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
孔有德(?—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军事人物。
孔有德早年家境贫寒做过矿徒,明天启元年(1621年),孔有德与同乡耿仲明投奔明总兵毛文龙,随毛参与镇江大捷一战。孔有德因骁勇善战被毛文龙收为养孙,并赐名“毛永诗”。毛文龙被杀后,孔有德与耿仲明逃往山东登州投奔山东右参议孙元化,被任命为登州参将。崇祯四年(1631年),孔有德奉孙元化之命前往大凌河(今辽宁锦县)救援祖大寿中,率兵发动“吴桥兵变”。“吴桥兵变”后,孔有德率军攻下登州,后明廷调兵围攻,孔有德见登州不保,于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率军队和家眷转投后金,得到皇太极的亲自接见。孔有德投降让后金得到了急需的先进武器鸟铳、火炮等,弥补了后金的短板,使明朝和后金的实力此消彼长。在日后后金对明朝的作战中,孔有德为皇太极屡立功劳。顺治元年(1644年),孔有德参与清军与李自成在山海关区内的大战,李自成被打败。
清顺治帝三年(1646年),孔有德被授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后受封定南王,率军进攻广西壮族自治区,于顺治七年(1650年)攻克桂林市,改桂林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并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攻占广西全境。顺治九年(1652年),在于南明将军李定国的作战中战败,遭南明军围困桂林,最终自刎而死。清政府追谥“武壮”。
皇太极认为他为国家付出了辛勤努力,在各种任务中,他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招抚山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国家有着裨益。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孔有德大约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字瑞图,原籍山东省,后流落到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盖县),故称作盖州卫人。早年家境贫寒做过矿徒。
天启元年(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克辽东,孔有德与乡人耿仲明逃亡到皮岛,投靠明朝将领毛文龙。同年,毛文龙率领一百九十七人的明军攻破了后金的镇江堡(今丹东市东北九莲城),史称“镇江大捷”。孔有德在是役中骁勇善战而受到毛文龙赏识,被收为养孙,改名为“毛永诗”。毛文龙因功被晋升为东江总兵官,孔有德也晋升为参将。
吴桥兵变
自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毛文龙部以辽东沿海金州、椵岛一带为根据地,屡次袭击后金的后方,给后金造成了威胁。然而这支部队军纪败坏,不听明朝政府指挥,冒领军饷,骚扰地方,引起明政府的忧虑。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明朝将领袁崇焕借机处死毛文龙,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孔有德认为毛文龙没有罪过,却遭受了杀戮,心中充满了不平。因此,孔有德离开了皮岛,投靠登莱巡抚孙元化,后被任命为登州(今山东蓬莱)步兵左营的参将。
崇祯四年(1631年),爱新觉罗·皇太极率后金兵攻大凌河城,明朝将领祖大寿受困城内。孙元化命令孔有德从海上前去援救,后因海上风大,船行不便,遂改从陆路。闰十一月二十七日,孔有德率领的部队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风雪,部队给养不足。一位军士因饥饿夺吃富户王象春家的鸡犬,富户之子强令孔有德处置军士,孔有德对违纪的士兵罚以贯耳游营。这引发了士兵们的不满,他们发动了骚乱,并纵火焚烧了王家庄园。同时,肩负买马之责的李九成把孙元化发放的买马钱花尽,恐遭非议,并煽动孔有德一起叛变,孔有德率兵响应,发动兵变,史称“吴桥兵变”。孔有德的部下陈继功、李尚友、曹得功等五十多人,聚集了几千人,掠夺了临邑县、凌商河,破坏了齐东,围攻了德平,攻破了新城,进行了杀戮。孙元化和山东巡抚余大成都力主安抚孔有德,发檄文要求各县不要袭击他们,孔有德退返登州城外。
背明投金
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孔有德率众返登州,登州守将耿仲明与都司陈光福及杜承功、曹德纯、吴进兴等十五人为内应,引明军入城,攻陷登州,孙元化战败自杀未遂并为孔有德所俘。孔有德感念对孙元化的恩情,允许他们航海离开,同时旅顺副将陈有时、广禄岛副将毛承禄背叛明朝,投靠孔有德。孔有德自号都元帅,铸印置官属,四处攻击和掠夺。孔有德率领军队在攻陷了黄县、平度后,围攻莱州,山东巡抚徐从治在城墙上被炮弹击中身亡。孔有德伪装投降,诱使登莱巡抚谢琏出城后将其杀害。崇祯遣巡抚朱大典督诸军往镇压, 孔有德战败,撤退至登州并设防。登州有地利,易守难攻。朱大典在城外筑起长围围困登州,孔有德见登州不保,带着家人和财宝出海。
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孔有德率领残部逃离了水城,向海上逃亡。但途中遭遇明朝总兵黄龙率水师的阻击,孔有德等人退至双岛龙安塘,由于粮食耗尽,孔有德、耿仲明等余部逃至盖州市。四月,孔有德带着一百多艘船只,以及将士和家眷一万多人投降后金,同时带去了西洋火器和匠人。爱新觉罗·皇太极亲率诸贝勒出沈阳市十里迎接孔有德,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在浑河岸设宴款待他,后被任命为都元师,并赐予敕印,驻扎在东京(又称新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区东太子河右岸新城村)。因总兵黄龙曾阻击过孔有德,孔有德怨恨黄龙,决心报复。同年黄龙派水师追击清军鸭绿江,孔有德引清军袭取明海上据点旅顺,黄龙战败并自刎,守城士卒及家眷也全部遭屠戮。
崇祯八年(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命孔有德与贝勒同列一班,并派官员为他们设立营地,被孔有德婉拒。他驻军辽阳市,爱新觉罗·皇太极重新为孔有德的军队确定旗制,并称其率领的军队为“天佑兵,所部军不隶八旗汉军(汉军)。八月,孔有德随爱新觉罗·皇太极由大同市进入边境,带领八十人击败了明军,立下战功。
封为藩王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清代”,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命孔有德等从贝勒杜度护重殿后。崇德二年(1637)二月,孔有德随爱新觉罗·阿济格攻皮岛。崇德三年(1638年),孔有德随清太宗攻锦,他率领部队使用火炮攻占了戚家堡、石家堡和锦州城西台,还降服了大福堡、大台一和五里河台,并俘虏三百七十九名男子,后将其杀害。
崇德四年(1639年),孔有德率领军队攻打松山,以炮击城东隅台,摧毁台上药品,导致自燃,歼灭明军,又攻占了道旁台。他同时指派部下以炮击松山的南。在攻城过程中,他亲自率领部队攻打郭门,耿仲明、马光远、可喜、石廷柱等人辅佐他,至次日下午,城墙被孔有德的军队摧毁,但因明朝守将金国凤在夜间对城墙进行了修整,城池的防守非常坚固。孔有德率领军队进行攻击,但未能成功。崇德六年(1641年),孔有德率兵轮番围锦州市,并击败了明朝的杏山师。次年,松山、锦州相继下被孔有德攻占。此后,他的军队归属正红旗。崇德八年(1643年),孔有德随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攻中后 所、前屯卫。
攻打南明
顺治帝元年(1644年),孔有德随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入关,在山海关区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十月,他又追随定国大将军爱新觉罗·多铎多铎西讨李自成。顺治二年(1645年),他在平定陕西省后,并参与攻克扬州市、南京和江阴等战斗。同年八月,大军回朝,孔有德被赐予丝绣朝衣、马匹、黄金和白金等奖赏,但仍镇守辽阳市。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孔有德被召回京师,八月,他被任命为平南县大将军,率师南征朱由榔,孔有德等人定策自湖广下江西赣南入广东省。次年春,他攻占了长沙市、衡阳市、湘潭市,并克服了祁阳市和宝庆。他继续向前进攻武冈市,南明桂王逃往桂林市。孔有德又攻占了黔阳和沅州,俘虏了南明桂王的儿子朱尔珠等27人,降服了南明将领刘承胤等47人,俘虏的士兵超过2000人,马步兵超过68000人。他的战绩传到朝廷,被赐予250两黄金的奖赏。
顺治帝五年(1648年)春,孔有德攻克辰州和湖南省的各个郡县。此外,他还夺取了贵州省的黎平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县,并成功招降了铜仁市、全州、兴安县和灌阳县等地的苗族部落,共计290个部落。他还解救了被俘的明宗室荣王子松等人,以及许多其他高级将领和官员。
身死桂林
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孔有德被改封为南王。他被命令率军往征讨广西,攻克全州、桂林、梧州市、柳州市、南宁市等,南明永历退至广南。十月,孔有德的军队抵达衡州,击败了郑思爱,并在燕子窝一战中俘虏并斩杀了他。随后,他们攻克了永州,并击退了南明将领胡一青的进攻。
顺治帝七年(1650年)春天,孔有德攻破了龙虎关,歼灭曹志建,并继续进攻武冈,俘获了刘禄、胡光荣等人。进忠受伤逃走,孔有德夺取了靖州。随后,他们继续战斗,击败了兴宁的守军,俘获了黄顺祖、林国瑞等人,并招降了文明等五万人。军队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攻克了全州县。十二月,孔有德进攻桂林市,明朝的桂王逃至南宁市,留守大学士瞿式耜在战斗中阵亡,有德王斩杀了靖江王以下数人,俘获了数名将领和官员,桂林和平乐县等附属县向孔有德投降。
顺治帝八年(1651年)正月,孔有德王上奏请求将桂林设为藩属驻地,并派马蛟麟、线国安攻取梧州市、柳州市,并控制周边的州县。孔有德王进驻宾阳县后,再次派遣国安等人分三路进攻,夺取了思恩、庆远等地,明朝将领陈邦传率领浔州来投降。南明的桂王逃至广南,南宁也被攻陷。
顺治九年(1652年)四月,孔有德王上奏请求离职。五月,孔有德王率领轻兵前往贵州省,以柳州作为后援。南明将领李定国率军从黎平县出发,攻占了武冈市,切断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清军与湖南省的通道。七月,李定国攻破了全州军,围攻了桂林市。由于桂林守军人数稀少,孔有德无法抵挡敌军,自缢身亡,孔有德死后清廷追赠谥号为“武壮”。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顺治七年十一月(1650年),尚可喜攻破了广州市,孔有德攻破了桂林。瞿式与大将张同敞一同安坐等待清军的擒拿。孔有德见到他们时,劝他们投降,瞿式耜回答道:“我作为男子,怎么能丢失自己的身份呢?”孔有德说:“我是孔子的后裔,也还顺从,先生为何固执不变呢?”张同敞听后,指斥孔有德自称孔子后裔是对孔子的侮辱。在瞿式耜和张同敞被囚禁了四十多天后,接受了斩刑而死。
人物评价
皇太极称赞孔有德:“皇太极:都元帅远道从戎,良亦劳苦。行间诸事,实获朕心。招抚山民,尤大有裨益。不谓劳顿之身,又遭衔之失。伫闻痊可,用慰朕怀。“皇太极认为他为国家付出了辛勤努力,在各种任务中,他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招抚山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国家有着裨益。但皇太极对他的劳累和受伤感到惋惜,听闻他已经康复,对此表示慰问和安慰。
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评价孔有德为“崇祯间有三叛臣,其首恶为孔有德”,认为崇祯时期出现的三名叛徒之一,其中最为恶劣的就是孔有德。
清末民初政治家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评价孔有德,“有德、仲明,毛文龙部曲;可喜,东江偏将;志祥又文龙部曲之余也。陈文龙不死,诸人者非明边将之良?大寿大凌河既败,锦州市复守,相持至十年。明兵能力援,残疆可尽守也。李世民抚有德等,恩纪周至,终收绩效。其于大寿,不惟不加罪,并谓其“能久守者,读书明理之效”。推诚以得人,节善以励众,其诸为兴王之度也欤”,肯定了孔有德的功绩。
研究书目
《清史稿·列传二十一》
《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
《清史稿·本纪三·太宗本纪二》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清史稿·列传二十一.ctext.org.2024-04-24
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ctext.org.2024-04-24
清史稿·本纪三·太宗本纪二.ctext.org.2024-04-24
长河东流 (2008).豆瓣电影.2024-01-19
南岳奇人王船山 (2010).豆瓣电影.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