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线蕨
滇线蕨(学名:Leptochilus ellipticus var. pentaphyllus),也被称为Colysis elliptica var. pentaphylla,是水龙骨科、线蕨属下的一个变种。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只具星散的厚壁组织,有时有极纤细的环形维管束鞘,根密生;鳞片褐褐色,卵状披针形,长3.83 (1. 1-7.6)毫米,宽1.31 (0.6-2.3)毫米,长宽比为3.06 (1.43-5.5),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疏锯齿。叶远生,近二型;不育叶的叶柄长23.7 (6.5-48.5)厘米,禾秆色,基部密生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2 (20-70)厘米,宽15(8-22)厘米,顶端圆钝,一回羽裂深达叶轴;羽片或裂片6(3-11)对,对生或近对生,下部的分离,狭长披针形或线形,长9.6(4.5-15)厘米,宽1.2 (0.3-2.2)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而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翅宽3 (0-6)毫米,全缘或稍呈不明显浅波状;能育叶和不育叶近同形,但叶柄较长,羽片远较狭或有时近等大;中脉明显,侧脉及小脉均不明显;叶纸质,较厚,干后稍呈褐褐色,两面无毛。孢子囊群线形,斜展,在每对侧脉间各排列成一行,伸达叶边;无囊群盖。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大小为(21.3-33.8) 27.1微米x 48 (42.5-53.8)微米。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3-1/2。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缺刻状刺。有时脱落,则表面光滑。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羽片少,3(2-8)对,羽片中部宽达3(1.7-5)厘米。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
生长环境
滇线蕨生长于海拔500-1500米林下。
分布范围
产自广东省(阳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八步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龙州县、宁明县、藤县、田林县)、贵州省(安顺市、望谟县)、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凤庆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广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洪市、金坪、临沧市、绿春县、泸水、麻栗坡县、马关、腊、孟连、勐仑、屏边、双柏、腾冲、文山、西畴、新平、砚山、盈江、永德、元江、元阳、镇康)和西藏(墨脱)等省区。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
相关物种
滇线蕨的相关物种包括线蕨(原变种)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 var. elliptica、曲边线蕨(变种)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 var. flexiloba、长柄线蕨(变种)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 var. longipes、宽羽线蕨(变种)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 var. pothifolia Chi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