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Palestinia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简称“法塔赫”(Fatah),是巴勒斯坦的一个政治组织,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于1959年10月10日在科威特创立。1969年以后成为巴解主流派,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与支持。法塔赫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下设革命委员会,均由法塔赫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阿拉法特去世后,卡杜米(Farouk Al-Kaddoumi)继任中央委员会主席。2006年11月,法塔赫革委会推选马哈茂德·阿巴斯为最高领导人。2009年8月,法塔赫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阿巴斯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

法塔赫下属的军事组织是“暴风”突击队,拥有4个旅的兵力,占巴勒斯坦全部武装力量的95%。法塔赫拥有坦齐姆组织、“阿克萨烈士旅”等多个军事派别。法塔赫成立初期坚持“革命暴力是解放家园的唯一手段”的宗旨,在被占领土从事反以色列的游击战。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东形势的变化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法塔赫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逐渐趋于温和、务实,主张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并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和平解决阿以冲突。

哈马斯与法塔赫是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政治派别。在反以斗争中,哈马斯与法塔赫曾并肩战斗。20世纪90年代初,巴以和平进程启动后,由于哈马斯坚决反对巴以和谈,双方的矛盾日渐明显。2006年1月,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马哈茂德·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获得多数席位。2007年,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冲突,哈马斯完全取得了加沙地带的控制权。2011年5月,两派签署和解协议,结束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之间长达4年的分裂状态。2017年10月12日,在埃及开罗,法塔赫与哈马斯签署协议,同意和解,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成立背景

20世纪50年代,传统精英所主导的、依赖周边阿拉伯君主国支持的民族主义随着1947年的“Nakba”彻底破产,巴勒斯坦的旧式民族主义不得不摆脱对传统精英领导的依赖,在整片被占领土和难民营中扎下根基。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主流自下而上地成型,反帝反封建意识比较突出,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主义视野和国际团结意识,即使八十年代末以来政治伊斯兰教抵抗组织的崛起、全球的后革命氛围和部分抵抗组织的切特尼克化,也未曾全部消除巴勒斯坦对身份的认同。亚西尔·阿拉法特等人成立了法塔赫,明确提出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建立一个“从地中海约旦河”的世俗的巴勒斯坦

发展历程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于1956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0日在科威特成立。1960年,阿拉法特和卡立德哈桑、萨拉卡莱夫决定在巴勒斯坦人侨居的国家建立3个分部:一个在德国,由卡立德和拉负责;一个在阿尔及利亚,由卡立尔负责;一个在科威特,由阿拉法特负责。其武装力量“暴风”部队是巴解组织中最大的一个组织,约7000人。主要活动基地在黎巴嫩,总司令亚西尔·阿拉法特,副司令阿布·杰哈德。

1963年在阿尔及利亚设立第一个办事处。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成立之初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

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亚西尔·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

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

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遭到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法塔赫由此失去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以及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冲突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

法塔赫与约旦反目成仇后,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2年夏天,法塔赫于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之后做出决定,将总部从贝鲁特迁至突尼斯,总部下设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委员会。

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地区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法塔赫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

2004年,亚西尔·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教宗教势力的影响。2006年1月,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马哈茂德·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获得多数席位。2007年,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冲突。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陷入分裂。

2009年8月4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于当日在伯利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这距上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已经时隔20年。2000多名代表在会上总结近些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制定法塔赫未来的发展战略。

2011年5月4日,法塔赫在开罗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及独立政治人物在内的13个派别的代表签署和解协议,结束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之间长达4年的分裂状态。2012年2月18日,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开罗正式宣布组建新政府,马哈茂德·阿巴斯担任领导人。2017年10月12日,在埃及开罗,法塔赫与哈马斯签署协议,同意和解,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2024年2月,巴勒斯坦俄罗斯大使阿卜杜勒∙哈菲兹∙诺法勒表示,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法塔赫的代表于2月2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会面,讨论组建一个统一的巴勒斯坦政府以及加沙地带重建问题。2月28日,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马利基在日内瓦表示,尽管对哈马斯与法塔赫在莫斯科举行会面表示欢迎,但他并不认为此次会谈就能出现“奇迹”。同年7月21日至23日,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对话在北京举行,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团结的《北京宣言》。

当地时间2025年4月5日,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同到访的法塔赫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拉朱布率领的代表团一行举行会谈,双方就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当前事态发展交换了意见并进行了评估。

主要创始人

法塔赫创始人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年生于耶路撒冷王国,为逊尼派穆斯林。1948年参加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停战协议签订后,举家移居加沙。曾在开罗大学及埃及军事学院学习,其间曾任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在埃及军队中当过尉官。1956年在塞得港和阿布·卡布尔地区参加反击英、法、以三国侵略的战争。1959年在科威特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及其军事机构“暴风”部队。1965年1月法塔赫“暴风”部队开始了武装斗争。1965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多次在以色列占领区领导作战。1968年在卡拉梅战斗中,指挥约旦和巴勒斯坦武装共同抗击以色列。1969年2月,在巴勒斯坦地区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上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74年11月率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出席第二十九届联合国大会。1980年5月、1983年7月在法塔赫代表大会上连续当选为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暴风”武装部队总司令。1982年2月再次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

组织架构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国际承认的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等8个背景各不相同的政治派别组成。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8个成员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组织,控制和掌握着巴解组织的军、政、财务与外交大权,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与支持,在巴解中居于领导地位,自称是巴勒斯坦的执政党。

法塔赫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职权,革命委员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负责领导该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央委员会下设主管军事的“暴风”特别行动队总司令部,主管财务、组织和宣传的总办公室。从1980年5月法塔赫第4次代表大会以来,亚西尔·阿拉法特一直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暴风”部队总司令。2004年11月,亚西尔·阿拉法特去世后,法鲁克·卡杜米(Farouk Al-Kaddoumi)继任中央委员会主席。法塔赫的代表大会应该每5年召开一次,但“五大”于1989年8月召开后,由于内外局势动荡,第六届会议屡次推迟。

2006年11月,法塔赫革委会推选马哈茂德·阿巴斯为最高领导人。2009年8月法塔赫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开幕,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阿巴斯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

目标

法塔赫成立初期坚持“革命暴力是解放家园的唯一手段”的宗旨,在被占领土从事反以色列的游击战。主张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民主国家”,坚持武装斗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东形势的变化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法塔赫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逐渐趋于温和、务实,主张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并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和平解决阿以冲突。

政治纲领

法塔赫是由阿文“运动”“解放”和“巴勒斯坦”三个词的词首字母颠倒次序组成,寓“征服”“胜利”之意,于1980年5月第4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治纲领申明,其目标是“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思想上消除犹太复国主义实体,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民主的巴勒斯坦”。黎巴嫩战争爆发后,法塔赫内部在政治目标和斗争手段等问题上的分歧表面化。以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多数派明确表示接受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所有决议,接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国家的主张,认为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应侧重政治和外交努力,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反对派则坚持要在巴勒斯坦全境建立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国家,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强调武装斗争是争取解放的唯一途径,拒绝政治谈判,反对各种和平方案。政治分歧加剧和外部势力的插手,终于导致法塔赫组织上的分裂。

2009年8月8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继续担任法塔赫主席并通过了法塔赫政治纲领。纲领坚持巴民族解放斗争、解放耶路撒冷和所有被占领土,坚持难民回归和结束定居占领,在和谈的同时不放弃所有斗争方式。阿巴斯当晚表示,他将带领巴人民实现建国、结束占领,保持法塔赫内部团结。

武装力量

法塔赫下属的军事组织是“暴风”突击队,拥有4个旅的兵力,占巴勒斯坦全部武装力量的95%。分编为雅尔-穆克旅、卡斯特勒旅、卡拉玛旅和艾吉纳丁旅。此外还有海上武装力量(以武装摩托艇为主)和特别行动部队。1982年6月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其兵力主要分布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和的黎波里地区,以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国。

法塔赫拥有坦齐姆组织、“阿克萨烈士旅”(2007年底解散)等多个军事派别。

评价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存在的巨大局限性。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具有混合性、混沌性和摇摆性的特点。巴民族主义组织主要掌握在家族手中,严重削弱了其领导能力和民众基础。由于贵族阶层掌握巴民族主义的主导权,其影响力主要限于城市地区,从而使其缺乏社会下层尤其是农村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导致巴民族主义无法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抗衡。巴民族主义一直未能彻底摆脱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制约,一直寄望于通过泛阿拉伯团结或“大叙利亚统一”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使其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澎湃新闻评)

相关事件

哈马斯与法塔赫之争

哈马斯与法塔赫是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政治派别。在反以斗争中,哈马斯与法塔赫曾并肩战斗。上世纪90年代初巴以和平进程启动后,由于哈马斯坚决反对巴以和谈,双方的矛盾日渐明显。哈马斯的前身,是1973年谢赫·亚辛加沙地带发起的“伊斯兰文化复兴运动”,采用穆斯林兄弟会的民众动员模式,系非政治性的民间宗教组织。哈马斯主张用武力消灭巴土地上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以耶路撒冷王国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1987-1990年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政府激烈对抗的政治环境,导致哈马斯转变为激进的政治组织,致力于反对以色列占领的圣战。

2000年9月底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爆发后,哈马斯在以色列实施的“定点清除”中遭受重创。此后,哈马斯在表示不放弃武装斗争的同时,开始参与政治。2006年1月,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一举击败主导巴政坛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塔赫,赢得大选。此后,两派武装人员和支持者之间发生数起武装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由于拒绝承认以色列、拒绝放弃暴力、拒绝接受巴以业已签署的协议,哈马斯单独组建的政府遭到以色列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抵制,陷入财政危机。哈马斯被迫寻求与法塔赫联合组阁。

亚西尔·阿拉法特当政时期,法塔赫一直在巴勒斯坦内部占据着领导地位。2004年阿拉法特的逝世后,法塔赫自身实力下降。随着哈马斯的一步步崛起,法塔赫的势力范围日益缩水,组织内部的腐败问题也逐渐恶化。2006年1月,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马哈茂德·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获得多数席位。2007年2月,哈马斯与法塔赫就组建联合政府签署“麦加协议”。同年3月17日,巴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由于哈马斯领导的准军事力量经常与法塔赫领导的安全部队发生冲突,法塔赫一直要求解散这支准军事力量或将其并入安全部队,但遭到哈马斯的拒绝。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由此再度爆发冲突。2007年6月14日,哈马斯夺取了加沙控制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解散由哈马斯主导的民族联合政府,在约旦河西岸组建了过渡政府。此后,双方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巴勒斯坦陷入分裂。2011年5月,两派签署和解协议,结束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之间长达4年的分裂状态。2012年2月6日,法塔赫和哈马斯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一份被称为“多哈宣言”的协议,旨在成立巴联合过渡政府,为大选做准备。这是继2011年5月在埃及启动巴内部和解进程以来,双方签署的第二份和解协议。2012年2月18日,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开罗正式宣布组建新政府,马哈茂德·阿巴斯担任领导人。2014年6月两派组建和解政府,但其后和解协议未能落实,和解进程被搁置。2017年10月12日,在埃及开罗,法塔赫与哈马斯签署协议,同意和解。但由于分歧犹存,协议未能得到切实落实,分裂局面仍未结束。

2024年4月26日,受中国邀请,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领袖在北京会面,并讨论结束内部分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支持巴勒斯坦各派别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内部和解,加强内部团结。4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双方就推进巴内部和解深入坦诚对话,双方充分表达了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和解的政治意愿,就诸多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积极进展,一致同意继续这一对话进程,争取早日实现巴勒斯坦团结统一。双方高度赞赏中方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感谢中方为推动巴加强内部团结所做努力,并就下步对话设想达成了一致。7月21日至23日,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对话在北京举行,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团结的《北京宣言》。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谈,双方初步同意设立一个临时的、非政治性的委员会来管理加沙地带的生活服务。这是继7月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以来,巴两大派别再次搁置分歧、进行对话。11月,法塔赫与伊斯兰抵抗运动埃及开罗进行了会谈,讨论了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对抗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以及组建机构跟进加沙地带事务。

法塔赫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

2009年8月4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于当日在伯利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这距上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已经时隔20年。2000多名代表在会上总结近些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制定法塔赫未来的发展战略。

解决棘手问题

亚西尔·阿拉法特当政时期,法塔赫一直在巴勒斯坦内部占据着领导地位。随着哈马斯的一步步崛起,法塔赫的势力范围日益缩水,并且组织内部的腐败问题也逐渐恶化。在这场为期三天的代表大会上,与会人员着重讨论法塔赫能否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问题。代表们认为,一旦以色列站在了法塔赫这边,那么组织腐败与存在合法性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并且法塔赫还将有实力与哈马斯一决高下。

对于法塔赫来说,随着2004年阿拉法特的逝世,自身实力开始下降。2006年议会选举中法塔赫史无前例地败给了哈马斯,并且在2007年丧失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这两个问题给马哈茂德·阿巴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内部新老交替

作为与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领导人马尔万-巴尔古提有着密切联系的法塔赫高层,阿布-艾因在此次大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阿布-艾因与来自黎巴嫩叙利亚、约旦河西岸等地的代表交换意见,听取他们的看法。阿布-艾因表示:“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改变。鉴于过去失败的教训,有八成的领导人必须立刻下台,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新老交替。”但是,法塔赫内部的守旧派以及亚西尔·阿拉法特的亲信则极力抵制改革,害怕丧失手中的权力。一位来自黎巴嫩的代表警告道:“一旦内部的结构调整出现问题,那么法塔赫会彻底丧失重新崛起的希望。”然而,作为阿拉法特继任者的马哈茂德·阿巴斯则对改革表示支持,欲借代表大会之机对组织进行“大换血”。

以色列密切关注

法塔赫近20年来的首次代表大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以色列方面则目光聚焦在法塔赫是否愿意进行谈判的问题上。法塔赫于8月3日公布了一份41页的提议草案,指出以武装斗争为主的传统思路亟待转变。草案中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除非以色列彻底冻结犹太人定居点,否则法塔赫不会与其签订和平协定。这份提议草案被提交给代表大会,经与会代表审议后方可批准生效。

支持中国政府维护香港稳定

2019年9月29日,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主流媒体《祖国世界》发表声明,强调法塔赫与巴勒斯坦人民坚定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中方捍卫在香港和南海的国家权益,反对任何国家和组织干涉中国内政和破坏香港繁荣稳定,反对美国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以色列停止向法塔赫移交资金

2023年10月30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当天表示,他已指示财政部停止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法塔赫)移交资金,并敦促内阁重新评估相关资金的移交政策,因为斯莫特里奇认为法塔赫“支持”哈马斯10月7日对以方发动的袭击。

哈马斯怀疑法塔赫安全部队混入加沙

2024年3月31日晚,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指责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安全部队”混入援助卡车车队,试图进入加沙北部,以“配合以色列”。哈马斯称这些安全部队是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情报部门负责人马吉德·法拉吉指挥的。哈马斯称,他们已经逮捕了其中几个人,并表示将继续逮捕“不通过抵抗武装进入加沙”的安全部队人员。对此,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进行了回应。一名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官员否认了哈马斯的指控。这名官员同时表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对于在媒体上相互评论不感兴趣,因为互相评论对方会转移人们对“加沙地带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加沙人民正在经历的杀戮、饥饿和流离失所”的注意力。

法塔赫高官指责以色列杀害其成员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1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中央委员会成员陶菲克·提拉维表示,以色列当天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顿杀害了法塔赫高级官员哈利勒·麦格达,进一步证明以色列的目的是想在该地区“引发全面战争”。

参考资料

巴勒斯坦国家概况.中国人大网.2023-10-14

释新闻|10个关键词读懂巴以冲突根源.澎湃新闻.2023-10-14

巴勒斯坦.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2-14

背景资料: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北方网.2023-10-14

新闻背景资料:法塔赫是什么组织?.搜狐新闻.2023-10-14

哈马斯与法塔赫之争.光明网.2023-10-14

法塔赫将就巴勒斯坦大选与各派协商.新华网.2023-10-14

内有选举 外有斡旋 哈马斯 法塔赫重修旧好.中国广播网.2023-10-14

法塔赫与哈马斯签署和解协议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环球网.2023-10-14

“两国方案”已破产,能否重建一个“以色列-巴勒斯坦国”?.澎湃新闻.2023-10-17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新华网-搜狐网.2024-01-08

法塔赫20年首开峰会 欲反腐败重回阿拉法特时代.凤凰网.2023-10-14

巴勒斯坦驻俄大使:哈马斯与法塔赫将在俄罗斯讨论组建巴政府.今日头条.2024-02-29

巴勒斯坦外长:不认为哈马斯与法塔赫会谈能出现“奇迹”.今日头条.2024-02-29

巴勒斯坦各派在北京签署关于团结宣言.今日头条-快讯.2024-07-23

埃及外长与法塔赫代表团举行会谈 讨论加沙局势等议题.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06

巴解组织执委会秘书长:我们要求向加沙运送食品等,但被以色列拒绝.中国经济网.2023-10-14

法塔赫召开代表大会 阿巴斯:再次团结成员的机会.中国新闻网.2023-10-14

法塔赫选举阿巴斯连任主席.光明日报.2023-10-14

中东睿评|巴以冲突的历史反思(下):巴以问题为何陷入困境.澎湃新闻.2023-10-14

法塔赫与哈马斯争斗 今日兄弟反目局面尴尬(图).搜狐网.2023-12-14

外媒:哈马斯和法塔赫领袖将于北京会面.凤凰卫视-抖音短视频.2024-04-26

中方能否证实哈马斯和法塔赫26日在北京会面?外交部回应.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4-27

外交部:法塔赫和哈马斯在京磋商 取得积极进展.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4-30

法塔赫和哈马斯达成北京宣言.今日头条-界面快讯.2024-07-23

成立临时委员会管理加沙,哈马斯与法塔赫达成初步共识.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4-10-10

专家分析 巴勒斯坦内部派别有和解团结趋势.央视网-今日头条.2024-11-07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发表声明坚定支持中国政府维护香港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勒斯坦国办事处.2023-10-14

这笔资金,以色列宣布停止提供.今日头条.2023-11-01

哈马斯:有可疑法塔赫安全部队混入加沙 计划配合以色列.今日头条.2024-04-01

法塔赫高级官员指责以色列杀害其成员是“引发全面战争”.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