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
1996年哈尔滨市亚洲冬季运动会(英文名:3rd Asian Winter Games: Harbin 1996,简称:第三届亚冬会),即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1996年2月4日至11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洲际综合性冬季运动会。
1993年,哈尔滨成功获得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一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45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亚冬会。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共设有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表演项目)等9大项、45小项比赛项目。该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冬季项目比赛场地主要为哈尔滨冰球馆、黑龙江省冰上基地、亚布力滑雪中心等冰雪运动场馆。第三届亚冬会选取举办地哈尔滨市的特产植物大豆为吉祥物,取名“豆豆”。在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以15金7银15铜37块奖牌的成绩列金牌和奖牌榜榜首。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哈尔滨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为哈尔滨和黑龙江举办一系列冰雪运动赛事,以及培养冬季项目后备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申办过程
由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间隔2年交替举行,为了避免和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时间冲突,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时间由1994年延期到1996年举行。这届亚冬会本应在朝鲜三池渊举办,但在1992年8月,朝鲜以保护环境为由放弃了第三届亚冬会的主办权。哈尔滨市和韩国的江原特别自治道分别于1992年年底前,向亚奥理事会提出申办的请求。
1993年11月28日,哈尔滨申办代表团一行14人启程前往科威特,参加亚奥理事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93年12月2日中午,亚奥理事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进入第18项议程,由两个申办代表团进行申办陈述。11时34分,包括世界速滑冠军王秀丽在内的一行6人陈述团向全体亚奥理事会委员介绍了哈尔滨申办情况,王秀丽用英语代表哈尔滨青年们做了热切盼望亚洲冬季运动会来到哈尔滨市的发言陈述。6分钟的陈述后,屏幕上播映出介绍哈尔滨城市风貌、冬季体育运动以及竞技场馆等情况的申办影片。随后,韩国申办团的5位官员也做了陈述。巴基斯坦奥委会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瓦古德·阿里提议“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由中国办,1999年第四届亚冬会由韩国办”,获得与会委员的响应。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宣布了表决结果: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举办地是中国哈尔滨市。
赛事筹备
场地建设
在成功申办亚洲冬季运动会后,组委会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作要求,确保所有场馆设施达到国际标准。速滑场加盖工程被确认为亚冬会的一号工程,标志着这是亚洲第二个、全球第五个室内速滑馆,总建筑面积达到19200平方米,提供1983个座位。同时,哈尔滨市八区体育中心将进行综合改造,飞驰冰球馆将扩建3100平方米,使其总面积达到12835平方米,座位数量由4980个增至6130个,此地也将承办亚冬会的开幕式。此外,新建的一座12000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将设有多功能训练房和体育医疗室,以满足参赛队伍的需求。运动员宿舍面积亦将扩大3100平方米,以全面改善体育设施条件。此外,将建设一栋集餐饮、娱乐、休息为一体的星级综合楼,面积同样为12000平方米,专门为运动员提供住宿服务。同时,将新建1500米长的封闭吊箱式索道和1700米长的拖牵式索道,并修建10000平方米的直升飞机停机坪,提升赛事服务水平。运动场地方面,扩建高山滑雪场,完善90米级跳台场地以及扩建自由式滑雪场,以满足各项赛事的技术指标要求。其他数个完善工程也将陆续开展,以确保赛事规范进行,方便运动员、教练、裁判员及指挥人员的工作。
集资过程
由于政府预算有限,决定以集资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在集资过程中,公众的爱心捐款也显得至关重要。亚洲冬季运动会组委会收到的首笔捐款来自解放小学的孪生姐妹,每人捐赠了9.6元,表达了哈尔滨市人民对亚冬会的支持与期待。五常市个体户张宝,得知申办成功后,亲自赶到组委会捐款1996元,祝愿亚冬会顺利举行。省体委司机张洪军在开小饭店后也积极捐款1000元,表达做东道主的责任感。哈尔滨一家残疾人工厂在厂长的带动下,共捐款8800元。更有3岁儿童李思通过其父亲捐赠11元,以体现对亚冬会的支持。省体委系统的全体成员也积极参与捐款,总金额达近5万元。新疆军事学院的学员在纪念毛主席诞辰百年之际,将稿费全数寄给组委会,表达对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支持。企业的捐助亦日益增多,浙江省温州市航空用品有限公司在申办成功后首次捐款120万元。其他企业如黑龙江省省威龙经济技术有限公司、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等也纷纷加入赞助行列。哈尔滨市天润公司承诺将高科技产品的全部利润捐赠给第三届亚冬会,并通过各部门依法推销,预计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组委会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展现出良好的筹办形势。
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方面,黑龙江省交通部门在九五期间提前启动哈尔滨至绥芬河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预计总投资超过10亿元。同时,哈尔滨民航机场的扩建工程也于1994年4月提前动工,将增强哈尔滨的交通枢纽功能,开通新的国际航线。电讯系统方面,规划投资1.1亿人民币建设滑雪场至哈尔滨市的电缆电线,以满足国内国际通信需求。水利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据悉筹集了千万元用于人工造雪的水源保障。组委会则为亚洲冬季运动会的现场转播投入数千万,确保转播信号畅通,并成立新闻中心为媒体提供服务。随着各项赞助活动蓬勃开展,经济贸易的推动也日益明显。
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方面,哈尔滨市在申办期间对市容市貌进行了全面治理,加强了迎接考察的准备工作。自1994年至1996年间,城市交通秩序及社会事业的进步得到了体现,通过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广泛发动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建设,使得“美在环境,爱在朋友,文明在社会”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塑造了人民的良好形象。
工作落实
亚洲冬季运动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洲际运动会,不仅是中国在二十世纪举办的唯一一届国际冰雪运动会,更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其高标准、高要求和广泛影响力使筹备工作显得尤为复杂。虽然东道主仅有两年多的时间来筹备,但组委会始终将“三高”要求(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融入工作中,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筹备工作的有序推进。首先,强化领导班子,包括国家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内的多位高层领导悉心指导并参与。这一层次高、部门广的指挥机构,专门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并设立多个工作部门,确保筹备工作的高效运转。
其次,组委会明确指导思想,力求思想落实。根据亚奥理事会的章程和宗旨,组委会明确了“团结、友谊、发展、进步”的主题,开展广泛的宣传以增强公众对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认知与支持。同时,经过专家评定和全国范围征集,确定了象征团结的会徽和吉祥物,表达了亚冬会主办方的美好愿景。针对工作落实,组委会将整个筹备工作分为多个阶段,以便有条不紊的推进。它还根据系统理论进行了现代管理,建立了工作目标计划网络,分解成细化的任务,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些策略不仅为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也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闭幕式
开幕式
1996年2月4日晚,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暨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冰球馆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开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发来了贺电。这是中国首次举办洲际综合性冬季运动会。
1996年2月4日20时28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布:“在中国哈尔滨市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随后,日本、中国台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香港特别行政区、科威特、哈萨克斯坦、泰国、韩国、塔吉克斯坦、蒙古、澳门和黎巴嫩等各代表团陆续入场,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中国代表团最后入场。第三届亚冬会组委会主席、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在致欢迎词中寄语各国运动员,以“团结、友谊、发展、进步”为旗帜,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奋力拼搏,争创优异成绩,为亚洲增光添彩。亚奥理事会主席谢赫·艾哈迈德·法赫德亲王在开幕词中高度赞扬了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在过去两年中为亚洲冬季运动会筹备所作出的努力。伴随着《光荣属于亚细亚》的升旗曲,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会旗在会场升起。
中国速滑运动员王秀丽高擎火炬,在退役速滑运动员罗致焕、王金玉的护卫下登上火炬台,用取自天坛的圣火,点燃亚洲冬季运动会主会场的火炬。随后,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在场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的代表、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金云龙。其后,开幕式进行冰上艺术表演《太阳·冰雪·亚细亚》,中外贵宾、海内外朋友及5000多名观众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冰上艺术表演。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曾庆红、徐志坚、伍绍祖、李新良、姜福堂、岳岐峰、孙维本等 。
闭幕式
哈尔滨市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于1996年2月11日北京时间18:00时在主会场哈尔滨冰球馆举行,第三届亚冬会的火炬在哈尔滨熄灭。中国代表团以15枚金牌、7枚银牌、15枚铜牌位列金牌总数第一。闭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等领导出席。各项比赛经过7天的角逐,中国队打破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有54人次刷新了13项亚洲纪录,181人次破13项亚冬会纪录。中国、哈萨克斯坦、日本和韩国四支代表队获得了本届赛事的全部45枚金牌。中国运动员杨扬和哈萨克斯坦运动员瓦聂里·伊万诺夫被评选为“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优秀运动员”。
在闭幕式上,亚奥理事会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第四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主办国大韩民国国旗同时升起。亚奥理事会副主席徐寅生代表主席谢赫·艾哈迈德·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亲王致闭幕词,法赫德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向江泽民主席和中国人民,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运动会的组织者表示感谢,号召亚洲青年于1999年在韩国江原特别自治道重聚。哈尔滨市市长汪光焘将亚奥理事会会旗移交给下届亚冬会的承办地,韩国江原道知事崔珏圭。同时,东方歌舞团、大庆歌舞团等艺术团体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出席的还有国务院、国家体育委员会和黑龙江省的相关领导徐志坚、伍绍祖、岳岐峰、孙维本及田凤山等。
赛事场馆
参赛国家与地区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一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45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第一次参加亚洲冬季运动会。
比赛项目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共设有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表演项目)等9大项、45小项比赛项目。与前两届亚冬会设项相比,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越野滑雪保持一致,其余5项都程度上不同地扩大了一些小项目。
赛事进程
赛事奖牌
奖牌榜
赛事奖项
冰上项目
速度滑冰(9金)
短道速滑(10金)
花样滑冰(4金)
冰球(2金)
雪上项目
高山滑雪(4金)
越野滑雪(6金)
冬季两项(6金)
表演项目
自由式滑雪(2金)
跳台滑雪(2金)
纪录统计
赛事文化
会徽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会徽由刘福臣设计,其整体图案汉字“三”(亦是阿拉伯数字“3”)和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构成奋力向前的滑雪运动员的造型,意为“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蓝色流畅的书法线条象征着冬季运动的速度感和韵律感,红色的太阳象征着热烈和吉祥,激励着亚洲健儿勇往直前。
会歌
1996年哈尔滨市亚冬会会歌是《赞美冰雪》,由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
吉祥物
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吉祥物选取举办地哈尔滨的特产植物大豆为吉祥物,取名“豆豆”。设计者在圆溜溜的硕大的大豆粒上画了一对椭圆形眼睛、一张微笑的嘴巴和两根卷曲的头发,以此作为人头,头下的身子、手、脚及一双豆荚翅膀则很小。活泼俏皮的豆豆满面笑容向前奔跑,伸出的右手的两指叉开,呈“V”字形,表示热烈欢迎亚洲冰雪健儿的到来,同时祝愿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热烈精彩,圆满成功。
吉祥物之歌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之歌《吉祥的黄豆豆》,由李幼容作词、刘丹作曲。
纪念邮票
为迎接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市的召开,邮电部于1996年在开幕日发行了1996-2J《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纪念邮票,包含一套四枚的四方联邮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发行以冰雪运动为题材的邮票,整体设计以纯白色为主色调,象征着北方冰雪的广袤无垠,突显冰雪运动的特点。邮票四周采用椭圆形的边界设计,限定了白色的展示面积,构成了理想中的地球形状,标志着赛事的国际性。同时,椭圆的蓝色带通过渐变处理,象征着冰雪运动的比赛场地,明确了比赛环境的定位。整套四方联邮票的中心呈现出晶莹剔透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会徽,突出了本届赛事的主题。当邮票单独使用时,会徽被分为四部分,精妙地实现了整个构图的平衡。
在运动员的表现上,设计人曹戈使用了剪影技法,并通过色彩的渐变,从暖色调过渡到冷色调,使运动动作更具稳定感,体现了冰雪运动员不畏严寒、奋力拼搏、挑战极限的体育精神。作者还将“亚冬会”吉祥物豆豆融入四个角落,使其与运动员共同展现相似的动作,增添了可爱的元素。豆豆与运动员通过色彩的对比,从浅到深的暖色调,突显了背景环境,营造出本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热烈氛围,既活跃了画面,又使吉祥物与运动员相得益彰。在四方联的设计上,作者打破了传统邮票间图案相连的模式,采用间隔空白的处理,提升了单枚邮票的完整性。总体而言,作者在设计思路上强调了动态与静态、冷暖对比,以及人物、场地与会徽的协调,充分体现了“亚冬会”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发展、进步精神。
火炬的设计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火炬以中国商周器皿“瓤”为背景。
邮戳
第一套纪念戳是以本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豆豆”为中心,以中、英文“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作陪衬,组成圆形的纪念戳,并在文字和主题物之间出一条线,使文字更加整齐,中、英文字选用了黑体字,求其浑厚有力;同时也固定了“豆豆”与会徽的空间位置,形成疏与密的空间对比,使主题突出。活泼可爱的“豆豆”除了标准化吉祥物式样和豆豆记者外,其余分别做着九种冰雪运动项目的动作姿态,用之和同一动作的第二套纪念戳配合使用,加盖在纪念封上辉映成趣。
第二套纪念戳内容要求更加多样而严格,要有“亚洲冬季运动会”全称的中、英文字和亚奥理事会标志,以及,比赛项目(中、英文)、比赛地点(中、英文)、比赛时间和运动项目代表性动作等等;都要在3.3cm这个小天地里体现出来。并要求在盖封时眉目清晰,戳印不能黑糊糊一团。文字和运动员动作有别,在九个纪念戳形式上须求得统一;在创作中,一定要体现出现代冰雪运动的精神和本届亚冬会的特点。
首先,把“圆”按比例和美的形式法则,将其分割为上大下小两部分;以时间数字和一条线为人物形象的基线,年月日按国际惯例排列,使中外人士皆一目了然,它同时也稳定着易动的圆(盖封时易找出方向)。下部是比赛地点,用黑体字,以之在3.3cm的空间构图中,压住“阵脚”。上半圆的正中最上方是亚奥理事会标志,右侧外圈是中文运动项目;以隶书求民族性之表现。左侧外圈是英文运动项目。外圈文字多少不等,就以邮戳特有的形式弧线作补充,力求达到形式的完美统一。以“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中、英文字组成内环,字号小于外圈字,形成由大到小的渐变以突出主题。整个画面中央处理成:线条简练、形象准确、动作规范、空间布局恰当、重心稳定的做着各种动作的冰雪运动人物形象;这样,使得整个纪念戳就达到了层次分明、虚实相称、主题突出、形式完整的境界。
影响
1996年哈尔滨市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哈尔滨市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为哈尔滨和黑龙江省举办一系列冰雪运动赛事,以及培养冬季项目后备人才积累了宝贵资产。同时证明了哈尔滨拥有举办国际高水平赛事的能力和实力,也为这座因冰雪享誉世界的中国北方名城积累了哈尔滨冰球馆、黑龙江省冰上基地、亚布力滑雪中心等一大批设施完善、具备承接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的冰雪运动场馆。
相关评价
“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的赛会。——亚奥理事会 评
参考资料
历届亚冬会简介之第三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搜狐体育.2025-02-22
回顾历年亚冬会吉祥物设计:上次代表哈尔滨的是“大豆”.腾讯网.2025-02-22
3rd Asian Winter Games: Harbin 1996.olympic.2025-02-22
【冲刺亚冬会】办赛经验丰富!申办亚冬会,哈尔滨底气十足.哈尔滨新闻网.2024-03-08
【亚冬早知道】|亚冬会百科——历届亚冬会回顾.哈尔滨市图书馆.2025-02-22
第三届亚冬会.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2025-02-24
「哈尔滨历史印记」玉宇琼华话冰雪.哈尔滨文旅.2025-02-22
亚冬会|从“冰城”到“尔滨”,“双亚冬之城”的29年传承.新华网.2025-02-22
领导关怀.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2025-02-24
【百年大党 峥嵘岁月】之二百七十九: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三).康乐党建.2025-02-24
亚冬会14枚金牌将在这里产生 速滑馆到底长啥样?.腾讯网.2025-02-22
场地资源丰富!承办亚冬会,哈尔滨硬件储备充足.澎湃新闻.2025-02-22
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综合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比赛场馆).中国网.2025-02-22
第三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2025-02-22
亚冬记忆|第三届亚冬会会歌《赞美冰雪》(节选).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 .2025-02-24
悦听 | 亚冬故事会(2)——哈尔滨挺身而出,中国首次承办亚冬盛会.冰城新闻客户端.2025-02-22
【亚冬回忆录③】哈尔滨挺身而出,中国首次承办亚冬盛会.澎湃新闻.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