茶业口镇,为山区经济注入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业口镇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30多个村进行了旧村改造或搬迁,85%以上的农民住进新瓦房。物资供应充足,全镇新建集市三个,已形成了5天8集的格局,其中有莱芜八大集之一的茶业口大集。每天日交易额20万元。全镇拥有彩电的农户5078户,全镇有摩托车4100多辆,出租车52辆,公共汽车12辆,班车实现了村村通,主要开往莱城、济南市淄博市等地。其中去莱芜的班车半小时一趟,非常方便。

2002年全镇储蓄余额达到7000万元,人均2000元。

茶业口镇的特产非常丰富。黑山羊肥而不腻,深受外地客户青睐;茶业摩云山香椿芽颜色鲜红、香味浓郁,远销济南、淄博等地;茶业特产鲜樱桃个大、皮薄、汁多,色鲜味美,紫板栗、黑皮西瓜豆角等特色产品都有较大规模和产量。同时茶业口镇的豺鸡、豺鸡蛋因其山区特有的纯正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纷至沓来。

文化

特产美食

龙山大红袍花椒、红香椿、大樱桃、板栗等无公害食品盛名内外,是“中国花椒之乡”。近年来,通过全民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富纯甜的旺福山泉矿泉水莱芜芜市花椒大市场、绿圆食品加工厂、龙山淀粉加工厂、天龙瓷业等大批厂家落户于该镇。

社会

社会保障

2002年茶业口镇有各类拦河坝、塘坝187座,拦水石坊480座,蓄水池320个,境内建有容水100万立方以上的水库3座,50万立方以上水库5座,机井240多眼,总灌溉面积1.6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4080千瓦,农业机械总台数3741台,柴油机575台,电动机1590台,拖拉机400辆。

2002年茶业口镇设高压线路120公里,低压线路200多公里。全镇村村通电话,2002年茶业口镇电话总门数达到5000门,60个行政村村通电话,30多个村成为电话村。到2002年,茶业口镇60个行政村有35个村安装有线或闭路电视设备,最少接收中央、山东省等7个频道的节目,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茶业口镇交通便利,普雪路贯穿该镇南北,共计l5公里;仲临路贯穿该镇东西,共计20公里。该镇处于淄博市济南市、莱芜三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全市第一条隧道陈峪岭隧道在该镇李白杨村,总长528米。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旅游

江洋台;古齐鲁长城;凤凰寨;悬羊吊鼓山十八景;樱桃谷;天然矿泉水游泳池等景区。

参考资料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