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县
田林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下辖县。地处百色市西北部,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北部与贵州省册亨县隔南盘江相望,南部同云南省富宁县接壤,东部和西部分别与百色市辖区以及乐业县、凌云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毗邻。国土面积5577平方千米,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2.33%,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一大县。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户籍总人口26.64万人。截止2023年5月,田林县下辖4个镇10个乡(含4个瑶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为田林县乐里镇新市街49号。
田林县全境东北、西北、西南和中部较高,向东南、向北逐步倾斜。县境范围近似正方形,地形以山地为主,无一处平原。县河流分为右江水系和红水河水系。田林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太阳辐射量较强,热量丰富,雨量适中,气候温暖。秦时田林县分属三郡,中华民国时期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属西林、西隆、凌云县3县。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仍置田西县。1951年8月西林县裁撤,将定安县、八渡、高阁、者苗4个乡划归田西县,置田林县,疆域稳定至今,属百色市辖。
田林县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南昆铁路、福州—昆明公路和G78汕头-昆明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是大西南出海的交通要道。经济上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以八渡笋、田林灵芝为特色产业,“田林八渡笋”“田林灵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业上发展生态铝材经济。第三产业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2022年田林县生产总值97.33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4%、39.7%和31.9%。2021年在百色市各区县中排名第7位。
田林县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区,有“中国壮剧之乡”的美誉。截至2021年,境内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国家AAA级景区万吉山森林公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之一的“马赖”(也称马神甫事件)遗址在田林县境内。截止2021年,田林瑶族铜鼓舞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北路壮剧、田林瑶族盘王舞等9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名称由来
田林,田指田西县,林指西林县。1935年,从西林县、凌云县、西隆三县的8个多划出成立田西县。1951年8月,撤销西林县,将其定安、高阁、八渡、者苗四区(多)划归田西县,于田西、西林两县各取一字,改称田林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历史上远古时期在中原地带的蚩(苗)尤(瑶)部落与炎黄部落大战,战败后退入云南省,贵州省。后陆续有蚩尤后人从云南贵州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到田林这块土地上生存。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东南部属象郡,西北部属夜郎部落,西南部属句町部落。
汉时,东南部属桂林郡广郁县,西南部属群舸句町王国,西北部属夜郎王国。三国时期,东南部属交州郁林郡,西南、西北部属益州兴古郡。
晋时,分属广州晋兴郡、宁州兴古郡句町县。南北朝时,分属南宁州晋兴郡广郁县、宁州西平郡句町县。
隋唐至宋元
隋时,分属郁林郡宣化县、南宁州总管府昆州统管。唐时,东南部属岭南西道管田州如赖县,西北部属黔中道双城州、盘州市。
五代十国时,属南汉,东南部属田州,西北部属大理白族自治州。宋时,属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统管,分属泗城州(羁州)、利州、路程州、上林峒。宋皇年间广西侬智高因交趾国(越南)的北侵抢掠,朝廷无力阻止,而税负仍然高企,于是率兵造反,反抗朝廷。朝廷派枢密院副史狄青带兵南下征讨。
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两江道,分属田州路的利州、泗城州及来安路的路城(今潞城)州、上林峒、安隆峒。
明清时期
明时,属广西布政使司右江道,分属泗城州、上林长官司和安隆长官司。张献忠部将李定国联合南明王朱由榔抗清失败,余部流落山野,其中许多四川省,湖南省,湖北,江西籍兵将散落在凌云,田林的群山中生存,谓之高山汉族。
清时,康熙五年(1666年),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改为朝廷官员委派制(流动官员制)。废除上林长官司和安隆长官司,置西林县(县治定安),置西隆州(治在龙圩(旧州))。
咸丰六年(1856)发生在西林县的“马赖”,又称“马神甫事件”,成为英国与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父马赖非法潜入西林县,在县城定安县(今田林县定安镇)从事非法传教活动,为非作歹激起民愤。1856年,当地民众发出震天的怒吼,新任知县张鸣凤将马赖等人就地正法,举起了反对列强文化入侵的大旗。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时期1~23年(公元1911~1934年),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属西林县、西隆、凌云县3县。24年冬,从西林县划出潞城瑶族乡、桂林市、供央3个乡及者苗乡央边村,西隆县划出旧州、南角2个乡,凌云县划出乐里、浪平、百平3个乡共8个乡置田西县(四等县),属广西第五(百色)行政区,县治在潞城圩。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仍置田西县。1951年1月,凌云县利周乡划人,属第二区。1951年8月西林县裁撤,将定安县、八渡、高阁、者苗4个乡划归田西县,置田林县,疆域稳定至今,属百色专区。1953年3月起属桂西壮族自治区(后又称州)。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属百色专员公署。1969年属百色地区。2002年开始属百色市。截止2023年5月,田林县下辖4个镇9个乡(含4个瑶族乡)。
地理
位置境域
田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跨北纬23°57′45′′~24°47′16′′,东经105°31′44′′~106°25′59′之间。北部与贵州省册亨县隔南盘江相望,南部同云南省富宁县接壤,东部和西部分别与百色市辖区以及乐业县、凌云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毗邻。国土面积5577平方千米,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2.33%,居广西各县(市)第一位。县城乐里镇,直线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65千米。
气候
田林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虽处于低纬度,但因地势、日照、辐射、热量、雨量的差异,形成温暖、温凉、高寒3个气候区。境内太阳辐射量较强,整体温度较高,热量丰富,雨量适中,气候温暖,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霜期短,雨热同季。2021全年田林县平均气温21.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9.0℃,出现在5月1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2.2℃,出现在1月14日。年总降水量为 1092.5 毫米,各月雨量分布不均。月平均雨量最多在 8 月,为229.2毫米,占全雨量 19%。年日照市总时数为1975.4小时。
地质
田林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西侧,川滇“之”字型构造尾部北侧,南岭纬向构造带之西部。因各构造体系的叠加、相互影响和抑制,形成了较复杂的构造。构造体系可分北西向、旋扭、纬向、东西和北西西五类,以北西向为主,其他仅呈片断显示。受地质史上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田林县地层以浅海相的碳酸岩、硅质岩、碎屑岩沉积为主,构造以北西向为主,为构造 ,岩浆岩以基性岩为主。利周、什良、渭洋-者桑、八渡-常社等地有小面积出露,围岩主要为上古生界,个别地方为中-下三迭统。县境内,除元古界、奥陶系、志留系未出露及侏罗系、白垩系缺失外,寒武系、泥盆纪、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均有出露。以石炭系和二迭系出露较全,三选系分布最广。按岩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区分,有辉绿岩、橄榄辉绿岩、辉长辉绿岩三种、均产于同一地区。
地形地貌
田林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县境范围近似正方形。整个地势,东北、西北、西南及中部高,河水向西北、北和东南分流。有中山市、低山、高丘中丘三种地貌类型,低山占总面积60.17%、中山占总面积23.48%、高山占总面积16.12%,无一处平原。县境内山地由土山(砂岩与页岩)和石山两类组成。土山遍布田林县各乡、镇,面积58826.67公顷,占田林县土地总面积94.8%。多是三迭系砂岩、泥岩组成的剥蚀中低山地貌,河沟切割强烈,地表水发育,山高谷深,地势崎岖。
田林县境内的山脉属都阳山系,分青龙山、金钟山、六韶山三大支脉。相对高度200~1000米石山集中在县境东北部和西北部,多溶洞;其余为土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0多座,最高1900米,最低处200米。青龙山山脉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伸展。主峰岑王老山,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高峰,素有“兴德村屋脊”之称。金钟山余脉及其诸峰—金钟山余脉从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面贯人县境西北部,分东、南方向伸延,东支主峰为梅花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8座。六韶山市余脉及其诸峰一六韶山支脉从西林县东南部和云南省东部入境,由西向东伸延,至驮娘江西省岸边。1000米以上山峰有45座。
水文水利
水文
田林县河流全长866.3千米,县河流175条,境内河流分为右江和南盘江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盘江、驮娘江、西洋江、乐里河、利周河等。河流多属季节性溪河,水量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年际变动大,丰水期流量与枯水期流量相差大。有12条河流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南盘江水系主要有板坚河、旧州河、百乐河,总流城面积 882.8 平方千米,占田林县总面积的15.83%。
板坚河源于旧州镇西北海拔 1409.8 米的梅花山东南的老洞,东北流市向,经板仰村,至那度村拦河建有那度电站,往北流至板坚村又拦河建有板坚电站,再往北流入南盘江,河长31.5千米,流域面积114.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每秒,平均径流0.341亿立米、天然落差 252米。
驮娘江属右江上游,发源于云南省大冲脑包山北麓,自西向东流西林县,在县境河长91.4千米,流城面积115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135.7 立方米每秒,平均径流3.378 亿立米、天然落差 556米,洪水位和水位相差 8.8 米。
境内地下水埋藏深浅不一,西北及东北部较深,一般深100米左右;南部较浅,乐里等河谷地带,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地表以下5~10米左右。地下水大部是沿构造破碎带或岩组变化的接触面从山麓边缘露出。池塘有犀牛塘。在浪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面,呈葫芦形,面积400平方米,常年有水,深约50米。地下水一境内地下水埋藏深浅不一,西北及东北部较深,一般深100米左右;南部较浅,乐里等河谷地带,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地表以下5~10米左右。
水利
截至2022年底建有小型水库16座,水库总蓄水量0.1411亿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库9座,蓄水量0.1354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7座,蓄水量0.0057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电站23座,装机容量47.82万千瓦。2021年新建水库一座,田林县启文水库扩容工程完成大坝主体建设,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浇筑高度完成55.7米田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1672.47万元,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85处,项目建设巩固提升25328人口饮水安全
土壤
田林境内土壤类型多样,有红壤、黄壤、黄红壤、褐色石灰土、沼泽土、冲击土、洪积土、砂页岩红壤、砂页岩黄红壤、砂页岩黄壤、灌丛草甸土、棕色石灰土,砂页岩红壤是田林县有地带性特征的代表性土壤,占土地面积的61.00%,分布在山地和丘陵上,大多适宜于林木生长,是发展林业、水果业、畜牧业的良好地带;水稻土是田林县最重要的粮食生产用地,面积占各土类总面积1.8%,主要分布在沿324线乡(镇)、丘陵以及地势较高的梯田,“望天田”或旱地改成的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田林县土地总面积为557700公顷,可利用土地资源751万亩。田林县境内山多、地少,林地多、耕地少,耕地主要分布在乐里河及其支流的河谷沿岸、山间底部。田林县沿岸河狭窄,山多平地少,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宜于农业。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面积526513.68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407.93公顷,建设用地6460.69公顷,水域面积5498.29公顷。
矿产资源
田林县境内金属矿产有铅、锑、铜、铁、金等;非金属矿产有煤、水晶、石灰石等。部分品种储量尚未探明。主要矿产有煤、锰、银、辉绿岩等20余种,截至2020年底,查明资源量的矿区(床)23处,其中大型矿区(床)2处,小型矿区(床)21处。田林县开发利用矿山共有16座,其中正在开采矿山5座,在建矿山4座,停采矿山7座。开采的矿种有金、方解石、建筑石料用大理石和砖瓦用页岩四种。截至2020年末,境内金矿有大型矿区(床)2处,小型矿区(床)7处,分布于高龙、那比、八渡、浪平、六隆等乡(镇)。保有金属资源量105851千克。灰岩矿的矿床主要分布在浪平、平塘、高龙、百乐、八渡等乡(镇),估算保有资源量为9033.1万吨。
水资源
境内总流域面积5577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2388.48公顷,多年平均流量57.14立方米每秒。田林县境内多年平均来水总量 25.483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 18.010 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7.473 亿立方米。县境东北部泉水流量最大为32.7公升每秒,枯期出口流量最大可达348.3公升每秒。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田林县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区内野生动物众多,有白鹤,恒河猕猴,短尾猴,鳞甲目,林麝,大鲵属,黑颈长尾鸡,大灵猫,白鹇,红原鸡,斑鸠,猫头鹰,蟒蛇,虎纹蛙,黄麂等。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鹗、云豹、黑颈长尾雉、白腹锦鸡、虎纹蛙等。
植物
田林县地植被以亚热带旱生性和中生性植被为主,已知的有187科1600多种。稀有珍贵树种有平舟木属、福建柏、香果树属、蒜头果、红椿木、毛红椿、马尾树、短叶黄杉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有掌叶木、苏铁、兰花、梭萝木、香果树、马尾树等。
生态功能区
国务院2007年4月6日批准成立的,保护对象是南亚热带中山常绿阔叶混交林及垂直带谱森林生态系统和黑颈长尾雉、叉孢苏铁、伯乐树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内目前发现有维管植物195科890属2308种,其中蕨类植物门35科75属208种,裸子植物8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门152科803属208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3科3属3种,即伯乐树、叉孢苏铁和掌叶木;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香果树属、福建柏、马尾树、榉木、蒜头果等14种;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有五十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4种:云豹、黑颈长尾雉、蟒蛇、林麝;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短尾猴等四十九种。黑颈长尾雉,属全球濒危雉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颈雉最集中的分布区。保护区还有“中草药仓库”之美称,药用植物有二十多科一百八十多种,主要品种有:灵芝、三叶崖爬藤等。
自然灾害
田林县以高原山地为主,全年降雨量较大,地质环境条件脆弱,滑坡、泥石流、雷暴冰雹等灾害多发易发。
7~8 月因台风影响,出现暴雨天气,洪涝灾害频发,。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4日,受台风“狮子山”、“圆规”和冷空气共同影响,田林县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明显降雨天气过程,那比乡、高龙乡、八桂乡等3个乡(镇)房屋、农作物、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不同程度受灾。截止2021年10月18日15点,田林县受灾人口525户2309人,直接经济损失136万元。
2022年初,高寒山区路表温度将≤0℃且有降水天气。那比乡1个乡镇农作物、畜牧业等不同程度受灾。截止2022年3月1日10点,田林县受灾人口11户52人,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2021年5月4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田林县局地出现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田林县受灾人口484户2060人,农作物受灾753.89公顷,成灾面积315.83公顷、绝收面积313.83公顷。农业损失2874.02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田林县现设有4个镇10个乡(含4个瑶族乡),政府驻地为田林县乐里镇新市街4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户籍总人口26.64万人,常住人口22.46万人,城镇人口6.6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9.61%,出生率7.8‰,死亡率6.4‰。截至2020年末,男性人口占51.6%;女性人口为占48.4%。总人口性别比为106.63。0-14岁人口占21.8%;15-59岁人口占63.63%;60岁及以上人口占14.5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27%,年平均增长率为-0.01%
民族
田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据田林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田林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1778人,占27.48%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3050人,占72.52%,其中壮族人口为131936人,占58.68%。
语言
田林县日常使用的语言为壮语、汉语、粤语、瑶语(瑶语含盘古、兰、木柄、背篓等)语言。平时交往以壮语、汉语为主。文字以汉字为通用,是境内的壮族和瑶族以及其他民族通用的文字。壮族有壮文,瑶族也有瑶文(盘古)。在社会应用中,田林县法定机关单位公章和大门牌匾采用壮语和汉语两种文字书写较为常见。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桂边土语,田林县除板桃、弄瓦、能良、高龙乡有一小部分讲南部方言 (德保县)外,其他都是部。于地理的变化和外来的影响,壮语同中有异。以其大同小异分为四个土语区:乐里、利周、潞城八桂区;旧州、板桃(内有德保话) 区;定安县、那比八 (主要是近定安的六林一带)区;百乐、龙车、平山(香维)区。这四个语区和全区的北部语有较多的共同点,不存在送气与不送气、卷舌与不卷舌之分,只差于调值。比较特别的是桂林市、能良一带有重尾音现象。
宗教信仰
田林县境内有天主教和基督教2种宗教。有定安常井天主教聚会点、平塘渭各天主教聚会点、常井天主教堂和渭各天主教堂等四个宗教场所。
天主教
咸丰三年(1853年)法国天主教派神父马赖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进入贵州省,转兴义市到西林县的定安镇开始传教。光绪三年(1877年)田林县第一所天主教堂--常井教堂建立。西方的宗教--天主教开始在定安镇,常井村一带传播。天主教神父在西林县境内,宣讲教义,传教时免费施舍一些常用药品,对生活有困难的人可以借粮借款救急,笼络人心。因此在定安县,常井一带有不少百姓成为天主教信徒。
田林县经批准设立两个天主教聚会点,即定安常井天主教聚会点和平塘渭各天主教聚会点。有教堂两座,即常井天主教堂和渭各天主教堂,两座教堂均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天主教南宁教区在定安镇府所在地附近建立了常井天主教聚会点自养基地——教会招待所。总面积为1138.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4.17平方米,有1名神父、2名修女常住此地(房屋)具体负责组织两个天主教聚会点开展宗教活动。
截至2017年底,田林县信仰基督教的公民约有130人,其中有45人受过洗礼,其余均是慕道友,分布在旧州镇旧州村街上70人,周边村30人,六隆镇下维村下维屯13人,洞弄村洞坚屯17人。
经济
综述
田林经济总量较小,八渡笋、田林灵芝为特色产业,截止2020年末,“田林八渡笋”“田林灵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业上以生态铝为主要产业,发展生态铝材经济。田林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项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田林县生产总值(GDP)97.3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06亿元。一、二、三产业占比为28.4%、39.7%和31.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276元。在百色市各区县中排名第7位。
第一产业
田林县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食用菌、八渡笋、油茶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截至2022年末,“田林八渡笋”“田林灵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韵林”牌芒果成为田林首个中国绿色食品标志。拥有油桐林面积60万亩,2022年产油桐4万吨左右,产量居中国县级第一。
八渡笋为田林县特色产业之一。2009年田林县被授予“中国八渡笋之乡”。2010年六隆乡获得中国农业特色品牌“八渡笋之乡”的荣誉称号,2018年创建县国家级出口八渡笋质量安全示范区。2021年,田林县八渡笋种植面积24.3万亩,笋干产量4920吨,产值19730.6元。田林县具有“中国灵芝之乡”的美称。2017年利用田林县浪平镇平山片的野生菌株,筛选驯化出红灵芝新菌种—C102。于2021年正式推广种植10亩3万袋。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97亿元,林业产值13.59亿元。牧业产值7.39亿元,渔业产值0.4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5亿元。2022年粮食产量8.48万吨,其中蔬菜产量19.92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1.19万吨,甘蔗产量60.44万吨,肉类产量2.17万吨,水产品产量0.26万吨。生猪出栏15.63万头。
第二产业
田林县生态铝材经济作为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有电解铝及其精深加工、木材精深加工、木本油料、蔗糖、笋竹、食品加工等。截至2020年末,田林铝业公司产值超过20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4.87亿元。冶金、木材、建材年产值超10亿元。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第二产业增加值38.63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营业收入74.9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0.2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0.5亿元,建筑业总产值7.70亿元。
第三产业
田林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项目。集中式风电项目为新能源主导项目,截止2023年8月,11个总规模136万千瓦项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竞争性配置评审,是全区入围项目最多、装机容量最大的县。“十三五”期间,田林县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截至2022年末,第三产业增加值31.06亿元。全年田林县接待国内旅客94.92万人次,国内旅游消费10.79亿元。田林县有国家3A级景区1个,四星级酒店1个,三星级酒店1个,四星级农家乐1个。田林县2022年新增田林县潞城风电场150兆瓦风电项目、田林定安二期农业光伏项目和田林县潞城风电场二期100兆瓦风电项目等3个能源项目,目前在库的5个能源项目2022年内累计完成19.4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0.3%。能源项目带动工业投资完成25.22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田林县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6所,小学26所(含教学点),幼儿园66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9%,初中阶段入学率99.9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7.4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26%。田林县教职工中专任教师3195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278人,初中专任教师1035人,九年一贯制专任教师67人,小学专任教师131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495人,特殊学校专任教师 4 人。2022年建成田林新高中并与广西百色高中开展集团化办学,成立百色高中田林分校,新增学位4500个。县特殊教育学校、潞城同心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实现14个乡镇公立幼儿园全覆盖。旧州中心幼儿园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科技事业
2021 年田林县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经费 1613 万元,其中科学投术管理事务支出2万元,基础研究10万元技术研究与开发1461万元,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支出 58万元,科学技术普及 80 万元。专利受理20件、专利授权22件(含2项发明专利)。共选聘乡村科技特派员 80名(区市级 14 名县乡级 66 名)到县种植、养殖基地、合作社开展群众服务工作。2021年8月广西田林县鑫福源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油茶+八渡笋”星创天地认定通过。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共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7.2万册。年末田林县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2022年中国公共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田林县文化馆被评定为三级馆,田林县图书馆被评定为三级馆。
田林县2020年开展阅读推广及宣传活动17场,参加读者3000余人次。开展“少年看非遗”美术作品展等7个主题展览共17场次,参展读者近2万人次。2020年读者新增办证132个,读者流通总量46518人次,读者借阅22525人次,借阅图书40352册次,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1021人次。2021年百乐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2022年完成“戏曲进乡村”等演出活动60余场次、举办各类免费开放活动80余场次。《瑶族铜鼓舞》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获综合表演类三等奖。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和计生机构)221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家、民营医院2家、疾控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20家、村卫生室145个、医务室8个、门诊部1家、个体诊所40个。卫生技术人员130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41人、注册护士709人、乡村医生155人。其他术技人员136人,管理人员28人,卫勤人员140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939(实有1090)张,其中,医院510(实有500)张,乡镇卫生院429(实有590)张。投入卫生健康事业资金1.9亿元 ,建成14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成功创建自治区健康促进县。初步通过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
体育事业
2021年体育产业共40 家,2020 年体育场地总面积为 354847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50平方米,常住人口为 23.64 万人到2021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为11126 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新增 0.047 平方米,新增体育场地数量24 个[篮球场12个健身路径(10 件装)10 套、健身步道 1条、游泳池1个]。田林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1.55 平方米。2021林县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活动9次,参与人数2223人次。2022年田林县举办第十四届体育节“中国体育彩票杯”系列体育活动。
环保
截至2022年末,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86%、100%。定期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监测,南盘江、驮娘江水环境质量排全国第五名,田林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2016年至2020年末,田林县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以上;主要江河流域水质达标率达到或好于Ⅲ类标准;县城饮用水取水点水质保持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等指标超过了阶段性目标,已提前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减少。耕地保有量为32.313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638.1亩。
社会保障
2022年发放各类社保资金2.6亿元,其中发放城乡低保资金8491.7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48.4万元、抗疫临时救助金735.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41.3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助118.8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825.3万元、高龄补贴396.6万元。发放冬春救助资金171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531.6万元。
“十三五”规划末期,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267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9年、人均预期寿命约77岁。2022年末,田林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6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15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33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68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0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3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6万人。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养老机构共2个,养老设施12个,各类养老床位共355张。2022年末田林县共有0.2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2.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交通
田林县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南昆铁路、福州—昆明公路和汕头-昆明高速公路汕头-昆明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是大西南出海的交通要道。
公路
截至2022年末,田林县公路通车里程3355.0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55.42千米,国省道332.74千米,县道390.86千米,乡道66.49千米,村道2409.57千米。田西高速建成通车,国道G357田林经八桂至定安公路基本完工,巴马瑶族自治县经凌云县至田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年养护农村道路706.7千米。
2022年主要建设三条高速公路:一是田林至西林(滇桂界)高速公路项目于12月29日建成通车。二是G357田林经八桂至定安二级公路,线路全长约79.778千米,总投资147109.33万元,截至目前,除八渡大桥外,大部分路段建成通车。三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经凌云至田林高速公路,目前,已经成立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与业主签订征拆协议。乡乡通二(三)级公路项目:持续建设潞城区至百乐三级公路(潞城至弄甲段)、潞城至百乐三级公路(弄甲至百乐段)、桂林市至那比三级公路(八桂至弄瓦段)、八桂至那比三级公路(弄瓦至那比段)、福达至者苗公路五段乡村公路。
铁路
2021年年末,田林县境内铁路通车里程89千米,为南昆普速铁路。田林站(Tianlin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建于1997年。
航运
田林县辖区内设置有旧州八渡口、百乐、周马、弄瓦共4个渡口,10艘客渡船370个客位、1艘车渡船2个车位。营运的11艘船舶均为标准化渡船,2021年度完成水路客运5.5万人,水路货运10万吨。
公共交通
全年公路客货运换算周转量32167.55万吨千米。截至2022年底,田林县拥有客运车辆158辆,客运量22.9583万人,客运周转量1843.2567万人千米。拥有货运车辆1981辆,2022年货运量684.41632万吨,货运周转量27216.3185万吨千米,客货运换算周转量29679.3492万吨千米,2022年客运周转量1996.7384万人千米,货运周转量29974.5234万吨千米,客货运换算周转量32167.5531万吨千米。
人文
概述
田林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田林瑶族盘王舞、木柄瑶铜鼓舞等传统舞蹈,田林定安调等传统音乐。也有壮族“祭瑶娘”、欧贵婚礼等特色习俗。田林县境内壮族主食是大米,汉族主食是玉米,日常嗜吃辣椒。有八渡笋、灵芝、等特色美食。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之一“马赖”(也称马神甫事件)遗址。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底,田林县共有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林教案发生地
西林教案发生地位于现田林县定安镇,1852年起,法国侵略者派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到田林县定安镇一带,以传教为名进行非法活动。马赖等人目无官府,肆意横行。咸丰六年(1856),当地民众发出震天的怒吼,新任知县张鸣凤将马赖等人就地正法,举起了反对列强文化入侵的大旗,依法将马赖及其忠实信徒白小满、曹贵(女)等三人在定安教场斩首示众,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马赖”事件,也称马神甫事件。法国拿破仑三世以此为借口,与英国侵略者串通一气,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在西林县城定安镇建起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定安镇从此成为法国传教士宣传洋教的一个据点。鉴于清朝时期发生的“西林教案”曾经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高潮的前奏的特殊历史意义,1994年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列为国家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岑氏祠堂
岑氏祠堂位于田林县定安镇东新街北头,总面积5880平方米,围墙高6米,厚1米。祠堂坐西朝东,面对驮河。该宗祠由清代山西巡抚,四川,两广,云贵总督岑春煊捐资建造,于光绪年间建成。岑氏祠堂是园林式庭院布局,突出宗祠显贵。正门檐台阶下,一对石狮。正门后有前殿,正殿,正殿摆放岑家历代祖宗牌位。后殿有花园,殿间为天井。南面建“岑氏专祠”和“昭忠祠”。专祠前有一座四座八角攒尖亭,亭前设一头门,墙基为石条。各栋房叠梁式梁架,高脊,飞檐,清水墙,柱子雕龙画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2022年末,田林县已累计成功申报2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国家级1项,市级12项,区级9项。
瑶族铜鼓舞
田林瑶族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深受广大瑶族人民喜爱的地方艺术。它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三瑶村的瑶怒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铜鼓是木柄瑶祖先迁徙携带的宝物,一直被视为神灵。跳铜鼓舞是纪念先人、祈求丰收、欢庆节日的半祭祀半自娱的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田林瑶族村寨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由族中长老主持,举行一年一度的“起宝”仪式,把被誉为一公一母的两个铜鼓挖出来,摆上香案,供上供品。祭完铜鼓后,主持人便指挥寨中青年把三面鼓挂起来。由主祭人先打一轮,之后别人才能轮流着打。鸣鼓开始时,动作缓慢轻柔,之后逐渐加快,鼓点高亢激昂,最后如疾风骤雨。两位敲牛皮鼓的是领舞者,他们边打边舞,时而正面打,时而转身打,时而把鼓锤在脑后、腰后、胯下、鼓面上轮流敲击,形成各种独特的舞姿。2008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瑶族铜鼓舞》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获综合表演类三等奖。原创三人舞《绣“娘”》荣获全区第十届基层文艺汇演二等奖,瑶族铜鼓舞荣获全区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三等奖。
北路壮剧
北路壮剧原叫“土戏”,诞生于乾隆三十年,起源于田林县旧州。它的形式经历了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地方戏、搭台戏等阶段。北路壮剧的音乐经过艺师的不断改革、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六声腔。“正调”唱腔是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由旧州山歌发展而成,调式稳固明朗,旋律恬静优美,素来男女通用。北路壮剧的行当较齐全,主要有生、旦、武、丑四大行当。生角有小生、中生、文生、穷生、公子、老生;旦角有小旦、正旦、花旦、摇旦、彩旦;武角有武生、小生、老生、武旦;丑角有大丑、小丑等。壮剧用本地壮语演唱,不少民间谚语、俚语、格言脍炙人口,主要伴奏乐器马骨胡是壮剧独特的乐器。壮剧于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饮食
田林县境内壮族主食是大米,春节爱以米制成各种各样零食,如五色糯米饭、粽子、蕉叶馍、米胖等。县境内汉族主食是玉米,肉食以猪、鸡肉居多、常有烟熏腊肉,作节日或待客用,日常嗜吃辣椒。县境内有八渡笋、野生灵芝、瑶娘酒、洞藏酒、西湖龙井、油团、麻蛋、食粑、黑粽等特色美食。
五彩花糯饭
五彩花糯饭,着力以寓意幸福吉祥的五彩花糯饭喜迎传统佳节、驱散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在大伙儿心中的阴霾,并祈求一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花糯饭,壮语称为“囊”,是用枫叶、红蓝草、皱叶醉鱼草等纯天然植物做染料,将染好的糯米合而蒸之,做出来的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晶莹剔透,吃起来滋润柔软、富有植物清香,是壮家人民的传统美食。关于花糯饭,传说古代壮族先民原来吃树根草叶,有了五谷才改善了生活,因此要感谢五谷,故以花糯饭来祭祀天公后土娘娘,祈愿保丰收,并以花糯饭的颜色分别代表各种谷物。
竹筒饭
竹筒饭是瑶族同胞常见的一道传统美食。瑶民为了方便,带些米、盐到山里去干活。到中午的时候,人们便就地取材,砍下竹子做成竹筒,用山泉水浸泡大米后,再将竹筒堵上木塞,接着将竹筒埋盖在火堆里,半小时后取出,用刀劈开就可以吃了。竹筒饭里的配料,可依个人喜好而定,除了糯米外,还可以加入腊肉、腊肠、田鸡、排骨、黄鳝、竹笋等等。竹筒饭柔软香糯,带有浓郁的竹香。
油团
油团是田林县的传统食品,制作和食用油团这一风俗在田林县已有上百年历史。油团软、香、酥、甜,寓意团团圆圆,是田林县人春节的必备美食。炸出锅的油团色泽金黄,糯米粉皮膨胀成圆球,表皮酥脆内在绵软,裹在其中的豆沙馅甜而不腻。出锅的第一锅油团,一般都会用来祭祀祖先。
习俗
壮族“祭瑶娘”
“壮族祭瑶娘”是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一带独特的壮族民间习俗,是为了纪念一位开创壮瑶男女对唱山歌通婚、帮助村民获得富裕生活的瑶族姑娘。瑶娘去世后,弄光村民为了纪念她,在她与丈夫对歌的山坡上建起了“瑶娘亭”。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五这天,弄光村的子孙及附近瑶族同胞都到瑶娘亭来祭拜瑶娘,并举行一系列的传统竞技娱乐活动,以表达对瑶娘的爱戴和纪念。在祭拜活动上,先由道公念经文,随后壮瑶同胞、外来宾客也在道公的主持下一起敬香祭拜瑶娘,最后由壮瑶同胞唱歌跳舞祭拜“瑶娘”。大型历史壮剧——《瑶娘》,是广西田林县邀请中国戏剧学会著名编剧向远方取材于流传在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的“壮族祭瑶娘”民俗活动为题材而创作,生动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主题,于2010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欧贵婚礼
欧贵,壮语译音,意思是,男嫁女娶、男从女居。女子自由选择丈夫。恋爱自由,婚配自主,恋爱中女子处于主动地位,是欧贵婚姻的显著特点。男女自由恋爱,共同选择欧贵婚姻之后,姑娘即找机会将自己选中的小伙子带到家里,取得父母的默认之后,女方就着手办婚事。在欧贵婚姻的家庭里,一般都是由女主人主持家政,母亲是家庭生产生活的总指挥。由于欧贵婚姻是女娶男嫁,男从女居,所以在纯欧贵婚姻的家庭里,只有母女关系和岳母岳父与女婿(姑爷)的关系,不存在公婆与媳妇的关系;正是由于纯欧贵婚姻的家庭不存在这三大家庭“战争”的根源,所以在驮娘江流域的壮族村寨里,夫妻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销正月”
“销正月”是定安镇壮族群众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意味着过完年了,从农历二月初一开始就要收心好好干活了。活动当天,定安镇的群众聚集在一起,开展祭雨仪式、抢糯饭、送毽子、聚餐“打菜包”百家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该活动被列入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艺术
花扇舞
花扇舞是壮族舞蹈,起源于旧州镇板坚村。清朝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板坚村有数十位姑娘为异姓姐妹,她们团结互助、亲密无间,遇到社交活动均结伴而行,平时扇不离手。与男青年对唱山歌时,习惯用花扇当作绣花圈,模仿绣花动作,转动花扇。此后慢慢规范化。后来,北路壮剧第三代台师岑会明(央白人)前去向黄彩玉请教,学会转扇动作,用到北路壮剧之中,成为旦角的贯串动作,因而北路壮剧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之说。花扇舞经过历代师传、提炼、加工,形成今天的花扇舞及北路壮剧的扇法。
特产
八渡麻竹笋丝
八渡笋因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八渡乡(瑶族乡)为代表正宗产地而得名,作为八渡笋竹之夏笋,是田林县历史悠久的著名传统特产。清代列为皇帝贡品。当时曾由西林县籍的岑春煊(清朝宠官,太子少保后任两广总督)家族每年专人到八渡乡博峨村采购送进京城。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广东省商人逆珠江而上至田林县驮娘江一带收购八渡笋、云木耳,经水路销往东南亚各国。
食用菌
田林县种植的食用菌质量优良、朵大柄短,现年产量约137吨。田林县比较有名的菌类主要是云木耳,云木耳简称黑木耳,是田林传统的出口特产,产品朵大肉薄、晶亮透明,质量好,主要用于食用、药用。各乡(镇)均有出产,但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主要为农户零星栽培和野生。现云木耳的年产量约为10吨。
风景名胜
综述
田林县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自然景观有兴德村第一高峰、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高峰、被称为“桂西屋脊”的岑王老山生态康体养生旅游,三川洞漂流探险游、“南国竹海”生态旅游观光等;乡村民族风情有利周瑶族乡凡昌村伟好屯、潞城瑶族乡三瑶村民族风情游;人文景观有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之一的震惊中外的“马赖”(也称马神甫事件)遗址以及平塘县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定安镇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等。田林县现有国家3A级景区1个,四星级酒店1个,三星级酒店1个,四星级农家乐1个。
重要景点
万吉山森林公园
万吉山森林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田林县南堤路,总面积9495亩,主峰万吉山山顶海拔891.2米与城内入园山门海拔330.5米垂直高差达528米,如此海拔高差,造就了“乐里一城两重天,吉山十里不同景”的迥异气候和景色,城中虽热浪滚滚,山上依然凉爽宜人,四季如春。公园集生态观光、文化创新、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山地运动功能于一体,首期建有游客中心、购物中心、观光塔楼吉昌楼(原名报晓楼)、十全十美六六大顺登山步道、文体运动场馆、十二生肖图腾柱、红色英雄纪念碑园、田林非遗展示馆、休闲文化廊亭、廉政文化阁、祈福墙和正在建吉星湖、映月湖、名木古树园等壮美景观。
钳牙峡
“周马峡”位于流经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弄瓦村的驮娘江上,从六隆镇的周马屯上溯七八百米便到。又名“鸳鸯峡”,土名为“内钳”。“钳”,壮语意为“陡峭”,又因其最险处的江流一分为二,水窄约1米的右支称“钳布”(公),有礁石能通航;水宽达3米的左支称“钳牙”(母),可以通航。以水宽可以通航的一支为名,便叫“钳牙峡”。峡长1.5千米,两岸石壁削立,最高处离水面约360米,左岸即为云南省地界。枯水期,江面最宽处10多米,最窄处3米。
三穿洞
位于田林县平山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西边,距该乡政府12千米左右。百乐河第三次潜流洞下,因而得名。洞口直径约40米。洞分上下二洞。从洞外的麻青石阶进入上洞。下洞也有木板梯通至上洞。上洞宽敞平坦,可容上万人。又分明暗两洞:明洞有“天窗”;暗洞曲折直桶山腹。1895年,在明洞修建云帘寺,有庙宇楼台三座,暗洞有丁木佛数尊。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8月23日获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8月27日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4月21日获“2021年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
2023年2月23日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田林县北路壮剧(文艺演出类)。
2023年7月21日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年度全区平安市、平安县(市、区)”。
参考资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25
田林概况.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田林县.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5
行政区划.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田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4-08-29
田林县简介,田林新闻,田林风光图片,田林下辖乡镇/县域频道.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9-28
田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机构职能.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19
中国铁路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2023-10-20
田林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 年).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田林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地理环境.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走进田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喜看乡村焕新颜⑨ | 田林:推动易地搬迁 群众逐步致富.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田林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汇报.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2021年前三季度百色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2023-10-20
凌云县政协考察组到田林县考察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12
从田林县的三保庙谈起.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历史沿革.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历史图记之西林教案.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畅游百色》田林篇:走进田林 感受壮乡独特文化气韵~.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田林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田林县多举措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3
田林构筑“美丽河湖”风景线.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3
自然资源.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田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1
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10-05
田林县自然灾害救助各类资金申报汇总表.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05
田林县2021年10月11日洪涝灾害情况核报.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19
田林县2022年2月23日冰冻灾害情况核报.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05
黄慧书记带队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集中检查工作.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07
赖文洁.田林人大网.2023-09-25
县长.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罗俊书.广西田林政协网.2023-09-25
田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6
中国共产党田林县委员会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我县召开2023年全县年中工作会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8
广西田林:灵芝里的致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8
田林县2022年投资领域运行良好.中国田林.2023-09-28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县文旅局: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20
田林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 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2022年田林县第十四届体育节“中国体育彩票杯”系列体育活动顺利闭幕.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20
田林县交通运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热闹!壮瑶同胞“祭瑶娘”.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6
女娶男嫁——“欧贵”.广西百色西林县人民政府.2023-10-06
田林壮剧艺术节期间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1-01
西林教案发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10-20
岑氏宗祠.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10-20
信息过滤-国家级名录-百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11-01
信息过滤-自治区级名录-百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11-01
田林瑶族铜鼓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田林定安调.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田林瑶族盘王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田林壮族吼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田林瑶族刺绣技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广西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10-12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47项).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12
田林县文旅局:多彩二月 非遗民俗活动即将开展!.广西百色田林县人民政府.2023-10-12
广西田林:五彩花糯饭喜迎“三月三 ”.人民网.2023-10-20
舌尖上的乡村|瑶家竹筒饭.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食药监人眼中的春节美食②丨广西田林油团、刁镇清汆丸子.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1
方言说美食| Q弹软糯的油团.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1
田林县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瑶娘》开展巡回公演达40场.今日头条.2023-09-28
田林“销正月”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2023-10-06
田林全力打造北路壮剧文化名片.广西新闻网.2023-10-05
烈士张才兴的英雄事迹.广西百色政协网.2023-10-12
向王.博雅人物网.2023-10-05
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9-2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09-25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公布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市、区、旗)名单的决定.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2023-09-25
关于命名2022年度全区平安市、 平安县(市、区)的决定.广西文明网.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