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兴安县

兴安县

兴安县(Xing'an county),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北和资源县交界,东与灌阳县接界,南与灵川县接界,西和西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接界,境域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下辖6镇4乡,全县常住人口30.64万人,县政府驻兴安镇三台路51号。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为统一大业在兴安县境内成功开凿灵渠。灵渠开凿后,兴安便成为南北交通要冲,是历史上广西境内最早列入中央政府统一建制的县份之一。宋乾德初废除溥州,恢复全义县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因与宋太宗赵匡义名相讳,取“兴旺安定”之意把县名改称兴安县。1949年11月20日,兴安解放,隶属桂林专区管辖。1998年,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兴安县隶属桂林市管辖。兴安县地处江南古陆西段东南缘,湘桂褶皱带的北部。地层分布广泛,其中泥盆纪占全县面积的50%。兴安县的地形多样而复杂,西北和东南为山地,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东南部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形成两大山系之间的狭长谷地,称“湘桂走廊”。兴安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2℃,年平均降雨量为1942.9毫米。

兴安县盛产水稻、柑橘葡萄、玉米、银杏、孟宗竹等,是“全国矿粉之乡”“中国毛竹之乡”“中国银杏之乡”“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农业蜜桔核心示范区”。兴安县是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交汇之地,拥有灵渠猫儿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乐满地休闲世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公园等旅游资源,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县”。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174.55亿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4.3%和47.2%。

命名

兴安县唐称临源县全义县,宋始称兴安县,取“兴旺安定”之意。

历史沿革

秦至明清时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为统一大业在兴安县境内成功开凿灵渠。灵渠开凿后,兴安便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秦人筑城护渠,派吏治辖,是历史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最早列入中央政府统一建制的县份之一。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县境属始安县地,隶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划始安县地,今县境设置临源县,隶属桂州大历三年(768年),改县名为全义。后晋开运三年(946年),于县境设溥州,并把县名改称德昌县,隶属溥州。宋乾德初废除溥州,恢复全义县名,隶属静江府。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因与赵光义赵匡义名相讳,取“兴旺安定”之意把县名改称兴安县。兴安县元属静江路,明清时期属于桂林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2年隶属漓江道,民国3年隶属桂林,民国16年隶属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隶属桂林民团区,民国23年隶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29年隶属桂林行政监察区,民国31年直属广西省政府,民国33年隶属第八区,民国36年直属广西省政,同年四月隶属第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1月20日兴安解放,隶属桂林专区管辖。下辖湘源区、高源区、高尚区、严道区、西安区、两金区6个区;首善镇和界首镇两个镇。1950年3月撤乡改为“区村制”。全县有10个区和2个县辖镇,即城关区、湘漓区、湘源区、高源区、高尚区、俸义区、道冠区、西安区、华江区、两金区、界首镇、溶江镇。同年5月,全州县属的兴田、福里(即百里村)、下界首划归兴安县。

1951年4月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时,将俸义区撤销,解放前原俸山乡所属的10个村划归城关区,原急义乡所属的14个村划归高尚区;县辖界首镇撤销划归湘源区;县辖溶江镇撤销划归西安区,全县共9个区,即城关区、湘漓区、湘源区、高源区、高尚区、道冠区、西安区、华江区、两金区。1952年上半年结合土改复查工作先后撤销了行政村,建立小乡,实行“区、乡”建制。7月资源县的五排区划归兴安县。同年,10月将城关区、湘源区、湘漓区、高源区、高尚区、道冠区、西安区、华江区、两金区、五排区更名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区。1953年4月,将十区的塘垌、江口、猴背、冲坪4个乡划归九区成立两金瑶族自治区。同年6月将五区所属的东乐乡彩脚片5个村划归临桂县。同年7月将十区成立五排苗族自治区。1954年3月将五排苗族自治区仍划归资源县。同年7月又将城关区所属4条街合并为区辖城关镇。1955年12月两金瑶族自治区所属的猴背乡仍划归资源县五排苗族自治区。

1956年秋,全州县凤凰区宅福小乡的宅福田、仰田、紫福田、屯川村,畔毗小乡的龙井塘、铁炉塘、水岗头、月亮山、枫木山李家划归兴安。12月撤区改为乡建制,划为14个大乡,即:护城乡、界首乡、会龙乡、协力乡、力头乡、俸山乡、漠川乡白石乡、高尚乡、上桂乡、南山乡、严关乡、溶江乡、华江乡;一个城关镇和两金瑶族自治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全县划为7个人民公社,即:火箭人民公社、上游人民公社、高峰人民公社,、东方红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战斗人民公社、八一人民公社。1959年3月将火箭人民公社分为护城、高泽2个公社;新建立城关镇城市人民公社;将上游、高峰、东方红、东风、战斗、八一等公社名称改称界首公社、漠川公社、高尚公社、溶江公社、华江公社、两金公社。同年将两金公社的中禄、大新、寨田、柳田、旧屋生产大队划归龙胜各族自治县。高尚公社的内南五村(包括上马石、新岭脚、宾洞、柘木岩、颜家界上、东山、蒲源、鲤鱼井)和四村(包括绕竹、小北、田厂、大塘田等)划归灵川县管辖。

1960年4月,原灵川县的灯塔、廖家、沿严三个大队划归兴安县,后改称廖家大队。1961年6月,将原来的9个公社调整为17个公社,2个镇,17个公社即护城、塘市、道冠、崔家、界首、会龙、力头、高尚、上桂、南山、漠川、白石、溶江、司门、严关、华江、两金公社。2个镇,即城关镇、界首镇。同年冬将两金的塘垌大队划归资源县,江口、银矿、珠玻、皮帽大队划归龙胜各族自治县。老书大队和新文大队的7个自然村划归灵川县。1962年6月,实行建区划社。将原公社合并为12个区(镇),即护城区、界首区、会龙区、崔家区、漠川区、白石区、高尚区、严关区、溶江区、华江区、金石区和城关镇共12个区(镇)。后来又将会龙、崔家2个区合并为湘漓区。1966年,改区为大公社,成立护城、严关、溶江、界首、湘漓、漠川、白石、高尚、崔家、华江、金石等11个公社及兴安镇。

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将原来的12个公社(镇)改称12个乡(镇)。即:护城乡、湘漓乡、漠川乡、白石乡、高尚乡、崔家乡、严关乡、华江乡、金石乡、界首镇溶江镇和兴安镇。198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华江乡改为华江瑶族乡。1995年元月兴安镇与护城乡合并为兴安镇。1998年,桂林市桂林地区合并,兴安县隶属桂林市管辖。1999年湘漓乡改为湘漓镇,严关乡改为严关镇,高尚乡改为高尚镇。2005年溶江镇与金石乡合并为溶江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兴安县位于桂林市北部,地处北纬25°17′-25°55′,东经110°14′-110°56′之间。东西距70千米,南北距68千米。北和资源县交界,东与灌阳县接界,南与灵川县接界,西和县西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接界,东北与全州县相连,东南靠灌阳县,西南邻灵川县。县域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

地质

兴安县地处江南古陆西段东南缘,湘桂褶皱带的北部。地质发展历经前泥盆纪地槽(约25~4亿年前),晚古生代地台(约4~2.3亿年前)和中新生代陆缘活动带(2~3亿年前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地层由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其中,泥盆系得天独厚,分布最广,占全县面积的50%。兴安县内岩浆岩分布不多,面积222平方千米。种类单一,主要是加里东期酸性侵入岩,分属猫儿山老山界、海洋山3个岩体。兴安区内经过了加里东、印支、燕山3次性质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3次地壳运动,由于不同期构造发育方向的相同性和基底构造的方向和基底构造对盖层构造的控制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力学的关系,区内褶皱、断裂的形成主要是受北西、南东方向构造挤压力作用,褶皱和断裂构造均沿着北东方向有规律的展布,形成了猫儿山背斜、兴安复向斜、海洋山穹窿等褶皱构造和溶江、白石等区域性大断裂。

地形地貌

兴安县的地形多样而复杂,西北和东南为山地,山峦重叠,沟谷溪流纵横。西北部为老山界山系,逐渐向西南倾斜。东南部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并逐渐向东北倾斜。形成两大山系之间的狭长谷地,称“湘桂走廊”,其间有土岭、石山、河谷平原。走廊中部的越城岭是制高点,湘江和灵渠由县城东郊分水塘的东北和西南低处方向分流。整个地形恰似一只展翅的蝴蝶,东北角形似蝴蝶的头,西南角形似蝴蝶的尾,东南和西北形似展开的翅膀。兴安县的山脉分属越城岭山系和都庞岭海洋山系。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111个,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36个。

气候

兴安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有霜期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2℃,极端最低气温为-5.8℃,极端最高气温为39.1℃。平原地区年平均日照为1297小时,无霜期平均29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942.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在180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风向频率最多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2.1米/秒。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常造成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暴雨平均每年出现2.4次;夏季,湿度、温度增加,雨量适中;秋天天气晴朗,少雨,昼夜温差大,寒露风天气最早出现于9月11日,最晚出现于10月12日,平均出现于10月2日;“小雪”之后即进入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冬季寒潮开始南下,气温急剧下降,雨量少。

水文水利

兴安县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流域的湘江水系和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两大类。全县大小河流59条(包括小溪)。河流的总长度为817.7千米,总流域面积2348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35千米每平方千米。

湘江水系的河流主要是湘江及其支流,在县内334.3千米,流域面积为1117.3平方千米,占47.6%。其中,湘江干流在县境内全长80千米,平均坡降3.6%,平均河宽91米,多年平均流量为36.6立方米每秒。水能储量3.29千瓦。湘江自分水塘以下无急滩,水深一般在1.2米以上,可通民船。湘江一级支流有深江、海洋河、西波江、东宅河、直义河、茗田河、粉山河、亭子江、邓家河、上塘河、双女井溪、西山河、漠川河、开山河、石门河、古流河、两岔江17条,在县境内181.8千米。湘江二级支流东宅河、大湾江、苦竹源、黄竹源、协兴河、流江源在境内66千米。

西江的河流主要是漓江干流及其支流,在县内全长483.4千米,流域面积为1230.7平方千米,占52.4%。其中,漓江干流在县境内河长55.7平方千米,平均纵坡4.15%,平均河宽76米。多年平均流量40.9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25亿立方米。漓江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杉木江、杨雀江、黑洞江、龙塘江、大坪江、白岩江、华江、黄柏江、川江河、灵河、月光洞河、小溶江在县境内共长218.2千米。其他小于10平方千米的二级支流24条,共长202.5千米。

此外,还有沟通湘江漓江水运的古运河灵渠的南、北渠共长36.4千米。其中,南渠长33.15千米,已计入漓江支流灵河及作为灵河支流的灵渠南渠上段的长度中;北渠长3.25千米,其长度未计入河流总长度。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兴安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9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8794立方米。地表径流量31.7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4021立方米。境内河流理论储藏量38.21千瓦,可开发量16.5万千瓦,可开发量占80%。已开发量9.24万千瓦,占开发总量的56%。

土地资源

2021年,兴安县耕地面积397790.85亩,园地面积212894.25亩,林地面积2480404.95亩,草地面积123807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2103.8亩,交通运输用地32849.5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8128.7亩,其他土地40706.7亩。耕地中,水田面积334618.65亩,旱地面积63120.6亩,水浇地51.6亩。园地中,果园地202625.1亩,茶园地288.9亩,其他园地9980.25亩。

矿产资源

兴安县矿产资源较丰富,经历年来的勘查开发,境内已发现矿种32个,共有矿床(点)158处,可分为燃料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5大类。其中,大型矿床2处(羊角山水泥用灰岩、冠山水泥用灰岩),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113处,矿点39处。矿产资源特点是矿产种类较多。铁矿有一定储量,质量差,尚难利用;锰矿石少,无探明资源储量;有色金属除锑、钨及其伴生的铋、银有资源储量外,其他矿种均为矿点,铅锌矿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金矿有岩金、沙金各1处;石灰岩、饰面用灰岩、页岩矿资源丰富,为优势矿产资源,是兴安县重点开发利用的矿种。2021年年底,兴安县共有有效采矿权16个,其中重要矿产采矿权2个、砂石土类矿产采矿权14个,开采的矿种有钨矿、铅锌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用大理岩、砖瓦用页岩、饰面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9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兴安县有动物11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毛冠鹿红腹角雉短尾猴猕猴熊瞎子、麝、大鲵属水鹿鬣羚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白鹇红腹锦鸡鳞甲目等,此外还有中国大鲵

植物

兴安县共有植物800余种。猫儿山的华南南方铁杉,被称为第四纪冰川活化石”。兴安县内森林植被主要属落叶阔叶林带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800米以上山区以青岗栎、高山杜鹃、野八角和华南铁杉厚朴檀香紫檀等阔叶矮林;海拔1000米至1800米为常绿槠栲、水青岗和椎栎木等;海拔1000米以下为杉木王马尾松孟宗竹油桐油茶白果仁柑橘等。

自然灾害

兴安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旱灾、倒春寒、大风、寒露风、冰灾、低温阴雨、雷击等。2024年6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兴安县溶江镇金石片区出现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兴安县下辖兴安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严关镇溶江镇6个镇和漠川乡白石乡崔家乡华江瑶族乡4个乡,县政府驻兴安镇三台路51号。

政治

领导班子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1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69%,比上年末提高0.52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兴安县男女比例为50.43:49.57,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21.11%,15-59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5.33%,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专及以上、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受教育程度人数分别为6347人、11797人、39381人、31353人。

民族

兴安县有汉、壮、苗、瑶、回族等等27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瑶族次之。

语言

兴安县是西南官话和湘方言交汇之域。境内汉语方言主要是西南官话,兴安镇、护城乡、严关乡、溶江镇、金石乡、崔家乡白石乡、漠川乡都是西南官话语区,华江、湘漓、高尚诸乡也都有西南官话分布。湘方言主要分布在县东北的界首镇,护城乡北部部分村和县东面的湘漓乡的北部也是湘方言语区。在高尚乡,还有一种汉语方言,属桂北地区区域广大的“土话”系统。    

除汉语方言外,兴安县境内还有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瑶语。华江乡北部是瑶语最集中的区域。高尚、崔家、漠川等乡也有零星的瑶语村落。

经济

综述

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74.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7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66.89亿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1%、16.6%和3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4.3%和47.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856元,比上年增长4.7%。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6.03%,同比2022年决算数增长21.86%。其中税收收入25144万元,下降1.25%。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8.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8%,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9.1%。

第一产业

兴安县盛产水稻、柑橘葡萄、玉米、银杏、孟宗竹等,是“全国矿粉之乡”“中国毛竹之乡”“中国银杏之乡”“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农业蜜桔核心示范区”。境内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浙江络麻苎麻、茶叶、油菜、烟叶、木薯、药材等。 

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7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86.72亿元,比上年增长4.6%;林业产值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畜牧业产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4%;渔业产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5.2%。

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1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7.67万吨。全年园林水果产量81.24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柑橘属水果增长1.35%,葡萄增长1.7%。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9.84万亩,蔬菜(含食用菌)产量54.44万吨,比上年增长4.6%。中草药种植面积1.14万亩,比上年增长1.7%。全年生猪出栏59.65万头,比上年增长4.1%。期末存栏38.39万头,比上年下降2.4%。家禽出栏455.91万只,比上年增长4.4%。禽蛋产量0.21万吨,比上年增长1.1%。

2023年,全县肉类总产量5.56万吨,比上年增长4.2%,猪肉产量4.58万吨,比上年增长4.3%。牛肉产量0.09万吨,比上年下降0.1%。羊肉产量0.025万吨,比上年下降5.8%。全县水产品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3.3%。

第二产业

兴安县引进并扶持了电力设备产业园、汽车部件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铜阀门产业园、米粉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小型“园中园”。截至2024年3月,兴安县共建成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

202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0.9%。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高耗能行业下降2.7%。从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0.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2.3%,金属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5%,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加值增长20.9%。从产品产量看,水泥下降2.2%,铁合金下降38.5%,饲料增长21%,罐头增长8.3%,手提包(袋)、背包增长87%。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下降8.9%,非公企业下降2.5%。分规模类型看,大中型企业下降17.4%,小微企业下降0.6%。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9.9%,全年产销率10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6.9%。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3%,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增长4.5%。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1%。

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4.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1.8%,餐饮收入增长13.1%。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看,粮油食品类零售比上年增长25.8%,其中,粮油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蔬菜类、干鲜果类零售增速分别为-33.1%、67.2%、-17.7%、43.7%和23%;饮料类零售下降6.8%;日用品类零售增长23.9%。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8.7%,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下降36.6%,化妆品类零售下降10.9%,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增长34.1%,可穿戴智能设备类零售下降28%。

2023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增长9.6%,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增长2.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6%。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78.7%,其中,住宅增长143.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9.97亿元,比上年增长7.3%。本外币贷款余额177.60亿元,比上年下降1.2%。2023年1月至11月,兴安县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累计同比增长39.1%、15%。

兴安县充分利用灵渠水利技术及秦汉文化等元素,聚焦“秦渠”“秦关”“秦粉”等秦风古韵元素以及“灵渠文化”“陡军文化”“渔耕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灵渠秦风田园综合体和陡江古韵田园综合体,创新推动灵渠景区“旅游+水利”“旅游+农业”等模式发展。兴安依托灵渠精妙水工技术和灵渠博物院完备的展示功能,与国内相关院校共建共享教育基地,开发水利工程科普游等研学产品,创新打造“旅游+水利”新兴业态。2023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901.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7%。国内旅游总消费92.55亿元,增长43.2%。入境游客0.55万人次,增长691.3%。国际外汇消费138.46万美元,增长355.6%。

社会事业

科技

2023年,全县科技成果转化9项,发明专利授权共8件,实用新型授权共39件,外观设计授权共66件,合计授权量共113件,全年有效发明专利97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4.11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博物馆1个,博物馆接待观众27.59万人次。

教育

截至2023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15所,专任教师1070人,在校生17148人,2023年招收学生5992人,毕业学生519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125人,在校学生1920人,当年招生620人,毕业生452人。有普通小学32所,专任教师1588人,在校生27030人,当年招生4261人,毕业生4648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有幼儿园79所,专任教师679人,在园幼儿10983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当年招生47人,毕业生14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3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11所。其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10所,村卫生室28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96张,其中,医院床位1849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761人,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940人,注册护士(师)1214人。

环保

2023年,兴安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2天,优良率为99.2%;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3μg/立方米。降水量1515.3毫米。全县森林覆盖率62.53%。造林面积880公顷。绿化覆盖面积670.0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绿地面积563.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6.6%;全县共有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集中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9.75%。生活垃圾处理厂1个,生活垃圾处理量4.8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

人民生活

2023年,兴安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60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76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8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71,比上年缩小0.06。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6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5.66万人,增长5.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万人,增长8.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3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1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03万人。全县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3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297人。全县有养老机构3个,床位260张。

交通

兴安县境内有国道322线、泉南高速公路及湘桂铁路、高速铁路等。先后开通了兴安北至南宁东站、兴安北至广州南站始发动车,交通网络便捷通达。衡昆高速公路在兴安有4个出入口,湘桂铁路、衡柳铁路分别在兴安境内设有兴安站兴安北站

截至2023年末,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388.25公里,其中,县道公路里程186.73公里;行政村公路里程305.97公里。全社会公路货运总量95267万吨,同比增长11.4%;公路客运总量7994万人次,同比增长58.4%。县内公交车路线有1路、2路、5路、8路等10条线路。

人文

饮食

兴安县人民历来多以稻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荞麦、红薯、芋头、豆类、瓜菜和肉类、鱼类等。自秦朝起,当地人就有米粉拌卤汁的饮食形式。松糕也是具有兴安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食品之一。此外,白石、漠川、高尚、崔家等乡,还有炒油茶的习惯,其以茶叶、米花、花生等为原料。

特产

桂北冬笋

桂北冬笋产于兴安县,大部分作为干制,制作方法为先将其嫩笋洗净,削去根部,连壳放入木甑中蒸煮,熟后取出,剥弃外壳,沿纵向切为两半,然后用火烘烤,不断翻动,掌握火候,待颜色略微变深,则已烤干,称玉兰片。每50公斤鲜竹笋可得干笋5公斤,其含水量低,久贮不变质。用时经水浸泡,切为丝、片,烹制菜肴。

兴安白果

桂林地区的兴安、灵川县一带,海拔在二百八十至六百米之间,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宜于银杏苗木的生长,成为中国白果主要产地之一。这里的白果仁果实肥大,肉嫩味甘,产量也高,还比中国其他地方早熟近一个月,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著名特产,年产量为三四百万斤,远销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地。

兴安葡萄

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品种,经过20多年的摸索、实践、总结,打造出了一个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葡萄产业,2004年、2007年兴安巨峰葡萄两次获得“广西农产品名牌新产品”称号,2008年6月,兴安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兴安葡萄品种齐全,种植技术先进,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11.2万吨,年产值6.62亿元,兴安因此享有“南方吐鲁番市”之美誉。

兴安米花糖

米花糖,是将大米加热膨胀后,拌合蔗糖汁让其冷却,再切成方块,用白湘纸包上出售的一种糖果,在桂林地区,以兴安米花糖最著名,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深受农村消费者喜欢。

兴安猪脚粉

兴安猪蹄粉与其他类型的桂林米粉一样,用的是新榨出的新鲜米粉和切粉,与众不同的是,其一改肉类佐料的片状、丁状、泥状风格,猪脚以较大的块状堆放在碗中的米粉之上,这很默契地应和了兴安人“大块吃肉、豪爽做人、大胆谋事”的人文性格。

禾花鱼

禾花鱼是桂北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兴安县推动禾花鱼产业化开发,组建合作社,发展深加工,拓宽营销网,大幅提高附加值。2013年,兴安县在稻田养殖禾花鱼8万多亩,产量超过2000吨。

习俗

服饰

民国初期,兴安县境内居民一般人常穿的是棉布唐装。冬天有钱男人多穿长袍,外套长衫和马褂;女穿旗袍。夏天穿纺绸、云纱。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后,城镇居民多穿中山装,但仍有穿长衫的;农民多穿中式服装。瑶族穿瑶装,境内瑶族有顶板瑶、过山瑶等,各种瑶族服装有异,但衣裤各边均绣lace,均头扎包巾、腰捆腰带。解放后,城乡男穿中山装、解放装、工人装,学生装;女穿中装、青年装,中老年仍有穿唐装。60年代至70年代,男女青年流行穿绿军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男女青年流行穿西装。瑶族中老年妇女仍穿瑶装,青年男女穿着逐渐和汉族相同。

特色节庆

土地神诞辰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土地神诞辰,农村各家各户宰公鸡(不杀白色雄鸡),祭土地神。

佛诞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王生日,农村用枫叶及其他杂木染乌米乌米饭,并以酒肴祀牛神。有用乌米送亲友的,这天农村忌用牛。

尝新

农历六月初六(或选择寅卯日)为“尝新”,此时早稻开始成熟,各家各户煮新米饭,宰鸡鸭,先祭天地祖先,接着让狗尝新,然后才按老幼尊卑次序尝新米饭。

立夏节

立夏节这天,兴安县境内居民喜煮荷包蛋过节;杀鸭、杀狗吃,有“立夏不吃蛋,莫在世上站;立夏不吃狗,莫在世上走”的民间谚语。立夏也是赶插早稻的节气。

艺术

兴安瑶族刺绣

瑶族刺绣可追溯至汉代,《后汉书·南蛮传》有华南先民“好五色衣”“衣斑斓”的记载。反面绣是兴安瑶族刺绣的代表,在华江瑶族乡,当地瑶民喜欢用红、黄、绿、白、蓝等彩色丝线或棉线,在黑色或靛蓝的底布上反面刺绣,挑出各种抽象精美的图案绣制在衣服袖口和帽子上。2016年,兴安瑶族刺绣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马仔调

马仔调是兴安县内汉族的一种舞蹈,流传于兴安县城、护城、湘漓、界首、崔家,每逢重大节日或平时剧院均有演出,唱的是彩调唱腔,演的是一男骑白马、一女坐手推车、车马都是竹编纸糊,上画马眼、马鼻、车轮、车身等图形。除男、女主角外,还有一个推车的老汉,界首一带的马仔调还有一个赶马的小孩。在锣鼓唢呐声中,载歌载舞,做上坡、下坡、过桥、陷坑、转弯等动作表演,有唱词与之相配。

贺郎歌

贺郎歌又称花烛诗,遍及兴安城乡,是群众为祝贺新婚夫妇唱的赞歌,歌调文雅,歌味浓醇,由客人轮番领唱,众人帮腔,内容分贺郎、移花、送郎3部分。

山歌

山歌遍及兴安所有农村,有情歌、苦歌,歌手出口成章,对答如流,金石、华江山区瑶民青年互对山歌谈情说爱,结成伴侣。平时各地农民,劳动间隙时,也爱唱山歌,抒发情怀。1958年“大跃进”打擂台,多以山歌表达。兴安县里举办文艺会演已将山歌列入竞赛内容。歌词、歌调各地大同小异。

孝歌

孝歌遍及全县城乡,在死者停柩闹丧之夜,主家常聚亲友通宵达旦唱孝歌,以陪灵柩。唱腔,每句均从“啊,荷”开头,拖音长,收音短,富有悲伤情感,唱法是一人唱一句歌词,另一人打几响大鼓助音,也有2人轮唱一问一答的,歌词多为寄托哀思,或唱古代《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等书段落。

挖地歌

挖地歌流传于金石、华江接近资源地区的瑶族山区,瑶族人民在集体开垦大块新荒地时,唱挖地歌以鼓劲,劳动者排成一字形,选一歌手,胸前捆一堂鼓,左手腕挂一铜锣,击锣擂鼓,歌声齐起,一片荒山在歌声中辟成耕地。

风景名胜

兴安县风景名胜有“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的千古灵渠、“华南第一峰”猫儿山、5A级旅游景区乐满地休闲世界、红色研学胜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公园等。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景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景区建有融合桂林山水之美、广西少数民族艺术及乐满地欢乐文化的休闲度假酒店,美式丘陵国际标准36洞高尔夫球场,缤纷主题乐园等。

灵渠

灵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灵渠,与都江堰齐名的秦朝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它沟通了漓江湘江,使长江珠江得以通航。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灵渠全长34公里,分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全长33.15公里,分四段,大部分为溶洞,利用的是天然河道,人工只开挖了5公里;北渠的长度虽然只有4公里,但它却是连通湘江和漓江的航道。

猫儿山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跨兴安、资源2县。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1990年陆定一在老山界题碑赞誉猫儿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嵋之秀”。猫儿山为高山风景地,有112种珍稀动物,1436种野生植物,其中杜鹃花达36种,南方铁杉树是冰川时期孑遗下来的珍贵树种,与水杉、银杏一道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另有第三纪残遗植物,兰科中最有代表的原始种类——鹅掌楸。此外还有木通科原始种类的代表猫儿屎,广西新记录植物红叶木姜子、鸦椿卫矛、长蕊杜鹃、啮蚀状荚莲、异叶败酱等20种珍稀品种。

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座落于兴安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山,占地8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群雕为灰白花岗石雕凿,长46米,高11米,由四个巨型头像和五组浮雕组成,为全国革命理纪念碑园之最,它艺术地再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突破-第四道-线的壮烈情景;主碑高34米,耸立于狮子山顶,上部为三支直插篮天的步枪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下部为圆拱型碑亭。主碑和群雕由一线四折共201级的大型台阶连接,陡峭的台阶寓意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湘江线的曲折过程。纪念馆位于狮子山北山脚,馆内陈列着湘江战役军事模型图,红军长征广西壮族自治区路线示意图及中央领导人的题词。

兴安魁星楼

兴安魁星楼始建于明嘉靖初,为学宫之华表。2020年7月6日,魁星楼历史人文园林景观正式开放。魁星楼等历史文化景观位于兴安县城湘江左岸,湘江大桥西南侧,灵湘路东北端,双女井溪汇入湘江的入水口区域。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魁星楼、白云驿、白云亭、濂溪坊、攀桂桥及附属配套园林、夜景灯光工程等。其中魁星楼高30余米,建筑面积2405平方米,共3层,为明代早中期建筑风貌,是兴安县重要的仿古建筑。

秦家大院

秦家大院位于桂林市兴安县水源头村。秦家大院目前保留有明、清两代风格建筑群20多座,属典型的明、清建筑典范,集建筑学、美学、雕刻艺术于一体。宅子基本为三进三开,房屋分为四组,组与组间隔两米,形成狭长的巷道,均以青石板铺筑。宅子的高堂、戏院、花厅都敞开大门,两旁房子的大门朝里开。宅子的墙壁都以几吨重的青石方墩为基,砌上1米多后,改用青砖砌至屋顶。窗户上镶嵌的窗花是琉璃瓦烧制而成,上面还画着花卉,房中的板壁上刻着各种花纹的图案,庭柱下的石礅上凿有龙凤的花饰。

秦文流觞景区

秦文流觞景区是兴安水街的入口,也是第一个重要的景点。它紧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滨临灵渠,占地约3000平方米。首先是重建的兴安古城北门,景区内以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条古街的形式,充分体现出秦朝建筑的风韵。

乳洞岩

乳洞岩位于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龙蟠山下,自唐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被誉为“胜绝南州”“湘南第一洞”。洞内开阔处可容千人,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宋尚书左丞相李邦彦曾写了《三洞记》一文,南宋大诗人张孝祥题写了“上清三洞”四个大字。

著名人物

蒋方正

蒋方正(生卒年不详)字中立、号元峰,广西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过枧底人。兴安县蒋氏第十世孙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第三甲第67名进士,授庶吉士,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担任过黄河堤督修官,任江西九江道府尹。曾任兴安县漓江书院山长。道光十二年因母丧在家守孝,应县令张运昭之请,主修道光版《兴安县志》共十八卷。并写有不少赞颂兴安山水的诗歌。

蒋若洛

蒋若洛(生卒年不详),广西兴安县北乡太史田人。父河北南宫市知县蒋瓒。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三甲第94名进士,河南汝宁府确山知县。撰有《王节妇传》讴歌了古代妇女为哺育儿女成才,受尽磨难,忠贞不嫁二夫的女德。后来也成了当时漓江书院的教材。

张昌淮

张昌淮(1929.6—)广西兴安人。擅长工艺美术设计。中南美专(现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毕业。曾在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丝绸研究所、北京丝绸厂、北京印染厂从事工艺美术设计研究工作。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主任设计师、高级美术设计师。60年代曾获纺织工业部、美协全国丝绸产品美术设计一等奖。其作品《老鼠娶亲》《四虎驱邪国泰民安》《双凤戏牡丹》等获全国旅游工艺品设计一等奖。

张家瑶

张家瑶(1894—1975)字剑之。兴安人。毕业于湖南工专采矿本科。1916年起历任广西省立第一甲科工业学校矿业科主任、全州中学教务主任,省立三中、桂山中学、桂林市第二女师教员。1931年后曾任广西省政府教育厅科长、设计委员、专门视察员、督学、主任秘书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多次与人举行联合画展。1942年,作品《松鹰》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选送教育部举行的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与龙月庐、马万里等人发起创办桂林美术专科学校,任校董兼教员。1950年任武鸣高中教师,1961年受聘为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为自治区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著有《成人教育》《谈中国画》《中国画法概说》《写梅法》《写竹法》及画册《梅兰竹菊》等。

蒋允济

蒋允济(1104~1167年),字德施,高尚乡江东村人。其父蒋熙是个读书人,但一生穷困潦倒。生允升和允济二子,亲自教读。允升、允济勤学苦读。于宋绍兴二年(1132年)兄弟二人同时考取进士

张运昭

张运昭(生卒年月不详),原名应昭,字卓云,贵州省息烽县青山打铁冲人,前清举人。张运昭聘请蒋方正为主修,完成了18卷的《兴安县志》;他还努力办好漓江书院,开展文化教育;注重“养士爱民,诘奸除莠”,深得民心,被称为“贤县令”。道光十三年(1833年)末,调任西林县知县,将尚未完成的修城墙一事托与继任者。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Xing'an boasts history, valleys and waterfalls - Chinadaily.com.cn.中国日报网.2024-07-17

兴安县概况.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1-25

2022兴安年鉴全书.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兴安年鉴·2016》—建置沿革.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兴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7-17

2023年兴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10-01

兴安县志—第六篇(社会)第五十四章(民族 姓氏 语言)第三节 语言.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1-25

“秀美灵渠·红色兴安”​ 兴安北至广州南始发动车正式开行.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地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1-25

地貌.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1-25

雷击.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关注强降雨】兴安:风雨同舟 共克时艰.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7-17

兴安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4-07-17

红色沃土绽放地名之花——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界首镇见闻.民政部.2024-07-16

兴安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6

 政府领导.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6

灵渠,世界上第一条可以让船只穿山越岭的人工运河.人民政协网.2024-07-16

桂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桂林日报.2024-07-22

兴安县志—第六篇(社会)第五十三章(人口)第四节 人口构成.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22

兴安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22

兴安县志—第四篇(经济) 第二十七章 (农业) 第五节(作物种植).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兴安县空压机全产业链生产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2024-07-17

兴安县2023年1-12月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22

桂林兴安县以水为媒 打造农水旅融合发展新典范.中国新闻网.2024-07-17

关注京东资产交易 .京东拍卖.2024-07-22

兴安县公交车路线.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22

兴安县志—第六篇(社会)第五十六章(风俗习惯)第二节 生活习俗.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广西兴安县米粉科技赋能基地 让世界爱上桂林秦皇米粉.消费日报.2024-07-22

说说兴安的松糕.桂林晚报.2024-07-22

桂北冬笋.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兴安白果.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兴安葡萄.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兴安米花糖.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兴安猪脚粉.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兴安县]禾花鱼“上下游”连成“一条龙”.广西县域经济网.2024-07-22

兴安县志—第六篇(社会)第五十六章(风俗习惯)第三节 岁时习俗.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广西兴安百年非遗瑶族反面绣 “绣”出生活新风采.百家号.2024-07-17

兴安县志—第五篇(文化)第四十七章(文化艺术)第五节 民间文艺.兴安县人民政府.2024-07-17

景区简介.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2024-07-17

灵渠.中国小康网.2024-07-17

我要去广西最美的原始森林深呼吸!.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7

湘江战役纪念馆.中国小康网.2024-07-17

兴安魁星楼的前世今生.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07-17

秦家大院.中国小康网.2024-07-17

秦文流觞景区.中国小康网.2024-07-17

乳洞岩.中国小康网.2024-07-17

蒋方正.中国小康网.2024-07-16

蒋若洛.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张昌淮.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张家瑶.中国小康网.2024-07-16

蒋允济.中国小康网.2024-07-16

张运昭.中国小康网.2024-07-16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中国旅游百强县、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5-03-23

喜报!楚雄这3地上榜“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啦.楚雄发布-今日头条.2022-06-15

关于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推荐命名名单的公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2024-07-17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17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4-07-17

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和第二届自治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百家号.2024-07-17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7-17

文旅部公布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中国新闻网.2024-07-17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4-07-17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关于公布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岳阳县人民政府.2024-07-17

【百县榜】“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榜单首发.中国小康网.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