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羽线蕨
宽羽线蕨(学名:Leptochilus ellipticus var. pothifolius)是水龙骨科薄唇蕨属下的一个变种,主要分布于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云南省。
形态特征
宽羽线蕨植株高达76(36-123)厘米,羽片7(4-14)对,线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18.7(13-31)厘米,宽2.4(0.3-3.6)厘米。植株高60-100cm。根状茎粗壮,长而横生,直径5~10mm,密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近全缘。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20-40cm,禾秆色,干后有狭沟数条,疏被鳞片;叶片纸质,长圆状卵形,长20-50cm,宽15-25cm,一回深羽裂达叶轴;羽片或裂片4-10对,对生,下部的全部分离,线状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5-2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稍狭而下延成狭翅,全缘或有时呈浅波状,有软骨质的边;孢子叶的叶柄较长,叶片与营养叶同形;叶脉两面明显,侧脉及小脉稍隆起,小脉网状,内藏小脉通常分叉或有时单一,顶端有棒状的水囊。孢子囊群线形,棕色,斜展,几接近中脉而不达叶边,在每对侧脉之间排成1行,连续或有时间断;无囊群盖。与原种的主要不同在于:本变种的叶一型,草质,侧脉及小脉均明显。
分布范围
宽羽线蕨产自我国的浙江省(江山、镇海、舟山市)、江西省(安福、崇义县、大余县、黄岗山、会昌县、龙南市、庐山、瑞金市、武功山、修水县、永新县、玉山国家公园)、福建省(福州市、建阳区、南靖县、泰宁县、厦门市、永泰)、台湾(基隆、台北、台东、宜兰)、湖南(长沙、洞口、南岳、桃源、阳明山)、广东(怀集、乐昌、龙门、罗浮山、曲江、乳源、深圳、始兴、万宁市、新丰、信宜市、阳春市、英德市、肇庆市)、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儋州市、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大苗山、扶绥县、桂平市、横州市、八步区、凌云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融水、容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上思、天峨、田林、武鸣、阳朔、瑶山)、重庆、贵州(安顺、独山、荔波、平塘、望谟、兴仁、贞丰)和云南(贡山、河口、金平、绿春、泸水、麻栗坡县、蒙自市、腾冲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元阳县、镇康县)等省区。日本、尼泊尔、不丹、泰国、菲律宾、印度、越南、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生长环境
宽羽线蕨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石上。