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由榔

朱由榔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汉族朱翊钧之孙,朱常瀛朱常瀛之子,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南明末代皇帝(在位时间1646年12月24日-1662年6月1日)。

天启三年(1623年),朱由榔生于北京桂王府,崇祯六年(1633年),受封为永明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袭封桂王。隆武二年(1646年),在肇庆市称监国。同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刚登基广州市便被清军攻占,朱由榔仓皇逃去梧州市。清军一路追讨,朱由榔一路西逃,辗转在广西湖南逃窜。朱由榔在1646年-1651年的六年里,逃亡各地共达十六次,因而时人称之为“走天子”。永历五年(1651年)冬,受孙可望胁迫去往贵州安隆,孙可望并不尊重他,朱由榔在这里度过了五年安稳却受制于人的生活。直到永历十年(1656年),由李定国将他接往云南昆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攻入云南省,朱由榔逃到缅甸,被缅王收留。永历十六年(1662年)一月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四月在昆明市吴国贵绞死,终年40岁,在位16年。庙号李晔延平王郑经上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今贵州都匀高塘山有其永历陵

学者顾诚认为朱由榔遇事没有主见,只知逃亡,担不起中兴责任。韩继伟教授认为永历政权依靠明朝残余势力及农民军余部也支撑了十六年之久,虽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原正统王朝的政权得以延续,但也起到了凝聚各阶层的作用,在客观上展示了民族原则和气节。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由榔,于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十九日在北京出生。父亲是朱翊钧的第七子朱常瀛,母亲是朱常瀛的贵人马氏。天启七年(1627年),朱常瀛袭爵桂王,前往衡州府(今衡阳市)就藩,朱由榔跟随前去。崇祯六年(1633年),崇祯帝朱由检封朱由榔为永明王。崇祯十四年(1641年),朱由榔娶王妃孝贞纯皇后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大西军首领张献忠攻占湖南长沙,逼近酃县。朱由榔跟随父亲朱常瀛向南方逃亡。经过石期市镇(今湖南东安县境)时与父亲走散,被大西军抓住,依靠大西军中暗藏的明朝官员才逃出。十二月,前往梧州市与父相聚。次年十一月,朱常瀛病故,谥号为端王,死后由三子安仁王朱由楥承嗣。不久朱由楥也突然死去,朱由榔袭桂王。

广东监国

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朱聿键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当初,朱聿键曾对群臣说朱由榔是朱翊钧嫡孙,血统纯正,他没有后代,将来应该由朱由榔继承帝位。朱由榔嫡母王氏认为朱由榔仁柔,没有拨乱反正的能力,希望可以选择其他人。但依旧被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吕大器等坚持请求,于十月十四日在肇庆市被推举监国。丁魁楚被任命为首席大学士兵部尚书,授瞿式为东阁大学士,兼管吏部尚书事。将大顺军余部的何腾蛟等封为大学士;太监王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及其他官员各有任命。

朱由榔自幼失学,对如何有皇帝的仪态一无所知。王坤曾在崇祯朝便得到皇帝信任,他教导朱由榔如何摆出帝王姿态,于是深得宠信。十月十六日,肇庆君臣得知赣州市于十月初四失守的消息,由于赣州距离肇庆并不远,肇庆监国的喜庆被惶恐取代。王坤主张立即逃难,首辅丁魁楚随声附和,大学士瞿式耜等还稍显镇定,但也只延后了四天。十月二十日,朱由榔匆忙逃往梧州市。此举意味着放弃广东省,导致永历朝廷在广东人心大失。

两帝并立

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朱由榔带领部分臣子离开广东后,大学士苏观生联合滞留广东的广东布政使顾元镜、总兵官林察,一同奉请朱聿键之弟朱聿鐭监国,十一初五朱聿正式在广州称帝,改第二年为绍武元年。

十一月初八,朱聿鐭在广州市即位的消息传到梧州。为重拾广东民心,四日后朱由榔回到肇庆市,再于十八日登基称帝,祭告天地,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登基当日,朱由榔在肇庆阅江楼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典礼上除南方各省大臣前来祝贺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也都派遣使节前来祝贺。同时,朱由榔追尊其父朱常瀛为端皇帝,兄朱由楥为桂恭王;嫡母王氏为慈圣皇太后,生母马氏为昭圣皇太后,册王妃王氏为皇后。

登基后朱由榔派兵科给事中彭耀前往广州,以藩王礼节拜见朱聿鐭,规劝其取消帝号。拥立朱聿鐭为帝的苏观生大怒,将彭耀斩杀。又派陈际泰督师前去攻打肇庆市。朱由榔则派兵部左侍郎林佳鼎都御史周光夏率兵回击。十一月二十九日,永历军与绍武军在三水区城西进行内战,绍武军被击退。苏观生再令广东省总兵林察联同新降的海盗等数万人反击,永历军队大败。正当绍武政权占据上风之时,清兵在佟养甲李成栋的统率下已连取潮州市、惠州,临近广州市附近。十二月十五日,清兵利用缴获的地方官印,发出太平无事的消息,再在作战时令前锋以帕包头,伪装成明朝军队,出其不意地攻占广州。朱聿鐭苏观生自杀殉国,广东沦陷。

颠沛逃亡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朱由榔听从王坤的意见逃入梧州市。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李成栋由广东三水进至高明区,留守肇庆市的明两广总督朱治涧不战而逃,李成栋便派部下罗成耀留镇肇庆,自己则领兵进攻梧州,梧州守将陈邦传弃城而逃。而在肇庆被攻之时,永历君臣就自梧州分途逃命,朱由榔自梧州北上时,身边跟随的臣子已经很少了。朱由榔打算逃往平乐县李成栋的军队却随即赶来,朱由榔又逃到桂林市,于是在靖江王府安顿休息下来。

永历元年(1647年)二月,李成栋率兵接连攻占梧州市、平乐后继续北进。朱由榔于是想要逃往湖南省投靠武冈市总兵刘成,瞿式耜对此坚决反对,认为不该逃走,而是留在此地方便控制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两省。在他的极力劝说下,朱由榔逃往广西全州,瞿式耜自己留守桂林。三月,瞿式耜与总兵焦琏在桂林抵抗清军,斩获敌首数千级,平乐得以收复。刘成胤随后表面派兵支援全州县,实际上抵达桂林后却四处索取财物,还趁机弹劾王坤将其赶走。四月,朱由榔在刘成胤唆使下还是逃往湖南武冈,改为奉天府,把政事都交给他处置。八月,清军进逼武冈,朱由榔发现刘成胤打算把他献给清军作为投降的诚意,急忙连夜逃出,经过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今湖南靖县)进入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在此安营扎寨修整了一段时间。此次逃难极为凄惨,过半的官吏遭遇死伤。九月,朱由榔到达广西柳州,遇到当地土司正在城内作乱,朱由榔的船只被流矢射中,慌忙中逃往象州县。此前,焦琏桂林市拼死抵抗清军,因为广州市情况有变,清军赶往广州。桂林才稍显安定,湖南十三镇将郝永忠何腾蛟等又接连赶来,将桂林划分区域,交给诸将镇守。阳朔、平乐县被焦琏收复,桂平市陈邦传收复,双方随后合并收复梧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省稍定。十二月,朱由榔返回桂林。

反击失败

永历二年(1648年)清江西提督金声桓王得仁擒杀巡按董学成宣布反清复明,随后金声桓修书招降李成栋,李成栋受诏宣布加入反清复明。此时的永历军队在桂州多次战胜清兵,收复梧州。何腾蛟、陈友龙等接连收复全州、武冈市、宝庆,湖南省形势向有利局面发展。瞿式耜于是上书请求朱由榔返回桂林市,以图湖北。但李成栋认为此时形势大好,于是派人迎接朱由榔回到肇庆市,朱由榔于七月抵达。五月,金声桓、王得仁在赣州市作战,当时清军已弹尽粮绝,但为解南昌市之困而离开。八月,李成栋亲自率兵前往赣州,致信招降赣州守将,赣州守将回信表示愿意,实际却趁金声桓王得仁撤退之后,在附近搜刮粮食,加固城防。十月,李成栋到达赣州,赣州守将趁机开城出战,李成栋军猝然被攻,阵势大乱,损失严重,他受此挫折,当即返回广州市。赣州清军因此重新休整,南昌的清兵援军也及时到达,江西省局势逐渐变得不利。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清军以优势兵力攻占长沙市湘潭市等地,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三月,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市覆亡;重新休整进入江西的李成栋部下在信丰县作战失利,李成栋溺亡,江西全省被清军攻陷。湘赣两省失陷的消息传至肇庆市,举朝惊惶。李成栋部将杜永和依靠行贿,使众将推举自己继承李成栋大军,他派部分军队留守大庾岭,自己则率领其他部队返回广州市。朱由榔于是派与李成栋同乡的戎政侍郎刘远生,前往广州慰劳将士,想要接管两广总督职务。但杜永和掌握着两广总督大印,公然持印行事,朱由榔只能默认其地位。然而杜永和毫无远志,一味享乐,又无法节制原本与他同地位的将领,广东省形势由此大变。

永历四年(1650年)正月,清军派兵攻陷广东的南雄市韶关市等地,永历群臣再次逃至梧州市,广州随后陷落。瞿式耜张同敞桂林市被清将孔有德俘获后残忍杀害。清军重新占领湖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永历君臣得悉广州市、桂林陷落,仓促逃往浔州,浔州守将陈邦传见状决意降清,打算挟持朱由榔献给清廷。朱由榔得知后向南宁市逃窜,从官的船只被陈邦傅劫掠一空,仅剩朱由榔及严起恒等少数官员安全抵达南宁。陈邦傅为了向清廷投诚,杀害南明忠将焦琏。十二月,永历朝廷辖地全失,清军又逼近南宁,朱由榔只得求助大西军余部孙可望,他派人前往封孙可望为“冀王”,希望他能派兵来援,孙可望却因为他自封“秦王”已久,不愿接受“冀王”称号。次年二月,清军逼近南宁,孙可望派兵支援南宁,也是逼迫朱由榔封其“秦王”,大学士严起恒因此被逼跳水而死,但朱由榔最终还是同意。十二月,清军占领南宁市,永历朝廷失去最后一处管辖地,只能前往孙可望辖境内的贵阳躲避。

联合抗清

永历五年(1651年)四月,孙可望派冯双礼等领兵进攻沅州(今芷江侗族自治县),由于清军守将只有三千,冯双礼当天便成功占领州,之后移兵上攻辰州。清军守将沈永忠领兵竭力防守,双方一度陷入胶着。同年冬,朱由榔到达贵州安隆,此时他的随扈仅剩下百余人。孙可望安排心腹把持朝政,军队驻扎在行宫外,对朱由榔进行严格监管和看守。由于朱由榔失去了统治区域,也没有财政收入,小朝廷的生活开支都依赖孙可望,孙可望每月给予小朝廷膳金二十两,米十石,宫眷内臣只能喝薄粥,内臣需要自己砍柴烧水,宫婢只能自己做饭食用。住的是墙壁损坏的房间,睡的是简单的凉席,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朱由榔的三个儿子都先后夭折了。

永历六年(1652年)四月,李定国率部进入湖南省,会合冯双礼部于五月中旬进攻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沈永忠派总兵张国柱前往救援,清军大败,明军趁胜连克靖州、武冈市。沈永忠势力不敌,一路逃窜岳州,湖南文武官员也随军逃窜,接连多地被孙可望及李定国部下夺得,仅剩辰州仍在负隅顽抗,岳州、常德市仍在清军控制下。六月,李定国率军由武冈直攻全州县,歼灭全州清军。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知不敌,随后自杀。李定国于是接连收复了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府县,八月广西全省均告平定。九月,李定国便率军进攻衡阳市,留守广西的兵力单薄,被清平南王尚可喜趁机进攻。永历七年(1653年),梧州市、桂林被清兵重占,李定国曾尝试再次进攻桂林,但未能获胜。李定国于是改变策略,向广东省进攻,遭遇清军强硬回击,未能成功。

永历八年(1654年),朝廷大臣马吉翔和太监庞天寿怂朱由榔“禅位”于孙可望,孙可望的野心昭然若揭。朱由榔于是和部分朝臣密议,决定利用大西军中的另外一个将领李定国与孙可望的矛盾,除掉专横跋扈的孙可望,以便重振朝纲。但李定国的“护驾”队伍还未抵达安龙县,得到密报的孙可望马上派遣自己的心腹郑国带领队伍到达安龙,亲自质问朱由榔,朱由榔在郑国的威逼之下违心下诏将参与此事的朝中十八大臣全部处死,而忠心耿耿的十八大臣至死皆不承认朱由榔参与此事。

穷途末路

永历九年(1655年),朱由榔再次派使臣赴南宁市孙可望“逼”之事,次年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国至安龙与朱由榔相见,君臣相抱持痛哭。三月,李定国率部护送朱由榔自贵州安龙到云南昆明市,朱由榔随后把昆明改为滇京。永历十一年(1657年)八月,朱由榔下诏削去孙可望的爵号,孙可望于是举兵与李定国在曲靖市交水对战,孙可望大败。之后公开降清,导致西南军的虚实都被清军所知。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廷于是利用南明内讧,派三路大军入攻云贵高原等地,南明军全线溃败,贵州省、昆明接连失守。次年,清军继续西进,朱由榔于是逃往腾越。清兵击败南明军白文选部,在磨盘山击败李定国部。朱由榔又从腾越向缅甸撤退,此时大批官员离开永历朝廷另寻出处,朱由榔被缅甸王莽达收留,但进入缅甸境后,朱由榔很难同抗清势力保持联系,且缅甸当局也并未给予他们正式的官方接待,仅是允许他们在此避难。永历及群臣被缅方居住在几间用竹编建造的房子里,生活物资的获取只能通过和当地人交换获得,处境艰难。李定国与白文选多次想要入缅营救,但都没能成功。

身死国灭

永历十四年(1660年)在吴三桂的请求下,清兵进攻缅甸。随后在永历十五年(1661年)五月二十三日,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八月,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朱由榔侍从近卫,以及随队逃难的官员数十人,其行宫中的财物女子尽被缅军掠去。朱由榔本想自尽,被侍卫以侍奉太后为由劝阻,才没能自杀。永历十六年(1662年)一月,缅甸新国王将朱由榔及其太子、皇后、皇太后等人献给吴三桂,吴三桂将朱由榔等人带回昆明市。四月十五日,朱由榔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吴国贵用弓弦勒死,终年40岁。

朱由榔死后庙号昭宗,延平王郑经上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施政举措

清顺治三年(1646)十月,朱聿键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随即被害。按照明朝的继承制度,朱由榔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监国于肇庆市,以肇庆府署(今城中路丽谯楼)为行宫,改称“永明宫”,封丁魁楚吕大器、瞿式耜为大学士。十一月在肇庆即帝位,为明朝抗清的最后一位君主。以翌年为永历元年(1647)。朱由榔势单力薄,为寻找出路,一方面加强与郑成功的联系,另方面采取了联合农民军抗清的策略。

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前后16 年,永历三年下令开辟鼎湖山天溪路;在肇庆建文华殿,并在文华殿开科取士;曾在肇庆开铸“永历通宝”铜钱。

人物评价

作为南明最后一位帝王,顾诚教授在其著作的《南明史》评价:朱由榔遇事毫无主见,用人又不当,实在承担不起中兴重任。明末文学家张岱评述说:“永历帝遇事只知逃亡,黄道周瞿式耜想要效仿南宋连立二王,谁知帝王家却是如此庸碌,想要与他们图谋大事,是万万做不到的。”

韩继伟教授在其著作《从亡国悲情视角看南明永历王朝存在的三个时期》中写道:朱由榔所率领的南明永历朝廷虽然经历了初期的颠沛流离、中期的困顿屈辱以及后期的穷途末路,但这面旗子一直没有倒下,这个符号一直没有消失,直至最后的坚守,一直没有投降,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各阶层合力抗清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极为有限,虽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所谓中原正统王朝的政权得以延续,但客观上是维护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上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原则和气节。

家族成员

祖辈

高祖父:朱厚熜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高祖母:杜康妃孝恪杜皇后(明世宗之妃)(追尊),谥号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后,葬金山后迁葬清永陵

曾祖父朱载坖朱载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曾祖母:李彩凤李彩凤(明穆宗之妃),谥号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圣皇太后,葬于清昭陵

祖父:朱翊钧,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祖母:李敬妃,孝敬太皇太后(明神宗之妃)(追尊)

父母

父亲:朱常瀛,明礼宗(明神宗第七子)(追尊)

嫡母:吕雉,孝钦端皇后(追尊)

嫡母:王氏,慈圣皇太后,谥号孝正庄翼康圣皇太后,葬于南宁市

生母:马太后,昭圣仁寿太后,在清廷供养下活到72岁

妻妾

王皇后,谥号王皇后。生皇三子,皇四子,皇六子

戴贵人,生皇五子

杨贵人,生皇七子

苗族妃,不详

某嫔,姓不详

儿子

长子怀愍太子朱慈爝,逃亡途中失散,后追封

二子悼太朱慈䇅,逃亡途中失散,后追封,今日肇庆市桂林市有朱慈后裔,并续修了家谱

三子哀愍太子朱慈煊,绞杀于昆明府

四子沅哀王朱慈,(早殇)

五子朱慈炜朱慈炜(早殇)

六子朱慈熠朱慈熠(早殇)

七子朱慈焯朱慈焯(早殇)

轶事典故

帝王之相

朱由榔被吴三桂抓住后,身着大袖袍,用黄带束发,举止端庄。有兵士参拜他,朱由榔则静坐,既不看他们也不说话。于是有清兵愤骂吴三桂,称他享用了明朝的厚禄,为什么一点都不感激明朝恩德。然后对他的部众说这才是天子,侍奉他会得到百世的功德。于是八旗将士都跪拜下来称呼皇帝,还剪掉头发,自称平汉王商议起事,反抗清廷,事情败露后被杀掉。

祈求天主

南明政权还曾寄希望于天主教隆武二年(1646年),澳门葡萄牙向南明支援三百士兵及大炮数门,使南明收复不少失地。永历二年(1648年)10月,朱由榔再次派人前往澳门求援,澳门向其支援火枪百枝。为了感谢传教士的帮助,朱由榔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皇太子朱慈煊都先后接受了天主教洗礼,其中还包括数名嫔妃、朝政要员,仅朱由榔本人未受洗礼。后来王太后直接派遣使者向罗马教皇求援,在信中她祈求“天主保我国中兴太平”,并表示愿意接受更多的天主教徒来传教。但此信在两年后才送到欧洲教廷,教廷内部对此没能达成一致,当回信送回中国时,已经是永历十二年(1658年)8月,南明已在瓦解边缘。

鸡鸣于桥

康熙帝元年(1662年)三月十三日,朱由榔及其一行人被押解带到昆明,当时天色为明,一行人正来到南城外的玉带河畔准备过桥,忽有一只公鸡啼叫,引起附近的鸡鸭都叫嚷起来,当地老百姓被这种声音惊醒来到街上查看,却看见被押解的朱由榔一行人,百姓们知道皇帝这一去很难有生机,都痛哭起来。后来这座桥便被称之为“鸡鸣桥”。

相关遗迹

逼死坡

在今天昆明华山西路的利昆巷,民间一直称其为“逼死坡”。过去因为这里枝繁叶茂,山坡地形像妇女梳头的篦子,于是被叫做“篦子坡”。后来朱由榔及其家属一行人被押解到昆明,在此被吴三桂绞死。人们愤怒吴三桂投靠清廷,杀害明朝君王的行为,利用谐音将“篦子坡”改名为“逼死坡”。清廷曾经为了名声考虑,下令改名为“升平坡”,但并没有得到民间认可,人们依旧称呼此处为“逼死坡”。清亡后,有人在朱由榔遇害地点竖立碑石,碑上依旧可以看见写着:明永历帝殉国处。

衣冠冢

史书记载,吴三桂在杀害朱由榔后,将其毁尸灭迹。民国十年(1921年)都匀市奉令修志,在大坪镇的一处高山上,发现有两座王坟,其中一座名为桂王,而朱由榔早期封号便是桂王。根据当地扶姓家族说当年他的先祖扶纲曾在明朝任大学士,因不愿降清而回乡隐居,回乡后便派人搜集衣冠建立此墓。

都匀县县令经过查实后,认为此处确是朱由榔衣冠冢,于是为其树碑立传,碑文“大明永历皇帝陵”。墓高3米、径6米,碑高1.62米,宽0.81米、厚0.13米。衣冠冢的左边是编修涂宏的发冢,右边是节愍侯邬昌琦的衣带冢,他们是在咒水之难中死去的大臣。1997年都匀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明永历皇帝陵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着手修复帝陵,在前边加修了上下山的双向百级石阶,供游人拜。曾有人在其中挖掘出骨头,但当时认为这里是衣冠冢,所以没有完全开发。

研究书目

影视形象

1991年电影《江湖八面风》:车悦饰演朱由榔;

2004年电视剧《长河东流》:谢震伟饰演朱由榔;

2015年电影《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于和伟饰演朱由榔;

2016年电视剧《龙珠传奇之无间道》:黄海冰饰演朱由榔

参考资料

解谜都匀“明永历皇帝陵”.都匀市人民政府.2023-04-22

朱由榔,在肇庆称帝的唯一人.今日头条.2024-04-09

明季南略.豆瓣读书.2024-04-06

明史(全八册).豆瓣读书.2024-04-06

南明史.豆瓣读书.2024-04-06

江湖八面风.豆瓣电影.2023-07-13

长河东流.豆瓣电影.2023-07-13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豆瓣电影.2023-07-13

龙珠传奇之无间道.豆瓣电影.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