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
资溪县(Zixi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抚州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位于东经116°46′-117°17′,北纬27°28′-27°55′。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与南城县交界,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鹰厦铁路、济南—广州高速公路(鹰瑞高速)、316国道穿境而过,是由赣入闽的主要通。截至2024年5月,资溪县面积1251平方公里,现辖12个乡(镇、场),2023年,资溪县常住人口为9.39万人。
资溪县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县境东北部至西南部横亘着武夷山脉,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全县森林覆盖率87.3%,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明万历六年始建泸溪县,民国三年更名为资溪县。资溪县春秋属吴。汉高祖六年属南城县管辖。三国时属吴境。隋朝属抚州郡。唐太宗贞观元年抚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隶属抚州。明朝洪武三年改泸溪都巡检使为泸溪都巡检司,设巡检。后析南城之56都至72都置泸溪县。民国元年泸溪属豫章道。三年,改名资溪。1949年5月8日,资溪解放,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5.7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95亿元,分别增长3.5%、4.7%和5.6%。三次产业结构为8.30:28.97:62.73,人均GDP为58603元。
资溪县是中国面包之乡,在1000多个城镇开设有1.6万多家面包店,并涉足国外市场,年创产值达200多亿元。资溪县已建成大觉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真相乡村、御龙湾、大觉溪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江西省旅游强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名称来源
资溪建县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时名泸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避湖南省泸溪县同名,奉命改为资溪县。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至隋唐
资溪县春秋属吴。周平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改属越。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故地,故又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资溪属南城县管辖。三国时属吴境。隋朝属抚州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抚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隶属抚州。
宋元明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元丰四年(1018年)建昌军于南城之东北境泸溪设抚建都巡检使。元朝因之。明朝洪武三年(1371年)改泸溪都巡检使为泸溪都巡检司,设巡检一人。后因山川险阻,治理不便,建昌府知府王知屏和南城县县令范涞议改巡检司为县治,析南城之56都至72都置泸溪县。
近现代
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省分为四道,泸溪属豫章道。三年(1914年),改名资溪。1949年5月8日,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
2017年,全县辖5个镇、2个乡:鹤城镇、马头山镇、高阜镇、嵩市镇、乌石镇、高田乡、石峡乡、以及高阜、马头山、石峡、陈坊、株溪5个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共有8个居委会、70个村委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位于东经116°46′-117°17′,北纬27°28′-27°55′。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与南城县交界,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省东大门”之称。资溪县面积12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资溪县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县境东北部至西南部横亘着武夷山脉,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全县最高峰鹤东峰海拔1364米。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3.1%,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5%。中部有出云峰、狮子岩、天子、三十六峰一线的隆起带,将全县分成东西2部分。主要山峰有鹤东峰、黄连坑、月峰山、野鸡顶、排尖嵊、犁头尖、笔架尖,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群山之间有泸阳、高阜两块较大的谷地,泸溪河从峡谷中自南向北穿越县境。西半部的东北边境有武夷山市支脉和出云峰向西南倾斜,地势渐次平缓,形成山区和丘陵区,主要山峰有大山峰、大竹山、胡墩嵴、葫芦岭、罗汉嵊、葫芦嵊等,发源于此的欧溪、高田涧、桐埠河蜿蜒流经分布在低山、丘陵之中的横山、欧溪、高田3块较大的谷地。
地质情况
资溪县属宁都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震旦系、侏罗系地层分布广泛,其他地层零星见及。县境西北部的嵩市、五里山、欧溪、高田一带及西南部的石硖一带均为震旦纪变质岩,岩性主要为二云英片岩、石墨片岩、片麻岩、变质砂岩、混合岩、变粒岩等,厚约700-1000m。寒武纪地层主要分布在大港、法水、溪南岭等地,主要岩性为云母片岩、片麻岩、二云英片岩、石墨片岩、变质砂岩、混合岩、变粒岩等,厚约300-1000m。侏罗纪地层主要分布在县域的东北部,如饶桥、塘边、大觉岩等地,为一套火山喷发岩类产物,主要为凝灰熔岩、流纹岩、凝灰岩和粗面岩等,厚度一般都超过1000m以上。白垩纪地层仅分布在县境的西北界,为一套陆相的紫红色含砾粗砂岩,厚约10m。第四纪地层主要沿河流与沟谷分布,主要为松散的沙土、砂砾卵石层,分布在高阜、泸阳、草坪和乌石等地,厚度不等,约1-3m。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年均匀气温16.9℃,年均降水量1929.9毫米,年均匀日照1595.7小时,年均匀相对湿度83%,年均匀无霜期270天,年均匀雾日88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6.9℃,最大年份为17.5℃,最小年份为15.5℃。大于等于10℃的多年平均积温为5290℃,太阳年辐射为5.1万千卡/cm2。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79d,年大风日数平均为20d,年均风速12m/s,年蒸发量为1300mm。
水文水利
该县水系分别属于信江流域和抚河流域。东部属信江以及支流白塔河流域,占全县面积的60%,西部及南部属抚河流域,流域面积占全县的40%。
流域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支流有36条,流域面积5-10km2的有30条,合计流域面积大于5km2的溪流、河流共66条,总长450km。较大的河流有泸溪河、许坊(欧溪)河及乌石(桐埠)河,其中泸溪河长61km,流域面积810km2;许坊河长32.5km,流域面积345km2;乌石河长32.5km,流域面积83km2。
水资源总量为8.75亿m3,由于河床坡降较陡,水能理论蕴藏量高达61,149kw。电能主要是供照明和生活用电。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资溪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地类数据:
(一)耕地5467.44公顷(82011.60亩)。其中,水田5030.19公顷(75452.85亩),旱地437.25公顷(6558.75亩)。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897.33公顷(43459.95亩),位于2~6度(含6度)的耕地1496.07公顷(22441.05亩),位于6~15度(含15度)的耕地965.02公顷(14475.30亩),位于15~25度(含25度)的耕地101.59公顷(1523.85亩),位于25度以上的耕地7.43公顷(111.45亩)。
(二)园地731.87公顷(10978.05亩)。其中,果园139.41公顷(2091.15亩),茶园364.74公顷(5471.10亩),其他园地227.72公顷(3415.80亩)。
(三)林地112233.08公顷(1683496.20亩)。其中,乔木林地76522.22公顷(1147833.30亩),竹林地33597.77公顷(503966.55亩),灌木林地127.84公顷(1917.60亩),其他林地1985.25公顷(29778.75亩)。
(四)草地227.30公顷(3409.50亩)。全部为其他草地227.30公顷(3409.50亩)。
(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37.08公顷(35056.20亩)。其中,建制镇用地736.12公顷(11041.80亩),村庄用地1468.14公顷(22022.10亩),采矿用地99.43公顷(1491.45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3.39公顷(500.85亩)。
(六)交通运输用地1358.22公顷(20373.30亩)。其中,铁路用地82.14公顷(1232.10亩),公路用地785.01公顷(11775.15亩),农村道路490.95公顷(7364.25亩),港口码头用地0.12公顷(1.80亩)。
(七)湿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28.19公顷(31922.85亩)。其中湿地面积16.27公顷(244.0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11.92公顷(31678.80亩)。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林木资源
资溪县活立木蓄积7319.64亿立方米。其中,乔木林地蓄积663.72亿立方米,占90.68%;疏林蓄积196万立方米,占0.003%;散生木蓄积67.33亿立方米,占9.2%,四旁数蓄积8641万立方米,占0.12%。
矿产资源
资溪县金属矿藏有铁、铜、钨、铝、锌、铀、稀土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墨、萤石、正长石、云母、瓷土、碳酸钙、花岗石等,其中已探明花岗岩总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资溪县地处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繁茂,植物区系丰富。境内有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灌丛9个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全县森林覆盖率87.3%,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县内有种子植物163科767属1666种,木本植物90科328属约828种,草本植物73科439属838种,有国家级保护植物27种(一级1种、二级11种、三级15种),珍稀树种有美毛含笑、红椿木、福建柏、鹅掌楸、花榈木、南方红豆杉等。
资溪县野生动物资源中有哺乳类、鸟类、两栖纲、爬行纲、鱼类、软体动物门、浮游动物等35目158科770种,其中属国家保护动物有金雕、云豹、黄腹角雉、中华鬣羚、金钱豹、梅花鹿、恒河猕猴、红嘴相思鸟等各种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7种,分别为华南虎、金钱豹、云豹、梅花鹿、金猫、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7种。水生动物资源以内陆淡水鱼类为主,有40余种,已利用的有30多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有20余种。红隼、白鹭、苍鹰等30多种鸟类回归,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行政区划
全县辖5个镇、2个乡:鹤城镇、马头山镇、高阜镇、嵩市镇、乌石镇、高田乡、石峡乡、以及高阜、马头山、石峡、陈坊、株溪5个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共有8个居委会、70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鹤城镇。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资溪县常住人口为9.39万人。截至2024年5月,资溪县总人口13万。
2022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6.33万人;男性人口5.91万人,女性人口5.4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2%和47.8%。根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078人,比上年末增加211人,全年出生人口582人,出生率6.12‰,死亡人口568人,死亡率5.97‰。城镇化率62.02%。
人口组成
全县由1/3本地人、1/3浙江移民、1/3全国其他地区人组成。
语言
资溪方言属赣方言抚广片。
宗教信仰
资溪有天、基、佛、道四大宗教,形成了多种宗教共存的格局。全县共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55处,信徒3178人。宗教文化寺院最负盛名的是大觉山寺,大觉寺原名为摩诃菩提僧伽蓝,是古印度最早的寺庙之一,为锡兰王所建。
经济
综合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5.7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95亿元,分别增长3.5%、4.7%和5.6%。三次产业结构为8.30:28.97:62.73。人均GDP为58603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财政总收入7.05亿元,比上年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亿元,增长5.9%。其中,税收收入2.25亿元,下降1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9亿元,增长0.1%,其中民生支出15.6亿元,增长1.4%,占比88.6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6%。
202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8.89亿元,增长5.3%;财政总收入8.04亿元,增长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6亿元、增长15.3%,增幅居全市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2亿元,增长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8%,增幅居全市第3;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1%,增速全市第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209元、20725元,同比增长5.2%、7.9%,增速全市第1、第3。2023年开展减税降费,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738万元。
第一产业
2022年油菜子播种面积624亩,增长280.5%;蔬菜34860亩,增长2.4%;中药材4292亩,增长45.49%;瓜果类1060亩,下降0.19%。2023年全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8.66万亩,总产量3.7万吨以上;生猪出栏3.1万头,生猪存栏1.9万头;家禽存栏24万羽、家禽出栏733.8万羽;禽蛋产量270吨;水产养殖面积9300亩,产量7105吨。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2亿元,同比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31.22亿元,增长29.06%,其中出口交货值2464.4万元,增长7.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1.46亿元,增长93.63%。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为9248.15万元,同比增长13.66%。
2023年资溪面包食品产业城完成1500亩建设面积,面包科技公司完成180余家门店布局,上下游企业10余家强链壮链,面包食品产业城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资溪竹科技产业园完成1000亩建设面积,引进30余家竹企业入驻,2023年实现工业企业“升规”14家,全县规上工业产值33.11亿元,获评“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称号。
第三产业
国内外贸易
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主导力量,批发业6.8亿,比上年增幅19.6%,零售业27.4亿,比上年增幅13.6%,住宿业2894万,比上年增幅7.4%,餐饮业4.24亿,比上年增幅16.2%。全年外贸出口完成11.96亿元,同比增长23.08%;外贸出口完成8.08亿元。
房地产
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441万元,下降16.7%。商品房销售面积 110187平方米,增长8.0%。
邮政仓储交通运输
202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8.2%。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为2233万件,同比增长22.98%;全年邮政业务收入为2404万元,同比增长26.45%。
旅游业
2023年共接待游客806.4万人,同比增长38.9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3亿元,同比增长39.53%。全县现有民宿49家,营业房520间,床位942张,初步形成了以南源宿集、大觉古镇民宿为龙头的溪畔民宿集群。
金融
2022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7775万元,同比增长14.79%,其中个人储蓄余额648816万元,同比增长17.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45564万元,同比增长15.45%。
2023年全县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19个,获得资金0.759亿元;省基建项目1个,获得资金40万元;特别国债项目7个,获得资金7162万元;专项债项目9个,已发行4.9亿元;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项目147个,融资资金25.18亿元。2023年全县新签约项目58个,投资额12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9个(工业项目32个、三产融合项目7个),占比94.44%,投资额114.27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拥有学校83所,其中小学11所,教学点31个,特教1所,完中1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22所(含村小附属幼儿园13所),民办8所。全县在校学生15741人,其中小学6134 人,特教学生40人,初中 3691人,高中2023人,职高 1408人,学前教育 2445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1456人,其中高中教职工166人、中专教职工88人、初中教职工323人、小学教职工510人、特殊教育教职工7人、幼儿园教职工362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个,全县医生有245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0张,卫生技术人员580名。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个,其中村卫生室6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0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床位数318个。人员合计7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36人,包含执业(助理)医师247人。
文化事业
资溪县建设有县博物馆和县图书馆,2023年资溪县建成竹科技博物馆,召开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与此同时,2023年10月10日, 资溪县24小时微型图书馆正式开馆。
体育事业
2022年资溪县建设新增广场3个,篮球场2个,门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场4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绿道1360米,环城跑道800米。
城市建设
2022年全县城镇规划区内新开工建设民用建筑项目6个,建筑面积7.12万㎡,新竣工民用建筑项目4个,建筑面积7.85万㎡,均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按照100%建设标准落实到位。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钢结构)项目6个,装配式建筑面积8.65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30.5%。
2023年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76个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54亿元,占年度计划33.8%。
人居环境
森林覆盖率高达87.7%,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列中部第一、全国前列;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3万个/立方厘米,是“中国天然氧吧”。200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逐渐享有“纯净资溪”的称号。
社会保障
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98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126人,完成比例为103.79%;职业技能培训1020人次,完成比例为100.2%;发放创业担保贷共1.41亿元,完成比例为165.95%,贷款回收率99.99%。2567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累计为高龄、残疾、孤寡等待遇领取人员提供上门服务1020次,为91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使用资金24.87万元。
交通
公路
资溪县境内有济南—广州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316国道穿境而过。
2021年,资溪县完成“五路”建设规模17千米、抚草线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全长33.4千米、东源-下张红色旅游公路全长16.3千米、乡村道路拓宽建设40千米。
截至2022年末,资溪县完成陈龙线县道升级改造项目的70%。乡道双车道改造2个项目均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其中饶桥-榨树7.1公里已完成招标。抚草线31.7公里三级路改造已全部完成。
铁路
资溪县境内有鹰厦铁路穿境而过。
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节龙
主要分布在资溪马头山镇昌坪村一带,后流传到斗垣、泉坑等乡村。九节龙是当地农民根据原始的生活劳动动作,加以修饰演变,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发展起来, 从公元14世纪中后期起,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手摇九节龙主要是自娱自乐、祈福祛邪、庆贺新春。“九节龙”是以参演的龙灯节数为九而得名,道具制作简单,外形与常见的龙灯并不十分相似,但其舞动时的神态却极为相似。制作时先扎篾篓作骨架,外罩红布,每节下以一木棍支撑,全龙首尾3丈余,以一粗绳串连,各节间距3尺余,耍龙手每人执一节。
畲族山歌
“畲族祭神仪式”是少数民族文化,主要分布在乌石镇草坪新月畲族村。畲族文化主要表现在服装、美食文化、畲族山歌和独特竞技表演等方面。有舞蹈、射驽、武术和板凳功夫,吞食玻璃瓦片、火功、刀功等活动。其中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最具特色的一项,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重要部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南山手工造纸
它主要分布在资溪县乌石镇桐埠村南山村小组一带,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以生产民用草纸为主,具有韧性强、柔软性好,质地细腻,吸水性良好等特点(古代多为女性卫生用纸)。手工生产过程需要二人配合,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经验丰富的搭档一天可以生产2000多张。
特产
资溪面包
资溪面包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秋,资溪两名退伍军人在外开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此后,资溪人无偿向乡邻传授面包技术,让资溪面包产业不断发展。面包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从业人数越来越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23年,资溪把16000多家面包店开到全国1000多个城市,年创产值近300亿元,全县农民纯收入60%来自面包产业。
资溪板栗
板栗在资溪县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近几年来,由于大力发展果业生产,板栗面积迅速增加。其中,资溪县龙湖镇黄源村就在扶贫前种植了一些板栗,黄源村年产板栗20余万斤。
资溪白茶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茶、新白茶、贡眉、寿眉)。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中国茶历来以白茶为贵。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具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等功效,尤其是陈年白毫 ,银针可用作患麻疹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其他特产
除此之外,特产有香菇、闽笋、石衣、罗非鱼、鳗鱼、面包茶油等。
习俗
“民间礼仪”是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分布在全县七大乡镇,细节略有不同,但大体都包括:婴儿诞生习俗、婚嫁习俗、新房上梁习俗、丧葬习俗等,各个习俗中又有许多具体流程细节和讲究忌讳,一般都由老一辈的代表人物进行现场主持仪式。
文物古迹
资溪县古建筑有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的高云古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的接龙古桥、北宋思想家李觏后裔所建的李氏家庙等。资溪县古雕刻有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四年的石狮、清朝道光十五年的祈雨石碑、清朝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一年(1816年)所凿石匾和为旌表清太学生曾步周之妻贞节牌坊等。
风景名胜
资溪旅游资源丰富,经旅游资源调查共有具备较高开发价值的景观景点达100多处。已初步开发出生态观光、温泉沐浴、健康养生、竹海漂流、奇景观赏、宗教朝圣、民俗探秘、幽谷探险、原始人祭祀物猜想等诸多生态旅游项目。境内有大觉山的古居,高阜的高云塔,古桥,筒车等名胜古迹,有原生态背后的百越文化遗韵,有绿色热哨下的红色热土,有鹤文化下的民俗风情,有方家山美丽的道教传说,有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法水温泉、大觉岩、马头山、狮子山、新月畲寨等旅游景点。
大觉山风景区
位于武夷山西北麓,总面积2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景区分为东北两大片区,东区以迄今1600余年的宗教文化特色为主体构成,规划建设项目有:瀑布观景台、古艺术亭阁、高山湖泊观光、大峡谷漂流、索道、大觉岩寺、太空步廊,大觉者、梦幻地极、梦幻天空。
九龙湖度假区
位于资溪县西南紧邻城区距县城中心2公里,按国家5A级景区打造,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7平方公里,水域湖泊面积3平方公里,总体上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开发次序先南后北,南片区以旅游开发建设为主,北片区则以生态居住为主。
原始森林度假山庄
地处大觉山旅游区北片,距县城25公里,植物类型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拥有香果、红椿、台湾松、鹅掌楸、美毛含笑、长叶榧树、南方红豆彬、福建柏等10余种珍稀树种,还有熊瞎子、岩羊、猕猴等珍贵野生动物,是生态胜境,天然氧吧。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以南株溪林场内,距县城30公里。属武夷山脉中段支脉,以雄、奇、秀、美的武夷山脉为骨架,以森林与溪流景观为主体,有乡风民俗等人文景观,是我国罕见的、特色突出的山、水、林、人文景观元素组合区。
师公(十八瀑)景区
师公(十八瀑)景区是由资溪广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7亿元人民开发的集旅游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师公山景区距资溪县城5公里,以生态保存完备、瀑布集中著名。
法水森林温泉度假村
法水温泉据考证,第四代天师张盛迁徙至此,将冷热两泉视为阴阳太极泉,并在芙蓉山中修建法水道观,故后人将此泉称为“法水”温泉;处于大山深处的森林温泉,泉水质优良,可直接饮用;用热泉养鱼、冷泉烹调的罗非鱼肉嫩味美,被誉为“贡鱼”。该度假村有四星级度假宾馆、温泉游泳馆、室内室外泡池、水上乐园等产品。
高阜古文化旅游观光
该景区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李觏故居、港口古村、高云塔、狮山古刹、上古水车等,规划面积220公顷。重点打造古文化体验和农事休闲旅游新产品,开拓农家乐、科学研究、宗教朝拜、自驾游、康体养生等专项新产品。
代表人物
北宋思想家李觏(1009~1059)、北宋进士李山甫、南宋进士饶廷直、南宋进士李淛、明末进士石文器、清代进士傅彤等。 资溪农民企业家傅光明(1954—):男江西资溪县人,现任福建省圣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圣农发展董事长。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2024-07-12
资溪县县情简介.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2-03
资溪县县情简介.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地理气候.资溪县人民政府.2021-07-22
资溪县简介.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2
行政区划.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7-12
2023年资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8-30
资 溪 概 况.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四依托”打造新月畲族村幸福美好生活.百家号-中国日报网.2024-08-30
大觉山风景区.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九龙湖度假区.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鹤城镇简介.政务公开.2024-07-12
资溪县公安局总体情况概况.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2
资溪的五种色彩.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吃过这么多面包,才知道都来自这个县城.光明网.2024-07-11
2023年抚州市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抚州市统计局.2024-08-03
江西省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2022年资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人民政府 公告公示 资溪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资源县人民政府.2022-04-17
饶源中.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张俊补选为资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西人大.2024-07-11
县人大领导.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2
饶源中.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2
黄惠忠.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2
资溪县文化特色.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9
资溪县博物馆道德楷模事迹展.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9
资溪县图书馆全民阅读进社区.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9
资溪县24小时微型图书馆开馆.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9
2022年资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2-03
2021年资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及特色介绍.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江西资溪县特产有哪些?.惠农网.2024-07-11
南城县利用多种优势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佳茗新秀——资溪白茶.抚州市人民政府.2024-07-11
原始森林度假山庄.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重大旅游项目简介.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重大旅游项目简介2.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县重大旅游项目简介5.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资溪上榜“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抚州市人民政府.2024-08-03
我县获批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溪县人民政府.2024-07-11
【关于印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发改振兴〔2020〕209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06-16
江西省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名单公示.江西省农业农村厅.2024-07-11
关于公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11
关于命名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4-07-11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荆楚网.2024-07-11
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颁发!江西这些集体、个人、市县受表彰.江西政法.2024-07-11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有关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2024-07-11
关于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的公示.交通运输部政府信息公开.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